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布達佩斯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牛筆老道字數:4623更新時間:24/06/27 15:38:40
    瑞典並未與奧斯曼帝國結盟,國王卡爾十一世也不打算趁人之危,可以考慮與登基不久的索別斯基握手言和。

    不過有兩個前提條件,其一,瑞典要拿回此前丟失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這是對此前的失地而言。如果在此外的一些地方已經被瑞典軍隊佔據,那麼索別斯基也要予以承認。

    其二,瑞典海軍要擁有整個波羅的海的制海權,明帝國海軍不受此約束。波立擬定的造艦計劃要向瑞典提前半年通報,否則便視爲違約,瑞典海軍有權力將其擊沉或扣押。

    倒是沒有對丹麥海軍予以約束,不過在瑞典海軍擁有八艘一級鐵甲艦之後,已經對丹麥海軍形成了相對的質量優勢。

    如果以後還會從明帝國採購鐵甲艦的話,瑞典海軍也就可以凌駕於整個北方聯盟的聯合艦隊之上了。

    反之,丹麥海軍能夠擊敗瑞典海軍的話,有沒有這個條約也就無所謂了,卡爾十一世現在也根本不用在乎對方的感受。

    只要瑞典與明帝國保持長期的親密盟友關係,那麼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做名副其實的北方霸主了,因爲俄國已經名存實亡了……

    卡爾十一世認爲這個條件對索別斯基一點都不苛刻,自己只是拿回了屬於瑞典的東西,僅此而已,並未讓其割地賠款。

    再說就當下這種情況,對方也不可能有所補償。

    瑞典對丹麥的興趣遠遠大於波立,索別斯基管不着這事,那就沒必要跟他談了,談了也是浪費時間。

    能一次拿回來這麼多,卡爾十一世基本表示滿意,多吃多佔的話,自己也消化不了。

    現在還要視中歐地區的戰況,來擬定未來對東歐地區的戰略計劃。

    索別斯基與利奧波德一世雖然先輸一陣,但對後者來說,並未傷筋動骨。

    神聖羅馬帝國雖然名字比較可笑,但由於歐陸戰爭的結束,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已經比三十年前恢復不少了。

    在維也納外圍擊退二十萬奧斯曼軍隊的圍攻便是例證,對方也沒有再次進犯維也納,而是將進攻矛盾對準了波蘭南部地區。

    卡爾十一世認爲經過動員之後,利奧波德一世完全可以調集大約四十到五十萬人,從而實現捲土重來。

    加上丹麥、薩克森、勃蘭登堡-普魯士這三個盟友的幫助,以及本土作戰的波立,反奧一方最終的總兵力可能高達一百萬。

    在絕對的優勢兵力下,卡爾十一世也就不那麼看好奧斯曼能夠再次取勝了。

    利奧波德一世也有理由這麼做,因爲奧軍一旦徹底佔據波蘭南部,可以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在外圍對維也納實現遠距離包圍。

    在克拉科夫戰役獲勝之後,奧斯曼的控制區就像是一把彎刀,從巴爾幹地區一下子捅進了中歐。

    估計利奧波德一世巴不得奧斯曼軍隊繼續向華沙進軍,如此一來就能拉大補給線。

    等反奧聯軍集結完畢,就能在一年裏最冷的時候給予對方毀滅性打擊了……

    消息傳回華沙,索別斯基當然非常高興。

    卡爾十一世所開出的條件,他當然都可以答應。

    波羅的海的制海權,他早就沒打算留着。

    造戰艦多貴啊!

    建造一艘戰艦的成本能養活上萬士兵了!

    再說現在已經進入鐵甲艦的時代了,波立根本就沒有這種技術。

    從海外採購鐵甲艦也不行,因爲就算對方同意,自己也拿不出足夠的錢來。

    所以波立最近十年也就根本沒必要留着海軍了,只要有一堆漁船能撈些海鮮就行了。

    對於瑞典的陸地要求,索別斯基也沒解決的不可接受。

    如果自己與盟友能戰勝奧斯曼,那麼以後還能把失地收復。

    否則乾脆當作握手言和的禮物,送給卡爾十一世好了。

    對於明帝國的三個前提條件,索別斯基也一併答應下來。

    不論是已經投靠自己的奧布霍夫,還是可能投靠自己的阿列克謝一世。

    索別斯基都讓其去投靠利奧波德一世,這樣就完全不會違反相關條件了。

    至於俄國的土地,自己連本土都顧不上了,怎麼可能惦記別人的地盤?

