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大王仁義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寫網文太難了字數:2414更新時間:24/06/27 14:34:51
    “母親。”見到母親,蓋聶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頭,“孩兒回來了,請母親原諒孩兒不孝。”

    “回來了好,回來了好。”母親連忙將蓋聶扶起,拍打掉身上的塵土,蓋聶的身體太高了,母親不容易夠到,蓋聶便彎下腰。

    “爹。”緊接着,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從遠處跑了過來,身後還跟着同裏的玩伴,蓋聶將背後的揹包取下打開,露出一大堆零食,讓兒子分給大家。還有給母親和妻子買的髮簪和綢緞。

    “這麼好的綢緞和髮簪得多少錢啊,娘知道你現在跟大王做事,也不能這麼浪費錢啊。”母親責怪道,但是眼底的喜意是掩蓋不了的。

    “也沒有多少錢,孩兒在河套的時候殺了幾個匈奴人,大王給了不少賞賜,還有土地。不過我們家人丁稀少,孩兒又打算接你們去邯鄲居住,所以便沒要土地。”蓋聶說道。

    他們家就他一個成年雄性,若是全家搬去邯鄲,就算有地也沒辦法耕種,倒是可以買一些隸臣,但是沒有人管着他不放心。

    “良人想要接我們去邯鄲?”這時,在河邊漿洗衣物的妻子回來了,驚喜的說道。

    “不錯。”蓋聶接過妻子手中的木盆放在地上,握着妻子的手問道,“想去嗎?”

    “妾……聽母親的,母親要去我就去,母親要是不去,我就留在家裏照顧母親。”堇低着頭說道。

    “到明年,宏兒就八歲了,總不能和我一樣當一輩子武夫吧。我在邯鄲已經給宏兒請好了啓蒙老師,到了邯鄲之後就可以啓蒙,之後還有機會拜各位名士爲師。”蓋聶看着母親說道,在榆次,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聞言,母親原本猶豫的目光變得堅定起來,她雖然更想留在榆次,但是孫兒的學習更重要,“什麼時候去邯鄲?”

    “過幾天吧,我找以前的幾位老兄弟聚聚。”蓋聶說道。

    “去吧,你不在的這段時間,他們沒少照顧我們。”母親點了點頭。

    ……

    “怎麼就剩你們兩個了?”蓋聶望着面前兩人,皺眉問道。

    “都去河套了。”杞說道。

    “其實他們就算不離開榆次,我也能給大家找個好出處。”蓋聶飲了一杯酒,遠沒有王宮中的酒甘醇,卻多了一份情誼。

    “我們知道兄弟你現在不一樣了,都能跟在大王身邊了,不過兄弟們想要自己闖一闖。”杞湊在蓋聶耳邊,神經兮兮的說道,

    “而且我聽說,朝廷給前往河套的男子發胡女做妾。娶妻當然要娶我趙國女子,但是妾誰在乎,況且……妾不是越多越好嗎?我給我父親說的時候,我父親都要把全家遷到河套去,後來被我母親罵了一頓,才不提這事。”

    “之後我父親還偷偷告訴我,讓我去河套,說他不要我孝敬,只要能讓我們家開枝散葉就行了。不過我沒有答應。要是我這麼做了,以後你們這些人見了我不得戳着我嵴樑骨罵,我杞以後還怎麼擡頭見人?”

    “三兒呢。”蓋聶看向另外一人,也是一名身長七尺有餘的男子,嘴角留有並不濃密的鬍鬚,雙臂粗壯有力,兩隻手掌又寬又大,上面佈滿厚厚的老繭。

    這是整個榆次最有名的鐵匠,祖孫三代都是以打鐵爲生,因爲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叫他三兒。

    “俺不想去,在這裏吃好喝好的,爲什麼要去那裏受罪,雖然分的地更多,但是全部都是荒地,收的糧食都不夠種子的。等我們開荒結束之後,朝廷要是將這些土地收回去,我們找誰說理去。”三兒噘嘴說道。

    蓋聶舉杯和三兒碰了一下。

    三兒的父母在十九年前的那場大瘟疫中去世了,被兄嫂撫養長大。但是他成年之後,兄嫂也病逝了,二兄也在七年前的趙秦之戰中戰死。

    寡嫂便帶着年僅一歲的孩子跟了三兒,這是對她和孩子最好的保護,這種事情在之後的兩千年中也都不少見。

    當然,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奇葩朝代除外。

    三兒二兄戰死,趙國不僅沒有給任何撫卹,之後官府還以三兒從事鐵匠爲由,收回了土地,又以戰爭打造兵器爲由,讓他免費爲官府打了三個月的鐵。

    如果不是一些好友接濟,老婆和孩子早就餓死了。

    所以他一直對趙國不滿。

    即便是如今很多人誇讚朝廷,他也都是不屑一顧,覺得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大王不會出爾反爾的。”蓋聶說道,他跟在趙括身邊這麼長時間,深知趙括對百姓的看重,絕對不是那些貴族所能比的。

    “大王我是相信的。”三兒點了點頭,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兩年來,趙括做了不少實事,特別是產糧的提升和以工代賑的實施,讓絕大部分的趙國百姓基本上都能夠吃得飽飯。

    “但是以後呢?上代是什麼樣?上上代又是什麼樣?武靈王時期又是什麼樣?大王能管得了現在,能管得了以後嗎?”

    不經意間,三兒已經揭露了封建時代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君主。

    君主賢,則國家強。君主庸,則國家衰。

    再好的制度都敵不過一個昏庸的君主。

    蓋聶沒有爭辯,不是他說不過三兒,而是沒有爭論的必要,無論他們誰贏誰輸,都改變不了結果。

    “至少現在是好的,相比較逝去的人,我們是幸運的,這就夠了。”蓋聶舉杯說道。

    “對了,蓋聶兄弟怎麼有空回來看看?”三兒問道。

    “我剛從秦國回來……”蓋聶將事情說了一遍。

    “燒的好,秦國就是欠打,下次有這種事叫上我。”三兒激動地說道,如果說對趙國是不滿,那對秦國就是仇恨了。

    這種仇恨,不單單是因爲二兄死在秦國手中,而是祖祖輩輩和秦國不斷交戰,刻骨銘心的東西。

    “大王給你的那張紙條上寫的什麼?”杞好奇的問道。

    “我沒看。”蓋聶搖了搖頭。

    “拿出來看看。”三兒也有些好奇。

    “這不好吧。”蓋聶有些猶豫。

    “大王說不能看了嗎?”杞問道。

    “那倒沒有。”蓋聶想了一下,搖了搖頭。

    “那不就行了。”杞說道。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看一下吧。”蓋聶從懷中掏出紙條,其實他也好奇趙括寫的啥,能夠保他一命。

    三人打開紙條一看,頓時愣住了。

    “這……寫的啥啊,我不識字。”三兒撓了撓頭,尷尬說道。

    “寡人願用水泥、酒精、紙任意一樣技術換回這位勇士……大王仁義啊。”杞長呼一口氣,緩緩說道。

    世人言仁君,他皆不認,唯獨趙括,他不得不服。

    酒精是什麼他沒有聽說過,但是水泥和紙的重要性他是知道的,不要說一個蓋聶,就是十個蓋聶綁在一起都比不過。

    趙括願意去交換,完全是因爲蓋聶,因爲他們君臣之間的情誼。

    “大王……待吾甚厚。”蓋聶喃喃說道,重新將紙折好,放回懷中,並再三查看無誤後才放心,如視珍寶。

    杞和三兒羨慕的看着蓋聶,在他們看來,能夠跟隨這樣的君主是無比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