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戰爭之後,必有凶年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寫網文太難了字數:4294更新時間:24/06/27 14:34:51
趙括和阿善德交談了一會兒,互相說了一些場面話。
由於對對方實力的忌憚,雙方都很剋制,表現得非常有禮貌,交談的也很開心。
畢竟除了實力上的競爭之外,趙國和孔雀王朝在很多方面是互補的,孔雀王朝非常需要趙國的絲綢、瓷器、紙等等。
趙國也需要孔雀王朝的糧食和棉花。
至於香料、玉石啥的,趙括其實是看不上的,這兩種東西一種是因爲物以稀爲貴,一種本質上就是石頭,因爲好看才被捧起來的,更多的是智商稅。真正的價值並沒有多少,更無法和糧食、棉花相比。
不過大家願意花高價買,趙括也樂見其成,反正朝廷能夠從中賺錢,怎麼都不會虧。
「寡人聽聞孔雀王朝西方還有一個名叫塞琉古帝國的國家?使者可否和寡人說說。」趙括問道。
阿善德聞言,心中頓時有些警惕,這兩年孔雀王朝將趙國的絲綢倒賣到塞琉古帝國,可沒少賺錢,這還是因爲從趙國到孔雀王朝的商道剛剛開發,沒有真正形成規模,否則孔雀王朝還能夠賺更多的錢。
如果趙國繞過孔雀王朝,直接將絲綢賣給塞琉古帝國,孔雀王朝將會少賺不少錢。
「稟趙王,塞琉古帝國確實在我孔雀王朝西方,不過那裏的人不像我孔雀王朝的人這般友好,遍地土匪和盜賊,喜歡掠奪其他人的財物,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都拒絕和對方來往。」阿善德說道。
趙括笑了笑,塞琉古帝國是啥樣他不知道,但他知道阿善德的話不能輕信。
不過從趙國到塞琉古帝國也不是必須走孔雀王朝的,不管是陸路還是海路,都能繞過去,只是現在商路剛剛開闢,趙國對那裏的環境還不熟悉,也沒有軍隊駐紮,讓孔雀王朝多賺一筆,也是對趙國商人的一種保護。
「我趙國打算和孔雀王朝建立長期穩定的貿易往來,使者覺得如何?」趙括說道。
「這是我孔雀王朝的榮幸。」阿善德說道。
按照慣例,朝會之後就是宴會。
阿善德對此非常期待,趙國連街邊的食肆做的菜餚都如此的美味,宮中御廚做的美食可想而知。
不過阿善德畢竟是貴族出身,代表的是整個孔雀王朝,不可能在這件事上表現的急不可耐,而是學着趙國人,慢慢的吃着,只是阿善德不會用筷子,用的是勺子和叉子。
大家吃的差不多了,一名名貌美的舞姬從殿外走了進來,不管是趙人還是孔雀王朝的人,都非常擅長歌舞,諸多大臣紛紛起身,在大殿中央舞動着身軀,孔雀王朝使者見狀,也開始參與其中,場面非常熱鬧歡快。
宴會一直持續到傍晚,大家盡興之後,孔雀王朝的使者才被送回官署住處。
接下來就是趙國和孔雀王朝的正式商談關於雙方貿易往來的事情,因爲趙牧對孔雀王朝最爲瞭解,所以由其擔任主使,魯仲連擔任副使。
因爲雙方都是第一次,沒有什麼經驗,這次商談足足持續了三天,雙方才將所有細節敲定。
不過由於趙國最需要的糧食和棉花,無法大批量走陸地運輸,因此還要等到袁華開通海上絲綢之路。
在趙國和孔雀王朝建立商業往來的同時,秦國也不甘寂寞,派人聯絡楚王,並提出和楚國聯姻,將女兒嫁給楚王。
同時秦王柱還派人向韓國求親,請求韓王嫁女給太子,想要用聯姻的方式瓦解三晉的聯盟。
但老天似乎並不眷顧秦國。
四月份,僅僅當了數個月的秦王柱駕崩,諡號秦孝文王。
太子子楚繼位。
由於國君駕崩,秦王柱無法娶親,只能將聯姻之事暫停。
秦
國接連遭逢大敗,又連續失去兩位君主,老天似乎在警示秦國要走向衰落,朝堂上暮氣沉沉,朝臣都提不起來精神。
子楚雖然成功的成爲了秦王,卻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他爺爺留下的戰爭賠款還沒有還完。持續多年的戰爭,將秦國打的千瘡百孔,百姓心中敢怒不敢言,朝廷威望大降,行政效率降低,多地發生百姓逃亡的事件。
