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土地套現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牛筆老道字數:4454更新時間:24/06/27 15:38:40
某新皇相信之前荷蘭與法國給了英國一定的軍事壓力,但貌似還不夠大,沒達到讓英國乞降的地步。
即使英國提出過一些覺得能讓雙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也被荷蘭與法國給拒絕了。
第二次荷英戰爭進行到現在,荷蘭最大的成功就是讓法國也卷了進來。
在馬薩林彌留之際,得到了方以智的建議的路易十四便決定跟荷蘭聯手對付英國了。
方以智派人送回來的信裏已經闡明了大致梗概,這位年輕且有大志的法國國王已經認定英國和西班牙才是今後法國對外擴張的最大對手。
大明的實力雖然強大到讓路易十四羨慕嫉妒的地步,但終究大明的擴張範圍在亞洲、澳洲、美洲西部。
而英國與西班牙的海外屬地均與法國的擴張位置是重疊的,這便意味着雙方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尤其是英國佔據了北美東部最好的位置,甚至直接威脅到戰略要地魁北克的安全,這是路易十四無法忍受的。
相比之下,哪怕這片地盤被荷蘭人佔領,由於荷蘭的人口還不到法國的五分之一,所以對新法蘭西地區也沒有多大威脅。
方以智報告說之前法國與荷蘭在結盟的時候,便簽署了相關協議。
在擊敗英國與西班牙這對宿敵之後,英國在北美的屬地將歸荷蘭所有,西班牙的兩大總督區將落到法國手裏。
路易十四也知道張獻忠所部正在進攻新西班牙總督區,但這位國王更清楚誰才是最終那個說了算的人。
只要能跟明帝國的皇帝達成一致,那麼瓜分西班牙在美洲的地盤就完全不成問題了。
所以此前大明就跟法國簽署了一份協議,具體內容就是關於戰後瓜分西班牙的海外屬地的事情。
整個墨西哥至巴拿馬以北,包括加勒比海的所有島嶼,都歸法國所有。
以亞利桑那、猶他、懷俄明、蒙大拿爲界,以西包括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在內,都歸大明(大東)所有。
以東地區則劃歸新法蘭西管理,加拿大地區則以溫尼伯湖爲界,以東歸法國所有。
相信路易十四胃口再大,也能得到暫時的滿足了。
一次性得到這麼大一片地盤,不塞進去上千萬人,根本就消化不了。
大明連奴爾幹都司都要消化,更顧不上美洲那邊了。
在嚇跑了順雞之後,徹底控制奴爾幹都司就成了當下北廷的頭等大事。
除了派駐大量軍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大規模移珉,能遷過去多少是多少。
不包括已經開發的遼東地區,按照五億畝耕地,每人五十畝計算,奴爾幹都司能安置一千萬人。
能極大的減輕北方八隅的農耕壓力,尤其是讓嚴重缺乏耕地的貧困農戶直接翻身。
先過去的百姓,得到的土地自然是最好的,也就是辮子包衣們曾經耕種過的地方。
之前在遼東買地的人,不管是自己種,還是轉租出去,因此都發了大財。
由於整個奴爾幹都司都得以收復,距離北都最近的遼東的耕地一下子就成了最值錢的地方了。
光是年前,一畝地就被炒到了十五兩,在北都過年的一些人手持地契,隨時準備套現。
不過更多的人則是打算長期持有,畢竟現在遼東算是腹地了,已經徹底安全了。
套現的那批人也不是拿了錢就逍遙快活去了,而是要在安樂州以北吃進更多的土地。
剌魯衛以南到安樂州以北地區,完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極其適合機械化耕作。
從北都購蒸汽拖拉機,再帶些佃戶過去,每年就可以實現躺着賺錢的夙願了。
種土豆的話,一畝地每年能淨賺一石糧食,一千畝就是一千石,所有投資不出三年就能回本,往後全是利潤。
某新皇也藉此機會,用收復的土地大肆套現,幫助此前每年都要拿出千八百萬兩銀子的戶部來回血。
也不多要,一畝地二兩,先購就能先挑,便可先得、先種,這價錢打着燈籠都找不着。
五億畝總價便是十億兩,當然不可能賣出去那麼多,整個大明也未必有十億兩現銀。
但能迅速套現五千萬銀子的話,就等於給遠征歐洲湊足了軍費了。
很快,某新皇在購地超過一萬畝的名單上就看見了洪承疇的名字。
由於福建老家多山,你就是有錢,譬如鄭芝龍,都買不到多少耕地,更別說洪承疇了。
之前某新皇下令凡是戰略重鎮,譬如瀋陽、遼陽、鐵嶺、撫順等城池附近的土地,一畝都不準變賣,違令者按通敵罪論處。
這麼做目的是什麼?
