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 接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壽王字數:2071更新時間:24/06/27 14:14:31
    蘭州城外。

    楊玉環正練習馬術,李琩則坐在草地上,悠閒的看着。

    辛雲京在後面護衛,盧旅帥帶着人在外面巡視。

    沒有污染的天空一片湛藍,楊玉環騎馬在草地上馳騁着,轉了幾圈,策馬來到李琩跟前,翻身下馬,坐到李琩旁邊,笑呵呵的道:“怎麼樣?郎君,我這十多天的練習算功成嗎?”

    李琩笑道:“還差一點。”

    楊玉環不服氣,道:“可是臣妾覺得自己現在已經很熟練了。”

    李琩看着遠方,問楊玉環道:“你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

    “吐蕃。”楊玉環回答道。

    李琩點點頭,道:“之前皇甫惟明主和,父皇答應了,嫁了一個金城公主過去,可沒兩年,他們依舊屢屢犯邊,他們的騎兵就很強大。”

    楊玉環笑道:“郎君是希望臣妾像他們的騎兵一樣?”

    “那倒不是。”李琩搖頭笑道,“我只是希望如果有一天我們被突襲,你能跑得掉,不過這樣的可能很小。更有可能的是……”

    李琩想說更有可能的是,我們一起騎馬去吐蕃,但是考慮到身邊的眼線,李琩沒有說完。

    當然,李琩帶楊玉環來騎馬,還有一層意思,是他想表現得無心權利,玩物喪志一點。

    楊玉環和李琩相處這段時間後,兩人的默契已經很足,因此李琩沒有說完,她也不追問,只笑道:“”若真是那樣,臣妾一定帶着郎君一起逃。”

    身後護衛的辛雲京聽到兩人想着怎麼逃,表情怪異。

    楊玉環說完,想了想,道:“對了,木槿妹妹呢,讓她也學一學。”

    說着,站起身來,招呼一個人坐在遠處的張木槿過來。

    張木槿來到兩人跟前,恭敬道:“壽王殿下,王妃。”

    張木槿的表情,看起來有些失魂落魄。

    這倒是可以理解,畢竟她是張氏一族,如今張九齡開始失勢,他們張家自然也不好過。

    楊玉環有心安撫張木槿,便拉着她的手,帶她過去練習馬術,放鬆心情。

    楊玉環和張木槿剛離開,便有另外兩人策馬而來。

    李琩擡頭看去,正是王忠嗣和高適。

    兩人來到李琩跟前,翻身下馬,給李琩行了一禮。

    王忠嗣道:“殿下,朝廷有詔令。”

    “哦。”李琩微愣,道:“父皇批准了我的辭呈了嗎?”

    “聖人稱讚殿下帶病辦差,公忠體國,因此特令此詔讓殿下自看即可。”王忠嗣說着,把詔令呈給李琩,接着道:

    “聖人原想召殿下回京受賞,但考慮到殿下此次出遊養病,不宜中途召回,便繼續任命殿下做黜陟使,並且代天巡狩隴右、河西、北庭、安西四鎮,所到之處,如聖人親臨,並授殿下便宜行事之權。”

    “唉。”李琩接過詔令,裝模作樣的嘆了口氣,然後打開閱覽。

    裏面的內容,除了王忠嗣所說,還賞給了他一些錢帛。

    另外,還交代了一個事,讓他接應拔汗那國的使團,並酌情處理拔汗那國的事情。

    拔漢那國,在安西之西,北邊是突厥,南面是大食,多年來,經常受到這兩國的蹂躪。

    因爲這個小國家,好幾年後,高仙芝還出去和大食打了一仗。

    但李琩此時的關注點並不在這兒,他反倒好奇王忠嗣這幾天去了哪裏,於是笑道:“幾日不見,我以爲王將軍已經離開了蘭州。”

    王忠嗣聞言嘆了口氣,“不瞞殿下,先前冒犯王妃那胡人,被人劫走了,臣這幾日帶人去查。”

    “哦?”李琩來了興趣,“可有查到什麼?”

    王忠嗣道:“是吐蕃暗樁所劫,臣已經剿了蘭州的吐蕃暗樁,但那胡人已經被安置到別處,臣還是沒抓到他。”

    “吐蕃。”李琩擡眼,思慮片刻,道:“如此看來,那胡人身份倒是複雜。”

    王忠嗣點點頭,道:“臣原本想抓住那胡人,再去調查之前伏擊殿下那些人,但聖人剛纔詔令臣赴任河西節度使。”

    李琩笑道:“如此,恭喜王將軍了。”

    “聖人如此信任,臣不勝惶恐。”王忠嗣謙虛一句,接着道:“但這幾日達夫和臣一道協查了這些事,因此臣想讓達夫在此接着查辦,但達夫現任左驍衛兵曹,河西掌書記,若留在此地,恐有逾矩之嫌。”

    李琩道:“王將軍希望我怎麼做?”

    王忠嗣直言道:“若是由殿下要人,便不算逾矩。”

    李琩看了一眼高適,道:“也好,王將軍何日啓程去河西?”

    王忠嗣道:“聖人讓臣即日啓程。”

    “那我便祝王將軍一路順風。”

    “謝殿下,請殿下保重身體,臣在河西恭迎殿下巡狩。”

    “好的。”

    兩人說完,王忠嗣給李琩行了一禮,又和辛雲京打了招呼,上馬離去。

    待王忠嗣走遠,高適這才對李琩道:“殿下,那胡人如今被劫,吐蕃想必已經知道殿下就在蘭州,以吐蕃的行事,想必會威脅殿下安全。”

    高適的話,一針見血。

    但李琩卻表現得無所謂。

    李琩道:“無防,隴右兵強馬壯,他們不敢突襲,最多也只是偷偷摸進來,幹一些偷雞摸狗之事。我們先去接應拔汗那國的使團。”

    “喏。”高適應道。

    ……

    蘭州府衙,拔汗那國的使團已經等候多時。

    他們此次來大唐,是想請大唐調節他們和大食的矛盾。

    他們這個使團已經去了長安,見過李隆基,李隆基原本已經有主意,只是見李琩在隴右,便把這事丟給李琩,讓李琩來處理。

    李琩來到府衙,接見拔汗那國使團。

    拔汗那國負責帶隊的,是拔汗那國的王子。

    拔汗那國王子見到李琩,立時拜見,說着一口李琩聽不懂的東伊朗語。

    幸好旁邊一人及時翻譯,道:“殿下,他說拜見殿下,並說殿下您儀表堂堂,氣宇非凡。”

    李琩聞言,看向翻譯之人,只見這人二十多歲的模樣,姿容俊美,便好奇道:“你是何人?”

    這翻譯之人恭恭敬敬的給李琩行了一禮,道:“回殿下,末將是安西蓋嘉運將軍手下小將,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