此時秦國可謂是內憂外患,如果他不能將這個爛攤子解決,秦國將有亡國之危。
「大王,秦國接連大戰,多次加派賦稅和徭役,百姓苦不堪言。臣以爲,我秦國現在應該減免賦稅,降低勞役,來減輕國人的負擔。」呂不韋抱拳說道。
范雎死後,他也成功當上了秦國相國。
不過秦王柱和秦王子楚並沒有對他像以前那樣信任,反而有些疏遠,子楚也沒有像當初在趙國承諾的那樣,和他共同享有秦國。
後來呂不韋才知道,秦王柱和子楚的後宮中,有人說他壞話。
也就是呂不韋本事足夠大,讓秦王柱和子楚離不開他的幫助,但凡換個人,可能就不是疏遠那麼簡單了。
「相國說的輕巧,減免賦稅,國人的壓力確實減輕了,我秦國拿什麼來賠償趙國和齊國每年的兩百萬石糧食。拿什麼給官吏發放俸祿,拿什麼訓練軍隊?不訓練軍隊,等到趙國再次打過來,我秦國拿什麼抵擋?」王翦沉聲說道。
隴西騎兵自上次近乎團滅之後,直到現在都沒有完成補兵。
隴西騎兵的兵源隴西郡已經落入趙國手中,唯一能補兵就只有北地郡,但是北地郡人口稀少,符合隴西騎兵條件的士卒就更少了。
同時戰馬也是問題,隴西郡和河西走廊在手的時候,秦國並不需要爲戰馬發愁,但如今只剩下北地郡,戰馬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除此之外,養這麼多戰馬和士兵,對於秦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秦國國土大幅縮水,每年賦稅去掉給趙國和齊國的賠償,已經不剩多少了,每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
原本應該在年初發放的俸祿,更是直到現在都沒有發。
朝堂上大臣沒有說什麼,但不少地方官吏已經頗具怨言。
那些***有大量的土地,不差這點俸祿,但是他們這些基層官吏,可就等着這點米下鍋呢。
朝廷不發放俸祿,他們拿什麼養活一家老小?
朝廷現在的情況是有目共睹的,王翦也知道朝廷不好過,但就算再不好過,也不能耽誤了大軍。
沒有大軍,就不是好不好過的問題了。
而是亡國的問題。
接着朝堂上又是一番爭吵,最後誰也沒有說服誰。
秦王子楚無奈的揮了揮手,宣佈散朝。
這樣的場景,他已經見了很多次了。
五月,本來應該是豐收的喜悅,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大戰之後必有大災的原因,今年中原各地的收成都不是很好。
魏國和韓國,楚國淮北地區皆出現乾旱,趙國南部同樣如此,情況比魏國稍微好一點。
河套和燕地卻獲得了罕見的大豐收,經過五年的開墾,河套已經化作十萬頃良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河渠縱橫,儼然一座塞上中原。
大家心中充滿了驕傲,這一片沃土是他們從無到有一點點建設而成的,每個地方都凝聚着他們心血。
五年減免賦稅已經結束,沒等官府收稅的小吏催促,大家已經將準備繳納的糧食扛到地頭,等待着小吏過來收取。
小吏一邊和大家討論收成,一邊給大家計稅,記完之後,取出兩張紙條,上面寫清戶主姓名,家中幾口人,多少畝地,水田多少
,旱田多少,上田多少,中田多少,下田多少,應該收多少稅,實際收多少稅。
戶主覈實清楚沒有問題之後在紙條上簽字,不會寫字則按手印,一式兩份。
戶主若是瞞報,被官府查出來之後,會遭受罰款,甚至罰沒土地。
小吏若是多收或者少收,輕則停職,嚴重者抄家。
戶主發現問題,可以向官府反映,官府不應,則向鄉校反映,鄉校直接反映給趙勝。鄉校不管,還可以通過同鄉的士兵從軍隊反映給太尉。
最後實在沒人管,則敲登聞鼓,一般來說,到這種程度,至少整個郡上上下下都會被徹查,但凡有點問題,一個都跑不了。
雖然無法徹底杜絕類似淋尖踢斛這種事情發生,不過在現有的條件下,趙國已經將亂收賦稅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豐收之下,燕地迅速恢復元氣,田畝已經重新統計,趙國可不管你權貴不權貴,所有土地都要丈量,登記在冊。
