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秦三世繼位,任務完成【求訂閱】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三色杯奶茶字數:4748更新時間:24/06/27 16:10:10
    時間一晃,近百年過去了。

    時間,來到了始皇一百二十八年。

    咸陽皇城早已今非昔比,變成了世界第一聖城。

    這一天,風和日麗、晴空萬里。

    皇城的御花園中,百花盛開、爭相鬥豔。

    園內有鞦韆亭、萬春亭、橙瑞亭、浮碧亭、欽安殿等大小建築數十座,看起來卻毫無擁擠、重複之感。

    亭臺樓閣之間,種植着蒼松翠柏等各種名貴古樹,又點綴着生機勃勃的翠竹和奇形怪狀的石頭。

    那些怪石或者堆疊在一起成爲假山,突兀嶙峋,氣勢非凡;

    有的像靈芝,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有的像仙女...

    嬴政坐在萬春亭裏賞花,身邊鶯鶯燕燕,圍坐着後宮各嬪妃。

    呂素素坐在嬴政的身邊,不時餵給嬴政一些水果,顯得極爲親密。

    歲月的流失,並沒有在呂素素的臉上留下太多的痕跡,只是洗去了她臉上的青澀,增添了一些雍容富貴。

    嬴政捧着一份大秦日報仔細看着,不時吃着呂貴妃喂來的水果,倒也好不愜意。

    「老爺,易公公前天晚上走了。」

    這時,呂素素輕啓朱脣,突然說道。

    易公公,就是易小川,今年也將近一百歲了,終於老死了。

    按理來說,如今時代男人的壽命一般在五六十歲,壽長的也就七十來歲。

    易小川能活到近百歲,也是天大的造化了。

    「哦?朕知道了。」

    嬴政聞言,神情不變,不輕不重的回了一聲。

    易小川之死,在他的預料之中,因此他並不驚訝。

    若非易小川得到虎型吊墜裏的能量洗禮,決計活不了這麼久。

    過了一會兒,他放下手中的報紙,對呂素素說道:「皇帝今天沒來請安麼?」

    「聽姐姐說,這些日子朝中事務頗多,皇兒可能是忙着處理國事,沒來得及向老爺請安吧。」

    呂素素爲兒子解釋道:「怎麼,老爺可有什麼吩咐?」

    「你看這裏!」

    嬴政指着報紙上的記載,說道:「前些日子,我大秦征服了遠在萬里之外的非洲,皇帝下旨,將那些黑皮膚的土著納爲國民,這不是扯淡嗎?我泱泱大秦,豈能讓黑鬼亂了血脈?」

    「要朕來看,就該將它們貶爲下等奴,一輩子只能做牛做馬,爲我大秦的強盛奉獻一生。」

    「看來,皇兒是被儒家那些人給洗腦了,竟然妄自尊大,忘記了朕的教誨。」

    「待會兒他來請安的時候,你不準爲他求情,朕要好好教訓他一番。」

    當今皇帝是嬴政的第三十八子,名嬴立成,也是呂素素的第七子。

    近百年過去了,大公子扶蘇老死了,十八公子胡亥也老死了。

    等嬴政一百二十歲退休的的時候,也就三十八公子嬴立成合適接班,嬴政就讓他當了皇帝,是爲秦二世。

    只不過,等秦二世當皇帝的時候也已經四十多歲了,他早年受儒家教育,思想已經定型,極難改變。

    因此,看到秦二世所謂的仁政,嬴政才會氣不打一處來。

    「老爺消消氣,以法家治國、儒家輔佐,可是您親自定下的國策,成兒何錯之有?」

    呂素素白了他一眼,幫着兒子說話:「成兒登基之後,如今已經將我大秦的黑水龍旗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這個皇帝難道還不夠稱職麼?哪怕算不上千古明君,但也能算是守成之君吧?」

    「而且,我大秦連年征戰,將全世界的領土都納入我大秦之內,如今也是時候休養生息,

    給天下百姓喘一口氣了。」

    「將那些土著納爲國民,也算是給底層一條活路嘛,沒必要一棒子打死,免得激起民憤,憑白惹出更多的事端。」

    「當然,話雖如此,但那什麼飛洲離我大秦本土有幾萬裏之遙,就算同爲國民,無論從待遇還是福利上來看,那邊的土著又如何跟我們本土的國民相比?」

    「所以嘛,要妾身來說,老爺您不用多操心這事兒,成兒總會處理好的。」

    「再說,成兒今年都五十六歲了,發須皆白,算是知天命之年,您可得給他留點兒面子,別再像以前那樣訓斥他了。」

    世上有幾個秦始皇,繼任之君又怎麼能跟他相比?

