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祕密武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牛筆老道字數:4513更新時間:24/06/27 15:38:40
    大清王師的步兵與炮手們均吃過了早飯,而且吃得很飽,不然莫說進攻蠻子隊伍,就算是身披重甲跑六七裏路,那都得把衆人累個半死。

    新式甲衣的防禦力極佳,可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重量太大,步兵穿上之後,作戰機動性較之前大爲降低。

    這在原地防禦時,缺點顯露地並不明顯,但在主動進攻時,便表現地淋漓盡致了。

    “衝啊!”

    “殺蠻子!”

    “生擒狗太子!”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大清王師步兵們士氣高漲,只是進攻速度慘不忍睹,幾乎比之前慢了一半,相當於十萬人在小跑而已。

    加上裝備了大量的戰車,不少步兵們還要負責推車,原本這段路程需要兩刻鐘左右,現在只怕沒有三刻鐘是不可能完成了。

    “不錯!很給本宮面子!出動這麼多辮子!各部將士不是都缺錢麼?現在好了,隨便打!”

    某太子用望遠鏡看得真切,由於是白天,天氣狀況良好,還是在平原上作戰。

    對方出動的兵力沒有絲毫的隱藏,就堂而皇之地擺在眼前,其攻勢可是相當的壯觀。

    辮子的步兵正像潮水一般涌向己方臨時陣地,不過這潮水的速度有些慢。

    辮子裝備了大量的楯車,還有模有樣地仿製了己方的坦克,在車內安裝了佛郎機。

    這幾十在照抄自己的裝備,不過從外形上就能看出,比較簡陋,工藝無法與原版相比。

    “轟……”

    在目標進入射程之後,明軍各部的銅炮紛紛開火。

    第一,要打擊狗韃子的楯車。

    第二,要打擊狗韃子的炮車。

    第三,要打擊狗韃子的將領。

    兩邊的重炮的射程其實相差無幾,差的僅僅是射速。

    辮子炮兵用紅衣大炮發射一次,明軍這邊已經打過十五次了。

    這是短時間內無法抹平的技術差距,明軍也憑藉火炮的射速與導彈的射程,才能穩住陣腳。

    清軍炮隊的戰術很簡單,就是靜止發射完之後,立刻往前推進,邊走邊進行冷卻和裝填彈藥,防止被對方打了固定靶。

    這招讓明軍炮兵非常難以測距,要不斷對目標距離進行估算,射擊精度大爲降低,倒是很實用的戰術。

    但清軍發動衝鋒的隊形較爲密集,哪怕十萬人在十里寬的範圍內展開,一里地內也有一萬人之多。

    明軍在收縮防禦之後,清軍步兵的衝鋒密度更是增加了不少,使得明軍發射的炮彈脫靶的機率很低。

    “殿下,可否發射導彈?”

    周遇吉還想要阻敵於遠處,避免再次發生黎明時的那一幕。

    “不急!東虜步兵沒騎兵跑得快,衝過來之後再想往回跑,恐怕沒那麼容易了!”

    某太子可是不想提前掃了他們的興致,最好連退路都不給他們留才好。

    導彈可是很貴重的武器,要是打擊目標不夠重要的話,那密度就一定要打。

    發射之前,一定要選好目標,辮子最好聚集起來,才好瞄準。

    現在先讓倭軍賺點錢再說,這次不賺夠本,回頭又要向德川二貨大將軍抱怨了。

    之前算在倭軍擊斃的辮子便有一萬六千餘人,折銀三百餘萬兩,算上辮子將領相應等級的話,穩超三百六十萬兩。

    看似不少,但倭軍此番來的人數足有二十萬之巨,這點錢完全不夠分的,必須至少再幹一票才行。

    要是還能擊斃這些敵人,或者弄死兩萬以上的辮子,倭軍上下才能喜笑顏開,即使付出些損失也是值得的。

    好不容易給了友軍一個打活靶子的機會,某太子自然要做個順水人情。

    有事先讓倭軍頂住,這是某太子的一貫策略。

    誰頂住,誰賺錢,公平合理,希望賺錢的倭軍上下也認可這個策略。

    見到十餘萬東虜從遠處跑過來,幾乎全是步兵,負責在南側防禦的倭軍各部都是喜不自禁。

    步兵可是比騎兵好打多了,而且推進速度很慢,他們的足輕有充足的時間來裝填彈藥,反覆射擊。

    在用上了無煙火藥之後,即使頻繁開火,己方視線也不會被煙霧阻擋,唯一的遺憾便是鐵炮的射程和精度不進入任意。

    超過一百步的距離,子彈就不知道飛到哪去了,在鐵炮射程之外,完全要先倚仗火炮來壓制對方的推進。

    爲了協助倭軍固守陣地,某太子將東宮衛隊和他部裝備的十個營的銅炮,總計三百六十門部署在南側。

    從重炮的數量上,大致與辮子的紅衣大炮相當,但單位時間內的火力投射量是對方的十幾倍,等於有三四千門紅衣大炮在開火。

    按照每分鐘發射一次計算,一小時便可向辮子打過去兩萬一千多發炮彈。

    辮子想來佔便宜,那就先喂它們“吃頓飽飯”好了!

