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棋 第9章 朝堂獻策引爭議,拜別柳府入翰林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何必猜想字數:3644更新時間:24/06/27 16:42:14
翌日,朝堂上。
“你就是裴啓桓?”
顧七跪於堂上,高舉手中的布袋,道:“臣裴啓桓,叩見陛下。”
旁邊的太監快步上前,將布袋遞送到瀾國皇帝元承熙面前。
“這是?”
“澤州附近多河流,常年受水患影響,這是下官繪製的澤州河流勘察圖。”
“起來說話。”
“謝陛下。”
站起身,見元哲站於左側第一排,身着藏青色繡蟒朝服,頭戴青冠,腰配白玉。餘光掃到第三排的宋廉,身着暗紅色官服,頭戴紗帽,手持笏板,一動不動地站着。
微微側頭向右側看去,戎狄身着深藍色官服,於第二排站立。似乎是察覺到顧七探尋的目光,衝她咧嘴一笑。
“朕且問你,你所呈的記錄裏寫,水患治理,關鍵在‘疏’而非‘堵’,可有依據?”
顧七恭敬答道:“回陛下,以下官所在的澤州爲例,遼闊平原,河道中多沉沙淤泥,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在多雨季節,極易造成水位升高,最終沖垮河堤,或湮滅一城亦未可知。”
“那依你之見,澤州河道當如何處理?”
“當分兩部分開展,其一便是疏通,修正溝渠,積極分流;其二便是清除河道內沉積的泥沙,將其用作樹木栽植之用,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水位,還能夠避免泥沙受雨水影響,再次沖刷到河道中。”
語畢,下面的人一陣騷動,只聽身後一官員說道:“下官以爲不妥。此舉勞民傷財,耗時費力,若在分流過程中出現水患,豈不是殃及更大的範圍?邊境戰事吃緊,國庫空虛,更不是大舉治水的好時機。”
宋廉高聲問道:“那依李大人所言,什麼時候才是治水的好時機?”
元哲未言,稍轉頭看了看宋廉,又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顧七。
“這...至少也要等戰事平緩...”
宋廉見對方氣勢弱了下去,音量又高了一度:“戰事平緩?若因水患造成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恐不必等戰事平緩,這瀾國境內,就動盪不安了!”
“是啊...”
“宋大人言之有理。”
“可戰事告急,本就勞民傷財,又怎可分心去治水?”
堂下羣臣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頓時爭討不休。
元承熙高坐龍椅之上,爭吵聲讓他頭疼。“衆愛卿似乎都有話要說,何不將治水良策呈上,讓朕也看看這瀾國濟濟人才。”
頓時堂上再無人發聲。
“呵,”元承熙揮了揮手,身旁的太監將紙張悉數收進袋中,遞還給顧七。
“裴啓桓。”
顧七再次跪地:“臣在。”
“雖有治水之策,卻始終有不足之處,朕允你三月時間,制定一份詳細周全的計劃。”
顧七心裏“咯噔”一下。
來的時候,韓子徵只給了自己這個。
可眼下根本容不得一絲猶豫,只能硬着頭皮答道:“臣遵旨。”
元承熙起身,旁邊的太監喊了聲“退朝”,衆官員齊下跪。
待皇帝離開,衆臣子三兩爲伍向外走去。
一個小太監走到元哲身邊道:“哲王殿下,陛下邀您書房一敘。”
元哲點了點頭:“有勞。”
顧七看着元哲離開的背影,忽想起羣臣爭論之時他的表情,不由得皺了皺眉。
“裴先生!”剛出殿門,下了臺階,身後傳來戎狄的聲音。
顧七行禮道:“戎將軍。”
戎狄笑嘻嘻攬過顧七的肩膀:“想不到,先生有如此大才,說起治水來頭頭是道。”
顧七尷尬地笑了笑:“將軍過獎了,今日是我思慮不周,仍需要回去查閱典籍,儘快擬出詳策才是。”
戎狄放下胳膊,一本正經道:“古往今來,百姓皆受水患所累,先生盡力而爲便是。”
顧七點了點頭,不一會便皺起眉頭來。
韓子徵給的包裹裏,只有河流勘察圖,偏自己對治水又一竅不通,接下來的治水詳策,可怎麼辦?