    秦二世登基不過十一年,已經將全世界的領土都納入大秦的範疇,足夠配得上秦二世之名了。

    因此,在呂素素看來,那是嬴政的要求太高了,對兒子也太苛刻了。

    「你懂什麼,若非朕已經打下了亞洲全境、歐洲、澳洲、美洲,只留了一個非洲給他,還建立了軍務處、內閣,成立了九部,幫他打好了基礎,他哪裏能立下這麼大的功勞?」

    嬴政瞪了她一眼,說道:「不過,儒家思想雖然適用於治國,爲人君者卻不能被那所謂的仁義所困,那是用來管理民衆、約束百姓,不是君王用來自我約束的。」

    「朕當初更改國策,讓儒家參與到大秦的朝堂之中,也是因爲那時的大秦已處於崩潰的邊緣,法家治國太過嚴酷,剛過易折,朕才將儒家拉上戰車,緩和一下國內矛盾,讓它起到一個調和的作用。」

    「成兒這是讀書讀壞了腦袋,深受儒毒之害,竟然連思想也從上位者變成了下位者,真是愚不可及!」

    聽到呂素素爲兒子說話,嬴政不屑一顧的嗤笑一聲說道。

    婦道人家,她懂個錘子的治國。

    儒家以仁義著稱,這樣的思想可以用來給民衆洗腦,有利於統治者管理天下。

    但真正對統治者有用的,還得是法家,以剛正不阿的法家思想來治理天下。

    用儒家來禁錮民衆的思想,用法家來規範民衆的行爲。

    如此儒法雙行、雙管齊下,方能讓天下安穩下來,百姓才能甘之如飴的接受被統治者剝削和割韭菜的命運。

    若是統治者自身被儒家思想洗腦了,那就完蛋了。

    詳細一點,可以參考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子茲甫、漢元帝劉奭、明建文帝朱允炆、明弘治帝朱祐樘。

    他們這些皇帝雖然被儒家吹捧是仁義之君,但卻將天下治理得一團槽,權力也被儒家掌控。

    「陛下駕到!」

    正在這時,御花園門外的小太監尖聲唱喏。

    緊接着,浩浩蕩蕩的隊伍走進了御花園,來到了萬春亭前。

    「兒臣向父皇、母后請安!」

    一身黑色袞龍袍、頭戴十二旒冕、發須皆白的秦二世嬴立成走下龍輦,躬身行禮。

    「皇帝快起來,到母后這裏坐。」

    呂素素站起身,向着皇帝招了招手。

    「是,母后。」

    嬴立成站起身,走到亭子裏,邊上的嬪妃連忙讓出位置。

    母子倆坐在一起,看起來卻極爲違和。

    母親依然是花信年華,看起來最多二十來歲,青春正盛。

    兒子卻已是滿頭白發,臉上的皺紋都給夾死蚊子,半隻腳踏進了棺材裏。

    這卻是因爲,嬴政沒有傳下長生之道,僅僅傳下武道修煉之法。

    修煉到最高境界,可以飛檐走壁、可以一躍十丈、可以開山斷石、可以抽刀斷水,卻無法得道長生。

    他爲何

    不傳仙道修行之法呢?

    無他,他不想而已。

    這次任務的主線是,挽救秦二世而亡的命運。

    若是傳下仙道,讓後面的皇帝一個個活幾千上萬年,那還怎麼傳給第三世、第四世?他還怎麼完成任務?

