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話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雷宇探字數:4477更新時間:24/06/27 16:17:50
    而恩巴聽到張德森把問題又重新問了一遍。不由得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

    “實際上閣下沒有必要那麼憤怒,我們與閣下還是有合作的可能性的。閣下不妨仔細看一下你身邊的人,除了你們高等智慧文明一族,其他的都不過是一些低等的生物。在我們這一些高等文明年前就有如螻蟻一般的存在。”

    接着,恩巴似乎感到內傷有點痛了,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寒氣。然後又對張德森說道:

    “唉,說實話,告訴閣下吧,我們的恆星系毀滅於黑洞的襲擊。目前的我們只能在太空中流浪,而沒有了家園。而如果我們找不到新家園的話,我們以後的生存都將出現嚴重的問題,我想閣下作爲高等智慧生物,應該明白充足的資源與文明發展的關係吧。”

    而張德森沒有跟他說其他廢話,只是直接說道:

    “繼續說下去!”

    而恩巴接着說道:

    “當我們的文明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沒想到黑洞卻突然來到了我們的恆星系。經過了這場災難之後,我們的同胞損失慘重。只有極少數逃了出來。我們的原來的人口,與現在的人口相比,可悲啊!”

    而張得森聽後,說道:

    “你們有多少人?”

    恩巴說道:

    “如果你要問的是黑洞來臨之前,那麼我們的星球的人擁有100多億人口。但是到了如今,人口只有40萬,而且這已經是包括了新出生的衆多嬰兒們。”

    張德森說道:

    “聽起來你們也確實夠慘的,但是我想問一下,你們爲什麼又要來抓捕我們星球上的人類?”

    恩巴說道:

    “閣下竟然沒有聽得懂。低等生物就是低等生物,相對有點智慧的,當然是直接用來減輕自己負擔,用於開發,並且幫我們重建家園。”

    張德森說道:

    “你們是打算攻佔我們的星球,在我們的星球上重建你們的家園嗎?那我們可是絕不答應的。”

    恩巴說道:

    “你們確實不會答應,我們也沒打算直接在你們的星球上重建我們的家園。實際上我可以告訴閣下,我們之所以只抓捕你們人類,而不抓捕你們星球上的恐人等,就是我們發現了,你們星球上的恐人還有一部分殘留着高等智慧文明。當然,如果我們以現有的人口數量與他們開戰,我們也擔心可能打不過。”

    張德森雖然早就知道,但是此時仍然要借他們自己的嘴巴來說出來,以便讓馮玉才將軍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目前的事實,所以繼續說道:

    “所以說你們打算在這裏找到足夠的勞動力之後在別的什麼星球上重建家園嗎?我猜猜,你們不外乎只能在一顆星球上,因爲你現在仍然能夠很好的呼吸。那麼證明你們原來的母親的環境,應該與我們的星球差不多才對,不然你現在,不可能呼吸的這麼順暢。”

    而恩巴說道:

    “我們打算在你們稱之爲火星的星球上重建家園。當然,你們的旁邊還有一顆類似的星球叫金星。但是要我們十分失望的是,金星的氣候條件實在是太惡劣了。其實不只是氣候,其他方面都太惡劣了。”

    特別補充一下,金星是除了太陽與月球外,天空中最亮的天體,這是因爲它的大氣層是能夠強烈地反射陽光。

    其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能在溫室效應下吸收更多的熱,因此,金星成了最熱的行星,表面高溫度可達攝氏480度。

    厚厚的雲層內含有硫酸,並由風以每小時接近360千米的速度吹向行星各處。雖然金星需要243個地球日才能自轉一週,但是高速的風只需4個地球日就能把雲吹得環繞行星一圈。高溫、酸雲和極高的大氣壓力,這一切都顯示金星的環境惡劣。

    2008年,歐洲宇航局金星快車探測器拍攝到金星

    上空有密集的旋渦雲,該旋渦雲是由硫酸構成的。

    金星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但上層大氣層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硫是底部大氣層受陽光分解形成的,這些條件易於合成硫酸。劇烈的風掠過酸雲周圍,在這種情況下,酸雲只需幾天時間便從南極上空飄浮掠過半個星球。

    而且,金星的氣壓十分的巨大。但是,金星的大氣層並不算厚,只是密度比較大而已,它的大氣層厚度也就只有350k

    右,相比地球的1000k上哪能算厚呢?