見顧七一言不發往宮外走,戎狄疑惑道:“先生不回翰林院?”
“準備去柳大人家,昨日叨擾還未登門道謝,今日既有了新住處,理應前去聊表謝意,順便將行李拿回。”
“你這樣走着去,恐天黑也來不及,宮門一下鑰,你就得露宿街頭了。”戎狄拉着顧七朝宮門口走去,門外停着兩匹駿馬。“我的馬借你一用。”
“那你怎麼辦?”
戎狄把繮繩遞到顧七手中:“殿下今日留宿宮中,你回來之時將馬交給侍衛就行了。”
“你怎知,哲王殿下今日留宿?”
戎狄哈哈笑了起來,翻身上了另一匹馬:“歷來如此,殿下回都,每每入宮都要跟陛下暢談一夜。”
“多謝!”
戎狄聽完揮了揮手,駕馬離去。
行至柳府大院,池塘旁的綠草地上,一小羣人圍着棵大樹吵嚷着。
“哎呀你怎麼這麼笨!”待走近一看,只見丫鬟正拉扯着一個小廝。還有三個小廝抱着樹幹往上爬,兩個丫鬟圍觀。
“小翠,算了。”不遠處的小姐微微皺眉,示意丫鬟將小廝放開。
那丫鬟鬆了手,看到不遠處的顧七,揚起手喊道:“裴公子!”
顧七快走兩步,上前行禮:“柳小姐。”
“裴公子。”柳家小姐手持扇柄,擋住面部回了禮。
周圍的丫鬟跟小廝都停了手。
顧七看着幾個擦汗的小廝問道:“你們在做什麼?”
小翠擡手向上指了指:“我們在放風箏,結果一不小心掛在樹梢上。”
顧七順着方向擡頭一望,只見那風箏高高卡在了樹杈間。
這有何難?顧七走近樹幹,彎腰拾起一枚石子,準備將它打下來。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暴露你的武功。”
忽想起韓子徵的叮囑,顧七攥了攥石子。回身笑道:“這麼粗的樹幹,抱都抱不過來,爬不上去也屬正常。”
柳小姐嘆了口氣說道:“既如此,便隨它去吧。”
突然,顧七指着府門驚到:“誰在那?”
衆人齊刷刷轉頭望去。
顧七背過手稍稍運氣,將石子彈了出去,只聽“唰唰”聲響,風箏結實落在了手上。
“哪裏有人啊?”小翠嘟囔着說了一句。
“我看錯了。”顧七笑了笑,將風箏從背後拿出來,遞到柳小姐面前:“許是愛物思念主人心切,自己落下來了。”
柳小姐一陣欣喜,接過風箏道:“多謝裴公子。”
“多謝裴公子!”小翠將風箏接在手中,將自家小姐往前撞了一下。
“柳小姐,令尊可在府上?”
柳小姐臉頰微微泛紅,低頭道:“在,正同幾位先生在偏廳。”
“好,先行告退。”顧七擡起腳正欲離去,又被身後人喊住。
“裴公子,你可知我家偏廳在何處?”
顧七向後看去,只見幾個丫鬟捂着嘴偷笑。
“裴公子,小的帶您去吧。”玩笑過後,一小廝走近,做出個請的姿勢。
“要你多事?”小翠徑直上前將小廝拉到一邊,拉着自家柳小姐上前:“小姐剛還說口渴要回去,不如一道而行!”
