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壹柒』釋疑謎預許來日諾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亦骨字數:2230更新時間:24/06/27 17:35:33
念及今日宴飲的目的,虞姬輕呷茶水,訴明用意:“祝史想從本妃這兒知道什麼,可以問出口。”
“這話倒奇異,王妃以我的私事引我前來,竟是要好心替人答疑解惑?”楚令昭顯然不信任虞姬所言。
虞姬沒有因少女的懷疑而動搖,自顧將用意言明:“若確爲本妃所知,自知無不言。只是,祝史只能問兩件事。”
“爲何是兩件?”
溪澗風靜,楚令昭擱下茶盞,來了些興致。
虞姬瞥了她一眼,“這便是祝史要問的事情?”
見少女沉默,虞姬總算有點扳回一局的舒適之感,她大度擺了擺手,“兩個解答皆有因果,一個算作爲上次的不愉快賠罪,另一個,自會在來日向祝史討要代價。”
少女不信人情的道德底線,只信任由利益維持的穩固與秩序。確定了虞姬有“需求”爲代價,楚令昭對虞姬所言的真假便不再存疑。
她輕笑,啓脣卻道:“如此說來,請王妃答疑解憂,是件需仔細斟酌之事。”
虞姬對她的態度稍有意外,“祝史大人莫非擔心負擔不了代價?”
仲夏時節疊翠的碧林惹出陣陣蟬鳴,鳴聲穿透山間空谷,卻並不顯得聒噪。
楚令昭淺淺斟上茶盞,言辭分外清明,“他人的代價倒是無甚可憂,可是王妃的代價,卻須謹慎考量。”
她說着,語調陡然一冷,“若非極麻煩之事,王妃又何必閃爍其辭、容留來日?”
虞姬不置可否,“所以,祝史可還要問?”
“自然要問。”楚令昭眸中泛起笑意。
初見時虞姬便作出自戕之舉,少女對這類自己輕賤己身性命之人提不起太多敬意,只當虞姬的自戕行爲本質是在任性胡爲……
想着終究也不過是一個滿足任性之人的代價,少女雖說着麻煩,卻並沒有多當回事。
能打探到自己想查清楚的事情……
何樂而不爲?
楚令昭姿態正經了些,出聲問道:“第一件事,鶴羽金環究竟爲何對大楚皇室如此重要?若僅僅只是個象徵的物件,又怎會使世人皆知它的要緊?”
世人皆知鶴羽金環對百里皇室要緊,卻是不知爲何要緊,但因得到此物便會引來大楚皇室,爲一睹其聞名於世的驚絕風采,人們便爭相追逐搜尋遺失在外的鶴羽金環。
少女問到了重點之上,虞姬飲茶的動作一頓,輕笑着將白玉茶盞停置在案上。
“祝史的問題,果然不簡單。”
她擡手屏退左右宮侍,待侍從們遠離溪亭處後,虞姬才緩緩啓口:“鶴羽金環,並非單純的環佩飾物,而是大楚皇室所掌……上四軍的兵符。”
楚令昭腦海掠過思索,她倒也聽說過,上四軍中,赤徽軍軍權的象徵之所以是十四枚信印,是因爲朱雀兵符早已被銷燬。可是……
少女疑惑,“既然是上四軍的象徵,又爲何皇室成員人手一枚?”
“這般重要的東西,當然不可能皇室人人皆有。”虞姬淡漠道。
“不過是爲了混淆視聽,皇室成員們才皆佩戴此物,唯有四宮王儲手中的是真的罷了,其他皇子手裏的就僅僅是個飾品。”
她微頓,繼續道:“偏偏,鶴羽金環的重要性還是被傳了出去,好在世人只是拿它追逐大楚皇室,並不知其重要性的真正內因……除了皇宮的御林軍爲陛下親衛兵符更加隱祕不同外,上四軍:青勳軍、白磬軍、赤徽軍、玄庭軍;皆是以鶴羽金環爲符。當然,朱雀的鶴羽金環被毀,赤徽軍現下就以重鑄的十四枚信印爲號令。”
察覺到自己說得有些多了,虞姬止住話題,另起新問,“第二件事呢?祝史問完,可就算欠下本妃一個代價了。”
楚令昭略有遲疑,心下到底還是存在有關“聞香知命”等過往之事的芥蒂,但在她目前急需探查的事情面前,這些反而顯得無關緊要。
且,量虞姬在對她有所需求的情況下,也不會妄加動作。
思及此,少女提出第二件要問之事:
“朱雀神宮的祭祀紀冊上有載,大楚在十幾年前曾舉辦過一場國喪,卻分外怪異的未言明爲何人所辦,只嚴令大楚上下舉哀,王妃對此事可有所瞭解?”
“啊……那是十三年前的事情了……本妃那時也不過五六歲,哪裏會瞭解太多呢?”
虞姬惋惜,頗爲憾然道:“不過祝史既然問了,本妃也盡所知解答一二便是。”
她回憶了片刻,將所知娓娓道來:“懵懂記得,那年的確未言明國喪哀悼何人,只不過若硬要找出一位同年離世之人,似乎,有一位陛下的妃嬪……但想來也應當並不是爲那妃嬪所辦,國喪之儀非同兒戲,只看陛下至今不立皇后,便知吾皇絕非會看重後宮掖庭之人,又怎會爲一個妃嬪舉辦國喪?”
虞姬言談看起來不似扯謊,應是的確不知到底怎麼回事。
楚令昭謝過她,又閒坐吃了會兒茶,便起身告辭,“王妃的代價,他日只管來索要便是,令昭必不食言。”
虞姬清婉的臉龐上漾起一抹微笑,“祝史的話,本妃自是信得過的。”
少女在侍從的陪同下離開了溪流處,乘車駕消失在了下澤一衆宮人的視線範圍內。
溪水畔,虞姬面上微笑消失不見,她眸光複雜地望向手中之物……是一枚殘缺不全的鶴羽金環。
她凝望那處碎裂缺角如望深淵,幽幽哼起一曲哀歌:“朱雀遺來娉影銷,金環缺殘鶴羽凋,大哀,大悼……”
……
穿掠重重林木巖壁,逐漸遠去的車駕內。
“小姐,方纔您與虞姬打啞謎似的說什麼'常人'、'周旋',又各自羅列了三個種類,虞姬又說您與她皆非常人……究竟是在說什麼?奴想了半晌也沒想明白。”甘醴擰着眉頭,唸叨起方纔留心聽了一耳朵的話。
楚令昭側目賞覽着車窗外的翠色,青綠美景盡收眼底,“哪裏有什麼皆非常人?我與她,皆不過是碌碌塵寰中一尋常世人罷了。”
甘醴似懂非懂,聽着車外馬蹄起落,又問道:“那,小姐接下來可要回上澤?”
“不,今日還約見了兵署的一位同僚,總要見完他,才好回去。”楚令昭話語淡淡。
“兵署?”
甘醴不由得稱趣,“剛剛約見的王妃、再算上這位兵署的大人,分明在七八日前還是兩場不歡而散,小姐今日卻一一重新以友態相會,可是有什麼事情改變了小姐的想法?”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便是曾劍拔弩張刀槍相向,利益相和時,也不過歸爲無傷大雅的玩鬧。”
楚令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