    但是它的大氣密度卻非常大,在地表的大氣壓竟然達到地球地表下900米深度的水壓。它的大氣有96%是二氧化碳這種較重的氣體,雖然在金星地表它的密度也不過地球地表水密度的6.5%,但是由於有上百公裏的厚度,導致地表上的壓力超過了地球地表的水壓,甚至達到與地球地表下900米深的水壓相當。

    那麼爲什麼金星上的大氣密度會那麼大呢?這可能是與金星磁場缺失有關。研究表明,金星的磁場弱得可以忽略不計,至於爲什麼那麼弱,據說可能是自轉週期過長導致的。

    而金星離太陽0.72個天文單位,比地球近了1.4倍左右,意味着它上面看到的太陽直徑比地球看到的大1.4倍,而面積則大1.96倍,接近兩倍。這就相當於它接受的太陽光是地球的兩倍。

    隨着地表的水分被蒸發,由於缺乏磁場水蒸氣被太陽光和太陽風分離成氫和氧,質量輕的氫升到大氣層頂端,沒有磁場的保護,全部被比地球更強的太陽風刮跑了,而氧氣由於相對較重,而且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所以會下降與各種元素化合而消耗殆盡,其中的產物自然就包括二氧化碳。

    因此金星大氣中既沒有氫,也沒有氧。到是有微量質量較重的氫同位素氘,還有微量未被分界的水蒸氣。

    張德森也就在腦袋中,過了一遍有關於金星的資料。然後繼續問恩巴說道:

    “好了,我只想問你們,你們到底打算怎麼做?”

    恩巴繼續說道:

    “那很簡單,我們打算開發火星。而你們稱之爲火星的星球上,有一座超級巨大的死火山奧林匹斯山。如果他能夠恢復噴發,那麼在理論上來說,整個火星將有可能完全恢復生機。不知道,作爲高等智慧生物的你們是否瞭解這一些事?”

    張德森則說道:

    “這點你們都與我們想到一塊兒去了。你是打算在我們的星球上開發地熱資源還是別的星球?”

    恩巴繼續說道:

    “實話跟閣下說吧,我們打算收集很多的勞動力,要他們從你們稱爲木衛1的星球上開發那裏的地熱資源,然後運輸到火星奧林匹斯山的熔岩庫中,促使奧林匹斯山爆發,恢復新的生機,進而讓我們得以重建家園。”

    張德森說道:

    “所以說你們在大幅度的掠奪我們的同類,進而用他們的生命,爲你們家園的恢復,作爲墊腳石?”

    恩巴說道:

    “之前我們不知道你們人類也還有高等智慧文明殘存,如果知道的話定會與你們進行談判。說實在的,現在也不晚。”

    張德森說道:

    “你說的是想要我們拿我們同類的生命來做交換嗎?”

    恩巴說道:

    “你們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顧及那些低等的同類,他們什麼都不知道,而我們能夠幫助你們的事情很多,畢竟我們都是高等智慧生物,你們應該清楚你們的局勢才對。”

    張德森說道:

    “我看閣下還是留下吧,無論如何我們不會拿我們的同類的生命作爲交換的,一旦沒有了同類,我們實際上也會跟着一起遭殃,雖然我們的同類現在是科技落後,但不意味着以後也是如此。”

    恩巴說道:

    “閣下,我們要的

    不是很多,我們就只需要一部分來幫我們恢復我們的家園,重建我們的家園。再說了,那些低等的原始同類算什麼?”