    所有進入波立土地的俄國人,索別斯基都會將其打發到盟友那邊去。

    收留他們,就等於多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張嘴!

    喂不飽的話,後果可想而知……

    迫於形勢,在入冬之前,企圖走出焦頭爛額境地的索別斯基就與瑞典和明帝國駐瑞典大使達成了一致。

    只有穩住了北方,才能收拾南方的爛攤子。

    令其驚奇的是,奧斯曼軍隊似乎滿足佔領克拉科夫及周邊地區,並未在獲勝之後繼續北上華沙。

    在秋後繼續向北進攻,侯賽因認爲天氣情況將對己方將士非常不利,所以思前想後,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一旦己部逼近華沙,那麼補給線將會被進一步拉大,神聖羅馬帝國的部隊隨時有可能切斷自己的補給線。

    要從華沙撤退到安全地帶,大概有三百英里以上的距離,對步兵來說,在大雪紛飛的冬季就是死亡行軍。

    既然大概率會失敗,那就沒必要進攻了,侯賽因失敗過多次,已經不會被勝利衝昏頭腦了。

    在這個時候,如何跑路的豐富經驗起到了冷靜頭腦的作用……

    等翌年春季,再視具體情況而定,似乎更爲合理且可靠。

    即便地方再次集結大軍,自己也可以憑藉克拉科夫城來以逸待勞。

    侯賽因認爲只要佔據俄國南部地區的清軍不向自己發動進攻,那麼克拉科夫這個突出部就是相對穩固的。

    萬幸此前己方已經與清軍達成了一致,雙方都承認了對方的控制區,短時間內應該也不會大打出手了。

    克拉科夫之戰對利奧波德一世來說是天大的恥辱,因爲聯手波立名將索別斯基,二打一居然還被對方打得一敗塗地。

    爲了報仇雪恨,利奧波德一世不管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進行了動員,而且還向丹麥、勃蘭登堡-普魯士、薩克森等盟友發出了邀約。

    不論如何,這三家均須出兵五萬,只多不少,自己出兵三十五萬,加上索別斯基的二十萬,總兵力達到七十萬。

    如果入侵到中歐地區的奧斯曼軍隊仍然保持二十萬規模的話,那麼反奧聯軍可以擁有三點五倍的兵力優勢。

    當然,利奧波德一世也沒有急於報仇,至少得給手下裝備足夠多的武器彈藥才行。

    通過從克拉科夫得來的經驗教訓,聯軍各部將領都意識到了坦克的重要性。

    哪怕不會仿製這種重型武器,也可以大批量製造“胡斯戰車”。

    尤其是在車頭部位,要裝備足夠厚實的鐵板,最好可以抵擋輕型加農炮的攻擊。

    可以速射的輕型加農炮在退居二線多年之後,也實現了二次亮相。

    利奧波德一世下令製造一千門輕型加農炮,全都會裝備了己方的坦克上。

    對於蒸汽機,帝國倒是有一些初級產品,但還達不到作爲發動機的水準。

    這並不要緊,坦克完全可以馬拉,到了戰場上,用人推就行了……

    利奧波德一世認爲坦克這種武器,重要的是防護力和火力,機動性可有可無。

    己方的坦克跑得再快,有對方打過來的炮彈快麼???

    先得抗打,存活下來,然後再考慮如何反擊的事情。

    利奧波德一世也看過在戰場繳獲的左輪步槍,但兵工廠的技師在試製過之後,表示如果能承受蜂窩式槍膛報廢率超高的條件,倒是可以大批量生產。

    一支步槍的成本可能高達上百銀幣,結果就是這種可以連發武器的仿製計劃,最終被不了了之了……

    給士兵們裝備手榴彈和厚實的胸甲,這倒是完全沒問題的。

    至於飛艇這種飛行器,整個歐洲也只有五個國家擁有。

    分別是羅馬、威尼斯、法國、荷蘭、瑞典,他們有個相同點,那就是全都是明帝國的朋友!

    其中,法國與荷蘭早就掌握了飛艇製造技術,只是燃料還需要從明帝國進口。

    瑞典目前還只是從明帝國採購全套武器設備,但以後應該也會引進相關的製造技術。

    羅馬與威尼斯軍隊的規模不大,而且後者更爲重視海上力量建設,跟瑞典一樣,一直採購成品,而並未耗費巨資引進技術。

    對此,利奧波德一世做了兩手準備。

    一方面試圖從法國與荷蘭購入飛艇,另一方面則下令鑄造出更多的輕型加農炮。

    這種武器既然可以快速裝填彈藥,從而實現連續開火,那麼在大仰角的情況下,自然能夠完成防空任務。

    至少不會讓奧斯曼的飛艇在天空恣意妄爲,太過囂張。

    只要能在戰場上擊落一兩艘,便可以大幅度地提振己方士氣了!

