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各方博弈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牛筆老道字數:4482更新時間:24/06/27 15:38:40
    馬丁之戰是一場遭遇戰,雙方都以騎兵爲作戰力量,只不過多爾袞用了一點小伎倆,把索別斯基坑得不輕。

    用專業詞語描述就是“戰術技巧”,相對落後的一方肯定是要吃虧的,就像當年清軍對陣明軍時一樣……

    堂堂大清王師,就算打不過人多勢衆且擅用火器的東方蠻子,也必須對西方蠻子痛下殺手才行,不然廣闊天地就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了。

    能在短時間內便取得一場大勝,多爾袞當然很高興,但由於見過大風大浪,故而絲毫沒被眼前的勝利衝昏頭腦。

    估計殲敵在六萬至八萬之間,通過俘虜供述賊首在是役投入的總兵力,料想是能打掉對方一多半人馬了。

    只要使其不能輕易南下就行了,北上追擊的事情,多爾袞根本就不打算去想,因爲波蘭已經去過了。

    能夠讓大清王師“幫助”摩拉維亞的百姓收莊稼,多爾袞就心滿意足了。

    一切順利的話,王師在入冬之前再班師回朝即可。

    走得越晚,對本土的糧食依賴就越小。

    既然摩拉維亞的莊稼長勢良好,那大清天兵們就實在沒必要回家吃飯了……

    由於多瑙河的阻礙,多爾袞也沒法帶兵去堪稱花園般的城市的維也納去看看了。

    不得不說,這是個小小的遺憾。

    可只要王師未遭重創,以後總有機會兵臨城下的。

    根據探馬來報,位於布達佩斯外圍的對陣雙方,似乎還沒動手。

    雙方的主帥還真有耐心,不過多爾袞更有耐心,而且胃口更大。

    鑑於波軍主力已經在布達佩斯與馬丁接連遭受了重創,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元氣。

    神聖羅馬帝國的主力還被牽制在布達佩斯城下,根本無暇顧及摩拉維亞。

    多爾袞便寫信上奏順雞皇帝,再增派二十萬兵馬過來。

    目的只有一個,便是將摩拉維亞的莊稼收成全都搬到大清去……

    此番並不需要派精銳部隊,只要會騎馬就行。

    哪怕糧食運不走太多,在半路上吃光都可以。

    摩拉維亞是帝國境內,一切物產都可以用來消耗。

    多爾袞所部先是在波蘭腹地所向披靡,而後在摩拉維亞又戰勝了波軍主力。

    等捷報傳至聖京(哈爾科夫),順雞自然龍顏大悅,文臣武將們也對睿親王的功績交口稱讚。

    只有豪格依舊不苟言笑,認爲多爾袞無非是出兵趕上了好時候,乃至運氣所致,而非眼光獨到。

    如若不然,定遭慘敗……

    至於調派二十萬人過去運糧加吃喝,順雞當然非常贊同,哪怕在本地收莊稼,苦力們也是會大量消耗糧食的。

    摩拉維亞有現成的糧食,幹嘛不派人過去大吃一頓?

    哪怕最終未能運回來一粒糧食,能在對方的地盤上白養二十萬人一個月也是值得的。

    摩拉維亞東部其實並不與清國的西部接壤,中間隔着奧斯曼的地盤。

    不過彼此相距不到五百裏,而且奧軍的東北部主力現在只集中在瓦拉幾亞(羅馬尼亞)地區。

    部署在東喀爾巴千山的北部地區的兵力非常有限,對清軍的越境行爲也是熟視無睹。

    只要不打自己就行了,清軍去西邊幹嘛,奧軍全當沒瞧見……

    有檬古諸部以及哥薩克的幫助,加上西征攜帶的牲畜,使得清軍完全不缺馬匹。

    除了用來防禦蠻明與羅剎的二十萬人馬,以及五萬警惕波軍動向的部隊之外。

    經過一番集思廣益,順雞便調集了四十萬人到摩拉維亞去打牙祭。

    比多爾袞在信裏的預期多了整整一倍,因爲聽說可以隨便吃喝,使得各部變得都很積極。

    等四十萬蝗蟲大軍抵達目的地之後,摩拉維亞這邊的情況也如睿親王所概述的那般。

    這便等於在摩拉維亞的土地上,一下子有了六十萬只巨型蝗蟲!