趙國在遼東和遼西建了數個港口和鹹魚加工廠,還有造船廠,鹽場,其他海產品加工廠等等。招納當地百姓做工。
對於沒有和趙國對着幹的貴族,朝廷也會賣給他們船,讓他們捕魚。
趙括對貴族沒有什麼仇視,但前提是他們遵守趙國法律。
過了農忙之後,大家就跑去挖河修路,或者去工廠上班,修路的工錢已經從十錢漲到了十五錢,工地管一頓午飯。
鄭國還實行了激勵政策,對於表現好的俘虜,減少其服刑時間,最多能夠減少一半,也就是說,兩年半就能回家。
這對於俘虜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興奮的好消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遼河平原的開發速度顯着提升,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按照鄭國預計,照這樣下去,最多十年就能完成遼河平原的改造,這還是因爲俘虜只能幹五年,否則時間還能再縮短一點。
當然,十年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已經很短了。
趙國南部乾旱仍然在繼續,大家都在想辦法灌溉,不少水渠都沒有水,邯鄲城外的牛首水淤泥***在外面,都能夠看清河底,隨時都有可能斷流。
滏水和漳水的水位也大降,百姓面帶憂愁。
趙括下令各地一定要穩住物價,糧食,鹽等必需品禁止漲價,趙國邊境禁止一粒糧食流出。
同時組織百姓挖河,疏通河道,過去疏通河道很麻煩,只能等到秋冬,水落石出的時候疏通河道,這個時候天氣又已經寒冷了,無法持續太長時間。
如今由於乾旱,各個河道都沒有水,正是疏通的好時機。
趙國的情況還算是好的,韓魏兩國和楚國北部乾旱更加嚴重,三國國君多次公開祭祀天地求雨,但都沒有什麼效果。
趙括也率領趙國民衆在邯鄲城外,使用九鼎作爲禮器,祭祀天地,但這次沒有任何天地異象發生,別說雨了,連風都沒有。
「老子就知道這玩意不靠譜。」趙括拍了拍九鼎,不滿地說道。
拋開時代和文化傳承的因素,怎麼看都是普通的銅器罷了,就算用精神力探測,也沒有任何神異的地方。
不過上次祭祀,九鼎確實發光了。而且大家都說秦武王就是舉鼎遭受反噬而死。
趙括也不敢過於放肆,有什麼話只敢在心裏說說。
「天上連一片雲朵都沒有,即便是人工降雨都做不到。」藺相如嘆了一口氣。謀士使用精神力降雨的前提是有水汽,現在天上一點水汽都沒有,就算趙國所有謀士加一起,也別想下一滴雨。
「你們趙國在這方面就比不上我們孔雀王朝,我們那雖然也有沙漠,但大部分地區都雨水充足
,土壤肥沃,從來不會乾旱,隨便撒把種子就收穫,每年可以種植兩季,少數地區可以種植三季。」
阿善德回國了,但是留了一位副使駐紮在邯鄲,等袁華回國之後,走海路跟隨袁華返回孔雀王朝。
這段時間隨着副使對趙國的瞭解越發深入,心中也更加吃驚,趙國似乎哪哪都比孔雀王朝強。
但是現在,他終於發現了趙國不如孔雀王朝的地方:這塊地不行!
轟!
恐怖的精神壓力從荀子身上爆發出來,如同狂風暴雨朝着四周席捲而去。荀子臉上再無往日的溫和,眼睛中射出兩道精芒,他努力壓低聲音:「使者說的是真的?」
「當然。」孔雀王朝使者昂着臉說道,「我們國家從來沒有爲糧食發愁過。」
「你們國家沒有人餓死嗎?」荀子問道。
「當然有,不過都是些首陀羅和賤民。死了也無所謂的。」使者毫不在意的說道,種姓制度的下層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人。
等到使者離開,荀子臉色頓時一沉,走到趙括面前,鄭重的說道:「大王,一年三熟之地,即便是傾全國之力,也要將其打下來。如果不打下來,以後子子孫孫都會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