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草木之道
類別:
武俠仙俠
作者:
襄陵道御史字數:4389更新時間:24/06/27 17:05:40
轉眼過去三月有餘
此時許陽依舊每日揮汗如雨,如果說原來石塊是他的負擔那麼現在就是小蔥拌豆腐手拿把掐,現在一次運力就是三塊足足五百多斤,若放在凡俗之間必定驚掉一衆的下巴。
山下那座石山漸漸地已經沒了往日雄風,只有爲數不多的幾塊上面被雜草和苔蘚光顧。
許陽,此刻的他,已經踏入了練氣的第八層境界。他的丹田之內,恍若一個幽深至極的池塘,古籍記載極限也就是二十五丈大小他的寬廣現在就已經達二十五丈了可想仙靈之體的恐怖。這池塘之內,並非水波盪漾,而是絲絲縷縷的靈氣在輕盈地飄蕩,宛如仙子輕紗般的衣袂,隨風起舞。
這靈氣,乃是修煉者的根基,是他們在修行路上不斷追求的目標。而許陽,他已經擁有了一個如此廣闊、如此深邃的靈氣之池,這無疑代表了他的實力和潛力,都已經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他靜靜地感受着丹田內靈氣的流動,心中充滿了滿足和自信。他知道,這一切都是他日復一日努力修煉的結果。他堅信,只要繼續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他能夠成爲真正的強者。
自上次靈韻子的指點之後,他再未現身。每當許陽在修煉道路上遇到困惑,試圖尋求他的幫助時,總是被一陣急促的驚叫和憤怒聲打斷。然而,許陽他天賦異稟,資質逆天,漸漸在修煉之路上領悟到了個老道教導中的真諦。
在靈韻子的缺席下,許陽猶如孤獨的旅者,在修煉的星辰大海中探索前行。他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每一次的突破都伴隨着極大的痛苦和掙扎。然而,他並未因此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決心要將修煉之路走到盡頭。
就這樣,在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中,許陽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修煉之道。他不再依賴師傅的指點,而是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一步步攀登着修煉的高峯。他的進步速度之快,旁人若在一定瞠目結舌。
在這個過程中,許陽也深刻地體會到了修煉的不易和艱辛。他明白,真正的強者並非依賴他人的力量,而是在不斷的挑戰和突破中,鍛鍊出屬於自己的強大力量。他感激靈韻子的嚴苛和無情,正是這些經歷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修煉之路。
如今,許陽已經站在了修煉的新高度,他不再是一個迷茫的新手,而是一位真正的修士。
靈韻子一直在嘗試着破解那個白球,然而他的實力似乎並不足以完成這項任務。儘管他數次嘗試,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有一次,他幾乎成功了,白球上出現了一道細小的縫隙,然而就在這時,許陽時而一聲誠懇的一聲“師傅”卻打斷了他的專注,使得白球再次恢復了原狀。這也正是靈韻子暴怒的原因,“沒事、沒事我自己收的徒弟,我忍我忍!”,心中的怒火還是被迫不得已的平息。
至於鐗法的熟練度那自是不必多說,他自小就被武術薰陶。現在更有留影石和撒手鐗法作爲助力他的功夫已經越發熟練。不過就是下面的樹木被收拾的有些慘不忍睹!
微風習習的清晨,此時許陽正懷抱三塊石塊,悠然自得地在臺階上踱步。他的步伐輕快而穩健,彷彿身體的極限對他而言只是遙不可及的傳說。他的嘴裏哼着悠揚的小曲,神情悠然自得。
“你就這麼懶散?幾天不教導你,你皮是不是需要緊緊了?”
靈韻子的出現如同鬼魅一般,他輕巧地站在石塊之上,與之前的形象大不相同。如果說之前的他像是個默默耕耘的農夫,那麼現在,他更像是個頤指氣使的地主老財,全身上下珠光寶氣,好不神氣。原因很簡單,白球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終於被他下手,此前準備的幾顆極品靈石也被他強忍心痛咬着後槽牙扔進去幾百顆,這才給他可乘之機。
在交談之際,許陽突然感到一股如山般沉重的壓力降臨,彷彿無盡的洪流猛獸狂涌而至,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被這巨力徹底壓垮。他心中猛地一緊,瞬間調動起全身的靈力,猶如狂暴的洪流般洶涌灌注四肢百骸,這才勉強穩住身形,維持住搖搖欲墜的平衡。
他深吸一口氣,步伐變得異常沉穩,小心翼翼地邁向下一階。每一步都如同在跨越深淵。然而,許陽並未退縮,他的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繼續走去。
“不錯!這段時日已經能自行體悟體內靈力的運轉了,走!”
