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東歐亂戰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牛筆老道字數:8915更新時間:24/06/27 15:38:40
在與明帝國、法國、荷蘭相繼談妥條件之後,瑞典已經於一六七零年加入了原來的三國同盟。
變成四國同盟之後,瑞典也就得到了瓜分世界的機會。
在歐洲地區,只要不是法國與荷蘭的利益範圍,瑞典便可以隨心所欲了。
尤其是在北歐與波羅的海沿岸地帶,瑞典此前便與波立、丹麥、勃蘭登堡-普魯士、薩克森這四方所形成的小同盟發生過激烈交鋒。
而在俄國加入到所謂的反瑞典的北方同盟之後,軍力的天枰就開始向對方傾斜了。
北方同盟的陸軍總兵力達到近十萬,而瑞典只有五萬常備軍,經過動員才能與敵軍相抗衡。
好在俄國、波立、薩克森這三方都沒有海軍,瑞典海軍還有用四十餘艘戰艦。
特別是在入盟之後,瑞典海軍以友情價,從明帝國採購了四艘艦齡比較大的一級鐵甲艦。
儘管數量不多,但還是可以讓瑞典海軍能夠擊敗丹麥和勃普的艦隊。
從而控制住北海東部地區以及整個波羅的海,保護波羅的海沿岸。
但此舉並未能夠嚇阻成功蠢蠢欲動的俄軍,以諾夫哥羅德爲據點的俄軍一直在試圖北犯或西進,以奪取一個波羅的海沿岸的出海口。
卡爾十一世當然知道阿列克謝一世的目標,也不打算使其得逞。
不過由於北方聯軍的多路出擊,各地的瑞軍一直處於被動防禦的境地。
在己方兵力不佔優勢,而且還需全線防禦的情況下,主動進攻已經變得不大可能了。
萬幸的是從明帝國進口了一批蒸汽坦克和新式重炮,在防禦戰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瑞軍已經喪失了波羅的海沿岸的腹地區域,但還控制着濱海的一圈地盤。
隨着一六七零年以後,丹麥海軍被瑞典海軍擊敗,並退出了戰爭。
同時二十萬奧斯曼帝國的部隊攻入波蘭南部地區,迫使波立國王維希尼奧維茨基命波軍主力南下抵禦,而俄國又先後遭到了明軍與清軍的進攻。
瑞典所面臨的軍事壓力便大爲減輕了,也有了反擊的時間的空間了。
卡爾十一世在動員了五萬預備役之後,首要目標就是消滅諾夫哥羅德據點裏的約五千俄軍。
原本這裏駐紮的俄軍超過三萬,但大部分都被阿列克謝一世給調往莫斯科方向去了。
在得知宿敵前線兵力空虛的情況後,卡爾十一世便決定先集中優勢兵力,打掉這個據點。
這次東征之前,卡爾十一世已經徵求過明帝國駐瑞典大使的意見了。
對於出兵俄國,明帝國大使向卡爾十一世遞交了昊菁皇帝的親筆信。
內容很簡單,歡迎瑞典出兵,但希望獲得一個位於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以便從海路向莫斯科地區提供補給。
這也意味着明帝國會將屬地從莫斯科延伸至芬蘭灣,使得瑞典在芬蘭灣以東的地盤被一分爲二了。
年輕的卡爾十一世對此不置可否,但只要點頭同意,便可以獲得四艘二手一級鐵甲艦和一百輛蒸汽坦克,外加五十門重炮。
所有武器裝備,全部免費送給瑞典。
對於如此豐厚的回報,卡爾十一世是難以拒絕的,最後在文臣武將們的支持下,也就同意了。
明帝國承認,奧涅加河以西、拉多加湖以北地區,接歸瑞典所有。
諾夫哥羅德以南及以西地區,只要瑞典軍隊能打下來,明帝國也會承認。
拉多加湖以南,斯莫棱斯克以西,包括從芬蘭灣東部向莫斯科的走廊地區,均屬於明帝國。
卡爾十一世基本認可這個分蛋糕的方案,只要對方能幹掉俄國,一切都好商量。
東方世界的明帝國能消滅俄國,說明其國力與軍力遠在俄國之上。
瑞典沒必要因爲土地糾紛,而與這個強大的盟友翻臉。
否則,之前商量的方案,完全可以不作數。
等明軍已經攻佔莫斯科了,卡爾十一世認爲大局已定,俄國即將滅亡。
既然如此,自己得趕緊出兵爭搶勝利果實,不然去晚了就啥都撈不着了。
等進一步覈實情況之後,卡爾十一世覺得自己有必要改變之前的想法。
隨着俄國被明帝國消滅,而波蘭又面臨奧斯曼帝國的進攻。
說不定自己可以趁此良機,將整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都收入囊中!