就是爲了在戰後犒賞有功之臣!
原本某新皇以爲還需要等五年以上,沒想到如此之快就夢想成真了。
犒賞也不是免費賞賜,而是要功臣們自掏腰包的。
但瀋陽這種關外的一級城池,附近的土地只要二兩銀子一畝。
不爲大明立下汗馬功勞,是決計撈不着的,在關內,這價錢只能到買鹽鹼地。
由於在朝會上,某新皇已經開了金口,故而這會兒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在拼盡全力吃進。
大家跟着某新皇累死累活這麼多年,爲的就是這一刻,不爲種地,就是爲了轉手吃差價啊!
花兩萬兩銀子吃進一萬畝良田,轉售四兩銀子一畝賣出去,便可淨賺兩萬兩了!
這種兩次簽字就能大賺特賺的生意,只有傻子不願意做!
爲此,已經卸任首輔的薛國觀還特意找到貴爲皇后的女兒薛婉晴,傾家蕩產湊了十萬兩,一次購入五萬畝土地。
薛國觀一點都不愁賣不出去,就是由於女兒是大明皇后,光憑這點,想巴結自己的人猶如過江之鯽。
僅用不到一週時間,這五萬畝土地就已經脫手了,淨賺十萬兩。
賺不到這筆錢的話,薛國觀都會覺得死不瞑目……
不光是薛婉晴賺到了錢,劉喜兒以及六隻妃子小姐姐,還有某新皇后續挑選了美女,基本都嘗到了甜頭。
上到漂亮親媽,下到內侍宮女,整個後邸都在瘋狂炒地皮,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某新皇也買了一片土地,但並不打算出售套現,而是決定長期持有。
位置就在納鄰河衛以南,面積達到五十萬畝,而且買了之後就派兵過去圈地了。
以後這裏就是皇莊,用途只有一個,那就是專門用來種植大米!
一年一茬足以,因爲那個地方的新名字叫——五常!
五常大米一方面是種子好,另一方面則是水土好。
在後天不足的情況下,那就只能憑藉先天優勢了。
此前北伐路過當地的時候,某新皇也品嚐過繳獲的大米。
味道還算不錯,儘管與後世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比關內的米味道好一些。
往後東北三寶就是大米、蝲蛄、人蔘了,像虎骨、鹿茸之類的實在太多,完全不上檔次。
具體來說,某新皇喜歡吃什麼,什麼就是貢品了。
當年沒有小龍蝦和大龍蝦,就用蝲蛄直接頂上!
五萬畝就是一品臣子乃是後邸購地面積的最高限額,這是某新皇的意思。
要不然最好的地段都被近臣們買下來吃差價,那成什麼事了?