    路易十四一直視哈布斯堡家族爲自己最大的敵人,是法國稱霸歐陸的主要障礙。

    哪怕在獲得了半個英格蘭以及整個西班牙本土之後,依然是這麼認爲的。

    賣給競爭對手飛艇?

    這當然不可能!

    一旦讓利奧波德一世琢磨出建造技術,以後法軍的空中優勢豈不是蕩然無存了?

    雖然煉化飛艇燃料的技術仍然掌握在明帝國的手裏,路易十四也要防患於未然。

    在不差那幾個錢的情況下,路易十四一點外銷飛艇的想法都沒有。

    荷蘭對於歐陸諸國的策略在對英西作戰之後,一直緊跟明帝國與法國。

    老大、老二如何做,荷蘭並不需要仔細思考,直接跟風就行了。

    既然連瑞典都加入了這個軍事同盟,那就說明好處足夠大了。

    等瑞典入盟之後,在大西洋方向上,便已經形成了一整條海上封鎖線。

    可以防止瑞、法、荷之外的歐洲國家,從大西洋方向上,向海外擴張,從而保護己方的海外利益。

    在地中海方向上,也有奧斯曼、羅馬、威尼斯這三家來負責,等於將神聖羅馬帝國、波立、丹麥等鎖死在歐陸了。

    至於其他武器,法國與荷蘭都願意出售二手貨,因爲新貨對方無法全款採購,而且坦克不在其列。

    爲了能有時間訓練軍隊,利奧波德一世倒是用糧食換購了一批,能夠裝備十萬作戰部隊。

    餘下就靠本國的兵工廠來生產了,還有缺口的話,可以從丹麥或其他盟友採購。

    侯賽因在寫給易卜拉欣一世的親筆信中,闡述了自己對歐洲各國可能了聯合起來對付己方的擔心。

    當年十字軍多次東征還歷歷在目,尤其是己方已經攻入了歐洲腹地,更要多加小心。

    哪怕是法國與荷蘭這樣對奧斯曼比較友好的國家,也不能完全放心。

    一旦法、荷被神聖羅馬帝國與波立拉攏,加入到對付己方的陣營裏,那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雖然己方還能利用蘇丹運河作爲籌碼來震懾對方,可只要對方能夠在歐陸戰場上取勝,照樣可以獲得運河的通行權,說不定還能得到免費通過的待遇。

    結果是侯賽因在開春之前,便獲得了五萬援軍、兩百輛坦克、二十門重炮、四艘飛艇,以及大量的補給物資。

    看到從戰場上拍攝的電影戰況,易卜拉欣一世非常高興,登報之後更是舉國歡慶這一輝煌勝利。

    易卜拉欣一世對於軍事方面不是很明白,但絕對相信侯賽因的能力。

    考慮到他那邊的困難,也就沒強行讓其帶兵進攻華沙。

    但已經獲得的戰果,必須不能讓敵人給奪回去。

    鑑於其他地方都平安無事,易卜拉欣一世也就同意從各地抽調部隊,去支援戰火紛飛的中歐戰場了。

    一六七六年三月初,反奧聯軍在布拉迪斯拉發附近完成集結。

    在丹麥、勃蘭登堡-普魯士、薩克森三方盟友的支持下,利奧波德一世如願獲得了五十萬大軍。

    儘管索別斯基的部隊還在克拉科夫以北地區,但利奧波德一世並不打算等待盟軍的南下。

    讓索別斯基的部隊留在波立南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住該地區的奧斯曼軍隊。

    而這次行動的目標,也並非克拉科夫,而是布達佩斯!

    利奧波德一世打算攻佔該地,從而切斷侯賽因的補給線。

    對方來救,自己便可圍城打援。

    反之,那就可以得償所願了!

    三月二十八日,侯賽因的主力從從克拉科夫返回,抵達布達佩斯外圍。

    著名的布達佩斯之戰一觸即發……

    如果不擊潰利奧波德一世的大軍,那麼克拉科夫前線隨時可能崩潰。

    侯賽因便做出了一個極爲大膽的決定,那就是直接放棄克拉科夫。

    眼下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爲主,攻城略地爲輔。

    侯賽因麾下擁有約二十五萬兵馬,含約五萬騎兵,裝備四百六十餘輛蒸汽坦克,重炮七十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