昊菁皇帝承諾的武器交付速度非常快,只要卡爾十一世簽字,在一個月之內,便可從位於地中海的馬洛卡島運輸到瑞典南部的馬爾默。
馬洛卡島就是昊菁皇帝保留的前進基地,之前路易十四給該島作價兩艘二手一級鐵甲艦,便賣給明帝國了。
在獲得了這批免費的先進武器之後,對卡爾十一世的東進便更加有利了。
尤其是蒸汽坦克還是瑞典暫時無法仿造出來的先進武器,一百輛蒸汽坦克在平原上的戰鬥力相當於一萬重騎兵。
有了這些坦克之後,加上本就強悍的瑞典步兵,僅用一週時間,便攻克了諾夫哥羅德這個據點。
令卡爾十一世與手下感到遺憾的是,靠近瑞典的俄國西部地區缺少大城市,連大型據點都很少。
戰區只能看見湖泊、森林、沼澤、荒原,最多是一些農夫和獵人,真正的俄軍士兵反而沒幾個。
隨着深入俄國腹地,卡爾十一世有些明白了,大概是明帝國的皇帝嫌棄這一片地區過於荒蕪了,所以根本就懶得跟自己搶。
對卡爾十一世來說,不論如何,只要能佔下來,並得到盟友的確認,便可以使帝國的版圖得到擴大了。
雖然瑞典人口有限,國力也有限,在歐洲比不了法國,在世界上比不了明帝國。
但能夠成爲歐洲北部的霸主,跟荷蘭一樣成爲世界上的二等國家,已經可以欣慰了。
卡爾十一世也有雄心壯志,但也明白,在本國人口不多的情況下,想要大幅度提升國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瑞典在北歐立足,除了擁有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之外,再就是聯合法國與明帝國。
通過這兩個盟友,或者說靠山的幫助,來夯實自己在北歐的地位。
明帝國的實力伸展到波羅的海,就已經算是擴張到極限了。
雖然卡爾十一世認爲這很有可能是個隱患,但爲了不得罪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也只能同意對方的要求。
明帝國是帝國,瑞典的全稱是瑞典帝國。
人家是帝國,自己這個帝國相比之下就有些……
不過凡事也有好的一面,隨着明帝國的艦船頻繁出現在波羅的海,瑞典也就有了拋開可惡的中間商,與廠家商談價格的機會了。
不管是軍用武器還是珉用商品,跟明帝國直接商量的價錢,肯定比從中間商那裏採購要划算得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毫無疑問,這是一步妙棋。
別的不說,隨着一堆先進武器的裝備,瑞典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單位時間裏輸出火力幾乎是之前的兩三倍。
加上自行仿造的迫擊炮與單兵盔甲,十萬瑞軍的戰鬥力就等同於此前的二十萬,甚至三十萬。
在一六七五年秋季之前,卡爾十一世便已經把此前失去的土地全都奪回來了。
聽說阿列克謝一世打算投奔波立國王維希尼奧維茨基,卡爾十一世覺得這已經是前者唯一的出路了。
當初就不應該惦記東方的土地,因爲那是明帝國的地盤,這便是與世界霸主交戰的下場。
如果明帝國有意聯手本國消滅波立,那也不是可能的事情,無非是時間多一些罷了
憑藉先進的武器裝備,卡爾十一世認爲明瑞聯軍在陸地上可以輕鬆擊敗波俄部隊。
實際上,就算維希尼奧維茨基想與阿列克謝一世聯合起來,也是一支名不符實的波俄部隊了。
在前年冬天,駐紮在察裏津,打算南下收復失地的奧布霍夫的部隊,便遭到了北上的清軍的圍攻。
奧布霍夫手裏只有五萬人,而來犯的清軍的兵力卻高達十五萬以上。
儘管俄軍擅長冬季作戰,但清軍卻更加擅長,尤其是野戰更勝對方一籌。
在出擊的兩萬人就回來五千左右之後,奧布霍夫便只得下令固守察裏津。
他也不敢向沙皇稟報戰敗的事情,只能等自己扭轉戰局之後,才能將捷報送往莫斯科。
但在開春之後,這種被動的局面並未得到根本緩解,反而有些愈加被動。
阿玉奇汗、拉辛、額林沁羅卜藏、楚庫爾烏巴什的人馬已經從四個方向,在外圍形成了包圍圈。
