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恨之入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寫網文太難了字數:2191更新時間:24/06/27 14:34:51
    之後異人早亡,嬴政年幼登基,同樣還有個呂不韋撐着。

    魏冉、呂不韋是權臣不假,幹過損人利己的事不假,但是這兩個傢伙掌權的時候,秦國的國力全部是在上升的啊。

    東方各國呢?

    趙國君主年幼繼位也不少,那些權臣呢?連魏冉、呂不韋車尾燈都看不到。

    更不要說連續六代明君了,能連出三代就是祖墳冒青煙了,當個天下霸主絕對沒有問題。

    如果趙國不發佈招賢令,用學院、着書立說來吸引人才,並且做大盤子,擴增位置,這些人才必然有不少會跑到秦國去。

    秦國、燕國發佈招賢令的時候,國內人才貴乏,留給大家的位置很多,所以各國人才蜂擁而至,但是趙國本身人才其實並不貴乏,位置雖然有,但不多。

    爲什麼還有很多人來?就是因爲學院和着書立說,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提供不了的。

    這個年代能讀得起書的絕大部分都不缺錢,追求的無非是名和權。權,到任何一個國家都不一定能得到,但是名,到了趙國就能得到。

    那還要選擇嗎?肯定選擇能得到的啊。

    如果沒有名作爲吸引,大家來到趙國一看,好傢伙,位置滿滿的,老子就算拼了命也爬不上去,那還爬個錘子,去別的國家看看,聽說秦國就不錯。

    “按理說,秦國早就應該培養自己的人才了吧?爲什麼一直沒有做?”魯仲連有些不解。

    要說秦國想不到這點,他是不信的,無論是孔子的私學、魏國的西河學派還是齊國的稷下學宮都是例子,秦國又不瞎,照抄就行。

    況且秦國本身也不排外,商鞅變法中就有很多抄魏國和趙國的政策,按理說,這種好事應該不會放過。

    但是這麼多年秦國從來沒有建造學院,直到去年,才開始建立藏書閣。

    “秦國有培養人才的機制,而且是各國最完善的,只要能吃飽飯,都有機會接觸教育。只是……因爲軍功制的存在,培養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殺才,不過足以填補秦國中層空缺。秦國缺的只是頂尖文臣,並不缺普通的文臣。”

    “秦國之所以培養不出來頂尖文臣,軍功制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原因。中層,甚至中上層,各國多幾個少幾個沒啥影響。但是最頂級那部分人,每個時代就那麼幾個。秦國多一個,關東各國就少一個。所以秦國特地留出位置,吸引各國人才,以此來達到削弱各國的目的。”

    “秦國無情,當這些人失去利用價值之後,便會將其驅逐。甘茂、張儀、田文、魏冉無一不被秦國驅逐,商鞅更是被車裂。”韓非冷哼一聲,不屑的說道。

    秦國是韓國的大敵,韓非這些年沒少研究秦國。強是真強,無情也是真無情。除了最上面的那個執棋者,剩下所有人皆如棋子,失去利用價值便丟棄掉了。

    這種事其他各國雖然也幹過,但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秦國一樣每次都這麼幹,都快形成制度了。

    衆人聞言,不約而同的看向趙括,心中有些慶幸。

    至少目前來看,趙括不是無情之人,否則絕不會將大臣的封地改到河套。

    看似遠離了中原繁華,又何嘗不是對大臣的一種保護。

    我們互相離得遠點,你不用提防我,我也不用提防你,大家都放心。況且我給你那塊地也不差,好好發展一代人就發展起來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一代人可能長了。但是對世家貴族來說,一代人根本不算啥。

    至於會不會產生野心,那都是以後的事了,野心是隨着實力的增長而增長的,只要趙國強大,這些封地就得認他爲宗主國。

    趙國若是衰弱……這些人就算沒有封地,也照樣造反啊。

    至少周八百,後來那些沒有一個超過三百的不是?

    至於永恆的王朝,趙括是不想了。

    隨着時間的變遷,再好的制度都沒用。唯一能延續的只有人,不用代代明君,哪怕隔一代出一個明君,王朝都能延續下去。

    但是怎麼可能呢?祖墳着了也不可能啥好事都落到你頭上。

    所以趙括看的很開。

    現在多打點基業,兒孫不孝的時候能多敗幾天,其他的就操不了那麼多了。

    “老夫是幸運的。”荀子笑着說道。

    他說着這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趙括沒有那麼無情,另一個則是,他的年歲長趙括很多,正常情況下肯定死趙括前面,後面那些君主就算再無情也和他無關了。

    “是啊,我們是幸運的。”魯仲連點了點頭。

    “廉頗將軍有沒有斬殺白起的可能?”公孫龍將話題拉回戰場。

    廉頗沒有手下留情,之前面對白起都是被碾壓,現在終於嚐到碾壓白起的滋味了,果然很爽。白起發冠不是掉到了哪裏,頭髮有些凌亂,身上沾滿血跡,顯得很是狼狽,和意氣風發的廉頗形成鮮明的對比。

    “很難。”荀子搖了搖頭,白起雖然被重創,但是廉頗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將其斬殺,時間越長,斬殺的可能性越小。

    而秦軍雖然敗了,但並沒有崩潰,即便失去指揮,依然在有序撤退。

    “哎,錯過這個機會,再想殺白起就難了。”公孫龍嘆了一口氣。

    三晉和楚國,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有親人死在白起手上,可以說,就沒有幾個人不盼望着白起死的。

    也就是這年代沒有鞭炮,否則白起死了,大家就算餓着肚子,沒錢吃飯,也要省錢買兩掛鞭炮慶祝。

    “我們還算好的,韓魏和楚國的百姓對白起是恨之入骨啊。”荀子說道。

    他不知道的是,歷史上白起屠殺趙國四十萬大軍之後,趙國可比其他幾個國家恨的多了。

    韓非沉默不語,在秦國佔領河東前,雖然和趙國交戰不斷,但主要是爭奪河上地,那裏遠離秦國和趙國的中樞,因此鬥爭並不算激烈,直到佔領河東之後,兩國才展開真正的爭鋒。

    但是韓國不一樣,這些年韓國天天遭受秦國的打壓,以前還能依靠趙魏,後來三晉關係破裂,這兩個傢伙不僅不幫韓國,還落井下石,反過來對韓國出手。

    無奈之下,韓國只能依附秦國,然後秦國又趁機索要土地,索要完土地還要再揍韓國一頓。

    可以說,韓國除了滅鄭之外,其他時候不是捱揍,就是在捱揍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