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醫道武道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心事當拏雲字數:2432更新時間:24/06/27 14:28:28
    兩個月後。

    汴都。

    昨日,全城百姓都接到一個通知,要求家家戶戶掃房撣塵,清宮除道。

    以家爲單位,每隔七曜進行一次大掃除,宮內會有專門人員定期檢查。

    不管房屋大小,不管富貴貧窮,哪怕是尚書府邸,只要違抗了命令,都是嚴懲不貸。

    雖是京城,但普通百姓的家,多多少少也會有些許破損之處。

    於是便有能工巧匠,帶着工具,挨家挨戶逐一幫忙修補,瓦片碎了的補瓦,窗紙破了的換窗紙。

    最主要的,這是免費的,所有費用由大乾國支付,這讓原本抱怨撣塵誤了勞作的百姓,也都一個個笑眯起眼睛。

    至於高官府邸,都不需要工匠到場,他們自己便組織府中下人來了一次翻新,畢竟官員們還想將胸前繡的鷺鷥換爲白鷳,雁換爲孔雀。

    因此,最近幾日宮中話題主要便圍繞兩個展開。

    一是互相詢問,此次全京城的大掃除,到底是皇帝一時心血來潮,還是要迎接某位大人物。

    最後一番討論,百姓們大都認爲應該是心血來潮,畢竟泱泱大乾,繁華汴都,還需要如此低頭獻媚,迎接別人嗎?

    第二個話題卻是圍繞一名書生展開,蜚語主要流於高層社會當中。

    聽說這書生來自大乾國極北的朝陽府,雖府試還行,但按流程還有後續一系列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可如今不知爲何,被皇帝破例提前召入宮中,且親自賜姓爲“文”。

    自古文人相輕。

    這一待遇讓許多人心生嫉妒,特別是同齡讀書人最是居多。

    只是不知爲何,皇帝一直未賜書生官職,讓每日盯着風聲的大臣們緊張得很,也讓那些讀書人好受幾分。

    皇宮,御書房。

    這段時間周炟臉上的笑容就沒消過,哪怕是睡着,有時也會笑醒。

    “好了,朕知道了,愛卿回去歇息吧。”周炟將一本奏摺放至一邊。

    兵部尚書外貌雖是老者模樣,但卻是一位金丹境的兵家修士,因此精氣神十足:“陛下,您不再翻閱嗎?”

    “看完了呀,承天國調遣將士向邊關而來,朕已知了。”

    “啊?承天國國力不輸我們,聽說還有位上五境大能者相助,此番動作不得不防,請陛下三思決斷。”

    “朕覺得你奏摺中的應對方案就很好,按愛卿方法進行便是。”

    “可老臣方案中並無應對大能者之法啊!”

    “這點勿要着急,退下吧,朕乏了。”

    周炟擺手揉眉,不再多言,他其實很想告訴朝中重臣們,已經有了應對之法。

    但畢竟沒成,怕說多了,給奶沒了才搞笑。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要用這次危機,揪出一些狐狸尾巴。

    書房沒了聲音,兵部尚書暗自捏拳,而後作揖倒退而出。

    待尚書退去,周炟才拿起桌案上的一枚印章,用手指敲擊兩下。

    印章如同水面泛起漣漪,不一會,有略微蒼老的聲音從印章中傳出:“陛下今日的詢問,又比昨日早上半炷香。”

    “國師莫要笑朕,那位前輩今日到哪了?”

    “已出戈壁,大概在覆山附近,但前輩不喜叨擾,具體位置無從得知。”

    “才到西嶽地界啊......你說前輩與我大乾能如何合作?”

    “仲博不知,陛下也勿要揣測,大乾只需拿出誠意,隨機應變即可。”

    “真是讓朕等得着急啊。”

    周炟只得作罷,而後話鋒轉向其他地方,“那許堯臣,哦不對,文堯臣,國師爲何阻止朕爲其賜官?”

    印章閃爍:“我已與他談過,此人胸中之才確實不錯,然,心性太差,爲人處世太倔,好玉還需慢慢拋光。”

    ......

    物極必反,天地使然。

    誰也沒想到,從荒涼的戈壁走出後,會是連綿的蔥蔥青山。

    綠意彷彿被黃沙給壓得分外急迫,出了戈壁便開始爭先恐後地生長蔓延。

    一國有五嶽,鎮壓四方氣運,也是祭拜上天之所。

    覆山乃是大乾西嶽,山勢磅礴,峯巔與雲海相接,俯瞰大乾西境。

    夜色如水,繁星點點。

    覆山山脈,某處同根小山上。

    亭午趴在地上睡覺,打呼聲與周圍蟲鳴聲交相輝映。

    童錢靠着亭午睡得香甜,她身上搭着一件白袍,白袍將溫暖全都留住,夜晚的寒風侵蝕不了孩子一點。

    不遠處,易寧上身只穿着一件內襯,此時走着拳樁,揮拳不停。

    他的額頭已有汗珠溢出,這對於易寧體質來說很是罕見,可見其練拳之久。

    “喝!”

    隨着《拏天拳法》基礎拳架的最後一式揮出,易寧完成今日的十次走樁。

    “拏天拳是拏雲宗的核心拳法,講究雄厚綿長,是武夫打基礎中,最簡單卻有效的拳法了。”

    感受到肌肉傳來的略微酸脹,他微微挑眉。

    “但,即便是我的體質,一輪拳架也要半柱香的時間,十次拳架五個時辰,一般人怎能堅持?即使堅持練完,哪還有精力學習醫術。”

    易寧將問題進行總結,而後開始尋思解決之道。

    拳法是王叔贈與的,這位金身境武夫,盡心盡責講述了拳法種種注意事項。

    離別後,易寧便開始每日的走樁練拳。

    武夫沒有修煉門檻的先天優勢,深深吸引着他。

    易寧想將武道融入醫道之中,爲以後開創醫家修行,打下基礎。

    以醫道爲修行核心,以武道爲自保手段。

    要傳於人,自然要親身經歷其中種種,因此他便開始每日走樁練習,通過自身體會,進行改良,融合。

    只是可惜,與天地靈氣一般無二,每次揮拳,易寧都能感覺到肌肉中壓縮出來的武道精氣,但精氣卻無法保留在血肉中,一番輪轉後,在體內消失不見。

    “不過還好,至少我身體能夠感受到武法帶來的勞累回饋,至於強度測試...”

    易寧看着遠處童錢,“沒想到,我這徒兒的武法資質也是上好,不過兩月,竟已成爲銅皮境武夫,觀察童錢的練武種種,倒也能得出許多反饋信息。”

    休息片刻,

    易寧在山頂重新開始揮拳,只是這次並非拏雲拳,而是華夏健身功法,

    ——八段錦。

    此功法分爲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爲“八段錦”,練習無需器械,不受場地侷限,簡單易學。

    隨着起式,易寧身體開始漸漸放鬆,血液流速變快,之前練武導致的肌肉痠痛漸漸消散。

    一炷香後,

    易寧放鬆下來後,便又開始新的一輪拏雲拳走樁。

    直至肌肉重新有痠痛出現,這一次他又擺出虎架,使出五禽戲。

    這種作息,易寧已經持續了兩個月,每夜如此。

    或是八段錦,或是太極拳,亦或是易筋經,華夏上下五千年傳下的調養拳法,被他一點點取精去粕。

    易寧要在各類中醫養生拳法中,找出最適合融入武道中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