怎麼也要給廣大商賈們留點肉渣嘗一償,不能讓人說太多的閒話。
別看總面積是五億畝,那是按照後世的標準,眼下之多五千萬畝。
最好位置的良田也就五百萬畝,這就是利潤最高的蛋糕,而且很快就被瓜分乾淨了。
在公開發售之後,戶部一週之內便實現回款超過一千萬兩銀子,一個月達到三千七百萬兩。
使得某新皇覺得實現六千萬至九千萬兩的套現金額問題不大,突破一億兩倒是比較困難。
這買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土地所有權是永久的,但可以轉賣或轉租,是否投資全憑個人眼光與財力。
很多南方商賈在聞訊之後也陸續來到北都,商議採購土地的事情。
閒雜北廷已經逐年減少從南廷採購的糧食數量,等遼東乃至整個奴爾幹都司運轉起來之後,恐怕就完全不用外購糧食了。
就是最近一年,北都所需的糧食就完全從遼東購入。
一方面等於在鼓勵遼東農戶種地,另一方面海運的成本也比漕運更低。
某新皇就是打算利用東北糧價低,來維持北都的低糧價,這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是很重要的。
其他地方可以不管,但在畿輔地區,低糧價就會促使大量農戶進城打工,實現跑馬圈地玩轉工業化的目標。
這麼多年過去了,北都糧價始終穩定在二三兩之間。
向朝廷提供糧食的商人基本賺不到多少錢,但還樂此不疲。
因爲內在理由就是能獲得糧食成品訂單,兵部會大量採購餅乾、炒麪、方便麪等口糧。
很明顯,一斤餅乾比一斤大米的附加值要高得多,這才是利潤的大頭所在。
對進城務工的百姓們來說,北都城內房價高,但物價並不高。
這便有利於他們租房來工作了,以後不論是買房還是回老家,都是不錯的選擇。
某新皇很清楚,倘若城內房價和物價均高,讓百姓兜裏剩不下幾個錢,自己的計劃就玩不轉了。
安居並不一定是樂業的前提條件,但吃飽喝足肯定是!
想要得到長期且穩定的工作,甚至讓後代也在這裏起步,買房就是必然選擇了。
現在不像以前,只要兜裏有錢,可以豪宅別墅隨便挑。
房子是鋼筋水泥的,屋裏電燈、電話、馬桶、沙發,一應俱全。
某新皇也是通過發展房地產,來拉動冶金、水泥、建材、家裝、輕工等行業的發展。
進而讓北都儘快實現初步工業化,儘管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但某新皇會努力縮短所需的時間。
當下北都在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城內城外工廠林立,鐵路直通關外的漠南金山。
產業工人數量已經已經達到六十萬以上,非農業人口超過三百萬,基本上領先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座城市。
行業發展水準領先別國十年以上,個別領域領,譬如造船、機械、煉油、化工、影像等,先主要競爭對手三十年以上。
當年英國工業化的主要標誌,大明這會兒都已經有了,而且做得更好,應該說已經達到了一八六零年的英國發展水平。
這等於說,已經將工業進程所需的時間縮短了兩百年。
某新皇相信加以時日,大明會做的盡善盡美。
眼下的問題就是地區發展不均衡,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想要實現在短期內的爆發式快速發展,就必須先要照顧重點地區。
但至少在某新皇的關懷下,天津、登州、大同、保定、西安等地,算是有點起色了。
相信再過二三十年,這些二線城市也會像當下的北都一樣撒發活力,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有條不紊且堅持不懈地發展。
只要當地官員根據某新皇的命令按部就班地執行,不亂搞妖蛾子,實現既定目標幾乎沒什麼難度。
某新皇希望再過十幾年,也就是到崇禎五十三年(1680),大明的經濟總量可以達到或超過全球的一半!
如果屆時甩鍋爹依然健在的話,應該會很高興的,至少表面上會這樣吧……
現在整個大明的任務就是農戶不停地種地,工人不停地生產,商賈不停地將商品販售到各地,包括國外。
實際上只有生產才能產生價值,貨幣包括黃金在內,都只是替代易貨貿易的一種形式而已。
工人和農戶拿到錢,也要買生活用品,就是消費,無非是他們的勞動所得並不能直接用來購物。
在某新皇的指點下,大明所產生的價值的速度與規模會遠超其他所有國家。
這就意味着不但對外出口會出現鉅額的順差,還會福澤每個明人。
前者很好理解,而後者也不是說大話。
某新皇就是用對外貿易賺來的錢來給戶部充值,北伐收復失地之後,獲得大量耕地,就能穩定糧價。
工人能花更少的錢吃飽飯,農戶也能減少上稅的百分比,商人從中獲得的好處就更不用多說了。
吃虧的只能是國外,某新皇不是他們的皇帝,既然自己管不着,那就愛莫能助了……
想跟着大明佔便宜也行,至少不能成爲大明的敵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