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九年的三月底李治準備陪同李淵一起返回長安城。
這一天李治早早便起來與段至玄,張磊以及都督府的一衆官員告別。
馮盎更是提前一天就來到了廣州城。
他對李治的爲人非常欽佩,因此決定一定要親自前來送他。
等到李淵的儀仗準備妥當之後,浩浩蕩蕩的隊伍便從別院出發向着碼頭的方向行去。
李治走在人羣的中間,不時與馮盎等人聊上幾句。
當衆人走到通往城外的主路時前行的隊伍卻突然之間停了下來。
不等李治發出疑問,就見前方的隊伍突然向兩邊分開。
李治的視線向前看去,頓時忍不住一陣熱淚盈眶。
大路兩邊此時早已經跪滿了百姓。
這些人就這樣無聲無息的跪在這裏已經不知道多久。
從李治的視線望去根本就無法看到盡頭。
李治顧不得維持自己的形象。
他快步走出官員和護衛們的包圍,向着離自己最近的百姓走去。
百姓們看到李治的身影以後馬上以頭頓地開始高呼:恭送晉王殿下,祝殿下一路平安順遂。
李治伸手扶住一位老人家的手臂想要將他攙扶起來。
沒想到那名老人卻死活不肯。
只聽他開口說道:“小老兒於這廣州城經商半生,唯獨自殿下到來以後才真正感受爲人。
小老兒叩謝殿下爲我等商人除盡貪官污吏,還我等商家一個朗朗乾坤。”
說完這話他俯下身子重重一拜。
李治就聽到“咚”的一聲。
這一聲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李治的心頭。
讓他強忍着的眼淚頓時如同開閘一般傾瀉而下。
就在同一時間近前的其他人全都一頭磕在地上。
所有人都開口感謝李治爲他們懲治了廣州城的貪官。
李治再一次用力攙扶老人同時在口中說道:“本王身爲皇子,一切所爲不過是爲自家社稷,如何當得起老人家如此大禮?
老人家快快起來,莫要讓本王難做。”
那老人在李治的攙扶下緩緩起身。
口中仍不斷說着感謝的話語。
李治將老人扶起以後來到大路的中央開口道:“諸位百姓快快請起,本王年幼,實在當不得如此大禮。”
說完這話他雙手抱拳不斷地向着兩邊回禮。
兩邊的百姓絲毫不爲所動,仍舊五體投地的趴在地上。
段至玄快步來到李治的身邊輕聲道:“殿下快快前行,等殿下走後人羣自會起身。”
李治聽了段至玄的話以後趕緊邁開腳步。
他一邊走一邊對着兩邊的人羣不斷回禮。
同時在口中勸慰着:“諸位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整個儀仗在李治的帶領下也跟着移動了起來。
坐在巨型馬車中的李淵早已隔着薄薄的門簾看到了這一切。
這一刻李淵的臉上露出了無比欣慰的笑容。
隨着李治不斷地前行身後的百姓們終於開始慢慢起身。
他們安靜的跟在隊伍的後面,默默的向着城外而去。
李治沿途不斷地拱手行禮,只有如此才能讓自己稍微感到一絲心安。
送別的人羣包含着各行各業。
他們有的是城裏的商販,有的是以打工爲生的工匠。
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國商人。
他們全都發自內心地感謝李治給他們創造的營商環境。
當李治走到半路的時候突然看到了無數熟悉的身影。
這些人全都是曾經的吐谷渾戰俘。
他們此刻全都跪在地上號啕大哭。
如果說此時有什麼人最不捨得李治離開,那麼毫不意外的一定是這些人。
他們原本的命運應該是被逼着幫大唐開墾出大量土地。
然後不是被販賣爲奴就是被趕到一塊貧瘠的土地自生自滅。
在這個過程中原本不會有任何人關心他們的死活。
甚至就連吃飽穿暖都是一種奢望。
然而李治不但給他們吃了飽飯,建造了房屋,還給他們準備了藥材避免他們生病。
如果這些算是活命之恩,那麼李治接下來所做的事情就恩同再造。
他給這些人爭取到了戶籍,分配了田地,興建了養殖場。
他讓這些人不但能夠活着而且還能活得比大部分百姓都要好。
如今他們的再生父母眼看就要離開身邊,這讓他們怎麼能夠捨得?
李治又一次停下了他的腳步。
這些人與他相處了這麼久的時間,他也同樣有些不捨。
李治走到一個少年的身前扶住了他的手臂。
隨後他一邊用力一邊開口道:“張大壯,本王給你起的這個名字一點也不好聽。
你自己要找個機會讀些書,然後給自己起個好聽些的名字。”
張大壯流着眼淚說道:“大壯會讀書,但是大壯死也不會換掉自己的名字。
這是殿下給大壯起的,將來我要在家譜上認真記下來。”
李治被他的話逗樂了,但是眼淚卻也流得更多。
他拍了拍張大壯的胳膊說道:“隨你便,反正被笑話的又不是本王。”
說完這話他又走向了一旁的王小乙。
李治一邊將他扶起一邊開口道:“嶺南之地太過危險,幹活時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
王小乙哭着點了點頭但是卻抽搐得根本就說不出話來。
李治又扶起了一旁的蒯大富,對他說道:“最近幾月倒是進步了好多,一定要時刻謹記着本王的話知道嗎?”
蒯大富哭着道:“記着呢!”
接下來李治又接連扶起了好多人。
這些人有的是最初的戰俘,有的是後來的災民,還有很多是僚族的百姓。
僚族百姓與李治接觸的時間不長,但李治卻沒少給他們上課。
這些人最初的時候就連上廁所都不知道避諱。
甚至有時連地方都不挑一下。
如果只是男人如此也就罷了。
就連女人也沒見好到哪去。
很多女人都會揹着自己的孩子去幹活。
等到孩子餓了的時候她們就會直接在人前給孩子餵奶。
李治光是幫他們養成衛生習慣都浪費了很多的時間。
更別說還要讓他們明白什麼是禮儀廉恥。
如今這些人也終於感受到了李治對他們的好,大老遠的跑來給李治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