    在己方炮兵的火力壓制下,幾乎每分鐘都有楯車被炮彈打成一堆木屑,飛到半空,最後散落一地。

    看似飛行速度很慢的炮彈,實際的動能足以打穿一打十二只辮子,整個過程簡直跟穿串差不多。

    無奈皇太雞出動的兵力實在太多,西邊法德聯軍的陣地還不斷有騎兵前來襲擾,不然某太子還能調集八個炮兵營前來支援。

    對倭軍各部來說,明國太子已經非常夠意思了,在本土戰國時期,某個大名要是能有一個炮兵營的火力,那就足以取代德川家康了。

    在付出了超過五六千人的傷亡之後,清軍步兵終於衝過了較爲危險的地帶,只要再跑完剩下半里路,便可將狗蠻子剁成肉泥了!

    “莫要遲疑!衝啊!”

    “殺一個狗蠻子,賞銀五十兩!”

    牛錄章京們還在不斷激勵手下的士兵,不能跑到這裏就要原地休息,儘管他們也很累,可還得咬牙硬挺,打仗就是這樣,只有拿到最後的勝利,才能鬆口氣。

    “轟……”

    但越往前衝,對方的火力就越發的兇猛,很明顯衝到了鐵桶炮的射程裏。

    大清王師也裝備了此款武器,故而衆人見到爆炸,便心知肚明。

    比較起來,這種從天而降的炮彈要比之前的重炮炮彈對己方的威脅更大。

    後者只是實心彈,前者則是開花彈,一炸一大片,防不勝防。

    即使上司不說,大家也得繼續往前衝,留在原地就是等死。

    可衝到百步之內,來自對面的槍聲變得極爲綿密。

    不少呈鬆散隊形前進的人都被蠻子的銃彈打中面門,大部分則紛紛選擇躲在楯車後面,這樣才更爲安全。

    “哎呀!有點本事,臉皮夠厚的嘛!居然能死乞白賴地靠上來了!來人,把本宮的絕密武器拿出來!”

    這是某太子的壓軸節目,之前天黑,由於威力較大,害怕弄傷自己人,索性繼續雪藏,今天的光線很好,非常適合投入實戰。

    武器的結構非常簡單,簡單到甚子地步呢?

    小肥宅玩的都樂不思蜀,薄珏覺得此物用於實戰未免過於寒酸了。

    科學院上下對於這玩意的實戰價值存疑,不過還是遵旨造了一大堆……

    這玩意木匠能做,鐵匠也能做,蒸汽鍛壓機還能做,連某太子都能做,就是慢點。

    發射速度最高可達一分鐘十次左右,比佛郎機慢不了多少,但射程就很奇葩了。

    應該能有十來步?

    也就那樣了!

    某太子認爲這比用手投擲要省事多了,而且極具觀賞性……

    “阿部將軍,我家殿下特意遣末將送來這款武器,助貴軍禦敵!”

    孫應元現在統領北廠,此番帶來兩千人,一直無所事事,沒想到居然得到了一個這樣的任務。

    北廠將士就是廠衛裏的野戰部隊,本來孫應元還指望能有上陣殺敵的機會,天不遂人意,只能一直靜候時機。

    “好!多謝!將軍請便,我會盡力配合!”

    阿部重次嘴上可是客氣,看到明軍搬過來的這些物件,腦子裏完全想不明白,就只能任由對方了,反正明軍應該不會給自己幫倒忙的。

    “快!手腳麻利些,將武器組裝起來!”

    “蓋上鐵皮!注意保護油桶!”

    這款武器有一個跳苔,有一塊跳板,跳板的一頭有個木盆狀的玩意,裏面剛好可以容納一個油桶。

    跳板的另一頭啥也沒有,光禿禿……

    “報~!將爺,韃子步兵前鋒距離本陣已不足五十步!”

    “好!”

