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坦克大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牛筆老道字數:4569更新時間:24/06/27 15:38:40
    布拉格城防司令塞德利茨中將已經發電報給約瑟夫皇儲,他認爲在黃皮猴子的圍攻力度不被削弱的情況下,己部最多能堅守到四月十五日。

    看似只能堅守十九天,但這已經是是守軍能力範圍的上限了。

    按照這個時節節點來計算的話,便意味着守軍要遭到十次以上的大規模轟炸,以及近百次的大規模炮擊。

    城內倒是不缺糧食和飲用水,然而等城牆被轟塌、房屋變成廢墟之後,還能指望守軍能有多麼強烈的抵抗意志呢?

    之前塞德利茨中將倒是遵照了約瑟夫皇儲的命令,在全城範圍內廣挖防空洞和掩體,兵囤積了大量的石灰,用來處理屍體,防止爆發瘟疫。

    但他並不想真的用上這麼多石灰,那就意味着城內的狀況已經慘不忍睹了,可情況已經向着最糟糕的方向去發展了。

    到四月十日,根據統計,布拉格已經遭到了八次空襲和六十二次炮擊,城內好不容易修繕好的建築又重新變成了廢墟。

    守軍士兵已經減員過萬人,珉衆死亡超過兩萬,傷者總數達十萬以上。

    再堅守下去,且得不到援軍的話,城內的狀況勢必會更加惡化。

    在與父親利奧波德商量之後,約瑟夫只得同意在四月十五日之前,發動大規模的反擊,以減輕布拉格方向的軍事壓力。

    反擊要挑雨天,這樣可以迫使黃皮猴子無法出動空軍。

    約瑟夫命令駐防厄爾士山西側的第四軍與駐紮在捷克林山西側的第五軍東進,利用山林的掩護,向包圍布拉格城的黃皮猴子發動突襲。

    從四月十二日開始,波西米亞西部地區剛好出現了一連多日的陰霾天氣,十分有利於神聖羅馬帝國地面部隊的行動。

    根據比爾森守軍的報告,黃皮猴子的主力都在布拉格外圍,西進到他們這裏的兵力並不多,而且已經被擊退了。

    但這也不意味着比爾森守軍可以輕易支援布拉格,凡是過去的,沒幾個人能活着回來,基本上在半路就被幹掉了……

    根據實際情況,指揮第四軍的穆勒中將與統率第五軍的海因裏希中將決定聯手進兵。

    這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形成一個重兵集團,以增加對黃皮猴子的殺傷。

    到了比爾森,只要沿着貝龍卡河走,就一定可以抵達布拉格。

    因爲貝龍卡河與拉伏爾塔瓦河的交匯處,就在布拉格以南不遠的地方。

    由於拉伏爾塔瓦河流經布拉格城,所以穆勒與海因裏希決定所部沿着貝龍卡河北岸前進。

    拉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而該河以西,除了貝龍卡河之外,沒有太大的河流,非常便於己方在得手之後,順利撤退。

    兩位將領都不指望能夠通過一次突擊就給布拉格城解圍,那樣的話,己部之後也得遭到黃皮猴子的轟炸。

    現在就是天氣不好,一旦雨過天晴,黃皮猴子出動空軍,己部留在布拉格的話,豈不是要跟塞德利茨的部隊一次挨炸麼?

    鑑於敵我雙方的態勢,以及兩邊的長處,對己部來說,只有打了就跑,才是最佳選擇!

    等進兵到距離布拉格城不到五十公裏的位置時,天空陡然出現了一架螺旋槳怪物。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這玩意叫直升機,非常讓人討厭!

    因爲這就是個欺軟怕硬的飛行器!

    見到地面上的兵力不多,就降低高度,下來欺負你。

    反之,就高高地在頭頂盤旋,看得差不多才會飛走。

    由於天氣不好,臨時跑道都變成了爛泥,盧學成便只能讓直升機升空偵察周邊敵情。

    沒想到還真有不錯的收穫,看來蠻夷是急於給城裏的守軍解圍。

    剛好碰上這種天氣,很適合他們偷偷摸摸地過來搞事情……

    第三軍擁有一個裝甲旅、三個機步旅、兩個騎兵旅,還有十二個倭軍混成旅在旁協助。

    直升機報告發現至少有十萬敵軍在快速東進,預計在明天清晨,甚至今天子夜就會抵達戰場。

    若是情況屬實的話,從兵力上,雙方可謂旗鼓相當,差的就是裝備了。

    在沒有空軍支援的情況下,倒是顯得相對公平一些。

    但盧學成打仗謹遵張煌言的命令,那就是——從不跟敵人講公平!

