第400章 真正的團寵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獨坐沏茶字數:2283更新時間:24/06/27 17:48:20
    “大王叫我來借糧!”

    平陶縣樹安裏,一名差役站在大門口,一邊敲鑼一邊高喊,“借糧了!借糧了!大王叫我來借糧了……”

    刺耳的銅鑼聲打破裏聚的寧靜,曬太陽的農人們放下手裏的手工活,一個個隔着籬笆好奇往外張望,愛湊熱鬧的孩童門打開籬笆門,撒丫子往聲音傳來的地方跑,大人們跟在後面追,片刻功夫,裏聚門口便聚集了一大羣人。

    “大王要出征冀州,糧草短缺,今公開向爾等徵集糧草,各家根據自家條件,勻出一些口糧借與大王,明年直接從稅收中扣還。”

    差役說着,展開一張蓋有唐王玉印的告示給衆人看。

    若是從前,整個裏聚除了裏正,可能沒人看得懂,不過自從張茉在每個縣城建了學校後,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去讀書認字,幾個孩童湊到告示前,磕磕絆絆就念了起來。

    “怎麼又要打仗?去年不是剛打完冀州?”裏正疑惑道。

    “對啊!怎麼又要打?”

    “冀州出什麼事了?”

    下面衆人紛紛詢問起來,差役擡手示意大家安靜,跟着解釋道,“冀州各地宗賊聯合造亂反唐,又有公孫瓚外敵來犯,我唐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大王欲發兵冀州,奈何這些年連年戰亂、災荒,官府府庫空虛,將士無糧出征,外敵已然逼到家門口了,爾等若還想得唐王庇護,想過如今這般富足安定的日子,便盡力幫助大王驅除外敵、清理內寇!”

    聽到生死存亡四個字,衆人嚇得臉色都白了,裏正緩了一會兒神,當先叫道,“大王給了俺們從前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唐國不能亡,老漢便是每頓少吃半碗飯,也要幫大王籌集糧草!唐國必勝!

    ”

    他說完看向其他人,“從前俺們一家人只有一套衣物可穿,一年到頭就沒吃過一頓飽飯,現如今家家戶戶皆能溫飽,全仗大王、王妃英明仁慈,今日唐國有難,正是需要俺們出力之時,你等斷不可藏私,每家留下些口糧,其餘皆拿出來幫助大王!”

    “對!裏正說得對,當年俺家逃難而來,王妃給俺分土地分糧食,非但不收利息,甚至不用歸還,只需每年農閒時去幫忙修半月路即可,王妃還取消了算賦口賦,俺家現在能吃飽飯,兒子也能入學堂識字,全仗大王和王妃,沒有唐國就沒有俺家的今天,唐國必勝!

    走,回家取糧!”一個壯漢跟着高聲附和。

    “夫子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唐國沒了,哪還有我們?唐國必勝!唐國必勝!”

    一個讀過書的孩童喊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孩童跟着叫喊,“唐國必勝!

    ”

    “能幫到王妃仙女是俺們的榮幸!”一個婦人滿臉崇拜地說着。

    “走!回家取糧!”

    “回家取糧!”

    人羣四散而去,一會兒功夫,百姓們便提着大包小包回來,兩個差役負責稱重,另外兩人負責登記,然而很多百姓卻堅持不登記,不要歸還,稱這是他們獻給唐國、大王和王妃的一片心意。

    差役只能將該裏獻糧總數記錄在桉,由裏正簽字作證。

    同樣的事情也在河東、河內和幷州其他郡縣上演,呂布徵集糧草的詔書發下去之後,各地官員立即召集全縣官吏開會,一天之內便把每個鄉的工作分派下去,每個鄉又往每個亭分工,最後下到每個裏,全縣人員都調動起來,加上路上運糧時間,大多數都能在五天內將該縣籌集到的糧草集中於縣城,而後又用幾天時間運到指定地點。

    這期間有大戶人家主動提供牛馬車輛,有農閒百姓主動請求幫忙押運糧草,沿途有百姓得了消息,提前準備熱水吃食以供運糧民夫食用。

    民心所向,焉有不勝之理?

    看着一份份各地呈報上來的數據,張茉心中滿滿都是感動,何爲團寵?這才是真正的團寵!

    她和呂布的身後站着的是千千萬萬的百姓,這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也更加堅定了要開創繁華盛世的決心,不是爲了自己心底的野心和慾望,不是爲了給追隨的文臣武將一個交代,而是爲了給這些樸實善良的百姓一個和平安定的家。

    呂布聽着各地代表宣讀的百姓心聲,心中激盪之情久久難以平復。

    原來,上一世被人罵三姓家奴的呂奉先也能如此得百姓擁護愛戴,這才是作爲一個主君最值得驕傲的功績和榮耀!

    幷州文武個個眼中是藏不住的喜意,這些年的養民養望看似不溫不火、不鹹不澹,然而一經爆發,便是驚人的力量。

    籌集到糧草,呂布立即派遣大軍出征。

    然而在這段時間裏,冀州局勢又有大變化,首先是常山國在宗賊和公孫瓚大軍裏外夾擊下徹底覆滅,麴義、牽招和華雄領五千餘敗軍退往鉅鹿和趙國接壤的柏人縣;

    其次,巨鹿郡大陸澤北面各縣也相繼失陷,徐晃領三千餘卒兵退守大陸澤東面薄落津。

    公孫瓚短短半月時間相繼奪取了整個常山和鉅鹿一半領土, 其如虹氣勢讓很多持觀望態度的世族紛紛投向了公孫瓚,趙國和魏郡多地出現了宗賊作亂,魏續和韓浩、沮授也開始了剿賊工作,但是跟之前其他郡縣一樣,收效甚微,冀州眼看就要全部覆滅。

    公孫瓚派趙雲領三千精兵,一萬常山國收編的部曲進攻管亥駐守的井陘東道口石邑縣,其本人領三萬大軍繼續南下,準備一口氣吞下整個冀州後繼續發兵幷州。

    此刻,趙雲大軍正在石邑安營紮寨。

    趙雲出身常山真定,而石邑就在真定西南邊,西漢時期還是真定國的屬縣,趙雲對此處的地形自然瞭如指掌。

    石邑是太行山脈上的一個天然隘口,其左側是太行山脈伸出來的一座山,右側是洨水,東南側地勢平緩,西北側高聳,中間洨水沖刷出一個巨大隘口,可供車馬通行,是河北進入太行山的主要通道。

    自張燕佔據太行山後,爲防止官兵進剿黑山,曾派人在此處修建了防線,在大路上用石頭壘起高三丈左右的城牆。

    張燕當年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作爲防禦方,在人手充足的情況下三丈高的城牆足夠抵擋兩三萬官兵進攻,所以缺錢的山賊們修的這個防禦其實一點都不堅固。

    而呂布奪取冀州、收降黑山後,這個隘口就失去了它的防禦意義,也並沒派人來加固,在趙雲看來,對方如果據城牆堅守,兩千人是根本守不住的。

    趙雲軍隊抵達石邑修整兩日後,在第三天便準備一舉攻破這道隘口,爲公孫瓚打通井陘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