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儒墨之爭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寫網文太難了字數:2179更新時間:24/06/27 14:34:51
“儒家和墨家什麼時候又爭起來了?”趙括看向身旁的藺相如和觸龍,奇怪的說道。
“……”兩人愣了一下,觸龍無語的說道,“儒家和墨家都爭幾百年了……從來沒有停息過,大王爲何要說‘又’?”
“……”這回輪到趙括愣了,“和墨家爭幾百年的楊朱學派嗎?”
“大王說的沒錯,楊朱學派和墨家爭了很長時間,不過墨家真正的敵人一直是儒家,而非楊朱。”藺相如說道。
原來,雖然楊朱學派巔峯時期與墨家二分天下,但大家都明白,楊朱學派成不了氣候。
原因很簡單,楊朱學派講究‘爲己’,人人都爲己,誰來爲公?沒有人爲公,國家還怎麼玩?
各國統治者的聯手打壓下,楊朱學派沒風光多久就走下坡路了。
這就是適者生存。
如今楊朱學派只剩下一脈還在傳承,趙括也只是讓這一脈的思想不要斷絕,至於發揚光大,那是不可能的。
他可以保留華夏的璀璨思想,但不能挖自己的牆角。
“那墨家和儒家呢?”趙括詢問道。
邯鄲學院的小道上,藺相如說起了儒家和墨家的恩怨。
原來,墨子是儒家弟子出身,年輕的時候曾經拜師儒者,學習孔子的儒學,《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
不過,墨子和絕大多數人不一樣,不僅沒有認同儒家,反而越學越產生了一個想法:老子學的是個什麼玩意!
父母死了,兒子什麼都不幹,要守孝三年?
狗屁的禮樂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扯澹呢,老子憑什麼出生就要低人一等?
還有玩音樂,那是正常人能玩的起的?有那個時間,你去耕兩畝地,處理兩份文件,也比聽那些聒噪的玩意強。
儒家,不學也罷!
於是墨子就光榮的退學了。
這要是個一般人,退學也就退學了,但墨子是誰啊,我不僅要退學,還要搞一個比儒家更先進的思想學說。
於是乎,墨子就創建了墨家,並頒佈了儒家四大罪狀。
一,非鬼。儒家不敬鬼神,鬼神如果不高興,會降下災難到人間。
二,厚葬久葬。人死了,陪葬無數金銀財寶,鋪張浪費,家裏都被搬空了,活人怎麼活?更有甚者賣身葬父,賣身葬母。還要守孝三年,白白浪費時間。
三,天命。儒家認爲生老病死貧富都是命中註定的,否定奮鬥的意義。
四,爲樂。徒耗社會財富,皆爲“繁飾禮樂以淫人。”
接着,墨家還提出了十條思想,以此來應對儒家的‘仁’和‘禮’,分別是‘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用’、‘節葬’。
孔子認爲“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墨子就‘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孔子認爲,人人都要努力成爲‘君子’,墨子就自稱‘賤人。’
孔子認爲,“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哪怕國君,父親不愛你,大臣或者兒子也要無條件的愛他們。
墨子就認爲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家都要互相關愛。
孔子認爲‘敬鬼神而遠之,’離鬼神越遠越好。
墨子不僅相信有鬼神,還認爲一個人如果做了好事,鬼神會獎賞他,一個人如果做了壞事,鬼神會懲罰他,以此來鼓勵人向善,約束人心中的惡。
孔子認爲凡事天註定。而相信鬼神的墨子卻不相信命,他認爲我命由我不由天。
儒家重祭祀,墨子說儒家“執無鬼而學祭禮,是猶無客而學客禮也,是猶無魚而爲魚罟也。”簡直就是謬論,滑天下之大稽。
儒家重禮樂,墨子就提出‘非樂。’
“昔者齊康公興樂萬,萬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日食飲不美,面目顏色不足視也;衣服不美,身體從容醜贏,不足觀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繡。”
墨家和儒家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尚賢。’
不過,這也是所有學說,包括國家的共同點,畢竟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會把有才能的人推走,而是想盡辦法吸引過來。
墨家十論一經上市,就給了儒家重重一擊,在各國廣泛傳播起來。
之後孟子等儒家先賢開始對墨家進行反擊,認爲墨家的‘兼愛’是‘無父。’
而墨家則認爲儒家“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父母妻嫡長子皆守喪三年,而叔伯弟兄庶子等則守喪五月是僞善,你要是真善,咋不守一樣的?
兩派的仇恨簡直比天還高,比海還深。
即便是墨子去世之後,墨家分裂,兩派的鬥爭也沒有停止。
孔子的弟子,子夏,到了魏國,開創了西河學派,弟子李悝,在魏國展開變法。
衆所周知, 法家可以爲骨,卻不能爲肉,若全用法家,則太苛刻,必須有其他學派作爲輔左。
而李悝變法正是以法家爲骨,以儒家爲肉,選賢舉能,開創魏國百年霸業,把秦國死死的鎖在關中,一步也出不來。
申不害變法,則是以法家爲骨,黃老學說爲肉,被申不害稱之爲‘術’。
簡單來說就是,國君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一天到晚裝神祕,這樣誰都猜不透你想什麼,所有事都交給大臣。
漢初的時候,漢朝正是依靠黃老學派的‘無爲’迅速恢復國力。
魏國衰弱之後,墨家相里氏一派進入秦國。
商鞅變法雖然是李悝變法的升級版,卻不是以法家爲骨,儒家爲肉,而是以法家爲骨,墨家爲肉,完成的變法。
秦法,便是以墨法爲基礎進行編纂的。
不僅如此,商鞅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下令‘焚書’的狠人。
自此之後,秦國成爲了儒家禁地,除了荀子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儒家弟子入秦,直到秦始皇一統,儒家沒有辦法,只能舔着臉投靠秦國。
坐上了秦國這座戰車,墨家對儒家展開了瘋狂的反擊。
一直到現在,兩派的鬥爭都沒有停止。
而兩派的鬥爭,讓儒家內部產生了反思:儒家的思想似乎真的有問題。
於是……荀子一派出現了。
等到歷史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徹底勝利,對墨家展開全面的反擊,墨家永遠消失在塵埃之中。
“儒家雖然大罵秦始皇、商鞅焚書,恐怕誰焚的書都沒有儒家多吧!”趙括心中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