    己方又是越大,勝算就越高,損失兵力也就越少。

    既然手裏有直升機,那幹嘛不用呢?

    對方都送上門了,來而不往非禮也!

    老子就派上百架直升機送你一個開門紅好了!

    趁着天色還可以,盧學成便命令所有可以起飛的直升機前去歡迎這羣不速之客。

    由三十九架“黑鷹”武裝直升機和六十七架“禿鷹”通用直升機組成的機羣,便浩浩蕩蕩地向西飛去……

    與此同時,盧學成自己帶着一個裝甲旅、三個機步旅、兩個騎兵旅加上三個旅的倭軍準備作戰。

    本地只留下九個倭軍混成旅就足以對付城內的守軍了,對方敢殺出來的話,倒是值得對其刮目相看。

    四月十四日下午四點十分剛過,穆勒與海因裏希都以爲天快黑了,黃皮猴子的直升機多半應該不會來了。

    讓他們大感意外的一幕出現了,上百架明軍直升機由遠及近,用炸彈和子彈好好招待了他們。

    戰後統計,死亡超過兩百人,受傷約千人,主要是己方防空火力明顯不足,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對付在頭頂肆虐。

    而且一架敵機都沒有擊落,這讓兩位中將感到無比的鬱悶與惱火,命令手下下次防空作戰一定要給黃皮猴子一個慘痛的教訓。

    總的來說就是傷亡不算大,侮辱性很強!

    神聖羅馬帝國陸軍的每個軍原有四個旅,但約瑟夫皇儲認爲這種兵力規模不是黃皮猴子的對手。

    所以在動員之後,讓每個軍的兵力都達到五萬人,按照編制折算便是十個旅。

    但後擴編的六個旅都是擁有部分騎兵的步兵旅,重型裝備和大量戰馬都在原先的四個旅手裏。

    即便如此,三個坦克旅、一個騎兵旅加六個步兵旅的配置,在賬面上看,放眼整個歐洲,也算是非常豪華了。

    原本野戰部隊還編有機械化步兵旅的,這種作戰單位編有由卡車拖拽的重炮。

    但通過上次戰爭,約瑟夫發現重炮在野戰時完全派不上用場。

    倒不是說重炮本身沒用,而是在己方失去戰場制空權的情況下,機動性差的重炮一旦被敵機發現,連重炮帶炮兵,就都得永遠地留在原地……

    一門重炮成本完全可以製造一輛中型坦克,而且坦克的機動性遠超重炮,戰場生存能力也更強,更適合己方的機動作戰。

    既然如此,那幹嘛不多造坦克呢?

    根據諸多將領戰後的總結,約瑟夫皇儲最終同意將坦克集中使用,全部配備給坦克旅,而不是分散到各個步兵旅。

    鑑於帝國財務狀況極其緊張,也沒閒錢來發展步兵旅,重點照顧能夠反擊敵人的坦克旅,然後是可以在山區作戰的騎兵旅。

    步兵在戰前進行動員就行了,反之是消耗品,連槍都可以買三手的發給步兵,臃腫而無能的俄裔部隊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起初,約瑟夫皇儲也對這種大刀闊斧式的安排有些擔心,畢竟自己只是坐鎮後方指揮調度,並不清楚前線的狀況。

    後來在諮詢過各國元帥和將領之後,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同與盛讚,心裏也就踏實下來,決定堅持實施該計劃了。

    各國專業人士均認爲鑑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嚴峻形勢與財務狀況,只能優先發展戰鬥機與坦克部隊。

    在擁有強大空中力量的明帝國面前,機動性極差的步兵只能錦上添花,無法雪中送炭。

    讓他們固守山口都成功不了的話,您還能指望他們有多大作爲呢?

    神聖羅馬帝國集結一百萬步兵,也無法戰勝明帝國。

    反之,如果能擁有五千輛以上的坦克的話,或許最後的結果還保有懸念……

    盧學成命令準備出擊的部隊先全部睡覺,養足了精神之後,再去吊打蠻夷。

    既然對方來了十萬人,那就輕易不能讓對方再沿原路回去。

    今天之後,或許明後天都需要追擊敵人,下面無法安穩的睡覺。

    對可能獲勝的一方來說,戰前睡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吃飯還要重要。

    裝甲兵完全可以在車裏邊打邊吃,但肯定不能在車裏邊打邊睡覺!