內層包圍圈則是由八個旗的漢軍來負責,同時提供炮火支援。
多爾袞親自在前線督戰,各部自然不敢怠慢,皆是全力以赴。
清軍已經做好了長期圍困察裏津的打算,因爲從這裏向南便可威脅到阿玉奇汗的牧場了。
若是不想放棄伏爾加河下游的廣袤牧場,就必須先打掉察裏津據點裏的俄軍,方可高枕無憂。
牧場對從大清來說跟第聶伯河平原地區同樣重要,這是戰馬的主要來源,萬不放棄。
控制平原地區可以獲得大量糧食,而控制草原牧場便可以獲得戰馬。
在不與蠻明的鐵甲戰車交鋒的情況下,重騎兵仍然是作戰時不可忽視的主力之一。
這並非是主觀臆斷的想法,而是經歷過實戰檢驗的。
在第聶伯河到頓河流域落腳之後,清軍先後遭到了奧斯曼軍隊與波立軍隊的進攻。
憑藉強大的重騎兵部隊的反擊,清軍才先後挫敗了這兩股敵人的入侵,站穩了立足點。
消滅波立騎兵上萬,被重創奧斯曼部隊也達到兩萬有餘,起到了震懾敵膽的作用。
而波立與奧斯曼也處於戰爭狀態,加上清軍、俄國、瑞典、明帝國這四方,東歐地區已經變成了六國混戰的局面。
奧斯曼與瑞典都是明帝國的盟友,俄國與波立是同盟關係,清軍自成一系,等於是三個軍事團伙在互相較量。
看上去沒有盟友的清軍最爲孱弱,可實際上卻是兵力最爲雄厚的一方,實際可以投入的兵力超過六十萬之巨!
若是進行總動員的話,可能增至八十萬!
幾乎等於俄國、奧斯曼、波立這三國在東歐投入的兵力之和!
這三國也能進行總動員,但在不危急自身存亡的之前,不會這麼做。
俄國後來倒是做了,但爲時已晚……
在波立與奧斯曼先後被擊敗之後,清軍等於上演了當年薩爾滸之役的一幕。
經過多次試探,均遭到了慘敗,奧斯曼便在意識到北方多出了一個實力強勁的對手。
蘇丹易卜拉欣一世覺得清軍佔據的地方實在沒啥油水,便做出了妥協和讓步。
雙方與德涅斯特河爲界,劃分勢力範圍。
順雞在徵求過羣臣的意見後,便讓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雅秦與奧斯曼使者簽署了合約。
若是可以通過妥協的方式來給自己減少一個敵人,這是奧斯曼與大清均樂意看到的結果。
簽約之後,奧斯曼軍隊不會北進,面臨俄國壓力的清軍自然也不會在繼續南下。
除了派遣一部分兵力沿德涅斯特河駐防,由博洛與嶽樂指揮,兵力爲三萬。
清軍的主力則一分爲三,西北方向由鰲拜和尼堪負責,兵力達到十萬。
對付東側的俄軍以多爾袞的兩白旗爲主,檬古諸部和拉辛的哥薩克爲輔,兵力接近二十萬。
剩下的主力皆駐屯在第聶伯河以西的南布格河至頓河流域,先行參加春耕生產,以保證秋收時獲得足夠的糧食。
耕地被順雞視爲頭等大事,重中之重,在外敵對大清構不成致命威脅的前提下,就必須確保春耕的順利進行。
經過上一年的收穫,這片黑土地已經證明確實如多爾袞所言,是片不可多得的沃土。
不論是種下小麥、水稻,還是土豆、地瓜,均能獲得相當可觀的收成。
只有在連年豐收的情況下,大清的國力才能得到迅速恢復。
多爾袞只是提了個建議,並不會監督耕作情況。
真正的側重點還是軍事方面,尤其是消滅察裏津的俄軍。
在堅守了一年之久後,奧布霍夫意識到自己與莫斯科的聯繫已經被敵軍切斷。
城內糧食即將消耗完畢,如果不能儘快獲得糧食,守軍就只能向北突圍。
一月份是伏爾加河面封凍最爲結實的時候,奧布霍夫便選擇在這個時候突圍。
位於北側的拉辛所部的哥薩克並未全力阻擊,因爲拼個兩敗俱傷對自己並無益處。
奧布霍夫至少從包圍圈裏帶走了三萬人以上,算是一次很成功的突圍了。
然而多爾袞聞訊後,旋即下令清軍主力對俄軍進行追擊。
使得奧布霍夫身後頓時多出來十餘萬敵軍,而且全都是騎兵。
奧布霍夫先率部去了薩拉託夫,卻發現該城已經被哥薩克一把火給燒掉了。
迫不得已,只好轉進沃羅涅日,該城在兩天之後便被清軍所包圍。
這讓奧布霍夫感覺自己從一個包圍圈跳進了另一個包圍圈……
但又不敢輕易向沙皇陛下求救,因爲他還記得前阿斯特拉罕總督普羅佐羅夫斯基是怎麼死的!