靈韻子轉身一指前方。
許陽緊咬着牙關,雙腿如同寒風中的落葉,顫抖不止。然而,在他體內靈力的調動之下,那份顫慄逐漸得到了壓制,他的步伐雖然依舊沉重,但卻堅定了幾分。
轉眼間,半個時辰匆匆而過,前方石山如同巨人的背影,巍峨而莊重地矗立在天地之間,清晰可見。在陽光的照射下,小石山的輪廓在天空中清晰可見。
許陽默默地數着步數,他的每一次落腳都堅定而有力。隨着他腳步的推進,那些石塊彷彿也在爲他加油鼓勁,隨着他腳步一步步的落地,終於,在無數次的呼吸和腳步的交替中,許陽來到了小石山的面前。隨着哐啷一聲,石塊應聲落地。
“來,演練一遍撒手鐗法。”
“師傅,你先等等讓我緩緩”,許陽低腰喘着粗氣道
“那在鬥法時敵人也會叫你緩緩不成?抓緊準備!”
“是,師傅。”
小半時辰,一個少年身影在寬闊的屋後上顯得格外醒目。他身穿一件灰色長袍,袍擺隨着他的動作輕輕飄動,宛如一片沉靜的海面在微風中起伏。他的腰間繫着一條黑色的腰帶,簡潔而利落,凸顯出他挺拔的身姿。
少年手中緊握着一對雙鐗,鐗身閃爍着冷冽的寒光,彷彿蘊藏着無窮的力量。他的面容堅毅而深邃,眼神中閃爍着對武技的執着與熱愛。每當他揮動雙鐗,空氣都彷彿被這股力量撕裂,發出低沉的呼嘯聲。
腳下的步法更是靈活多變,時而如流水般輕盈,時而如狂風般迅猛。他的身影在演武場上快速穿梭,每一次轉身、每一次跳躍都顯得那麼流暢而自然。他的動作雖然迅猛,但每一次出手都充滿了節奏感,彷彿是一首激昂的戰歌在演武場上空迴盪。
隨着演練的深入,少年的氣息開始逐漸急促,但他的動作卻愈發熟練和精準。他的雙鐗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線,每一次擊打都如同雷霆萬鈞,震撼人心。他的身影在晨曦中跳躍、旋轉,如同一道灰色的旋風在演武場上肆虐。
演練結束,少年收起雙鐗,站在演武場中央,向着老道一禮。
“馬馬虎虎吧,至於對你的指點之處還是身形步法要靈動,身形要矯健有力,下次練習時可以試試將靈力的三成灌注到雙鐗之內。”
靈韻子扶着鬍鬚緩緩說道。
“謝師傅指點”,許陽抱拳道。
“你且上前坐下,今日給你我要給你說的是丹道,它的前身就是草木之道,我先給你講解什麼是草木之道。
上古時期有三皇分別爲燧人氏、伏羲、和神農我今日先給你講神農的百草。
自古相傳有三墳,昀是深奧難懂,先賢收集歷代各名家對本草所做之論述,再加上我個人經驗中所獲得的知識,來從此書中得到一定的藥物學知識,你要好好牢記,其中的藥性之根據比較晦澀難懂我會講的慢一些。
本草經成書年代,說法不一,姑且不論源起於何時期,但它是很早的一部本草藥典。其地位是無庸置疑的,其原著早於失傳,現在我手中的也是經過諸多努力才有的一份拓本。
原書共載藥物三百六十五種,其中植物藥二百五十二種,動物藥六十七種,礦物藥四十六種,這些藥大多療效確實,至今仍被使用,其中涉及病症約一百七十多種。其中上藥一百二十味,中藥一百二十味,下藥一百二十五味,一共定三百六十五味藥,合於天數一年之日數。
五味之義──凡藥酸屬木入肝,苦屬火入心,甘屬土入脾,辛屬金入肺,鹹屬水入腎。
酸走筋,故筋病勿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急,收引益盛。
苦走骨,故骨病勿多食苦,骨得苦則陰益盛,令人重而難舉。
甘走肉,肉痛勿多食甘,肉病得甘則壅氣,臃腫益甚。
辛走氣,氣病勿多食辛,氣得辛則散,而益虛。
鹹走血,血病勿多食鹹,血得鹹則凝澀,而口渴也。
天地分爲陰陽五行,人也在強調這一點,即動則爲陽,靜者爲陰。舉例,人的血管內有成分如果沒有陽氣帶動就是死物,那麼根據這些又將藥物劃分爲壯陽藥和滋陰藥。再根據天地五行劃分分別爲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根據上面的再分爲肝爲青色、心爲紅色、脾爲黃色、肺爲白色、腎爲黑色。五行之間相生相剋,所以你看到很多藥不止有一種物性比如蘋果外紅內白就是可用於滋養心和肺,其餘以此類推。