    就在塞德利茨馬上就打算向成外的黃皮猴子投降之際,突然接到了約瑟夫皇儲發來的電報。

    告訴他二十萬援軍已經抵達了布拉格外圍,已經擊退了一次敵人的反擊,準備將包圍布拉格的黃皮猴子重創。

    這則電報就像是岸邊的一根野草,給了快要在河裏淹死的守軍將士極大的希望。

    原本呆滯的目光也變得逐漸堅毅起來,大家相信約瑟夫皇儲不會說謊。

    既然援軍已經很近了,只要大家再堅持一下便可以取得布拉格保衛戰的勝利了。

    要不是之前黃皮猴子的轟炸與炮擊過於猛烈,導致己方傷亡過大。

    此時大家都想與城外的援軍來個裏應外合,一舉消滅那羣該死的黃皮猴子!

    衆人盼望的時刻很快就來臨了,四月十五日下午,神聖羅馬帝國第四軍和第五軍與前來迎戰的明倭聯軍第三軍在布拉格以西約二十公裏的地方遭遇。

    雙方爆發了自第二次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坦克戰!

    明軍出動超過七百輛坦克,在直升機的掩護下,衝向來犯之敵的六百輛坦克。

    第十五裝甲旅最爲倚仗的四十輛九號重型坦克,反而沒有參加這次大規模衝鋒。

    而是都留在二線用來給對方點名,這算是他們所能做的“好人好事”了!

    一枚炮彈一輛坦克!

    這是重型坦克營的至理名言了,而且每個車組都會言出必行!

    在不出現重大意外的情況下,全營一次齊射至少可以幹掉對方二十輛坦克。

    每車開火十次,也就意味着對付可能有兩百輛坦克變成了熊熊燃燒的廢鐵了。

    對於這種可以在兩公裏的距離上開火的鋼鐵怪獸,穆勒與海因裏希中將都有心理準備。

    然而手下的車組缺受不了,他們就指望能夠衝到對方側身位置,然後一舉擊穿其薄弱的側身裝甲。

    但衝過兩公裏的距離需要多長時間?

    尤其是面前也有數百輛黃皮猴子的坦克,更別說頭頂還有大量的直升機了。

    昨天直升機編隊只算是前來給蠻夷們打個招呼而已,今天這次就是實打實的教訓對方了。

    昨天的戰果少是因爲飛得太高,導致投彈和掃射的誤差較大。

    今天完全是低空飛行,即便是被擊落,下面也有自己人接着。

    直升機的頭號獵物就是坦克,只要配合地面部隊敲掉這些罐頭,其他的兵種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不過空地配合是有講究的,起碼直升機部隊不能提前進入戰場。

    一旦被對方擊落,被俘虜可能都是好的,倒黴蛋甚至會被坦克給軋死!

    等到己方拉開架勢,坦克機羣衝過去之後,直升機部隊再配合其行動。

    攻擊的重點就是坦克頂部的脆皮裝甲, 哪怕是對方加固了防護也沒多大用。

    直升機利用其速度慢,可懸停並小半徑盤旋的優勢,完全可以追着敵方坦克一頓胖揍。

    頭號攻擊部位就是車尾上部,那裏一定有發動機排氣窗口。

    子彈從百葉窗式的柵欄裏打進去,便有可能給發動機造成極大的傷害。

    倒不至於一舉摧毀坦克,也會讓坦克引擎發生故障,從而導致直接降速甚至當場停車。

    坦克一旦失去機動性,便會淪爲己方的活靶子,變成一坨廢鐵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從戰鬥力上來衡量,明軍裝備的八號坦克相當於對方的“帝國衛士”。

    七號坦克完全可以匹敵“十字軍戰士”,六號坦克稍微優於“聖騎士”。

    而噸位最大的九號坦克,則是戰場上無敵般的存在。

    若不是考慮到那門威力巨大的九十五毫米火炮可以當狙擊槍來使的話,盧學成都想讓四十輛重型坦克全都衝到火線上去砍瓜切菜。

    所有九號坦克的車組均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車長與炮手更是優中選優,打遠距離的靶子也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命中率。

    開戰僅僅十五分鍾,重型坦克營便已經入賬了超過兩百個戰果。

    你以爲明軍裝甲部隊真會跟對方混戰麼?

    那就大錯特錯了!

    等到雙方距離三百米左右的時候,明軍就主動停車了。

    列成一路橫隊,原地開火了,跟演練打靶時的姿勢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