與此同時,從北方又傳來了另一羣黃皮猴子已經兵臨弗拉基米爾城下的消息。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沙皇陛下已經御駕親征,去對付那羣黃皮猴子了。
可是奧布霍夫對此並不太樂觀,他太瞭解黃皮猴子的戰鬥力了。
哪怕己方有五倍的兵力優勢,也未見得能夠戰勝掌握絕對火力優勢的黃皮猴子。
可以說,只要黃皮猴子的數量多於五萬,那己方縱有二十五萬大軍,也不大可能戰而勝之了。
這話對別人是不敢輕易說出口的,但手下與黃皮猴子打過仗的哈巴羅夫與託爾布津等人都明白,情況已經很糟糕了。
很明顯,對方選擇的進兵路線,最終目標就是莫斯科!
沙皇陛下御駕親征能夠成功的話,那自然是天意使然。
反之,大家就自求多福吧……
奧布霍夫已經在思考從沃羅涅日突圍之後,到底是去奧廖爾,還是去更遠的布良斯克了。
如果察裏津守不住的話,那麼沃羅涅日同樣是守不住的。
因爲清軍並不是徹頭徹尾的遊牧武裝團伙,對方擁有大量的重炮。
這便意味着其攻城能力遠超那些卡爾梅克人,察裏津能夠堅守那麼長的時間,極有可能是對方想要圍城打援。
敵人兵臨沃羅涅日,還能繼續這麼玩麼?
萬一沒了耐心,提前炮擊沃羅涅日,那該怎麼辦呢?
在兩週之後,清軍的炮兵部隊便抵達了沃羅涅日,同時開始炮擊目標了。
沃羅涅日不同於察裏津,清軍遠距離追擊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糧草。
有一點奧布霍夫猜對了,那便是多爾袞已經不允許大軍繼續玩圍城打援了。
爲了節省糧草,必須速戰速決!
故而等炮隊一到,清軍便開始炮擊沃羅涅日了。
不同於圍困察裏津,多爾袞下令在城外挖設壕溝,斷絕守軍的突圍可能。
必須一勞永逸地消滅這股俄軍,不然往後必然成爲一隻揮之不去的巨大蒼蠅。
奧布霍夫見狀便召集了主要將領來商議,衆人商量的結果便是儘快突圍,晚了就要被對方盡滅在城內了。
的確可以繼續堅守,可前提條件是必須能夠堅守城頭,連城防被炮彈轟得形同虛設,還如何堅守該城呢?
尤其是奧布霍夫所部以騎兵爲主,放棄戰馬,本身就是捨本逐末之舉。
在敵軍尚未挖設完壕溝之前,突圍便成爲了最佳的選擇。
經歷了察裏津被圍的情況之後,奧布霍夫僅僅考慮了幾個小時,便決定全軍向北突圍。
他能活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跑得夠快……
只不過下一站是去圖拉,而非奧廖爾或布良斯克。
先到落腳點去打聽一下弗拉基米爾那邊的戰況如何,然後再跟心腹商量接下來的打算。
但這次俄軍在突圍時碰到了清軍主力,而不是故意放水的哥薩克。
多爾袞挖設壕溝也就是作爲疑兵之計,看看對方能否上鉤。
沒想到還真歪打正着了,讓負責在北路阻擊的多鐸部獲得了上萬戰果。
多爾袞在北向安排了五萬騎兵,東向安排了四萬,南向只有一萬,西向由於靠近頓河,只是做了疑兵,並未部署大量騎兵。
他也不相信俄軍會向西突圍,找一處淺灘強渡頓河。
奧布霍夫帶着約兩萬多殘部逃到了圖拉,在那裏得知沙皇陛下還在弗拉基米爾率軍與黃皮猴子對峙。
鑑於眼下屢戰屢敗的情況,奧布霍夫也不敢帶兵前去與阿列克謝一世匯合,只能暫時先躲在圖拉,名義上是修整人馬。
阿列克謝一世遣人送來的諭令,奧布霍夫以自己身體不適、所部缺乏錢糧爲由,直接忽略掉了。
現在他打算先觀察一段時間,如果阿列克謝一世能夠取勝,自己就過去請罪。
反之,或許投靠波立國王維希尼奧維茨基是個明智的選擇……
在他看來,只要不向黃皮猴子投降,那就夠不上叛國!
