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呔,妖孽還不速速現形!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妖精吃俺一棒字數:2653更新時間:24/06/27 15:17:42
    下午的時候,趙孟啓去了一趟葉夢鼎府上,弔喪與慰問。

    葉夢鼎已經收拾好了行裝,明天就要離開臨安返鄉,對於學生的困境只能愛莫能助,唯有鼓勵和教誨。

    趙孟啓也沒有和葉夢鼎說太多,說了也只是給老師徒增煩惱,聆聽了一個多時辰的教誨後,便離開葉府回了宮。

    臨安城中發生事情他自然是知道了,意外,又不是很意外。

    對方出手在他意料之中,只是這手段,着實是他想不到的,居然拿那麼多無辜百姓來做筏子,真是禽獸不如啊。

    但他現在什麼都做不了,後世的醫學常識他知道,但要讓他治病救人,那估計連崇太醫兒子都遠遠不如,他只能推理出病因多半是下毒。

    另外,對方的手段肯定不止於此,他拭目以待,等着接下來的招數。

    回到慶延殿,很是意外的看到了林押班。

    這老頭,整天神出鬼沒的,有時候幾天見不着人,有時候突然蹦出來指點一下武藝,然後又消失。

    今日倒是奇了怪,這老頭居然搬了張案席在庭院中,喝着小酒,觀賞夕陽。

    趙孟啓揮退黃枸,自顧自走到林老頭對面,一屁股坐在了地磚上,拿過酒壺,直接往嘴裏灌了一大口,“嘖!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林老,你該不會是在感傷人生吧?”

    “呵呵,這是誰的黃昏還不好說呢,老漢再活個十年八年是不在話下的,你小子嘛,就難說囉。”

    林老頭可不是好相與的,立刻就是一個反手。

    “嘁!老頭你這是看不起我麼,一點小風小浪而已,還能奈何得了我?”趙孟啓拔了一個乾果丟進嘴裏。

    林老頭斜了他一眼,滿臉不屑,“真是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小小年紀,心卻那麼大,還好弄險,難道就不怕一個不小心雞飛蛋打,萬劫不復麼?”

    “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嘿嘿,忘了您老體會不到這個,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沒有……哎呀,君子動口不動手!”

    趙孟啓頭上挨了個爆慄,疼得齜牙咧嘴。

    “老漢連鳥都沒有,做個屁的君子!”林老頭收回手,猶自氣呼呼的,啐道,“你個兔崽子,初時還裝出一副敬老尊賢的模樣,這日子久了,尾巴就夾不住了,愈發無禮起來。”

    趙孟啓揉着頭上痛處,疲賴一笑,“咱爺倆可都是性情中人,何必講那些個假模假式哩,您老今天該不會是專門來勸我的吧。”

    “老漢無兒無女,半截入土,管你去死喲,你也不是那聽勸的人。”

    “那是,聽勸的人也做不成千古一帝不是?”

    “嘖嘖,這不要臉的架勢,倒是和太祖太宗有那麼幾分像。”

    “好吧,您老有事就直說吧,再扯,天都要亮了。”聳聳肩,趙孟啓收起嬉鬧的態度。

    林老頭卻不急,慢悠悠的斟滿一杯酒,恰意呷一小口,“我問你,將來,如果賈貴妃生的是兒子,你會怎麼辦?”

    趙孟啓一愣,“我能怎麼辦?那就是我爹唯一的親兒子,也是我弟,只要他不作死,富貴閒王肯定是少不了的,不對,老頭你問這話,就篤定我能贏?”

    “那你就別管了,記住你說的話就是……”

    說着,林老頭就拎着一壺酒走遠,只留餘音在趙孟啓耳邊迴響。

    ……

    慈元殿偏殿。

    趙官家在殿上坐着,目光緊緊看着殿中一名衣着破舊的老道。

    這老道本名張一葦,乃是知佑聖觀事,也就是住持,不過卻也是官職,領受朝廷俸祿的。

    現在殿中有一張木榻,榻上躺着一名昏睡病的宮女,他正對着這名宮女作法。

    別看張老道身上的道袍破舊寒酸,但鶴髮童顏,揮舞着桃木劍,還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他一邊舞劍,與空氣鬥智鬥勇,一邊繞着木榻,在不經意,衣袖拂過宮女臉部,隨即灑出漫天道符。

    “…急急如律令!呔,妖孽還不速速現形!”

