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戰爭成本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牛筆老道字數:4176更新時間:24/06/27 15:38:40
某太子對當下的遼西諸部以及畿輔地區的明軍實在是沒多大信心,指望他們能擊退辮子,甚至打幾個勝仗,就跟白日做夢差不了多少。
由於屢戰屢敗,各級將領似乎都得了“恐辮症”,野戰不等交鋒便會望風而逃,守城的時候也是膽戰心驚,禦敵比號稱“柿子軍”的宋軍還要慫。
而且再吃敗仗的話,損兵折將是不可避免的,渣明也沒有再輸下去的資本了,等到野戰主力悉數打光,指望雜牌和新軍翻盤那更是難上加難。
明軍總兵力看似不少,林林總總加起來能超過三十萬,可真能跟辮子硬碰硬的隊伍,算上勇衛營、白杆軍、秦軍等部,也就不到十萬。
一旦這部分精銳被辮子消耗完畢,大明的末日也就來臨了。
上次關外精銳被重創,直接丟掉了遼東,明軍只能盤踞在遼西走廊一帶苟活。
這次再輸一次的話,莫說長江以北部的廣大地區,就算是南方都可能不保。
某太子輸不起,朝廷也輸不起,但是怎麼才能打贏咄咄逼人的清軍,每人能打包票。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堅持跟辮子打下去,那就要斟酌行事了。
朝廷無法承受五萬人規模的慘敗,哪怕只是損失五萬炮灰也不行。
武裝這個規模的炮灰,再加上所需錢糧,少說也要四百萬兩。
幾個月之內就被皇太雞給吞到肚子裏去了,那勢必將又是一次廣寧大敗。
就算能夠支撐四個月,照此成本計算,全年便要耗費一千兩百萬兩銀子。
眼下太倉豐腴,倒是能夠支持擴軍備戰,那也承受不了這種級別的鉅額損失。
兵部尚書王家彥還是不希望倭軍替大明打先鋒,這未免顯得朝廷過於懼怕東虜了:“殿下,若按此戰術實施,我軍亦可速戰速決,在東虜援軍馳援之前安然撤退。”
半島地區海島極多,海岸線蜿蜒曲折,而且多爲山地,並不適合東虜鐵騎在此馳騁,明軍登陸之後或有勝算,所以王家彥認爲沒必要花錢讓倭軍出戰。
打仗不是在紙上想想就行,這是真的要給對方開膛放血的,幺雞對應道:“本宮事先也有此考量,不過若僅僅是在沿海襲擾,則肯定無法觸動東虜,必須深入內陸二十裏方可。如此一來,勢必會與東虜守軍與援軍進行血戰,每戰無從做到速戰速決。若是戰敗,則我軍又將重蹈覆轍。故而本宮邀請倭軍助戰,若能戰勝東虜,則倭軍取利,朝廷取勢。如若戰敗,則大明毫髮無損,官軍士氣不減。”
太子的一番話倒是引起了很多朝臣的讚許,光佔便宜不吃虧當然好了,誰都願意幹這種買賣。
朝廷上下都希望能在太子監國之時能夠取得一次大捷,可矛盾的是大家又不想也不敢承擔戰敗的責任。
實際上沒人能承擔得起五萬規模的敗仗,那勢必又會有一批大員被下獄抄家,跟遼陽與廣寧大敗時別無二致。
僱傭倭軍就全然沒這個顧慮了,倭軍戰敗,那也是他們的事情,與朝廷無關。倭軍戰勝,那便是朝廷調度得當,太子指揮有方了。
爲了爭取更多朝臣們的贊同,幺雞繼續補充道:“從經濟角度上對比,王師若是出戰五萬人馬,作戰一年須消耗三百萬兩銀子,糧草另算。換成倭軍,只須支應其糧草,若有斬獲,至多也不過兩百萬兩銀子。尊嚴與士氣方面,適才本宮已然解釋過了。因此,僱傭倭軍在遼東半島登陸,便可讓東虜鞭長莫及,顧此失彼,若是倭軍作戰得力,達到最佳狀態,東虜便無暇在今冬入關劫掠了。”
讓這兩家互掐,最好打到兩敗俱傷才好,這樣渣明一下子就少了兩個強敵。
戶部尚書李侍問很小心自己的錢袋子,在算計支應這方面比打麻將還小心:“殿下,如若倭軍怯戰不前,豈不徒耗糧草?”