    孫應元接到報告,便親自爬上坦克,查看情況,果不其然,狗韃子的大隊步兵已經撲上來了。

    由於對方也是重甲防護,倭軍手裏的鳥銃很難收到之前的殺傷效果,再靠近的話,便只能往外投擲手榴彈或者炸藥包才行。

    孫應元不想讓自己的部隊變成一直在戰場上娛樂大衆的部隊,可戰況如火如荼,似乎不執行太子爺的命令是不行了。

    “裝填油桶,準備發射!”

    “是!”

    孫應元翻身上馬,沿着倭軍防線疾馳起來,同時用鐵皮喇叭開始大聲喊話,十人一組,總計二百個小組,全部安裝完畢,等待發射命令。

    等韃子步兵在楯車的掩護下衝到二十步之內的時候,孫應元便一聲令下,北廠的藩子們便開始不斷從跳苔往下跳。

    跳一次就能發射一個油桶,這就是大號蹺蹺板!

    比投石機的射程近得多,但比投石機的組裝速度與射速要高得多,而且製造成本極低。

    某太子讓科學院造出這玩意,就是爲了在野外陣戰時打辮子步兵用的。

    你不是重裝防護,刀槍不入麼?

    那就看看你們這些辮子怕不怕火燒了!

    射程近點無所謂,真要是有一兩百步的射程,辮子步兵就不敢過來送死了。

    兩百個蹺蹺板一分鐘至少能發射兩千個油桶,近戰的時候幾乎能形成一道火牆!

    阿部重次麾下的武士都很擅長射箭,用火箭射中十幾步距離的油桶易如翻掌。

    若是油桶墜地之後直接離開,那火箭直接往黑油處射過去就足以點着一片區域了。

    “啊?這……”

    清軍步兵對於狗蠻子能持續不斷地往外扔油桶始料不及,遍地的油火更是防不勝防。

    再厚實的盔甲也怕油火,燒在盔甲上還好說,若是被火油從縫隙裏深入內裏,那就完了。

    油桶配合手榴彈,這就非常給力了!

    連被砸中的楯車,被點着之後,也開始熊熊燃燒起來,裏面的彈藥甚至也被引爆。

    “啪啪啪……”

    倭軍足輕還在不斷施射,在如此近的距離,武士們也有了實戰本事的地方。

    由於和弓巨大,不便於在陣地戰時使用,武士們都裝備上了明國太子送來的明弓。

    在習慣了明弓的發射技巧之後,配上穿甲箭,其威力仍然不容小覷。

    “啊……救我!救我啊……”

    一個不幸被油桶砸中的步兵滿身大火在原地打轉,不停地呼救,但無人理睬,很快便沒了聲音,旋即傳來一股讓人聞到會嘔吐的焦糊氣味。

    這會兒沒人能顧得上別人,只能確保自己不被砸中或者燒到就行了,被燒死算其倒黴,被燒傷就算是撿條命。

    緊鄰倭軍防線的土地在短短十分鐘之內便在烈火的炙烤之下,變成了一片還在不斷升溫的焦土。

    連防線上的倭軍武士與足輕們都在百忙之中不斷其喝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而對面的清軍步兵則形如踏入了煉獄一般。

    “好!不錯!這仗打得很過癮啊!”

    作爲一名大廚,必須擅長燒烤!

    一天來一頓,皇太雞爽歪歪!

    某太子在後面看的特別高興,只要有點空地,自己就能把窮兇極惡的辮子們玩到起飛!

    火槍、油桶、手榴彈,弓箭、銅炮、佛郎機,總有一款適合前來捧場的辮子們!

    就算你們升級了盔甲,本宮也有辦法把你們弄死,或者弄熟,或者既弄死又弄熟!

    這次咱就要來個“猛火燉大清”!

    根據某太子的目測,葬身火海的辮子不下萬人,場面猶如羣魔亂舞一般壯觀。

    要是有攝影機就好了,錄下來之後,回頭剪輯一下,上映絕對賣座。

    某太子立刻讓攝像師對準辮子們,用相機狂拍一頓,這也算是留作紀念了。

    達蓋爾攝影法成像時間長不要緊,反正辮子們的數量足夠多,不會迅速被燒沒的。

    二十分鍾之內,北廠的蹺蹺板部隊便扔出去四萬個油桶。

    對衝到近前的辮子來說,如同遭遇了滅頂之災。

    腳下有火油,面門有子彈,頭頂有手榴彈,無從躲避,又無力招架。

    在祕密武器的幫助下,大部分倭軍防線變得較爲穩固。

    有十幾處在辮子的強攻之下被突破,但放下內的倭軍數量衆多,守住缺口完全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