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承諾最終還是沒能在轉天實現。
當他在小朝會的時候拿出昨晚記錄下來的東西時,在場的房玄齡,王珪以及李靖三人都被上面的法條給震驚到了。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負責主審法令,因此他對這幾十條法律最有發言權。
此時他拿着這份文稿激動地說道:“陛下實乃千古明君,竟能想到如此精妙之法來規範商事。”
侍中王珪和李靖兩人也同聲開口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聽了三人的誇獎以後慚愧地擺手說道:“三位愛卿誤會了,這些法條皆是出自晉王李治之口,朕不過是負責記錄一下罷了。”
房玄齡三人聽了李世民的話以後幾乎在同一時間全都滿臉震驚的開口說道:“這不可能!”
房玄齡緊跟着滿臉嚴肅地說道:“陛下愛子心切臣等可以理解。”
說到這裏他話鋒一轉繼續道:“然則立法非是兒戲,陛下怎可將如此大功強加到稚童身上?”
王珪也是滿臉怒氣地在一旁接口道:“陛下此舉實在是讓臣等無法接受,請陛下收回此言。”
李靖道:“請陛下三思,此舉只怕反會害了晉王殿下。”
李世民見到三人的反應之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高興地“哈哈”大笑了起來。
就當房玄齡三人滿臉疑惑,不知這是何故的時候。
李世民開口說道:“三位愛卿如此忠君體國讓朕很是欣慰,然則此法確實乃是出自晉王之口,朕實在是不敢居功啊!”
說到這裏他擺手打斷了房玄齡將要出口的發言。
只聽他繼續說道:“不瞞各位,昨夜晉王說出此法之時朕的驚訝絲毫都不遜色你等。”
房玄齡聽了李世民的話以後依然固執地說道:“陛下,非是臣等多心,實在是此事太過神異。”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道:“如若陛下堅持此言,臣請陛下將晉王召來與臣奏對一番。”
王珪和李靖兩人沒有說話,倒是臉上的表情顯示他們也是這個意思。
李世民知道單憑自己肯定是無法說服這三位丞相了。
於是他只能搖頭嘆道:“既然三位有所疑慮那便依了你等吧!”
說完這話他對侍立在一旁的張阿難說道:“阿難,去請晉王殿下前來太極殿議事。”
房玄齡三人看到李世民真的同意了他們的要求,臉上全都變了顏色。
三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一絲震驚和迷茫。
如果此事是真的,那麼晉王李治的聲望將會瞬間大漲,甚至風頭直接冠絕諸王都不爲過。
因爲以晉王如今的年紀做出此事,實在是太過逆天。
而如果一旦被三人證明此事完全是陛下想要強行拔高晉王的地位,那豈不是反而害得晉王再無出頭之日?
太極殿裏自從張阿難離開以後就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
此時最輕鬆的就是高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
他現在甚至有閒心用手撫摸着龍椅兩邊的扶手感嘆着李治的奇思妙想。
時間似乎過了很久,就當殿內的所有人都等的有些焦急的時候外面終於出現了動靜。
只聽張阿難的聲音從門外傳來:“晉王殿下到…”
隨着張阿難的聲音落下李治的小短腿艱難地邁過了太極殿的門檻。
他先是規規矩矩地給在場的衆人依次行禮隨後才開口對李世民問道:“不知父皇傳喚兒臣所爲何事?”
李世民聽了李治的問話以後並沒有開口回答,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房玄齡三人。
房玄齡見李世民的目光看來當下也不囉嗦。
他直接開口對李治問道:“晉王殿下,今日聞聽殿下爲我大唐貢獻了一部商法,臣下不才,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
李治回答道:“房相儘管請問。”
李治的態度不卑不亢,完全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這讓房玄齡又是一驚,心想:“莫非這部律法真的是晉王所出?”
不管如何眼下已經到了這一步他也只能繼續下去。
於是他開口問出了李治提出商標的概念是出於何種目的,爲何要鼓勵商人註冊商標等問題。
對於這些李治自然是毫不遲疑地對答如流。
接下來王珪和李靖兩人又分別提出了一些問題。
其中有幾個完全是詢問提出某條法律的初衷以及想要杜絕的是那種現象。
隨着問題被李治一一解答,房玄齡三人的神色變得越來越震驚。
他們現在已經能夠確認這些法條的確全都出自李治之手。
然而這個發現也徹底打破了他們對於天才的認知極限。
太極殿裏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房玄齡三人看向李治的目光充滿了難以言喻的複雜。
少頃之後,負責修編唐律的房玄齡突然跪倒在了地上。
他滿臉慚愧地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臣愧對陛下的恩重,主持修編律法三年尚未完成,比之晉王殿下差之遠已。”
房玄齡的這個動作把李世民嚇了一跳。
他連忙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快步走到房玄齡跟前將他扶起。
口中說道:“愛卿切莫妄自菲薄,國法事關我大唐根基自當慎之又慎,豈可拿來與一部小小的商法做比?”
房玄齡道:“陛下不必爲臣緩頰,晉王此法確實嚴謹精妙臣自愧不如。”
李世民安慰道:“愛卿不必在爲此事糾結,朕心中自有公論。”
說到這裏他又繼續道:“此法雖好但尚有多處不合時宜,還需愛卿多多費心,整理一番。”
房玄齡聽了李世民的話以後沉默了一下說道:“陛下,臣有一不情之請望陛下應允。”
李世民道:“愛卿大可說來。”
房玄齡扭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李治隨後開口道:“臣請晉王殿下協助參考,以保證此法能夠儘快完成。”
房玄齡這話說完李世民並未立即答應。
他轉頭看向了一旁的王珪和李靖兩人,想要看看他們的態度。
王珪見李世民向自己看來當即毫不猶豫地說道:“臣贊同房相的意見。”
李靖道:“臣附議。”
一旁的李治此時已經高興得有些找不着北了。
他沒想到自己僅僅只是隨便剽竊了幾十條產權法就爲自己換來了如此難得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