這也算是“曲線救俄”了,至少沒向黃皮猴子低頭。
要不是前線吃緊,阿列克謝一世會親自到圖拉,將忤逆自己諭令的奧布霍夫繩之以法。
但爲了避免刺激到這個手握重兵的將領,阿列克謝一世還是選擇隱忍。
只不過後來戰事的發展超出了兩人的預期……
隨着弗拉基米爾與莫斯科的先後失守,阿列克謝一世已經顧不上奧布霍夫了。
作爲察裏津督軍的奧布霍夫,也帶着兩萬多俄軍大義凜然地去了波蘭,投靠新主人——維希尼奧維茨基!
後者不是不想派兵支援阿列克謝一世,實在是無力分兵,向北要抵擋瑞典的進攻,向南要抵禦奧斯曼的入侵。
瑞典還比較容易對付,這次奧斯曼來了二十萬大軍,而且裝備了大量坦克和飛艇,已經讓索別斯基疲於應付,無力反擊了。
由於奧斯曼與明帝國保持了上百年之久的良好關係,而且蘇丹易卜拉欣一世與昊菁皇帝的私人關系也很好。
使得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發展雖然比較緩慢,遠遜於大力扶持海軍的法國與荷蘭。
但是陸軍卻深得溢出,不光獲得了坦克與飛艇,連新式重炮都有了。
易卜拉欣一世還向明帝國採購了五萬支左輪步槍,用來裝備自己的近衛軍,左輪短銃就更不用說了。
這次帕夏侯賽因的部隊裏就擁有一萬士氣高昂且訓練有素的近衛軍,這是奧斯曼軍隊裏戰鬥力最爲出衆的王牌部隊。
進攻波蘭的奧斯曼部隊裝備了兩百輛蒸汽坦克,還有不下五百輛自己製造的鐵甲戰車,雖然是馬拉動力,但也能起到掩護步兵開火的作用。
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忌憚於波立騎兵的強大突擊能力,奧斯曼人已經吃過不止一次虧了。
維也納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老巢,一點都不好打。
易卜拉欣一世便將進攻目標換成了波蘭南部地區,以奪取西喀爾巴千山以北的重鎮克拉科夫爲首要目標。
雙方在圍繞該城展開爭奪戰,打了一年有餘,波軍傷亡超過五萬。
奧斯曼這邊也有近三萬的損失,總的來說還是奧斯曼方面佔優。
有了飛艇就擁有了空中偵察的優勢,有了坦克便有了剋制波蘭翼騎兵的法寶。
索別斯基部隊的損失,主要源於翼騎兵對奧斯曼坦克部隊發動衝鋒所導致的。
最初,索別斯基和手下將領都對這種笨拙可笑的東西不屑一顧。
認爲只要己方驍勇善戰的翼騎兵衝起來,便可將其打得屁滾尿流,而實際情況剛好相反。
縱使悍不畏死的翼騎兵前仆後繼,也未能打敗奧斯曼近衛軍的步坦協同戰術。
昊菁皇帝已經將該戰術的梗概用飛艇航拍下來,奧斯曼的將領們一看便會明白。
有了坦克之後,加上近衛軍士兵,使得翼騎兵的衝鋒已經完全不可怕了。
只要坦克不被對方摧毀,步兵就有了掩體保障,可以全流程開火射擊。
在坦克上插上長矛,在坦克前挖設陷馬坑和壕溝,待戰時再將自己的土特產石油,一桶接一通的投擲出去,點着爆炸還能起到遲滯對方推進的作用。
有了這一整套應對措施之後,加上步槍和手榴彈,可以讓步坦協同戰術成爲波蘭翼騎兵的夢魘!