“小翠...”那柳小姐臉更紅了。
顧七並未覺察不妥,大方鞠躬道:“有勞。”
小廝在前面帶路,一個丫鬟攙扶着自家小姐與顧七並肩而行,小翠跟其他兩個丫鬟在後面說說笑笑。
待臉上緋紅褪去,柳小姐緩緩張口道:“不知裴公子今日前來,所爲何事?”
“昨日十分叨擾,今日前來道謝,順便將行李收拾妥當。”
“公子要走?”小翠聽見顧七的話,忙上前詢問。
“不過是搬去翰林院。”
“爲什麼?住在這裏不好嗎?”
“小翠!”柳小姐輕聲呵斥一番,那丫鬟吐了吐舌頭,不再說話。
行至岔路,柳小姐微微行禮:“再往前走就是了,讓他們替裴公子引路吧。”
“多謝。就此拜別。”看着柳小姐轉身離去,顧七跟着小廝朝着另一個方向走去。
從偏廳出來,小廝又將顧七領至別院廂房。
“裴公子,往前就是您跟晏大夫住的院子了。”
“好,多謝。”顧七從袖中掏出一小塊碎銀,塞到了小廝手中。
行至拐角處,一個丫鬟迎面跑來,撞了個滿懷。
辨清後,方知是柳小姐隨身丫鬟小翠。
“小翠?你怎麼在這?”
“裴公子,我,我迷路了!”小翠說完便掩着臉跑了出去。
“迷路?”丈二摸不着頭腦,罷了。
顧七向前走去,晏楚榮的房門沒有關,擡手敲了兩下。
晏楚榮正收拾東西,見顧七來,淡淡說道:“進來說話。”
顧七將門輕掩,走到桌前坐下。
晏楚榮坐到對面:“如何?”
顧七倒了盞茶,淺飲一口道:“還算順利,不過這皇帝要我三月後交一份治水詳策,恐怕我三個月之後,便要想辦法脫身了。”
晏楚榮笑了笑說道:“倒也不至於。眼下當務之急,是要解決一件事情。”
“何事?”
“你可還記得,咱們在山寨裏,元哲搜到的信箋?”
顧七微微蹙眉:“記得,你是擔心,那信箋上的內容對我們不利?”
“沒錯,”晏楚榮嘆了口氣道:“能毀掉最好,毀不掉的話,也需要知道上面寫了些什麼,我們才好應對。”
“我明白了。”顧七放下茶盞,站起身來:“你接下來怎麼安排?我今天已經拜別柳紀綱,準備去翰林院了。”
“我可能,還需要在柳府住一段時間。”
見顧七一臉疑惑,晏楚榮解釋道:“剛柳府的丫鬟過來,”
顧七脫口而出:“小翠?”
“你怎知她叫小翠?”
“過來的時候遇見了。”
“哦。”晏楚榮看着顧七道:“這個小翠過來,說她家老夫人一直受頭痛困擾,想讓我在此多留一段時間。”
顧七挑眉笑道:“也好,這是個接近柳紀綱的好機會。”
晏楚榮微微一笑道:“我也是這麼想。”
忽想起剛剛柳家小姐羞赧模樣,小翠又跑來留住晏楚榮。顧七心下瞭然,開始上下打量起晏楚榮來:“不知晏大夫想的,是我們的計劃,還是那位柳小姐呢?”
晏楚榮不明所以,但見顧七一臉壞笑,便知她心思歪了。他無奈地笑了笑,起身抓住顧七的肩膀問道:“不知裴公子所言,是擔心計劃呢?還是擔心我呢?”
顧七挑起他的下巴,正經道:“當然是擔心你了,你若被困在溫柔鄉,我主人可是要哭死了。哈哈哈...”
“沒個正行!”他佯怒打掉顧七的手,轉過身去。
“好啦,我真的要走了。”
“走吧,自己小心,有線索我會去找你。”
“嗯。”顧七回到房間收拾行李,當日黃昏駕馬而歸,入了翰林院安排的院房休息,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