    讓莊稼和農戶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交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的農稅就別指望了。

    不像以山地爲主的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境內是平原居多,對清軍騎兵完全沒有地形優勢。

    六十萬大軍如入無人之境,在其境內恣意妄爲,連吃帶拿,可謂囂張到了極點。

    利奧波德早已接到了告急信,但自己的主力被牽制在布達佩斯,而索別斯基已經戰敗。

    外援幫不上忙了,自己又無暇分身,只能從本土調兵去救援摩拉維亞了。

    但想到清軍的數量據說達到了跟此前自己所部一樣的七八十萬的時候,利奧波德又猶豫了。

    毫無疑問,對方以騎兵爲主,在平原上的機動能力極強。

    自己派去的救兵以步兵爲主,騎兵最多能派過去十萬,還不是精銳。

    一旦騎兵孤軍冒進,被對方重創,步兵又難以及時抵達戰場。

    這樣的話,己方獲勝的機率就很低了,甚至會遭到一場空前的慘敗。

    從集結到出征抵達目的地,少說也要一個月以上,屆時恐怕清軍都已經撤出摩拉維亞了。

    思前想後,利奧波德只能選擇暫時嚥下這口氣。

    等在布達佩斯擊敗了侯賽因,再找機會向清軍報仇。

    可是侯賽因似乎根本就不着急給布達佩斯的守軍解圍,一點主動進攻的跡象都看不出來。

    從夏季等到入秋,紹姆貝格着急也沒辦法。

    對方就是不動手,所部又不能放棄現成的戰壕,去攻擊敵軍。

    起初利奧波德與紹姆貝格都不知道侯賽因在等什麼,但接到來自摩拉維亞的告急信之後,兩人便明白過來了。

    有了大量清軍在己方腹地來回折騰,侯賽因就有了倚仗,完全可以等己方撤退再動手了。

    現在就輪到利奧波德左右爲難了……

    己方不撤退,奧軍就不進攻,還要忍受清軍在摩拉維亞隨意洗劫當地。

    己方撤退的話,奧軍說不定便會趁機發動全線進攻,屆時還可能遭到清軍的夾擊。

    利奧波德不知道清軍何時能夠撤出摩拉維亞,如果到冬天才走,估計摩拉維亞就不剩什麼了,跟當初被歐陸戰火荼毒的帝國境內沒啥區別了。

    經過與紹姆貝格等高級將領們的數次商議,最終利奧波德決定原地堅守,否則此前所蒙受的巨大傷亡代價就全要付之東流了。

    僅僅損失一個摩拉維亞,對帝國來說還達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無非是從眼前的一個敵人變成兩個敵人而已,只要在明年春天,索別斯基能夠捲土重來,那麼勝利就一定還屬於己方!

    等打敗了奧軍,自己再攜手索別斯基,讓清軍明白誰才是歐陸的主宰者!

    不論是奧斯曼還是清軍,都是名副其實的外來入侵者!

    既然聖戰已經開始,那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堅持下去,直至贏得最後的勝利!

    侯賽因在接到清軍在摩拉維亞作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的信後,便讓麾下各部開始挖掘戰壕。

    既然對方想要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那自己就奉陪到底好了。

    不光是戰壕,連臨時住所也要一併造好,以便在戰場過冬。

    同時做好兩手準備,如果對方突然撤退,己方一定要立即追擊。

    否則,那就在布達佩斯外圍一起過新年好了!

