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封大庶長!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她的劍在哭泣字數:2386更新時間:24/06/27 15:36:14
    漠南。

    此時大軍安營紮寨,這幾日河套地區安靜的有些詭異。

    在此前衛青偶爾還能遇到匈奴人的騎兵部隊。

    但最近不知爲什麼,整個河套地區再也沒有見到匈奴人。

    霍去病對衛青分析道:“舅舅,你說會不會匈奴人在醞釀什麼陰謀?”

    衛青眯着眼,他也試圖想過匈奴人會不會在密謀什麼陰謀,可這碩大的草原,沒有山川河澤,雙方大軍都擺在明面上,除非他們晚上設伏,可即便晚上對戰,衛青也不懼。

    他實在想不通匈奴人究竟在做什麼。

    就在此時,一名騎兵使臣急促抱拳進了中軍大帳。

    “衛大將軍!陛下讓你立刻率所有兵馬增援定襄。”

    衛青狐疑的看着這名使臣,不解的道:“定襄……”

    嘶!

    衛青倒吸涼氣的問道:“定襄出什麼事了?”

    使臣道:“定襄城破了,陛下已經調了關中所有兵馬聚攏定襄,衛大將軍現在快些回防,遲則生變!”

    衛青神色頓變,揚聲對左右道:“收攏兵馬!回定襄!加速前進!”

    難怪河套地區的匈奴人見不到了,原來他們去攻打定襄了。

    可這解釋不通,定襄郡防守固若金湯,剛纔使臣說匈奴人已經破城了,究竟怎麼破的?

    還有……

    衛寧怎麼樣了?

    衛青心中一緊,翻身上馬,帶着大軍以最快的速度回防定襄。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此時的長安城籠罩在雨幕之中。

    初夏的第一場暴雨在長安落了下來,整個未央宮在雨幕中顯得仙氣飄飄,如仙家瓊樓廟宇。

    劉徹背着手站在椒房殿的廊檐之下,俯瞰着未央宮。

    急促的衛士腳步聲在雨幕中傳來,大理石鋪成的主幹道上,一名衛士誇着虎步在雨中走來。

    “參見陛下!定襄來信。”

    衛士跪在雨幕中,雙手高高舉起。

    一名小黃門忙不迭走下臺階,拿起衛士手中的竹簡信件,交給漢武帝。

    劉徹聽到定襄兩個字後,面色十分凝重,急忙將手中竹簡打開。

    只是很快,他緊蹙的眉宇漸漸舒展,從凝重到輕鬆在到最後變的極爲震撼。

    他雙手漸漸開始顫抖起來,那雙漆黑的眸子認真的盯着手中竹簡,雙手不斷地晃動竹簡,反覆確認,而後才長長舒一口氣。

    “又是他……”

    “一個十四歲的少年,爲什麼能一次次給朕驚喜!”

    劉徹心跳都開始加速了,本來這次出兵,他本能以爲霍去病會給他帶來很大的驚喜,畢竟是自己的心頭肉,他對霍去病的寵佞是有目共睹的。

    但這風頭,卻被一個十四歲的少年給搶完了!

    劉徹雙手背在身後,竹簡文書緩緩拍打着自己的後輩,他閉起了眼睛,安靜的聆聽着椒房殿外的雨幕聲。

    數日愁眉不展的眉頭,此時也舒展了開來,臉上沒有往日的憂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輕鬆。

    噠噠噠。

    腳步聲從廊檐盡頭傳來,越來越近,東方朔和主父偃一同走了過來。

    “微臣參見陛下。”

    兩人抱拳彎腰行禮。

    主父偃乾咳一聲,輕輕開口,道:“陛下。”

    劉徹淡淡的將竹簡扔給他,笑道:“你們自己看。”

    “定襄郡的危機解除了,匈奴人跑啦!”

    “將關中兵士撤回來吧。”

    主父偃和東方朔倏地一愣。

    定襄郡危機解除了?誰?衛青增援回來了?

    兩人帶着狐疑將竹簡奏疏打開,待看完後,兩人重複翻閱着文書,深怕自己看錯了。

    等他們反覆確認後,才一臉瞠目結舌,言語都有些打結:“一……一己之力……救了定襄郡?”

    “一刀斬殺籍若侯產……”

    這話說出來,誰敢信啊?

    話本都不敢這些寫。

    太妖孽了!

    誠然這奏疏上說的,除了衛寧之外,還有七十多名騎兵。

    但那不重要,奏疏上幾乎將衛寧在定襄郡的所有表現,都一五一十事無巨細的全部寫出來了。

    等等!

    衛寧!

    東方朔倒吸涼氣,驚愕的脫口道:“這不是……”

    劉徹笑道:“是啊,是他,允文允武。”

    “他是藍田人吧?”

    漢武帝開口,道:“赦免其村三年賦稅,加封衛寧大庶長爵。”

    嘶!

    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封第十八等爵?!

    大漢的爵位共計二十等,從最低等級的公士到最高等的徹侯(避諱,改列侯)

    在此前,衛寧以文封爵,只是爵位比較低,是最低等的公士

    現在劉徹開口給衛寧封大庶長,幾乎就差一步就要封侯了。

    這該多麼高的榮耀啊,而且還恩蔭其村落,三年不收取賦稅。

    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在大漢達成如此成就,說一句簡在帝心都不爲過了。

    “擬詔傳令下去吧。”劉徹揮手。

    “喏!”

    ……

    一日後。

    藍田淺水村。

    家家戶戶的莊稼已經生長起來,還有一個月左右就能收割。

    馬裏長和幾名農夫在田中閒聊。

    “哎!”

    馬村長嘆口氣,其餘幾名老漢不解的看着馬村長,問道:“老馬,咋的啦?”

    馬村長嘆息道:“昨天縣裏面的典吏發了消息,咱村去年收成不錯,今年賦稅要提高一成。”

    幾名老漢登時不樂意了,“憑啥呀!憑啥就提高咱們村。”

    “就是,這不欺負人嗎?”

    馬村長道:“咋?你們還有膽子去縣裏面鬧?”

    衆人緘默閉嘴,誰也不敢繼續開口。

    “也不知道小寧那孩子咋樣了。”馬村長憂心忡忡的看着北疆。

    當初要不是衛寧,他的長子現在應該去參軍,可能已經死在軍中了吧。

    提到衛寧,大家默契的閉嘴了,他們年紀很大,聽說的消息也比較多。

    他們知道,去北疆打匈奴人,能回來的有幾個啊?

    衛寧年紀小,身子又弱,說不定已經死了。

    “哎!額欠孩子一條命。”馬村長嘆息。

    踢踏踢踏。

    鄉村道路上,一匹快馬急促朝這邊奔襲。

    他身後跟着三五名騎着驢子的縣衙胥吏。

    少頃,這行人抵達馬村長前。

    “傳天子令,爾淺水村免三年賦稅。”

    聖旨言簡意賅,胥吏忙不迭對馬村長道:“還不謝恩?”

    馬村長趕緊感恩,然後不解的問道:“大,大人……咋,咋回事啊?”

    那傳令騎兵態度倒是不錯,笑着道:“你們村落內的衛寧衛大庶長在北疆立大功了,陛下開恩,免除你們村落三年賦稅。”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