    張德森立刻打斷他的話說道:

    “我看你們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你們居然能夠顧及恐人,難道你們就不會想想我們人類,也會不開心嗎?你們顧及那些擁有高等智慧文明的恐人,會對你們抓捕他們原始同類感到不滿,你們卻想不到我們人類也會如此。”

    恩巴說道:

    “閣下我並不會孤立的…”

    然而,恩巴的話還沒有說完,只見遠處一道光束直衝上天,隨後擊中了一個不明飛行物,那個不明飛行物立刻爆炸,隨後向地面墜毀。

    同時大批的聯合家將隊人員迅速衝向的那個區域,開始執行他們應做的任務。

    張德森立刻說道:

    “我看糊塗的是閣下,來人,把他帶走了。”

    嗯,隨後,恩巴就被哭爹喊娘的逮捕了起來。而此時在張德森旁邊的馮玉才將軍問道:

    “剛纔他說的那些工人,是不是就是我們平常見到的妖邪啊?”

    張德森說道:

    “馮大將軍,我記得我跟你介紹過那些恐人啊?”

    馮玉才說道:

    “你跟我說過,那些恐人是通過恐龍進化過來的,但是你還沒有跟我仔細講過什麼是恐龍。你現在能大概給我講一下嗎?”

    張德森立刻拿了一些紙質資料給馮玉才將軍看,馮玉才將軍接過看後,只見上面的大概內容是:

    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指三角龍,現代鳥類和樑龍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代。

    爲方便研究,恐龍可分爲鳥類和非鳥恐龍。其中,非鳥恐龍只生活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已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而本詞條主要介紹非鳥恐龍。

    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部分非鳥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認爲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命名爲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龍指的是蜥臀目和鳥臀目爬行動物以及鳥類祖先的總稱,其中非鳥恐龍是指蜥臀目和鳥臀目爬行動物。

    恐龍”一詞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學家譯爲“恐竜”,後來流行於中國。古希臘語蜥蜴(Sauro),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

    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確切歸屬,因此一直誤認爲是“巨人的遺骸”。

    直到曼特爾夫婦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了這是一種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因此,隨後發現的新類型的恐龍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名稱全都和蜥蜴有關,例如“像鯨魚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時,由於最初引起人們注意的這些遠古動物化石,往往個體巨大、奇形怪狀,着實令人恐怖[3]。

    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麼奇特的動物存在過。

    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爵士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這個拉丁文由兩個詞根組成,前面的詞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後面的詞根意思就是“蜥蜴”。

    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這一大類彼此有一定的親緣關係

    、但是卻表現得形形***的爬行動物的統稱。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

    東方譯名這種語境裏的“龍”特指該希臘語蜥蜴家族,如主龍、暴龍、異齒龍、樑龍、霸王龍、翼龍、三角龍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轉用性質。

    對於體形龐大的植食性恐龍來說,力量是最重要的要求。它們的腿骨龐大而結實,足以負擔巨大的身體。同時,它們進化出了一種巧妙的構造,減輕了其他骨骼的重量,而不會造成力量的衰減。

    那些體形更小的、行動迅速的恐龍則進化出了一種在現代動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的特點:薄壁長骨。這種骨骼如同一根空心的管子,薄薄的外壁由重型骨骼構成,而骨骼中央則是輕得多的骨髓。行動迅速的植食性恐龍,如橡樹龍,就有這種薄壁長骨。我們可以假定這種骨骼是爲了減輕重量,從而在逃離天敵時獲得更快的速度。

    恐龍與其它爬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態,其四肢構建在其軀體的正下方位置。這樣的架構比其他各類的爬行動物(如鱷類,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爲有利。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徵不同,可以劃分爲兩大類:蜥臀目(Saurihia)、鳥臀目(Ornithihia)。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而馮玉才將軍看了這些資料後,仍然不太滿足,但是張德森表示,要以後才能再慢慢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