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堪受大力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波德瑞克派恩字數:2211更新時間:24/06/27 16:45:33
清弓的起源說法不一,但能肯定的是,明朝中晚期在左翼蒙古和東北地區就流行一種短梢弦墊的反曲弓,這種反曲弓的改良款成爲建州女真在山林子打獵的獵弓,並在努爾哈赤一統女真各部的戰爭中發展成熟。
在遼東二十五衛全在大明手裏時,遼鎮內有不少弓匠確實能製作類似建奴弓的反曲弓,極少的大明家丁私人配置了這種弓。
等到遼鎮手裏僅有遼西走廊時,能製作建奴弓的弓匠幾乎全都在後金那邊,大明邊軍的軍械全由內地的匠戶製作,邊兵的訴求根本傳達不到製作軍械的工匠耳裏,因此做不到仿照韃子打造一支由重箭大弓兵組成的軍隊。
“這確實算驚喜。”
李昊有去野人女真的地盤抓壯丁的計劃,抓到索倫兵後,挑一些獵戶出身的,練幾個月就能和八旗一樣擺開弓射軍陣。
雖然能在戰場上繳獲清弓,可到底不如自己養弓匠營造來的穩定,以大明富裕到溢出的民力,組織弓匠仿製清弓不算太難。
他問吳三桂道:“這些是建州韃子還是遼地漢民?”
赫圖阿拉是努爾哈赤第二個都城,也是他稱汗之地,彼時後金還沒有吞併海西女真。
所以海西女真不可能被安置到這裏來,倒是界凡城那邊海西女真不少。
“都有,以漢民居多。不過這些漢民還不如蓋州城內那些海西韃子,見我們打來投降時都不情不願。”
此地屬於長白山餘脈,世居在赫圖阿拉附近的漢民早就胡化,和建州女真人相距其實不大。
“調教一頓就老實多了。”李昊想了想,對吳三桂吩咐道:“俘虜到行營韃子了嗎?讓這些人先納個投名狀。再派二十人看住這些弓匠,督促他們收拾家當,你知道咱出發的時間。”
若是沿渾河河谷行軍,赫圖阿拉到瀋陽有三百四十裏地,到薩爾滸有一百六十裏地。
從瀋陽到薩爾滸的一百八十裏地,杜鬆的兩萬五千人走了五天半左右,八旗軍馬多,又有沿途村堡補充一部分口糧、豆草料,幾千騎兵大概能用兩天左右就能趕到。
算上今天逃走的韃子報信去瀋陽報信的三天,這夥明軍只有五天的空閒時間處理赫圖阿拉、薩爾滸城、界凡三城。
這三城都曾是後金的都城,既然都打到這裏來了,不毀城而去,李昊實在不甘心。
按岳飛嶽大帥的說法,這叫直搗黃龍,按大明成化年間的做法,這叫犁庭掃穴。
不過好像有點不對勁,爲什麼要搗黃龍?
這個南昌人打仗很猛的。
吳三桂領命而去。
半個時辰後,祖寬等人彙總了整個赫圖阿拉的降民降兵情況,並向李將軍稟明。
“那些鐵匠、弓匠和他們的家小全都留着,剩下的無論漢民女真全都壓到我這裏來。還是老規矩,用車輪量身高。這次就永喜來吧,三桂去辦點別的事情。”
接着,李將軍又招來大小曹等部將,以及在寬甸等地新加入的孔有德、耿仲明這倆人,商議毀城的事。
“除了用火燒,還有什麼辦法能快速摧毀這座城池?最好是將兩道城牆一併拆了。”
主將命衆人想想辦法。
“拆民居火燒是夠了,要是有火藥,或許還能拆掉幾段城牆。但韃子們自己的火藥都很缺,這建州衛裏找不到多少。”
吳三桂說了句廢話。
“將軍,我們將城門和城樓一燒了事,其餘城牆不用管,咱在此地也待不了多長時間。韃子連種地的丁口都不太夠,多半不會派人來深山老林裏修復這樣一座空城。”
曹文詔按自己的經驗給出了見解。
“可給韃子留下這些城牆總歸不太好。”
李昊託腮沉思,終於想出一個好法子。
“城牆不就是用來張貼告示的?你們還記得我之前所說的老奴賣屁眼之事?找個讀過書的,寫幾張告示出來,貼在四周城牆上,正好咱幾個都在,先商議商議告示說辭。”
物理摧毀城牆是做不到了,只能搞點精神摧毀。
衆將愕然,但隨機反應過來,你一言我一語開始憑湊說辭。
“須知邊塞苦寒,兵卒多有寂寞。將領深以爲患,養軍紀以解其憂。”
“老奴身爲塞外異族,出入軍營頗有不便,便假借家丁之名行苟且之事。”
聽到這裏,李昊讓他們暫停。
“黃龍,你平時說話文縐縐的,怎麼連個典故都不會用?假借家丁之名這話不行,讓韃子們手下的漢兵瞧見了,說不定往正經打仗的家丁身上扯。不是有個典故叫什麼來着,專門指養父養子關係。”
黃龍苦着臉,“將軍,某說的話,皆是從戲曲裏學到的。典故這種事,太難爲我了,我又沒正經跟教書先生學過。”
他覺得讓他一個人砍十個韃子都沒用典故這麼難。
衆將一籌莫展,滿屋子全是粗人,想個文雅一點的詞都做不到。
“乾爹,好像是螟蛉。”吳三桂抓耳撓腮半天,總算想起這個詞來。
他是這羣裏人出身最好的,跟着教書先生正經學過幾年,準備以後考武舉的。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出自《詩經丶小雅》,古人常常用螟蛉之子代指養子。
“你的書算是讀到了肚子裏!假借螟蛉之名行苟且之事,接下來你們續上。”
衆人文化水準不高,只能用較爲口語化的句子描述這個事實。
好在還有黃龍、吳三桂等人修飾,勉強湊出了一個完整的說法。
“老奴相貌醜陋,所幸口齒堅固、屁眼結實,堪受大力。此獠日暮入侍,積年累月不曾懈怠。”
……
“此皆遼東軍戶口耳相傳,自遼事起,所聞之人皆被老奴斬殺。特此佈告,使衆聞之。”
湊齊說辭後,他們又找來城內懂滿文的降民,命其撰寫佈告,當然,漢語佈告便由吳三桂提筆。
之後便是緊張的準備工作,李昊和李永喜等人審判降軍降民,大小曹、祖寬等將領帶人佈置柴火、木炭等,吳三桂帶人負責準備貼在城外的雙語告示。
前後忙碌了將近一個半時辰,才算是做好了大部分工作,所有人帶着戰馬物資出城後,祖寬帶人四處點火,然後快速退出來。
外城的四道城門附近,則貼了十幾張努爾哈赤賣溝子一事的佈告。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