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馬皇後痊癒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青衫煙雨後字數:4452更新時間:24/06/27 16:01:52
    大明平行世界。

    洪武十五年,四月。

    自從朱權向朱元璋攤牌之後,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成了大明朝第一個未成年就得以封王的王爺,被御封寧王。

    老朱還賜他開府建牙,儀同三司。

    開府,即搬出皇宮,擁有自己的私人地盤寧王府。

    建牙,即建立自己的護衛,一般有三個衛,每衛的人數從三千人到一萬九千人不等,三衛就是九千人到五萬七千人。

    儀同三司,三司是三公三師,三師爲太師、太傅、太保;三公爲太尉、司徒、司空;等同於擁有任命下屬官職的權力。

    結束和羣員的閒聊之後,朱權帶着祛病丹匆匆趕往皇宮找老朱。

    “什麼,你聯繫上了那位蘇仙師,還求來一粒祛除百病的仙丹?”

    當老朱聽到朱權的話,不禁驚呼一聲,滿臉驚喜之色。

    “不錯,祛病丹在此,定可治好皇后娘娘的病。”

    朱權也沒解釋這丹藥不是蘇青給的,是他自己掏積分買的。

    他掏出一枚龍眼般大小的黑褐色丹藥,遞給老朱。

    “快,妹子有救了。”

    老朱接過丹藥就往後宮跑,一刻也不想耽誤。

    還別說,別看老朱年齡大了,一溜煙就跑沒影了。

    朱權跟在後面,往馬皇後所居住的坤寧宮走去。

    等他趕到坤寧宮時,事情已經結束了。

    坤寧宮的地板上有一灘顏色發黑的污血,想來應該是馬皇後服用祛病丹之後吐出來的。

    此時的馬皇後,臉色和此前有很大的不同。

    面色紅潤有光澤,精氣神飽滿,好似得到了新生。

    “小十七來了,母后聽你父皇說,這粒仙丹是你向仙師求來的,母后可得好好感謝伱。”

    看到朱權踏入坤寧宮,馬皇後上前拉着他的手,滿臉慈祥的說道。

    “謝謝十七叔,救了皇奶奶,也救了我。”

    皇太孫朱雄英從牀榻上跳下來,鄭重的對朱權一拜。

    八歲的朱雄英比朱權大三歲半,卻比他低了一輩。

    “皇太孫殿下客氣了,皇后娘娘有疾,我看在眼裏痛在心裏,恨不能以身相替。”

    “如今我有能力,自該想方設法尋找法子,使娘娘痊癒。”

    朱權趕緊閃身讓開,沒有受朱雄英一禮。

    區區一枚祛病丹而已,他還不是很在意。

    再說了,原身是由馬皇後撫養長大,這份情他得承認、得償還。

    只要馬皇後不死,那老朱就不會大開殺戒,大明的未來就會向好的方面轉變。

    “哈哈,十七你這事辦得很好,妹子的病好了,咱也放心了。”

    “幸好咱沒找太監試藥,要不然就浪費了。”

    朱元璋盤坐在牀榻上,滿面紅光,顯得很是興奮。

    “我就說十七不會害我,你若是讓小太監試了藥,那我的病可好不了。”

    馬皇後白了他一眼,說道:“總不能讓十七再去求一粒仙丹吧?”

    “嘿,咱說不過你,你說了算。”

    “你大病初愈,先好好休息吧,咱還有公務要處理。”

    朱元璋麻溜的下了牀,揹着雙手往殿外走。

    衆人齊聲應是,恭送他離開,朱權也跟着離開了。

    “小子,你有事沒?沒事的話,跟咱好好講講咱駕崩之後的事。”

    離開坤寧宮,朱元璋拉着朱權不讓離開。

    朱權想想確實沒什麼事,便跟着他來到了奉天殿。

    兩人坐下後,朱權問道:“陛下想知道什麼,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你和咱說說,咱駕崩之後,允炆那小子爲何坐四年皇位就丟了天下?”

    朱元璋很是不解,按理來說,他既然會將皇位給朱允炆,那就代表對朱允炆很滿意。

    否則的話,他怎麼不將皇位給朱允熥,或者是朱樉、朱棡、朱棣呢?

    既然朱允炆能讓他滿意,爲何僅僅四年就丟了天下,莫非他看走了眼,這小子是個廢物不成?