再比如三七、八角等都是取陽數命名。
藥根據不同的形態和根據不同的藥的用法一般分爲丸、散、膏、丹這四種藥物劑型各有其獨特的特性和用法。
1.丸劑:丸劑的外形呈圓球形,可以口服。它的特點是吸收緩慢,藥力持久,且體積小,便於服用和攜帶貯藏。丸劑的製作通常會用蜂蜜或其他粘合劑,使之成球狀。丸劑經常用於那些需要長期服用以持續發揮效果的情況,主要取的就是藥緩力專。例如桂附八寶丸、六味地黃丸就是這類特性。
2.散劑:散劑是將藥材粉碎均勻混合而製成的乾燥粉末,它可以分爲內服散和外用散。散劑的特點是加工簡便、易於吸收,且經濟方便,是一種用途較廣的速效劑型。散劑多爲粉末狀,可以直接吞服或用於塗抹。對於需要立即治療的病狀,例如喉嚨膿腫無法說話就會用到三物小白三,直達病竈。
3.膏劑:膏劑是將藥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濃縮而成,分爲內服和外用兩種。內服膏劑有流津膏、津膏、煎膏3種;外用分爲軟膏和硬膏兩種。膏劑的特點是其黏稠性,可以長時間保存不壞。膏劑適用於那些需要緩釋效果或是長期治療的疾病,如持續性咳嗽。同時,它也可以用於外塗,發揮治療或保健作用比如痔瘡膏。
4.丹劑:丹劑經過特殊的製作和提煉,通常是高濃度的藥物精華。爲了確保藥效和保存,丹劑通常會用特殊的方式保存,如蠟封。丹劑的特性是藥效高,但具體用法需要根據具體的丹劑類型和用途來確定。小仙翁葛洪在“抱朴子”一書中講到關於一種丹藥的煉製,取一銅鼎將需要煉製的石藥大成粉,再放入大火烤七日,將附着在壁上的藥粉掛下,再放在黃土中蒙三日,以此反覆三次最後製成丹藥服用。
古人認爲,你看石頭這些是不是存在千年,草木是不是可以至少存在百載有餘,所以古人希望吃到這些以後可以延長壽命。
所以以上,你第一藥掌握的是這些的名字分屬哪一部其次就是藥性和藥理,舉例生半夏它是毒藥那你要如何用,怎麼通過生薑來解毒,劑量又是多少,再比如附子,它是一位藥嗎,其實不是。三年的是附子、四年的是烏頭、五年的是天雄,因爲採摘時機而不同命名和藥性也不同,再比如茯苓分爲豬茯苓和土茯苓,硫磺分爲石硫磺和土硫磺,因爲命名不同所以藥性也是不同的這一點你要謹記在心。
正文,上經第一個硃砂,硃砂又叫丹砂,本經原文“性味甘,微寒無毒,主治身體五臟百病,可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久服通神明。”
硃砂是安神鎮靜的要藥,常溫就行萬不可加熱,加熱就是劇毒的水銀,所以以後你的煉丹要尤其注意。
許陽點頭
第二就是雲母,在抱朴子前藥篇中將雲母更具色澤和效用分爲五種,分別,,,,,”
就這樣師徒二人這一講就是五日四夜,天空明月朗日輪流爲他們值守,星辰也眨着眼呆呆看着師徒二人一夜又一夜。
“好了,這就是“本草全文”爲師已經爲你講解了全部,你就按照書上所寫內容慢慢體悟吧!”
說罷起身。
“許陽,你我師徒能有今日所學也是拜這位老師所賜,他一生公正典型是我們學習的典範,今日你我師徒承其衣鉢也是機緣,你我三拜之。”
一拜敬天地之仁!
二拜敬人道之仁!
三拜敬師道不滅,悠揚萬世!
師徒二人一老一少,神態謙恭。許陽很少看到師傅如此,他似乎看到師傅哭了,他不明白是爲什麼。他有些好奇但是他知道師傅教的都是好的、對的,他只有真真正正意義掌握所學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報答。
夜色很深了,繁星滿空。似乎孤零零的山峯之上有着這師徒二人,一切都不在那般冰冷,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