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南北榜案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頌史字數:2101更新時間:24/06/27 16:40:32
劉三吾的臉上先是露出詫異的神色,隨後想到了什麼起身躬身行了一禮。
“臣的眼光遠不及陛下,心甘情願接受處罰!”
朱允熥那時候則是嘆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天下之事壞就壞在這裏,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說什麼就事論事,結果到了最後把事情做壞了,想要改變已經是勢不可違!劉學士你也是朝中大儒,希望你回去之後能夠多思多想,若是能夠想到解決之法的話,也能夠青史留名,爲後來者蹚出一條路來!”
聞聽此言,劉三吾臉上露出慚愧之色,拱手說道。
“陛下金玉良言臣一定銘記於心,回去之後定會痛定思痛,若是有所得的話,一定會上奏摺並告於陛下!”
說完之後,他躬身告退。
朱允熥此時在想着如何解決目前這件事情,這個事情一旦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埋下極大的隱患,他相信劉三吾所說那些被錄取的學子是有真才實學的。
可問題就是,科舉乃是爲朝廷選拔人才,北方連年戰亂以至於文脈斷絕,這種情況絕對不能持續下去,否則的話時間異常,南北對立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
也讓他想到了後世之時,南北的狀況也是跟現在差不多,當然這也是因爲海貿興起,所以國家經濟命脈開始有所轉移所致,但是這並不能成爲區分地域選拔人才的理由!
其實他並不知道的就是,原本這件事情是發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因爲朱允熥登基稱帝接着發動北征,所以才被推遲到了,現在爆發出來。
這根本就不是兩天形成的,那是有着長久的歷史因素,因爲自古以來北方都是爭奪天下的主要戰場,南方沒有天險可以憑藉,唯一能夠有所倚仗的就是長江。
再加上北方連年征戰,百姓性情堅忍,也是重要的兵源來源地,而南方則是不染,往往都是最後被評定的,受到的波及相對比較小,因此對於戰爭的理解跟北方完全不同。
隨後經過南北宋之後,這種差距被逐漸拉大,這也就造就了現在這種局面,南方文氣昌盛,而北方則是日漸衰敗!
朱允熥想到這裏自言自語的說道。
“怪不得後來永樂要遷都,這個不是一句天子守國門這麼簡單,恐怕其中還有非常大的考量!”
心中想着他一時間也想不到合適的辦法,就在這時候,趙平安匆匆而來。
“啓稟陛下,錦衣衛副使劉勉求見。”
朱允熥一聽就知道應該是錦衣衛這邊收到什麼消息,所以他前來稟告,於是當下便說道。
“讓他進來。”
劉勉進來之後大禮參拜,然後口中說道。
“根據錦衣衛密報,京城之中有學子,因爲對這一次科考結果不滿,齊聚貢院鬧事並且攔阻朝廷大員的轎子,說是有冤情稟告!”
這事情果然鬧大了,朱允熥輕輕皺了一下眉頭,然後開口說道。
“這件事情我知道了,密切關注此事的動向,若是有什麼進一步的情況及時稟告。”
就在這時候王景弘趕來,朱允熥一見就知道,應該是朱元璋收到的消息,打發了劉勉便開口問道。
“你這個時候前來是不是皇爺爺那邊已經收到了學子鬧事一事?”
王景弘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太上皇得知此事之後甚爲憂心,所以請陛下前去商量此事!”
朱允熥心中暗歎了一口氣,不過也想着說不定朱元璋會有什麼辦法,於是便起身朝外而去。
見面之後,朱元璋當下便說道。
“如今科舉之事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你打算怎麼處理?”
朱允熥也沒有隱瞞,直接說道。
“這一次的科舉結果的確有所不妥,南方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財力之上都要優於北方,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所以雖然一時之間還沒有想到兩全其美的法子。”
等他說完之後,朱元璋看了他一眼,然後這才說道。
“我倒是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嚴厲處置這次的主考官,然後再開一把專門錄取北方學子,如此一來問題就解決了。”
好傢伙,這法子真是簡單粗暴,朱允熥聽完之後眉頭就皺了起來,想了一陣,然後這才開口說道。
“皇爺爺的法子的確能夠解決眼前的問題,但是今後肯定會爲大明江山埋下隱患啊。”
朱元璋嘆了一口氣,然後這才說道。
“北方連年打仗那些讀書人日子過不安穩,哪有心思讀書?南方則不一樣,太平時間久了所以出的人才也就多。不過事情鬧到這種地步,自然要先平息民怨,然後再想着如何解決,如果眼前這一關處置不好的話,很有可能會讓這些讀書人對朝廷產生怨氣!”
很明顯朱元璋是擔心因爲這次事件之後會造成朝廷之中的撕裂,因此提出南北榜,說白了也是想要雨露均沾如此一來,盡最大的可能彌合朝廷之中的裂痕。
但是這方法是治標不治本,朱允熥認真的想了一陣。
“皇爺爺能不能讓孫兒好好想一想再下決定?”
朱元璋聽到這話,又嘆了一口氣。
“你要是能夠想出好法子來,那自然最好,如果想不出來,暫時就先這麼辦了,總不能讓京城裏面這麼亂下去,時間一長傳揚出去就成笑話了!”
說到這裏,朱元璋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其實早年你父親在的時候咱就想着叫遷都,金陵這個地方就是困守之地,一旦天下有變,那麼金陵無險可守,作爲一國之都還是差些火候。原本定的地方是長安,結果你父親去了之後回來便得病了,後來這件事情啊,咱也沒有再提。”
從這話裏面聽出來,朱元璋早就知道這個問題,也想着法子要去解決,只可惜事情變化太快,沒有來得及有所動作,就已經走到了今天這種地步。
朱允熥聽到這話以後,忽然眼睛一亮,他緩緩的說道。
“如果要是遷都的話,雖然倒是看中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