    就算老四要造反,以一藩之地挑戰整個大明,還讓他造反成功了,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建文帝之敗,原因有很多,後世的學者總結了幾個原因,我給陛下講講吧。”

    朱權回想了一下,開口說道:“其一,盲目削藩,毫無親情可言。”

    “建文帝登基第三個月,就迫不及待下旨削藩,把他答應陛下‘恩威並施’的承諾拋到一旁。”

    “一年時間連削十數個藩王,先是奪了五哥的周王之位,把五哥廢爲庶人,貶到雲南蒙化。”

    “然後,又連連下旨奪了七哥、十二哥、十三哥的王位,廢爲庶人。”

    “他將七哥軟禁在應天府,將十三哥軟禁在大同,終生不得離開半步。”

    “十二哥不堪受辱,爲保名節,舉家自焚。”

    “隨後,他又下旨廢了十八弟的岷王之位,廢爲庶人,貶到漳州。”

    “爲了自保,四哥只能裝瘋賣傻,吃潲水桶裏的餿飯,才逃過一劫。”

    “自此,諸王人人自危,朱允炆盡喪王室人心。”

    聽到這裏,朱元璋瞳孔猛然一縮,眼珠子都紅了。

    他向來最看重血脈親情,哪怕其他的兒子們不得他喜愛,卻也是他朱元璋的兒子。

    他做父親的可以罵、可以打,別人卻說不得一句壞話。

    好傢伙,等他一死,他親自選定的繼位之君竟然將他的兒子們逼到這種地步。

    畜牲不如啊!

    好在這一切都是未來發生的事,他已經把朱允炆的母妃給廢了,這小子永遠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了。

    朱元璋忍着脾氣,耐下心來,繼續聽下去。

    “其二,貪圖虛名,假仁假義!”

    朱權繼續講道:“四哥起兵靖難之後,雙方一觸即發,建文帝卻又顧念叔侄之情,對領兵討伐的將領說‘勿讓朕背上殺叔之名’,使得領兵將領倍受制掣,敗多勝少。”

    “陛下你說,他這是不是假仁假義?”

    “仗都打了,卻非要來這麼一出,搞得好似之前削藩逼叔叔自盡的那個人不是他一樣。”

    說完第二個原因,朱權看向朱元璋,問道。

    “滿口仁義道德,卻是滿肚子壞水!愚不可及!”

    朱元璋點頭,毫不猶豫的評價道。

    戰場無父子,何況是叔侄?

    既然下定決心要削藩,那就心狠手辣一點,一削到底。

    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絕。

    削藩削着削着突然良心發現,顧慮叔侄情誼,這是鬧哪樣?

    不是愚蠢是什麼?

    “其三,輕信人言,毫無己見。”

    “建文帝登基之初,就聽信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的建議,開始削藩。”

    “這三人雖然滿腹學問,卻都是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才,非是韓信般的文武全才。”

    “靖難發生之後,建文帝聽信這三人的建議,放着知兵善戰的魏國公徐允恭、長興侯耿炳文不用,改而任命曹國公李景隆爲大將軍,讓他率五十萬大軍北伐,導致五十萬大軍敗於四哥五萬人之手,功敗垂成。”

    “可以說,四哥能得天下,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功不可沒。”

    “甚至有人懷疑,他們三人是四哥插在朱允炆身邊的內奸。”

    老朱聽後,眉頭皺得更緊了。

    五十萬敗給五萬人,這李景隆是豬吧?

    只要稍微懂點兵事,你用五十萬人去拖,也能拖死朱棣的五萬人吧?

    “徐達、傅友德、李文忠他們呢,還有藍玉那小子呢?咱記得咱手下猛將如雲啊,怎麼咱駕崩之後,這些人都不見了?”

    聽了半天的朱元璋突然發現,自己的老兄弟們怎麼不見了,只剩下小輩了?

    “呃,徐達於洪武十八年病逝,陛下追封他爲中山王;至於李文忠,更是在洪武十七年就病逝了,被追封爲岐陽王。”

    朱權看了他一眼,語氣平靜的說道:“至於傅友德和藍玉等人,因太子病逝,陛下擔心年幼的朱允炆無法壓制淮西舊部,便將他們給賜死了。”

    “洪武二十六年,傅友德和馮勝等人被賜死。”

    “同年,藍玉案發,陛下殺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一萬五千人,並被剝皮實草,抄家,滅三族。”

    “所以,等到建文帝登基,淮西舊部們基本上死光了。”

    朱元璋一聽,瞬間被幹沉默了。

    是啊,如果太子和皇太孫先後逝世,這種事他絕對做得出來。

    身爲帝王,維護自身統治才是第一位的。

    至於老兄弟們,只好對不起他們,請他們上路了。

    “這三個傻子是怎麼進入朝堂的?”

