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及二十四州的旱情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峯師兄字數:2315更新時間:24/06/27 14:47:35
    李治忙着招收學員發展教育事業的時候,西突厥的新任可汗同娥設所派遣的使團也剛好來到長安。

    自從尼熟去世以後欲谷設就開始在突厥內部不斷挑起事端。

    因此同娥設也準備效仿他的哥哥尼熟,通過抱緊唐朝的大腿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這一次他不惜血本的讓人送來了五百匹戰馬以及無數珍寶。

    希望在獲得李世民支持的同時能夠娶到一名大唐公主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李世民現在聽到這些外國的國主想要找他求婚就覺得膩歪。

    我大唐一共才有幾位公主?

    這周邊幾十個國家如果都想要娶走一個怎麼可能夠分?

    再說了你隨便一個阿貓阿狗的過來就想要求娶我大唐的公主。

    那我大唐公主們豈不是顯得太不值錢了?

    於是李世民和一衆大臣們商量了一下之後便決定拒絕同娥設的求婚。

    他告訴同娥設派來的使臣說:“大唐與西突厥建交已有多年,朕深知兩國之情誼來之不易。

    但朕聞聽西突厥內部如今並不安定,故此不想讓我大唐公主身陷險境。

    賜婚一事還是待突厥內部安定以後再議吧。”

    西突厥使臣聽了李世民的話以後開口道:“陛下,我家大汗乃是真心仰慕大唐。

    求娶公主乃是爲了時刻學習大唐文化,還望陛下看在大汗誠心的份上賜嫁。”

    李世民道:“賜婚一事便無需再議了,朕只盼突厥內部早日安定,以免影響各國商路,繼而引發更多矛盾。”

    使臣道:“陛下但請放心,那欲谷設乃是無知狂妄之輩,如今其既然不服王化,我家大汗定會早日除之。”

    李世民道:“若真能如此則朕心甚慰。”

    使臣道:“如今我家大汗剛剛繼位,還請陛下賞賜一道敕諭冊封我家大汗。”

    李世民點頭道:“朕自會安排禮部官員前往突厥宣讀聖旨,你等大可回去安心等待。”

    那名使臣得了李世民的承諾以後心裏安定了不少。

    他此次前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李世民討要一封冊封的詔書。

    只要李世民肯給就意味着大唐承認了自家可汗的統治地位。

    如此一來自家可汗的便能夠大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

    這樣對付起欲谷設就容易了很多。

    唯一遺憾的是大唐不肯賜婚一位公主,不然的話大汗的地位定然更加穩固。

    那名使臣離開長安的時候李世民同樣賞賜了大量回禮。

    不過其中大多數都是李治的工坊所生產的工業產品。

    看似價值很高其實根本就沒花多少成本。

    這就是工業產品的優勢所在。

    往往一件看似精美珍貴的物品其實不過是一些低級原料經過合成以後的產物。

    而擁有合成技術的一方往往能夠以此賺取巨大的利潤。

    如今因爲李治的出現使得大唐能夠在工業化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但是即便李治再如何神奇也無法改變大自然。

    於是就在大唐各方面一切向好的時候,一場波及範圍極大的乾旱再次降臨到了大唐的土地上。

    貞觀九年夏中,劍南,河東兩地共二十四州相繼上報了旱情。

    李世民召集了一衆大臣來到太極殿商討救災事宜。

    這一次李泰由於最近一年的出色表現再次獲得了上朝聽政的機會。

    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兄弟三人又一次同時出現在了太極殿內。

    戶部尚書王珪先是將兩地受災的州府向一衆大臣做了通報。

    其中劍南道受災之地共有鬆州,交州,當州,袥州等十州受到不同程度的災情。

    而河東道則有雲州,蔚州,朔州,代州等多達十四州受災。

    王珪公佈完受災的州府以後李世民開口道:“諸位愛卿,眼下正是各地莊稼最後的生長期。

    倘若災情持續不解恐會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朕欲派人前去督導賑災之事,不知諸位可有人選?”

    李世民的話音落下以後大殿裏一時沒有動靜。

    這種事情一般也就幾位宰相和各部尚書才有資格發言。

    其他人不過是等着這些大佬的商議結果。

    如果用到自己就拍着胸脯表示一下自己欣然接受,用不到自己當然更好。

    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御史大夫溫彥博開口道:“臣推薦監察御史馬周,監察御史蕭翼分往兩地,督導賑災事宜。”

    出了這種事御史臺和監察院肯定是要出人的。

    於是溫彥博便首先張口推薦了兩人。

    李世民聽了溫彥博的推薦以後點了點頭。

    這兩人中蕭翼多才善謀,能夠隨機應變。

    而馬周爲人忠貞端正,遇事能深入分析,也是不錯的人選。

    房玄齡等人對他們兩人也比較認同,於是紛紛表態同意由他們二人作爲主使帶人前往兩地。

    就當李世民準備開口宣佈對兩人的任命時,李治卻突然站了出來。

    只聽他開口說道:“父皇,兒臣請求前往河東賑災。”

    李世民疑惑地開口道:“吾兒可是有何妙策?”

    李治道:“兒臣暫時並無妙策,但兒臣想爲河東百姓略盡綿薄。”

    李世民問道:“爲何有此想法?”

    李治道:“兒臣封地便在河東,既然拿了當地的食邑自當懂得感恩。”

    李治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其實他考慮的根本就不是這些。

    河東道受災對李治來說絕對算是糟糕透頂。

    他的封地幷州雖未遭災,但周邊形勢卻並不樂觀。

    一旦各地災情過於嚴重定然會有大量百姓逃向太原府避難。

    而河東境內多高山峽谷,百姓們想要安全轉移十分困難。

    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禍端。

    這時候他如果不親自過去看看實在是有些不太放心。

    李治主動申請前往河東賑災頓時讓站在一旁的李泰有些着急。

    如今大哥李承乾已經多次監國,處理政務井井有條頗受父皇欣賞。

    而九弟更是屢建奇功,官職已然相當於宰輔。

    只有自己如今尚且毫無表現。

    此事如果落於九弟之後不知何時才會再有機會。

    想到這些他也上前一步開口道:“父皇,兒臣願前往劍南賑災,以爲父皇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