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官辦商會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頌史字數:2073更新時間:24/06/27 16:40:32
朱允熥則是緩緩搖了搖頭,他直接從懷中拿出來一沓地契,開口說道。
“這是兩座新城小半的地契,加起來每年收入至少也有過百萬兩的收入,今後也要頂一下規矩。在官辦工坊的收入之中抽取一成補充到皇宮內庫,那麼皇宮的錢財會積攢的越來越多,要比現在的情況好像很多!”
他這麼一說,朱元璋是有些心動的,當下便點頭同意道。
“你的奏摺之中說的並不全面,回頭寫的更詳細一點遞過來,讓咱仔細考慮一下,然後再下決定。另外這件事情你要自己去做,跟各部的官員商談一下,尤其是戶部的官員,看看他們是個什麼態度再說。”
老朱的態度很明顯,就是讓他這個皇太孫跟文官集團碰一碰,見識一下這件事情裏面到底有多大的難度!
不管怎麼說,朱元璋算是鬆了口,朱允熥心中也算是有了數,接下來他並沒有返回東宮,而是直接前往文淵閣,這是各部堂官辦公之處。
見到他趕來在場的一衆官員連忙起身行禮,朱允熥擺了擺手,先是看見了戶部尚書鬱新,笑眯眯的說道。
“上次老尚書還前往東宮,還說朝廷財政用度不足,現在我想出來一個好娃子,能夠解決戶部的大難題!”
一聽這話,再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攏了過來,他們想知道這個皇太孫殿下又有了什麼好主意,被問到的戶部尚書鬱新的時候一臉欣喜的問道。
“敢問殿下有什麼好辦法,還請明示!”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緩緩的說道。
“這自古以來,朝廷爲了解決財政問題,想盡了各種辦法,想必老尚書對此已是了然於胸,所以我準備集大成於一身在大明開設官營商會!”
一聽這話,在場的衆人傻了,要知道讀書人學的都是孔孟之道,可以說張口閉口都是仁義道德,誰會把賺錢這種事情放在臺面上?因此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之下,歷朝歷代的斂財手段,都是通過行政的手法存在的,有專門的衙門管理。
現在聽這位皇太孫殿下的意思,好像玩出了新花樣,居然準備成立商會!難道是說準備把那些商人們納入其中?這是不是有些太過於腦洞大開?
一連串的問號在他們的心中想起一時之間竟然沒有人開口發言,朱允熥見到這個場面,臉上露出一抹微笑來,毫不猶豫的就開口說道。
“既然各位大人沒有什麼意見,那麼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
說完之後他起身要走戶部尚書鬱新連忙上前一步攔住他,一臉惶急地說道。
“殿下此事萬萬不可!”
朱允熥聽他這麼說,臉上露出一抹好奇之色。
“爲什麼不行?”
鬱新一臉痛心疾首的樣子,拱手說道。
“殿下這麼做就相當於肯定了這些商人,讓他們能夠進入到官場之中,這樣一來,對於大明天下可不是什麼好事。要知道這些商人們最爲貪利,做事情都是以錢財開大,歷朝歷代對於商人都是多有防範,殿下怎麼能夠反其道而行之?”
朱允熥一聽便笑了起來,他緩緩搖了搖頭。
“誰告訴你我是準備啓用這些商人?我是準備從朝廷之中選拔一些善於理財的官員,到商會之中坐鎮,爲朝廷提高財政收入。我相信讀書人讀的是聖人之言,自然會心繫國家,因此他們一定能夠把這事情給辦好的。”
聽他這麼說,在場的人更傻眼了,大家讀的都是聖賢書,誰平白無故的會放棄自己的清名去做這種經商之事?
可以說只要你去這麼做了,今後在官場之上就會被打上標籤,除了皇帝之時之外,想要步入朝堂核心幾無可能,必定會受到排擠。
鬱新忽然感覺後背一涼,他想到了一點,就是自己的戶部官員會首當其衝,當下就有些着急了,馬上便反駁道。
“殿下萬萬不能如此,朝廷儲才天下的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才能步入朝堂,怎麼能夠讓他們去做這種經營之事,這豈不是要壞了他們的清名?”
朱允熥等他說完之後,眉頭挑了挑。
“你的意思是說沒有人願意做這種事,對吧?”
在場所有人紛紛點頭。
看到他們的表現,朱允熥當即就笑了起來。
“那這事情簡單但憑自願,我相信還是有那些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之人,願意站出來爲國分憂!”
六部尚書一聽這話就好像抓到了什麼關鍵點一樣,這時候禮部尚書門克新上前一步開口說道。
“殿下此言當真?”
朱允熥笑着點了點頭,一臉自信的說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身爲皇太孫自然也是一言九鼎,說出去的話,潑出的水絕對沒有收回的道理。如果到時候真的有官員願意做這件事情,那麼各位大人是不是同意我這麼做?”
他把難題重新推給了幾個人,他們相互對望一眼,最終還是鬱新拱手說道。
“要是殿下真能夠找到這樣的人,那臣等無話可說,如果有一條,這官營商會若是出了什麼事情也不屬於我們六部的責任。”
這幾個都是老油條了,他們當然知道,像是這樣一個衙門設立起來之後,必然會出現貪腐大案,所以必須要把話說清楚也是買一個萬一。
朱允熥當然知道他們的心思,當下便笑着說道。
“沒關係,朝廷會新設一衙門,由皇宮之中還有在朝官員以及都察院抽調精幹人員補充其中,用於監察之用以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
這一下他們都清楚了,眼前這個皇太孫是有備而來,不過在他們看來,沒有人會願意做這種事情的。
另外只要是官辦商會跟六部之間沒有太大的聯繫,只要將來出了事,再想辦法解決就是,畢竟面談這位皇太孫年少氣盛,還是要栽一栽跟頭,才會知道孰輕孰重。
就是因爲有這種想法,幾個老狐狸也沒有阻攔,當下便同意朝廷設置官辦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