這個問題也是很實際的,不怕不要命的狠角色,就怕光吃不幹活的豬隊友。
幺雞點點頭,笑着說:“李愛卿所言有理,不過換作愛卿是倭軍將領,長途跋涉來到遼東,在此無所事事數月,最後再空手回去見他們的大將軍?即使該將領願意,數萬手下也不會願意。倭寇向來貪婪,否則也不會襲擾我大明東南沿海上百年之久。如今將洗劫地域換成了遼東半島,面對東虜遍地的女人與銀子,他們卻能按兵不動,本宮是不相信的。”
德川二貨大將軍一定會派出自己的心腹愛將來統領這支打劫部隊,而且諸多將領們也不會空手返鄉,自己哪怕不賺錢,也要給二貨大將軍奉上一份說得過去的見面禮才行。
不論爲官還是爲將,在哪個國家都要遵守這個規則。
本來就是空手出門,最後在空手回家。
要是普通士卒也就算了,換作將領的話,這人一定是腦子進水了……
李侍問一琢磨,的確也是這麼回事,他並不瞭解倭軍,但對倭寇在東南沿海的所作所爲還是知道一些的。
如若駐守遼東半島的東虜兵馬不多,倭軍倒是可以戰而勝之,並不存在多大怯戰的可能,這樣一來,順手牽羊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兵部尚書王家彥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正好與之相反:“殿下,按照一名東虜士卒屍首可兌一百兩銀子之規則,若是倭軍斬獲過多,朝廷豈不要悉數兌現銀兩?”
一萬辮子就是一百萬兩銀子,那可是一筆鉅款呀。
幺雞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回答,心裏巴不得他們砍死一堆敵人:“王愛卿,若是倭軍可斬殺東虜一千士卒,朝廷自然會給予其十萬兩銀子。若能射殺旗主,可領取五萬兩銀子。依王愛卿之見,假若東虜被倭寇傷斃五萬人,那麼其入關人馬也會相對減少五萬人,我大明只花了五百萬兩銀子,而兵馬未動,便能取得如此輝煌勝利,豈不快哉?東虜歷次入關劫掠,每次掠取的金銀也不會少於這個數。不如痛定思痛,用銀兩來激發倭軍的鬥志,這樣倭軍有了殺敵的動力,朝廷也避免了損兵折將,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麼?王愛卿,依你之見,調動王師幾何,才能斃傷一萬東虜?”
老子告訴給你們一個最爲廉價的勝利方法,你們可倒好,玩起了欲拒還迎,心裏想要的不得了,可是嘴上卻依然死硬。
王家彥想了想,才小心翼翼地說:“啓稟殿下,若是出動王師,恐不下五萬人方可傷斃一萬東虜。”
其實,他也很明白,這只是最低的兵力規模,真要調集大明軍隊,只怕得將兵力翻倍,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幺雞也不打算再掰扯細節部分了,就按他說的數額來分析:“那好,前番本宮也說了,出動同等規模的兵力,僱傭倭軍要比王師少花至少一百萬兩銀子,如果算上斬獲,倭軍將比王師節省兩百萬兩銀子。有這兩百萬兩銀子,朝廷還能整編至少四萬兵馬。而讓倭軍在遼東牽制東虜,爲朝廷爭取時間,還能節省戶部支應,這樣不是一舉多得,非常完美麼?還有誰不同意這個策略?”
調動同樣規模的部隊,人家比你戰鬥力高不說,還比你省錢。
要是還無法說服某些頑固的朝臣,某太子就只能祭出投票方法了。
現在內閣是歸附於幺雞的,七隻勳貴也都選擇了抱大腿,各部又有不少被太子提拔上來的官員。
玩投票的話,太子所獲的支持票數一定會過半,反對者都將被氣得吹胡子瞪眼,撒潑耍賴也無濟於事。
既然大家都是有身份的文明人,幺雞就用文明人的辦法來戰勝文明人,然後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再得瑟,讓某太子不高興,那就要開始刷大臣了,某太子別的不會,這麼多天下來,可是掌握了一項獨門祕笈——刷得一手好大臣!
