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李家無罪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樂活活字數:2117更新時間:24/06/27 14:46:31
“楚家上下幾十條人命,求爺爺告奶奶勉強贖出來一個三歲孩童和年邁管家,這場冤案血淋淋的放在你眼前,你有什麼不承認的!”
李尋春心慌亂麻,這些事已經過去十五年了,沒想到還能被揪出來!
“你都知道了?是崔必安那個老頭告訴你的!”
“是又如何?這個罪你到底認不認?”楚臣冷眼盯着他,倒想看看他還想鬧什麼幺蛾子。
李尋春已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如今我都是階下囚了,我還認什麼罪?我唯一的罪就是將那些米糧賣給你,不然我李家早就掙得盆滿鉢滿了!”
見他冥頑不靈,楚臣也不再多言,只是揮揮手讓下屬行刑。
“既然你不願意說,那就爛在肚子裏下黃泉去贖罪!”
李尋春的錯可不僅僅是楚家這一樁一件!他既然閉口緘默,那就讓他在鞭刑下面好好反省。
他細皮嫩肉,被鞭子打的體無完膚,嘴裏喊着哎呦哎呦。
此刻崔必安憂心而來,“楚老弟,你就這麼行刑?真能逼問出什麼嗎?若是他咬碎了不情願說呢?”
楚臣搖頭否認,“大人您放心,出了什麼事我擔着,您不必擔心,我有的是辦法能讓他開口!”
他揮手讓下屬收鞭,用專程調製的辣椒水潑在了李尋春的身上。
一時間,地牢中傳出他的陣陣慘叫。
“楚臣!你知道我夫人大舅是誰嗎!你這麼對我,有想過後果嗎?”
他疼的嗷嗷直叫,口齒不清地說出這番話。
楚臣冷不丁噗呲一笑,“你是說衝州刺史崇天奇?”
他那雙怨毒的眼睛透過血淋淋的頭髮看過來。
“那可不!你現在知道害怕了?已經來不及了!老子身上的傷就是最好的證明!”
可惜一個衝州刺史,楚臣又怎會放在眼裏?他上一世加官進爵是北境大名鼎鼎的兵王!難道現在害怕一個小小的衝州刺史?
見招拆招罷了。
何況李尋春惡貫滿盈,貪財數字多不勝數,殺他一個小小員外,又如何?
“所以你是認爲,我不敢殺你?”
他一句話就道出李尋春的底牌。
李尋春早就賤命一條,如今更是死皮賴臉,“楚臣,十五年前你父親鬥不過我,十五年後你也奈何不了我!你楚家永遠都是我李家的手下敗將!這地牢就是我想走就走,想留就留的地方!”
這番囂張的放眼,讓崔必安的右眼都跳了幾下,“李尋春,本縣令在此,你怎可妄言!”
李尋春囂張嘎嘎直笑,被綁在架子上還不安生,對着他曾經賄賂的縣令大人翻了個白眼。
“崔必安,你這個老東西別在那假惺惺的了!這一次肯定也有你的手筆,等老子出去了,肯定要讓我大舅子弄死你!”
他眼冒兇光,再將目光落到楚臣身上。
“楚臣!你也是一樣!你也得死,還有那個賤人蘇玲瓏,老子就是看上她了,等你死了,老子也不會放過她,你等着!”
他怒口不在意言語,如同一隻被激怒的餓熊。
“等我大舅子救我,抄我家的那些無名小卒,也得死!都得死哈哈!”
崔必安從未見過這麼囂張的階下囚,捂着心口差點被氣暈過去,“你!你!”
誰知下一秒,兩把匕首就破空鑽入了李尋春的眼眶,一時間濃稠的紅白液體噴灑而出,朝着四面八方落散,李尋春後知後覺的嗷嗷大叫,四肢如同蛆蟲一樣在架子上掙扎,妄圖捂住受傷的雙眼。
“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他撕心裂肺的大吼,此刻身體每一個片肌膚,都在痛苦的叫囂。
這一幕把崔必安都看傻眼了,半天他才回過神,驚恐地望着楚臣。
他居然兩隻匕首憑空命中了李尋春的雙眼,直接將兩隻眼睛捅穿,甚至匕首的力度剛好入骨三分,並未傷及要害,只會讓李尋春眼瞎。
這種驚人的力道,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崔必安本以爲自己年歲稍大,經驗手腕都會比他豐富,可沒想到,自己那些小小把戲根本不夠看。
“楚老弟,你不去做猛將可惜了。”
這種能耐,哪怕被王孫貴族看到,恐怕都會當個人才收入囊中。
臨陽縣根本容不下這尊戰神啊!
如今他對楚臣不僅僅有賞,還有敬畏。
楚臣擺手,他並非嗜血成性,只是想告訴李尋春,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李罪民,地牢不是你叫囂的地方,此處只有律法沒有權勢!收起你囂張的嘴臉,不然下一次割掉的就是你的喉嚨!”
鏗鏘兩段話,更讓圍觀的手下震驚。
這般精簡嚴肅的態度,可不是誰都能給的!
哪怕是幾十年經驗的行刑官,恐怕都沒這等氣勢。
李尋春哀嚎良久,終於嚎累了,整張胖臉疼的煞白,看起來都消瘦了許多。
楚臣揮手,讓手下取下匕首,又是兩下痛,李尋春只是掙扎一陣,都沒力氣吼了。
此刻蘇玲瓏也送來了飯菜,她提着食盒身後跟着兩位奴婢,看到血腥味的場景一時間乾嘔起來。
兩個丫鬟也嚇得臉色煞白,恐怕晚上回去要做夢魘。
楚臣趕緊迎上去將她摟在懷中,擋住了血腥的場景,“你怎麼來了?這裏煞氣太重,日後在外面等我便好。”
蘇玲瓏吞了吞口水,欲言又止,“好。”
她應了一聲,乖乖放下食盒就去外面等候。
崔必安小心翼翼的湊過來,望着已經不成人樣的李尋春,欲言又止,“楚老弟,崇天奇少說是個刺史,恐怕會想法子給李尋春報仇,咱們絕不能失手,你真有法子逼問出當年真相?”
若是問不出真相,李尋春無法簽字畫押認罪伏誅,那楚臣怕是要背上濫用私刑的罪名,屆時可就難辦了。
這個道理楚臣何曾不懂?可他既然做了,就是做了十足的準備。
北境圍剿倭寇,外敵中也有不少地位優渥的俘虜,處刑逼問也無法撬開他們的嘴,但沒人能在他楚臣的手中撐過兩日。
因爲他太懂這些富貴之人的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