    在一六七六年夏末至一六七七年年初這段期間裏,利奧波德損失了十萬人,摩拉維亞還被清軍柔躪了一頓。

    索別斯基的翼騎兵在布達佩斯與馬丁兩地的作戰中接連失利,也有十萬規模的傷亡,波蘭的中東部地區也慘遭清軍洗劫。

    由於採用的戰略戰術都比較得當,奧軍的損失不到兩萬人,不過放棄了已經佔據的波蘭南部地區,北上華沙的計劃也戛然而止。

    順雞在多爾袞的努力下,不光從波蘭和摩拉維亞得到了不下上萬頭牲畜和超過三十萬奴隸,還拿到了十萬多石的小麥。

    兵力損失不過萬人,不論是戰損比還是投資回報都堪稱行業翹楚。

    算是這大半年以來,歐陸戰場上的最大贏家了……

    爲了找補回來,利奧波德命令十萬帝國部隊進駐摩拉維亞,名義是協防,同時幫助當地回覆春耕。

    等春耕完畢,再讓這十萬部隊從多瑙河東岸南下,在艦隊的掩護下,增援紹姆貝格的部隊。

    確保紹姆貝格所部的兵力在四十萬以上,對侯賽因擁有一點五倍的兵力優勢。

    同時讓漢諾威、巴伐利亞、勃蘭登堡-普魯士、薩克森這四個盟友再次各增兵兩萬。

    加上原來的十七萬人,使多瑙河西岸的兵力增加到二十五萬。

    反奧聯軍的總兵力達到六十七萬,在索別斯基的部隊不馳援戰場的情況下,也對奧軍形成相對的兵力優勢。

    易卜拉欣也沒閒着,尤其是看過了侯賽因遣人拍攝的關於布達佩斯外圍,敵軍所挖掘的連綿不絕的戰壕與成千上萬的帳篷之後。

    這位蘇丹便更加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丟失了克拉科夫之後,他不允許戰略重鎮布達佩斯再失守了。

    增派部隊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不過前期只能派過去十萬人馬,含三萬騎兵與七萬步兵。

    不過包括一個營三十六門從明帝國進口的新式重炮,五百輛蒸汽坦克,十艘飛艇,以及本土生產的火炮上千門和戰車上千輛。

    蒸汽坦克裏有一百輛是裝有機槍的新款型,餘下也是明帝國新製造的,不過是舊版本。

    明帝國同意每年向奧斯曼出口至少兩百輛安裝了機槍的新式坦克,每季度交付五十輛。

    如果產能有餘的話,數量或可增至一百輛,這讓易卜拉欣在高興的同時也憧憬起來。

    明帝國皇帝同意每年向己方出口兩千輛舊版新坦克以及少量新版新坦克,這勢必使得奧軍戰鬥力倍增。

    重炮方面,每月可交付半個營,也就是十八門,全年可達兩百一十六門,射速等同於數量十倍於此的普通重炮。

    而且由於明帝國與奧斯曼的友好關係,這次破天荒地出口了五百枚戰術導彈,不禁讓易卜拉欣大喜過望。

    加上將會分爲四次交付的一萬支左輪短銃和十萬支左輪步槍,預計將使奧軍在入夏之後,戰鬥力得到攀升。

    儘管這些武器都是用戰馬、堅果、毯子、石油、瀝青、成品油等東西換來的,但易卜拉欣認爲絕對是物超所值的。

    尤其是後三樣東西,在自己的地盤上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完全不用擔心產量的問題。

    尤其是在明帝國的海上運力超過荷蘭,躍居世界第一之後,配合世界第四的奧斯曼船隊,運作從波斯灣到明帝國的航線毫無問題。

    明帝國分別在青島與泉州各建成了一座商業造船基地,均擁有多大六十座船塢,其中四千噸級、七千噸級、一萬噸級的船塢各二十座。

    範例是現成的,就是三級鐵甲艦、四級鐵甲艦、五級鐵甲艦。

    由於不需要考慮作戰事宜,鋼材也不需要用最好的。

    故而不但成本很低,而且建造的速度也只有同噸位戰艦的七成時間。

    這便意味着每三年,便可下水超過八十萬噸的商船。

    雖然荷蘭的商船總數有近六千艘,不過總噸位只有三百萬噸左右,平均到每船不過五百噸而已。

    明帝國在一六七五年年底,商船的總噸位就超過了荷蘭,坐上了商業海運的霸主寶座。

    哪怕荷蘭造船業也非常發達,而且很善於建造木製商船。

    然而由於本國人口數量的限制,必須聘請大量外國水手。

    加上建設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以及消化英格蘭東部地區需要大量資金,讓荷蘭對造船業不能全力以赴。

    明帝國面臨同樣的問題,要消化鮮卑利亞需要兩三百年的時間,而修建橫亙這個地區的鐵路也要耗費巨資。

    不過明帝國有連個辦法來降低這個項目的投資成本,一來是用大量奴隸礦工開採新發現的金礦,二來則是通過擴大出口金額來提高貿易順差。

    對於此二者,明帝國都是很有經驗的,故而絲毫不影響建設造船基地以及大量新建蒸汽式鐵甲商船。

    這種商船的建造成本更高,但船體不會生蛆,抗風浪能力更佳,平均航速也更快,優點非常明顯。

    沒等開工建造,所有一百二十艘新式商船便被海商們搶購一空,一艘都沒剩下,而且預訂了一倍於此的數量。

    這就說明了新式商船已經在海運市場嶄露頭腳,被大家接受的同時,順便開啓了海運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