    頓了頓,朱元璋轉而問起了方孝孺三人的來歷。

    “方孝孺是大儒宋濂的弟子,深受建文帝信任;四哥登基之後,命他草即位詔書,不從,遂被誅十族。”

    “齊泰是洪武十七年的應天鄉試解元,次年成進士,建文帝登基後,命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升爲兵部尚書;建文四年,京師失守,齊泰奔走外郡以圖興復;被四哥手下士兵抓到,不屈而死,九族盡滅。”

    “黃子澄乃洪武十八年會試會元,初爲東宮伴讀,與建文帝相識;四哥登基之後,誅九族,女眷世代充官妓。”

    朱權淡淡地說道:“嚴格說起來,他們三人還是陛下你給建文帝選的輔政大臣。”

    “啥,你的意思是那三個傻子還是咱給選的?”

    朱元璋指着自己,滿臉的不敢置信。

    他怎麼也不敢相信,以他的識人眼光,怎麼可能選三個傻子?

    “是的,沒錯,是陛下給他選的。”

    朱權點了點頭,再次確認道:“總的來說,建文帝之敗,敗在他優柔寡斷、識人不明上,屬於是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

    “咱明白你的意思了。”

    朱元璋說完,又問道:“那你告訴咱,你大哥是怎麼死的?”

    太醫給朱標檢查過身體,一切都正常,沒有任何疾病。

    他就想不明白了,好好的太子怎麼會突然薨了?

    “太子殿下啊,洪武二十五年受命視察關中,回來的途中,感染風寒病逝。”

    朱權回道:“簡單來說,他是累死的。”

    自洪武十三年廢除千餘年的宰相制度開始,中央集權便達到了頂峯。

    但相應的,少了宰相的幫助,皇帝的工作也變得繁忙了許多。

    據史料記載,朱元璋每天審理批閱的奏章多達兩百多件,需要處理的國事四百多件。

    從洪武十年開始,阿標便輔助老朱處理政務,是爲大明常務副皇帝。

    每天那麼多工作,他經常要忙到很晚才能休息。

    從他幫老朱處理國事開始到他病逝的這十五年時間裏,每天007的高強度工作,就是一頭牛也累死了。

    “胡說,標兒怎麼會累死?一派胡言。”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滿臉不相信。

    “反正史書就是這麼寫的,陛下要是不信,我也沒辦法。”

    朱權攤了攤手,一臉無所謂的態度。

    歷史上的阿標死了,可現在的阿標還好好活着。

    有他朱權在,就絕不會讓阿標死了。

    至於歷史的記載,老朱信或是不信,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樣啊那咱以後讓標兒輕鬆一些,不要處理那麼多國事。”

    見朱權說的信誓旦旦,不似作僞的樣子,老朱相信了。

    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累死了好大兒就太不划算了。

    “太子殿下倒是鬆輕了,誰來處理政務?”

    朱權咧嘴一笑道:“如此繁重的政務,陛下就不怕自己累死?”

    反正這爺倆總得累死一個,就看老朱怎麼選了。

    “嗯?”

    朱元璋一聽,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老四登基之後,他是怎麼做的?”

    想了想,老朱問道:“他也是偷懶讓太子幫忙處理政務?”

    老四朱棣的大兒子朱高熾已經四歲了,二兒子朱高煦也兩歲了。

    若是等二十年後老四登基,大兒子也二十四歲了,正好可以處理政務。

    “呃,可以這麼說,但也不是這麼回事。”

    朱權想了想,解釋道:“四哥登基之後,設立了內閣制度,以翰林大學士參贊機要,幫助他處理政務。”

    “但到了中後期,四哥五次親征韃靼和瓦剌諸部,常年在外征戰,朝政大事基本交由太子高熾大侄子打理。”

    “後世甚至有說法,高熾侄兒才是我大明皇帝,四哥只是他兒子的遠征大將軍。”

    呃.內閣?瓦剌?遠征大將軍?

    朱元璋有些傻眼。

    看到有義父說後面很水.

    我小聲解釋一下,羣員的發展總有必要寫一下吧。

    難道通通一筆帶過?只寫結果,不寫過程?

    沒有這樣寫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