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分錢沒花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寫網文太難了字數:2080更新時間:24/06/27 14:34:51
    “這確實是個問題。”趙括說道。

    這筆錢如果從地方出,朝廷就沒辦法監管。若是從朝廷出,一層層下發,等到最下面,結果是啥樣顯而易見。

    “既然如此,那就不發錢,改爲免稅。對於符合條件的家庭,孩子入學期間,免除農稅,以此來減輕家庭負擔。同時避免經過多重部門的層層剝削。”荀子想了一下說道。

    “河套的免稅期還有四年,而且這個辦法並不能讓好處真正落到需要的人身上。”魏無忌搖了搖頭。

    “其實除了極個別特別貧困的,大部分家庭條件都差不多。我們設立獎學金的目的是鼓勵成績好的學生,既然如此,就沒必要參考其家裏是不是特別貧困了。只管成績就行了。成績好就免稅,成績不好就不免。公平公正,而且能夠激發大家向學之心。”

    “很多人不將孩子送去上學,說白了,就是因爲這件事短時間內看不見回報,而他們又等不了這麼長時間。所以我們只需要給他們一個短期內能看到的回報就行了,比如獎學金,比如免稅。”

    “因爲河套的免稅期還有四年,臣建議四年內發放獎學金,四年後改爲免稅,我們應當相信趙國的官吏,他們中或許有貪污腐敗之徒,但大部分都是值得信任的,我趙國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他們辛苦的努力。”孔斌說道。

    看到這一幕,劉平不免覺得有些荒唐。

    自古以來,朝廷都是害怕百姓懂得太多,知道的太多,追求‘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追求‘愚民、疲民、辱民。’

    何曾有國家想盡辦法,甚至獎賞錢幣,免稅,來求着大家讀書識字?

    如果是十年前,有人告訴劉平會發生這樣的事,劉平一定會認爲對方是瘋了。

    魏無忌眼睛一亮,“內史所言不錯。既然是鼓勵成績好的學生,那就沒有必要考慮家裏情況。只要成績好,就應該獲得幫助。反而追求家庭情況會變得更加麻煩。”

    趙括也點了點頭,如果追求絕對的公平公正,確實應該將家庭情況考慮進去。但是以趙國的行政能力,很難得到準確的統計,把錢發給真正需要的人,與其如此,還不如追求普化的公平公正。

    “將結果發給慄腹,另外,告訴慄腹,寡人既然讓他當這個河套總督,就會絕對的信任他。遇事可以先行處理,先斬後奏。”趙括對劉平說道,“你親自前往河套,協助慄腹調查。”

    “諾。”劉平拱手說道。

    “相國將今年的開支和收入統計一下,以及明年的預算,一起交給我。”趙括對魏無忌說道。

    “諾。”魏無忌說道。

    “其實……臣一直想問,我趙國到底有多少錢。”荀子說道。

    其他人聞言,頓時目光炯炯的看着趙括。

    要說人口、國力、產糧啥的,趙國在七國中可能排不到第一,但要說花錢速度,趙國絕對派第一。

    荀子抽空算了一下,今年一年,趙國花掉的錢等於另外六國加起來的總和,而且只多不少。

    問題是趙國不可能有這麼多錢啊,如果趙國有這麼多錢,當年早就把秦國吊起來錘了,何至於苦哈哈的撐三年,最後還是靠其他國家的幫助才擊敗秦國。

    “就先生看到的那麼多。”趙括笑着說道。

    “大王……何意?”荀子不解的問道。

    “比如說城外的蹴鞠場,先生覺得要建成需要多少錢?”趙括問道。

    “至少……也得五百萬錢吧。”荀子想了一下說道。蹴鞠場還沒有建,不過荀子看到了規劃的面積,五百萬錢只多不少。

    “實際上一分錢沒花,還賺了三百萬錢。”魏無忌苦笑道。

    “這怎麼可能。”荀子難以置信的說道。

    “大王召集了邯鄲各大商人,告訴他們,誰承建蹴鞠場,等到建成之後,誰就可以將廣告掛在蹴鞠場內三年,而且是獨家。然後被卓氏以一百萬錢的價格競拍了下來。”魏無忌說道。

    “那另外兩百萬呢?”

    “官府賣的水泥等材料錢的預付款。”魏無忌笑着說道。

    “其他的總不會也是這樣吧。”荀子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自古以來,大興土木都是勞民傷財的,怎麼可能不花錢,反而賺錢。

    “不是,但其實差不多。看起來花了很多錢,其實這些錢並不是一次性花出去的,而是分成幾批花出去的,等到第三批或者第四批的時候,第一批花出去的錢已經開始盈利了。然後又能繼續佈置產業了。”趙括說道。

    當然,還有一點他沒有說,就是紙幣的作用。

    本來紙幣只是爲了解決趙國銅錢過於短缺問題,方便攜帶的。

    所以趙括一開始發行的紙幣並不多,大部分都是五錢、十錢、二十錢的,主要是用於以工代賑,然後趙國通過商會進行回收,以此來形成閉環。

    少部分是大額的,一萬、五萬、十萬這種的,爲了商會之間的交易。

    只在趙國商會和一些主要商人之間流通,趙國從他們這裏購買糧食,然後他們拿着趙國給他們的‘憑證’去煤礦和鹽場取煤和食鹽。

    但是趙國開始小瞧了商人的逐利性,既然這些‘憑證’能夠和趙國交易,那爲什麼不能和其他人交易?反正趙國只看憑證,又不看人。

    很快,大家就發現了紙幣的優點,和沉重的銅錢相比,紙幣太方便攜帶了。

    於是短短數月,紙幣便在中原流通開來。各國官府不僅沒有阻止,甚至還搶着兌換紙幣。

    這時候,趙括意識到自己發行的不再是一個‘憑證’,而是紙幣,可以購買任何商品。

    再加上後來連秦國、東胡、越國都開始使用紙幣交易,整個天下在爲他背鍋。

    趙括的膽子也變得大了起來,不再單單依靠趙國來發行紙幣,而是衡量整個天下的需求和產值來發行紙幣。

    好處就是趙國快速收割天下財富,一國堪比六國強。

    壞處就是一旦有兩個國家聯合擠兌,趙國的信用體系就有可能崩潰。

    不過趙括相信,沒有人會發現這件事。

    就算發現,他也有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