反正少了這麼幾根蔥,朝廷也散不了架子,除了某太子之外,朝廷不論是離了誰,照樣可以運轉,可能還比之前更加高效了也說不定。
既然太子都說了能省一大筆銀子,戶部尚書李侍問也就不再刨根問底了,這貌似是當下最爲經濟的對虜戰略了,其他方法都要比這個燒錢得多。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太子都說晉商的家財全部充入太倉,戶部的賬面至少可以多出四五百萬兩銀子,李侍問也就只能在僱傭倭軍的事情上表示默許了。
根據太子之前的諸多項目規劃,待金礦、鹽田、油田、煤礦等項目上馬之後,等從明年開始,戶部歲入將不會低於兩千五百萬兩銀子。
在免除三餉之後,還能達到如此收入規模着實不易,他這個戶部尚書也就比較好當了,在對外用兵的問題上,便不會刻意爲難太子了。
只要朝廷能把爲數不多的錢都花在刀刃上,具體是誰的刀並不重要,只要那把刀能用來砍殺東虜便足夠了。
之前削籍了兵部尚書,又下令查抄了八隻蛀蟲,想要在朝會上與太子針鋒相對,都要想好足夠的理由才行。
等太子解釋地差不多了,朝臣們也就無話可說了,因爲這個辦法既能省錢,又可以牽制東虜,還不用朝廷上下爲戰敗負責,算是眼下唯一的良策了。
實際上戰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爲東虜在遼東半島的駐軍至多不過五千,面對十倍於己的倭軍,不被對方全殲就算萬幸了。
而且倭軍是沒有“恐辮症”的,不管是披甲兵還是巴牙剌,三段擊之後,一律照砍不誤,來的辮子越多,他們賺的銀子也就越多!
根據雙方戰鬥力來測算,幺雞認爲哪怕是五千正黃旗主力,都打不多五萬倭軍,到了這種懸殊的兵力,可不是用質量能夠抵消掉數量優勢的。
倭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擅長打順風仗,在人數遠比對方多得多的時候,一個個都會進入狂化狀態,信心爆棚,這在對戰辮子的時候也算是一個心理優勢。
幺雞覺得從金州中左所到金州衛的這段戰區,倭軍幾乎可以戰無不勝,在個別地方甚至可以形成對辮子二十倍以上的兵力優勢。
一萬倭軍打五百辮子,除非辮子可以飛天遁地加跳海,否則能從倭軍的武士刀下逃生都算是萬幸了。
“既然如此,本宮現在就說一下相關流程。首先,可讓鄭總兵的水師從倭國運送倭軍至蓬萊,而山棟水師則負責將倭軍在金州中左所附近海岸登陸,爭取一舉攻破該處。其次,山棟水師尋找戰機,爭取殲滅東虜水師,令其無法對運輸船隊形成威脅,山棟水師將徹底奪取制海權。最後,在長山列島建立前進基地,對遼東腹地沿海進行大規模襲擾,讓東虜永無寧日。”
這就是幺雞擬定的作戰計劃的簡要概述,具體內容會下發到兵部,內閣已經看過了,首輔與次輔對此都毫無異議。
王家彥倒是不反對這個作戰計劃,目前朝廷的力量做到如此就算是極限了,只不過還有一個最大的疑問:“殿下,即使鄭總兵同意調動麾下戰艦運輸倭軍,臣不知如何說服倭國同意出兵助戰?”
五萬人馬可不是個小數目,對倭國來說等於將本國兵力的四分之一調往遼東,沒有十足的誠意就根本打動不了其國主。
朝廷裏似乎沒有這樣技藝高超的詭辯家,對於前往倭國搬兵,朝臣們都是一籌莫展,心裏又懼怕這個棘手的苦差事會落到自己頭上。
幺雞看出了端倪,便給大家寬心:“王愛卿不必擔心,本宮也不會派朝臣前往倭國相商,下午本宮將會接見倭國使臣,自有一番安排。”
指望你們這羣二貨大臣能有所作爲,那本宮的智商還不如甩鍋爹……
某太子早就看出來了,除了帶兵打仗與抄家下獄之外,什麼國家大事都得自己來。
近期連打辮子這種事,某太子都指望不上渣明的王師,還得僱傭倭軍給朝廷當外援。
說神羅帝國是爛泥帝國,某皇帝讓權臣華倫斯坦指揮僱傭軍去跟敵人作戰。
渣明也快跟爛泥帝國的境況差不太多了,自身軍隊靠不住,也得花錢找僱傭軍打仗。
萬一德川二貨大將軍不願意投入這麼多部隊,某太子還得再找個實力強一些的合夥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