    所以,嬴政思來想去,也就懶得傳下仙道,只是給呂家姐妹倆人延長壽命且永葆青春而已。

    甚至於當了百來年皇帝之後,他連皇帝也懶得當了,直接禪位給了兒子。

    只等秦二世掛掉,秦三世登基,他的主線任務就完成了,可以迴歸了。

    至於收集虎型吊墜、長生藥、神祕寶盒......等劇情物品的任務,嬴政早就完成了。

    「皇帝,朕看大秦日報上說,你想讓非洲的土著成爲我大秦國民?給予他們與大秦國民同等的待遇?」

    看着面色蒼老的秦二世,嬴政面無表情的質問道。

    「回父皇,兒臣正有此意,我泱泱大秦,當海納百川,包容不同膚色的人種,一視同仁,以顯我大秦仁義之風範!」

    秦二世聞言,恭敬的回道:「難道,父皇認爲.....不妥麼?」

    「哎,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朕懶得管你了。」

    秦二世的所思所想,幾乎刻在臉上,又如何瞞得過嬴政。

    他認真打量了兒子一眼,嬴立成神情堅定,似乎打算好好與父皇辯論一番。

    嬴政突然感覺有些意盡闌珊,不想多廢口舌。

    是啊,太后呂素素說的對,兒子大了,沒幾年好活了,就讓他折騰吧。

    反正這天下還是牢牢掌控在嬴政的手裏,哪怕折騰壞了,也沒關係。

    大不了將其推倒一切重來,他頂多也只是多廢一些功夫而已。

    「父皇,兒臣準備將三十九弟、四十三弟封到非洲,您看如何?」

    秦二世還以爲父皇又會訓斥一番,他都做好了思想準備,正準備迎接一番長篇大論。

    哪知道,自家父皇只是嘆息了一聲,就沒有了下文,好像將此事揭過了。

    他心下暗喜,便將之前的打算說了出來。

    「老三十九和老四十三?」

    嬴政回憶起了這兩個兒子,如今都三十多歲了,也是如今嬴政的所有兒子裏面唯二還在世的。

    瞬間,嬴政就明白了兒子的小算盤,這是要將兩個兄弟踢到邊遠之地,以免搶了他兒子的皇位。

    畢竟,除了子承父業之外,還有兄終弟及這樣的繼承法。

    嬴立成有私心,也是很正常的事,他已經五十有六,頂多還能再活個十來二十年。

    到時候,若是兩位弟弟留在咸陽,而自家的父皇和母后又都在世,那皇位到底傳給誰呢?

    老三十九和老四十三,是呂妃呂雉所生,再加上呂雉喜歡權力,執掌了幾個要害部門。

    因此,若是秦二世駕崩,那大秦的皇位到底會傳給誰,還真不好說。

    或許會傳給嬴政的孫子也就是他的兒子們,也有可能會傳給嬴政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兩個兄弟。

    因此,趁着他在位,手裏還有權力,秦二世決定先爲兒子們掃清障礙,將兩個兄弟先分封出去。

    「隨你吧,朕已經退位,就不多插手朝政了。」

    對於秦二世的小算盤,嬴政懶得多管,任由他折騰。

    只要是人,就有私心,這是無可厚非的事。

    嬴立成身爲皇帝,想要收攏權力,也是很正常的事。

    對於這種內部爭鬥,只要保持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嬴政一向採取束手旁觀的態度。

    無論是兒子嬴立成也好

    ,還是皇妃呂雉也罷,亦或是其他的兒子們,他都一視同仁。

    能者上,庸者下。

    就這麼簡單。

    「既如此,那兒臣就先告退了。」

    得到嬴政肯定的答覆,嬴立成迫不及待的回去寫詔書,將兩個兄弟趕到偏僻的邊遠之地。

    早一日將他們趕走,他也早一日安心。

    「去吧。」

    嬴政擺了擺手。

    沒過多久,呂雉怒氣衝衝的跑了過來。

    「老爺,您同意了皇帝的詔書?將歷兒和功兒趕去非洲?您怎麼忍心啊,他們可是你的兒子啊。」

    呂雉哭哭涕涕的跪在了嬴政的身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了起來。

    跟妹妹呂素素一樣,歲月也沒有在呂雉的臉上留下什麼痕跡,依然青春如故。

    卻是秦二世的詔書已經通過了內閣和軍務處的共同簽署,頒發了命令,詔令全天下,正式生效了。

    被矇在鼓裏的呂雉當然不依,立馬跑到御花園來告狀。

    「好了好了,雉兒你先起來,一把年紀了,哭哭涕涕的像什麼樣?」

    嬴政示意身邊的呂素素將她扶起,安慰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你還沒看明白這個道理麼?」

    「可是,那非洲多窮啊,鳥不拉屎的地方,歷兒和功兒去了,那不是得受苦麼?」

    呂雉不敢太過放肆,打蛇隨棍上,順勢站了起來,哀求道:「若是他們就藩,那妾身就再也看不到他們了。」

    「朕當時定下的國策,能者上庸者下,他們各項考覈都不如成兒,能怪得了誰?」

    嬴政皺了皺眉,耐心的說道。

    當年他退位之時,在僅剩下的三個兒子裏選繼位之君,設下種種考覈。

    嬴立成脫穎而出,順利奪得皇位,另外的嬴歷、嬴功倆人落敗之後,自然無緣皇位。

    所謂成王敗寇,你們兄弟倆自己能力不如人,難道還能怪旁人不成?

    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三個都是兒子。

    嬴政這個做父皇的,總不至於偏心誰吧。

    「可是....」

    呂雉還待再說,被呂素素輕輕拉了一下,示意她不要再說了。

    與嬴政相處近百年,呂素素最熟悉嬴政的脾氣了。

    偶爾耍耍小性子可以,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最好是選擇閉嘴。

    「你若想兒子了,朕以後帶你去看他們就成。」

    見狀,嬴政淡淡地說道。

    「是,妾身遵命。」

    呂雉只好接受,不再鬧騰。

    時間很快,又是二十年過去了。

    期間,呂家姐妹相繼去世,壽元走到終點。

    這一天,秦二世駕崩。

    嬴立成的第九子,二十三歲的嬴伯允繼位,是爲秦三世!

    【叮!您的主線任務已完成,是否立即迴歸,亦或是十二個時辰之後強制迴歸?】

    秦三世繼位之日,嬴政的耳邊響起一道久違的聲音,聊天羣的提示姍姍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