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雖然想要跟着李治賺些錢,但是他心裏想的卻不是白嫖。
他手裏現在還有個十幾二十來萬貫,在他想來這些應該夠用來投資了。
可是他想要投錢李治卻有些爲難了。
如果按照市價計算的話這鍋爐和暖器的製造投資可是不小。
不但要使用最好的碳錳鋼而且還要僱請最好的工匠來打造。
先不說別的,就光是鋼材的價格都達到了幾十文每斤。
這還多虧了鍊鋼工藝已經改進完,不然的話連鋼板都生產不出來。
再加上一些專用的設備和模具全都算下來沒個兩百萬貫根本就拿不下來。
問題是那些設備和模具等等都是李治自己設計製造的,他花的錢其實並不是很多。
所以這錢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和自己的老子去要。
於是他又一次開口拒絕道:“父皇,您就當這是兒臣的一點心意,勉爲其難的手下吧,不然兒臣真的不好意思張口。”
李世民一擺手大氣地說道:“這如何使得?父皇在其中插上一手已是佔了你的便宜,怎可平白拿了你的?”
李治爲難地說道:“父皇,不是兒臣跟您客套實在是這投資它有些不好計算啊!”
李世民道:“這有何難?你便按照市價覈算一下,看看每成股份該算多少錢,父皇看着投資便是。”
李治見他一再堅持於是只好咬牙報低了一半的價格。
他開口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實在要投錢那就按十萬貫一成股份好了。”
李世民聽了李治的報價之後剛剛還充滿自信的臉色當時就僵硬了下來。
他吃吃地開口問道:“多…多少?十萬貫一成?”
李治低着頭咬牙道:“就算是十萬貫好了,畢竟設備都是兒臣設計的其實並沒有花費太多。”
李治怕李世民不想讓自己吃虧非要多給,於是就咬牙認下了這個價格。
可他不知道的是此時李世民是覺得十萬貫一成股份太貴。
此時李世民的臉色已經開始慢慢漲紅。
他覺得剛纔自己有些託大了,早知道這樁生意的投資要這麼高,他就不會把話說得這麼滿。
如今放着白給的一半股份不要,而自己掏空老底居然只能換回來兩成。
先不說這兩成股份是多是少,光說自己掏出去這些錢以後的日子他也不好過啊!
總不能這邊剛把錢投出去扭頭就開始伸手要分紅吧?
他這邊由於尷尬半天都沒開口說話。
李治便覺得奇怪,於是擡起頭來向李世民看去。
這一看正好看到了李世民漲紅的臉色和尷尬的表情。
於是他又一次會錯了意。
只聽他開口道:“父皇無需覺得愧對了兒臣,兒臣的實際花銷確實也就這些。”
這句話落到李世民的耳朵裏之後,他恨不得趕緊找個地縫鑽進去。
天知道,他現在是真有點兒騎虎難下啊!
瞭解李世民的張阿難這時候終於看不下去了。
他現在已經快要憋出內傷來了。
只聽他在一旁開口勸道:“陛下,恕奴才多嘴,既然晉王殿下願意盡一份孝心,陛下不如就此成全了殿下。”
他儘量控制好嘴角的笑意繼續說道:“奴才看來與其花一些小錢來入股不如在生意上支持一下殿下。”
李世民聽了張阿難的話以後有些不自然地看向了李治。
他自己現在是很願意接受這個意見的。
只是不知道李治是什麼態度。
幸虧李治沒讓他失望。
只聽李治說道:“兒臣也認爲張總管言之有理,還請父皇成全。”
李世民聽了李治的話以後心裏大大地鬆了口氣。
他這回連句客氣話都沒敢說,直接就假裝勉爲其難地答應了下來。
李治可不知道自己的老子現在是個什麼心情。
他見李世民答應了下來馬上就告退一聲,匆匆跑回安置點去監督那裏的運作了。
現在他手裏也沒有多少錢了,因此必須要時刻關注這幾樁生意的進展。
李治前腳剛剛離開太極殿,李世民和張阿難兩人就對視了一眼。
到了這時張阿難終於憋不住自己的笑意“噗呲”一聲笑了出來。
李世民漲紅着臉笑道:“狗奴才,此事你一定要替朕保守祕密,不然朕的臉可就要丟大了!”
張阿難忍住笑意連連點頭,他現在都不敢開口回話,生怕自己再笑出來。
長安城的東西兩市以及位於城郊的南市,都有大量的百姓圍在賣蜂窩爐的攤位前。
李治僱請的銷售人員正在口沫橫飛地介紹着蜂窩爐的各種優點和購買政策。
在他們旁邊都會有一個正在燃燒的蜂窩爐,專門用來讓人仔細觀察。
每套蜂窩爐的價格都不便宜,因此即便有着優厚的分期政策普通百姓們也很難輕易地做出決定。
因此開始的時候購買者寥寥無幾。
不過這種情況也僅僅維持了兩天。
在這兩天的時間裏那些之前購買了蜂窩爐的人全都充分體驗到了蜂窩爐的好處。
他們白天用蜂窩爐來燒水做飯,能節約一些買木柴的錢,晚上封好爐子還能維持室內的溫度。
就連他們剛剛洗完的衣服都能依靠煙囪的溫度快速烘乾。
即使是有些不捨得大量燒煤的家庭也可以將爐火關小維持一個可以接受的溫度。
於是這些人就將他們的使用經驗傳授給了左鄰右舍。
那些鄰居們聽到他們的介紹以後就有人禁受不住誘惑也選擇了嘗試。
很快賣蜂窩爐的攤位前購買的人羣就逐漸多了起來,並且很快就出現了排隊購買的現象。
幾天之後,裴明禮之前聯繫的一些商販就紛紛確認這是一門可以賺錢的生意。
於是他們都主動跑來與裴明禮簽訂了代銷合約。
前後不過十來天的時間蜂窩爐的銷售就步入正軌。
接下來就輪到了足以媲美奢飾品的鍋爐迎來大賣。
先是趙郡李氏在長安城的家主給自己家的宅子安裝了一套比較大的。
這一臺鍋爐配上暖器以後將他家的十多間房屋全都燒得溫暖如春。
就連一些本該在冬天枯黃的綠植都有了一些重新變綠的徵兆。
能買得起鍋爐的人圖的就是一個面子。
於是他馬上就宴請了一些賓客來他家感受一下鍋爐帶來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