經過實戰檢驗,戰前還對此戰術有所懷疑的奧軍將士們都大爲欣喜,他們從未在對陣翼騎兵時取得過如此之高的戰損比。
在前後兩次衝擊敵軍步陣未果,損失了上萬寶貴的翼騎兵之後,索別斯基也只能下令退守城內,再做打算了。
敵人已經擁有了新武器和新戰術,對己方的威脅和殺傷大爲提升。
索別斯基已經致信維希尼奧維茨基,希望兩個附近的盟友——勃蘭登堡-普魯士與薩克森儘快出兵。
一旦本國被奧斯曼人擊敗,除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決定出兵,否則那兩個盟友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去。
波立已經算是這個北方聯盟了裏實力最爲強大的一方了,如果己方都不能取勝,其他盟友就更別提了。
維希尼奧維茨基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旋即寫信懇請兩個盟友出兵相助,對方倒是答應了。
在兩個月之後,勃蘭登堡-普魯士與薩克森相繼出兵來救。
只不過加上維希尼奧維茨基派來的部隊,援軍總兵力也只有五萬。
看着是不少,然而對面的兵力卻將近二十萬,而且之前還沒怎麼損失。
由於自身不缺油也不缺鐵,奧斯曼軍隊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均已變成了重裝防護。
除了還是輕裝上陣的炮兵之外,翼騎兵用冷兵器已經很難取得曾經的輝煌勝利了。
索別斯基面對的是一支近乎二十萬的敵軍重裝部隊,獲勝難度可想而知……
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一世並不滿足於只從明帝國購買武器裝備,對於那些戰鬥力遠遜於近衛軍的部隊,也要得到整訓。
用自己的將領自然是做不到的,但可以從明帝國高薪聘請。
易卜拉欣一世認爲如果自己手裏戰鬥力相當於近衛軍的兵力達到十萬,便可以直接吃掉半個歐洲了。
雖然只是遐想,但只要加以時日,長期堅持下去,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昊菁皇帝的影響下,奧斯曼帝國部隊的作戰單位、訓練方式、武器裝備已經開始嚮明帝國靠攏了。
五千人編爲一個旅,一個軍轄三個旅,加上後勤補給以及炮火支援單位等,總計兩萬人。
侯賽因麾下有五個整編軍、五個混成旅、八個騎兵旅,還有一支直屬地飛艇部隊。
加上一堆重裝備,可以說陣容強大,不論是野戰還是攻城,均可以利於不敗之地。
在克拉科夫一帶,總計吸引了十五萬左右的敵軍。
但吸取了此前經驗教訓的侯賽因並不着急,打算穩紮穩打。
對方能主動進攻,那便再好不過了,反之就逐漸包圍克拉科夫。
一邊圍城打援,一邊用炮火逐步摧毀對方的城防……
己方擁有微弱的兵力優勢,但在火力上的優勢卻較爲明顯。
波軍的重炮在射度與射程上都遜於己方從明帝國進口的重炮,便可以在這方面大做文章了。
雙方進行了猛烈的對射,在三天之後,防守的一方便被打得啞火了。
侯賽因下令圍繞目標修建土丘炮苔,以便居高臨下,進一步摧毀城牆。
見到對方的舉動,索別斯基立刻意識到了即將發生的事情,便下令出動騎兵部隊。
只是隨着奧斯曼軍隊掌握了步坦協同戰術之後,屬於翼騎兵的風光時代便一去不復返了。
突擊只給奧斯曼軍隊造成了不到五千人的傷亡,而翼騎兵自身卻傷亡接近萬人規模。
所幸可以將對方修建炮苔的速度減慢一些,以便給己方爭取寶貴的求援時間。
如果維希尼奧維茨基不向克拉科夫繼續增兵的話,那麼形勢對己方就會變得愈發的不利了。
想要打破這個包圍圈,就必須投入足夠多的兵力,然後從四面八方衝擊圍城大軍。
索別斯基此前已經這麼做的,並未將所有兵力都收縮到城內。
在城外還留了至少八萬騎兵,確保四個方向均可以投入兩萬騎兵作爲反擊力量。
可隨着奧斯曼軍隊挖設了兩道壕溝,還有大量的陷馬坑,加上對方白天用飛艇偵察,夜晚還有戰車防備,翼騎兵的突襲效果便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