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取瑟而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頌史字數:2003更新時間:24/06/27 16:40:32
    有些事情就是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話聽起來是對的,可是怎麼做是個問題。

    見到朱允熥皺着眉頭,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葉兌淡然一笑,繼續說道:“讀書人皓首窮經入了官場無非就是三條路可走。一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二便是好名求利,在官場之中無所不用其極以達成目的,三則是得遇明主一展心中所長,不枉此生。”

    說到這裏,他略微停頓一下,語氣之中略有感慨之意:“如果是第一類人,本事雖然不行,不過也算是安守本分,遇善得善,遇惡得惡,全看個人造化。至於第二類人可爲爪牙,既給予好處,又要時時敲打,不使其脫困。最後一種人最爲難得,要先問其志,再用其力,方能夠相得益彰!”

    說白了,作爲一個上位者,你要懂得用人,只要把這三類人給籠絡住了,其他還有一些個別之人,爲數太少,根本就不能興風作浪,大局自然在掌控之中。

    這話雖然說的很簡單,但是能夠說得如此透徹,足可見這葉兌的本事。

    朱允熥聽完之後沉默片刻,這才說道:“先生的意思我聽明白了,也就是說沒有不能用之人,要看怎麼用!既然先生看得如此通道,爲什麼不留在京城?輔佐陛下呢?”

    而葉兌緩緩搖了搖頭,笑着說道:“能知人而不自知這是人的通病,我也不能免俗,雖然說讀書多年略有所得,可是我的性情淡薄,不想爲案牘所累,所以樂得躲個清靜。”

    說到這裏,他話題一轉:“老夫聽說在安南有一種稻穀,一年可種三季,殿下命人在郊外田上種植的作物明顯是想要提高糧食產量。所謂節流不如開源,殿下想要讓百姓衣食富足,不妨派人到安南去,尋得此物加以推廣,就算是每畝稻穀的產量有所減少,可是一年能熟三季,於民有利!”

    三季稻?

    朱允熥頓時心中就是一動,他怎麼把這事給忘了,於是他便問道:“一年三熟的稻穀我倒是聽過,還有一年兩熟的稻穀,不知先生可有曾聽聞。”

    葉兌當即便笑了起來:“老夫本身就是務農之人怎會不知?如今南方不少地方都在種植一年兩熟的稻穀,聽說朝廷正在編制農書,若是編成的話,從中找到可用之法,那南方的糧食產量必定會有所增長!”

    果然這聰明人當真是處處留心,自己問起什麼來,對方都能夠對答如流。

    朱允熥心中也是頗爲的佩服,於是接下來幾天他只要沒事變過來請教。

    王景弘自然將這些情況一一彙報給朱元璋。

    聽完之後,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來:“能夠虛心求教,這是好事一件!最近北平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被這麼一問,王錦弘馬上說道:“最近燕王府那邊派出商隊與草原人私下貿易,而且數量越來越大,這貨物的來源多是來自於遼東,除此以外倒沒有其他動作!”

    朱元璋聽完之後,臉上露出沉吟之色,考慮片刻,站起身來,走到書案旁,提起筆來寫了一封信,然後火漆封口交給王景弘:“把這封信送給寧王,讓他仔細讀一讀!”

    而寧王收到出現之後展開一看。

    低聲讀了起來:“我愛東風從東來,花心與我一般開。花成子結因花盛,春滿乾坤始鳳台。”

    讀完之後,他將手中的信交給坐在一旁的一名道士,口中問道:“張天師,你說父皇寫這封信是何意思?”

    他這倒是跟燕王愛好差不多,只不過一個用的是和尚,一個用的是道士。

    原因無他寧王好道,所以拜下了面前這位龍虎山張天師爲師傅。

    接過信之後看了一遍,張天師便說道:“遼東自在東邊,陛下這意思再明顯不過希望殿下能夠與朝廷一條心!”

    寧王跟其他的王爺多有不同喜好,讀書文學素養極其深厚,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不過這事情他也是有些舉棋不定,原因很簡單,自己的遼東跟北平府就挨着。

    如果要是跟燕王的關係處不好,一旦邊關出了什麼事情,自己也會失去倚仗,孤立無援。

    這也就註定了,他必須要選擇跟朱棣搞好關系!

    可問題是朱元璋這份來信,擺明了就是要讓他跟燕王祝一句讓他左右爲難。

    這時候張天師淡然一笑,在一旁說道:“王爺的處境陛下不可能不明白,而偏偏寫這封信來,恐怕也是爲王也指出了一條解決之道,因此在我看來王爺不妨效仿孔聖人當年取瑟而歌之事。”

    這取瑟而歌,是一個典故,說是有個叫孺悲的人,奉魯公之命前去,向孔夫子問學。此人傲慢無禮,爲孔夫子說不喜,上門之後孔夫子吩咐道說我病了。

    孺悲聽完之後只得告辭,哪曾想剛剛出了門便聽到孔夫子操琴而歌。

    寧王當然知道,聽完之後頓時眼前一亮,當下便把朱元璋的信重抄了一份,然後又加了幾句話便叫來護衛:“你馬上把此信送到北平交給燕王!”

    收到信之後,朱棣臉上露出陰晴不定之色。

    “這父皇給寧王的信,他又送到我這裏來,擺明了是想要刀切豆腐兩面光!”

    說完之後,他將信遞給了姚廣孝。

    把信看完,姚廣孝臉上露出沉思之色說道:“看起來王爺今後形勢要更加小心,這分明就是陛下在敲打王爺,不過這也是好事,說明陛下心中有王爺,要不然就不只是寫信這麼簡單了。”

    朱棣聽完之後輕輕點了點頭,隨後嘆了一口氣:“父皇是個明白人,天下之事就不可能逃過他老人家的眼睛,可問題是我如今已經到了這個位置,想退也是無路可退。畢竟在北邊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可以說北方諸衛所沒有我不熟悉的將領,我那位好侄子怎麼可能放得過我?”

    而姚廣孝則是意有所指的說道:“既然陛下沒有什麼動作,那是不是也代表着默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