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有意過失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壽王字數:2084更新時間:24/06/27 14:14:31
    “好啊,兩位是真英雄!”李琩扶起高仙芝和封常清,見他們沒有衛隊跟從,問道:“你們的侍從呢?”

    高仙芝嘆了口氣,道:“全部被蓋將軍收了回去,末將二人向蓋將軍要兵,惹他不悅,他恐怕已容不下末將二人。”

    “無妨,”李琩安撫高仙芝,“大唐能不能容下誰,豈能由他說了算。兩位此次的大功,我自會呈奏父皇。”

    “謝殿下。”高仙芝拱手道。

    “有功當賞,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不必多禮。”李琩拍了拍高仙芝的肩膀,“兩位一路勞頓,稍事休息,我手中還有一些事要處理,待我處理完,晚上給兩位擺宴慶功。”

    高仙芝道:“殿下所要做之事,不知能不能用到末將二人,若有需要,請殿下差遣。”

    李琩聞言一愣。

    高仙芝和封常清常年和吐蕃打交道,如果有他們幫忙,事情確實會好辦很多。

    而且,高仙芝都這麼說了,如果拒絕,反而會顯得有些御磨殺驢的意思。

    不如就讓他們一起。

    念及此處,李琩先客套道:“只是擔心兩位一路辛勞,需要將息。”

    高仙芝道:“我二人皆是軍旅中人,行路便是將息,算不得勞累。”

    李琩道:“既然如此,那便請兩位一同議事。”

    說罷,李琩帶上紅月、高仙芝、封常清,召集高適,辛雲京一同議事。

    這裏面,原本應當有杜希望的位置,但杜希望畢竟是節度使,不能長期待在蘭州,需要回到隴右節度使治所防守。

    紅月把之前劉志城一事,全部和盤托出,並且根據她所知,標註了隴右七個吐蕃暗樁據點。

    李琩根據這兩個消息,兵分兩路。

    一路,是他自己寫奏摺,給李隆基上奏劉志城準備叛亂之事,並給高仙芝和封常清請退兵大食之功。

    另一路由高仙芝、封常清、高適各帶人馬去端吐蕃在隴西的據點。

    ……

    ……

    ……

    翌日,高仙芝、封常清、高適三人來報。

    高適對李琩道:“殿下,標註的七個據點,我們已經拿下六個,還有一個,末將等去晚了一步,他們逃了。”

    李琩道:“拿了六處,跑了一處,已算剷除了吐蕃在隴右的眼睛,此次大家都功不可沒。”

    “但那胡人、竇白,都沒有抓住。”高適嘆了口氣,“沒抓住這兩人,殿下的行蹤便時刻暴露在吐蕃的視野裏。”

    “這是我的疏忽。”李琩也嘆了口氣,“他們逃掉的這個據點,應該是竇白前去通風報信,此刻,竇白和那胡人,應該和這個據點的吐蕃暗樁一路逃亡,達夫以爲,他們會逃往何處?”

    高適思索片刻,道:“竇白的身份已經暴露,再留在大唐治下,已經十分危險,這麼看來,他極有可能逃往吐蕃。”

    “不錯。”李琩點點頭,“大唐與吐蕃,地隔數座山脈天險,要想從大唐逃亡吐蕃,他們想要走的路線,便是歷年來吐蕃襲擾我大唐的路線。”

    “東南線,要迂迴到蜀州、南詔,這條線要在大唐境內走很久,他們不會選擇。東線,要過河州,這兒杜公重兵把守,他們走不過去,所以他們只能一路向西,企圖從河西、或者安西逃至吐蕃。”

    聽完李琩的分析,高適幾人都點頭同意。

    高適道:“如此,是否要立即傳信給王將軍和蓋將軍,請他們幫忙留心。”

    “也好。”李琩點點頭,“父皇命我巡狩隴右、河西、北庭、安西四鎮,如今此間事情已了,我也該啓程了,說不定還能一路追到竇白,以彌補我的這個過失。”

    聽到李琩自責,高適連忙道:“若不是殿下妙計,不僅這六個據點拿不了,更審不出長安之中還有預謀叛亂之事,這都是殿下的功勞,怎麼能是殿下的過失。”

    高適帶頭這麼一說,高仙芝、封常清和辛雲京,都衆口一詞,對李琩誇讚起來。

    而李琩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因爲這個過失,是李琩故意犯的。

    經過這段時間李琩的觀察,他已經大概清楚,他目前引起的蝴蝶效應還不算大,歷史上的很多事,還是會如期而來。

    而現在將要發生的,是吐蕃入侵小勃律。

    歷史上,這事吐蕃得逞了,並以此威脅安西、河西一帶,也因爲這事,大唐和吐蕃又打了一仗。

    這對於李琩來說,是個機會。

    或者說,從李琩進入西北那一刻,他就在等這個機會。

    只要吐蕃入侵小勃律,威脅安西,大唐就會和吐蕃打起來,到時候,李琩身在西北,甚至就在安西,他就可以提調地方軍政,和吐蕃作戰。

    但是,這個事有兩個前提,第一是安西節度使出了問題,第二是大唐事前沒有任何準備,倉皇之間來不及從其他地方抽調大將,只能暫時由有提調軍政大權的李琩處理。

    李琩故意犯放走竇白的這個過失,就是要讓第二個前提成立。

    所以,從李琩知道竇白和吐蕃暗樁有聯繫開始,他就想故意放走竇白,讓竇白去給知道吐蕃主要消息的暗樁撤走。

    這樣,一切就會和歷史上一樣,吐蕃要攻打小勃律的消息大唐不會提前知道,李隆基也來不及提前調任邊將過來佈防。

    而至於第一個前提,蓋嘉運也應該完了。

    所以李琩大費周折做了這麼多,就是要讓大家忽略掉他的這個小失誤。

    用心已經達成,李琩又和衆人謙虛幾句,然後設宴犒勞衆人,準備次日啓程。

    ……

    ……

    ……

    次日。

    李琩帶人向西進發。

    只不過這一次,除了原本的一行人,還多了高仙芝、封常清、高適,拔汗那國使團,以及他的儀仗隊。

    李琩他們從蘭州出發,直到涼州。

    剛到涼州,王忠嗣已經帶人等候多時。

    原本王忠嗣剛剛得勝,應該高興才是,但李琩卻注意到他的眉宇間有些愁緒。

    李琩與王忠嗣寒暄了幾句,一同入宴。

    宴席上,李琩直入正題,道:“王將軍剛獲大勝,按理應當高興才是,但我觀將軍似乎有煩心事,卻不知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