    木劍無鋒,卻放出劍光,如遊龍一般在符雨中翻飛,最後猛然刺中一張道符,黃色的道符上居然沁出了血色!

    與此同時,木榻上的宮女嚶嚀一聲,隨後睜開眼睛,醒了過來。

    “陛下,妖孽已除,咳……”

    張道長嘴角溢出一絲鮮血,臉色煞白,似乎耗費了全部法力。

    趙官家急道,“快扶仙師歇息!”

    過了一會,董宋臣用托盤將被刺中的那張道符呈現在趙官家面前。

    只見道符上的血跡觸目驚心,然後血跡中隱隱有個黑色圖案,趙官家忍不住問道,“這圖是何物?”

    董宋臣仔細看了一眼,“有些像魚鱗…”

    “那是蛟鱗所化。”斜靠在椅背上的張道長出聲回答,“從上面的氣息來看,這鱗片屬於一條五百齡蛟龍所有,據貧道推測,應該是此蛟化龍未成,本該泯滅,但顯然此蛟並不服從天命,試圖利用邪法逆天,它將自身鱗片化作標記,附於世人之身,吸取其精氣維持生機,這才導致病人昏睡不醒,精氣緩緩衰竭!”

    “這!?”趙官家感覺匪夷所思,但所見所聞又讓他覺得非常可信,“這惡蛟現在何處?可否除之?”

    “回陛下,貧道修行不足,法力微薄,實在無法探知此蛟所在,便是拔出這幾片標記,也耗盡了元氣,急需休養。”

    “那可否尋來其他仙師除惡?”

    “陛下,貧道之所以能對這惡蛟略知一二,皆是因爲佑聖真君點化,其他能夠對付惡蛟之高人或許有,但想必不多吧。”

    “這如何是好?這惡蛟對我大宋國運可有關礙?”

    “貧道……無法測知,以貧道的能力,只能勉力維持方圓半里的安寧,而且還不知道未來可有變數。”

    趙官家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不禁在那來回踱步,最後也沒想出個頭緒,悵然嘆道,“那只好走一步算一步,至於這皇宮的安寧,就有勞仙師了。”

    皇宮中暫時恢復了安寧,但臨安市井間依然惶恐不安。

    也幸虧日落之後,不再有新增的昏睡病人,讓人心稍稍平緩。

    百姓們爲了壯膽,往往幾十人聚在一起,或在茶樓酒肆,或在里弄巷道,或是一些大宅院中。

    這種情況下,一個消息伴隨着一張草圖,飛速在一個又一個人羣中傳播開來。

    “那佑聖觀的道長說的沒錯了,一切都是黑蛟作祟!”

    “是啊,那張圖我也看了,那些病人發生的地方勾連起來,正是一條以御街爲脊柱的蛟形,那蛟首正在皇城!”

    “之前聽說忠王被惡蛟附身,老子還不信呢,現在看來,不得不信了。”

    “眼下咱們這些沒在蛟形範圍裏的人,倒是安生了,真是萬幸啊。”

    “呵呵,先別慶幸,我可聽說,那惡蛟吸足了人氣之後,還會再次幻化生長,到時候,誰敢說自己家不會被籠罩?”

    “啊!這可怎麼辦,聽說這附身忠王之後的惡蛟,可虛可實,妖法無比厲害,無人拿它有辦法!”

    “我聽說啊,惡蛟之所以實力強悍,都是因爲他附身的忠王乃是儲君,也就是幼龍,有大宋國運爲恃,便是全天下的高僧道尊都無法傷害到它。”

    “嘖嘖,這惡蛟真是奸詐,居然想出這麼狠辣的法子,那難道我們就坐等它爲禍麼?”

    “我覺得吧,如果忠王不是儲君了,那是不是惡蛟就沒有了依憑?”

    “着啊!仁兄真是聰慧絕頂,此計我看行!”

    “俺也一樣!”

    “在下也覺得這法子好,如果廢除忠王的儲位,咱們就都有救了!”

    像這樣類似的交流,發生在臨安城中的各個角落,一時間似乎所有人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廢忠王,保平安!

    這一夜,整個臨安徹夜難眠,燈火輝煌如白晝,但卻沒有歌舞酒宴,也沒有歡聲笑語,只有一股祈求平安的願望,在惶恐和愁苦中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