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謀劃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壽王字數:2016更新時間:24/06/27 14:14:31
    但是光以退爲進,那也不行,他必須得還有其他的路子。

    因此李琩寫完後,思慮片刻,對楊玉環道:“娘子,我阿孃責我不給她寫信,今天我們便一同給阿孃寫一封吧,不過由你主筆。”

    讓楊玉環主筆,是李琩經過考慮的。

    如今他們出門在外,武惠妃最盼望的就是他們夫妻恩愛和睦,而且,由楊玉環執筆的家書,不會有很強的政治意味。

    楊玉環雖然不知道李琩爲什麼要讓她寫,還是聽話的接過紙筆,問道:“郎君,我們寫什麼?”

    “除了我生病之事,其他的就照實寫我們的近況,然後請阿孃注意身體。”李琩思索着,又補充道:“還有請阿孃多提點駙馬楊洄,讓楊洄萬事以善待我阿姐爲重,公正辦差,差不多就這樣意思,你潤色一下。”

    歷史上楊洄先是參與構陷太子,後來又參與嗣岐王李珍謀反,一看就不像個老實人,若是讓他在長安城裏亂搞,最後說不定會殃及到自己。

    “明白。”楊玉環點點頭,提筆開寫。

    寫完,楊玉環遞給李琩,問道:“郎君,這樣可以嗎?”

    李琩拿着看了一遍,笑着點頭,道:“可以,字跡娟秀,就是讓高適把張長史請來,他也不能說不行。”

    楊玉環道:“臣妾問的不是這個。”

    “我知道。”李琩捏捏楊玉環的臉蛋,“我的意思是什麼都好。”

    “嗯。”楊玉環聞言笑了起來,思索片刻,又問道:“郎君,那你覺得聖人會免了你的黜陟使嗎?”

    “應該不會。”李琩解釋道,“我才主持破獲大案,在蘭州樹敵甚多,還有伏兵一事,辛雲京已經上報,那些人還沒抓到,若是我沒有實權,僅靠這些護衛恐怕護不住我。當然,父皇也可以招我回長安,但這樣,不僅抓不到那我想要伏擊我的人,更是向不法之徒退縮。昭昭有唐,天俾萬國,盛世大唐容不下這種事。”

    李琩從打算出長安開始,就對一切做了規劃。

    他一開始就揣摩過李隆基的心思,對於李隆基圈養皇子一事有過分析。

    歷朝歷代,對於宗室皇子的防範,都是鬆緊交替進行。

    晉初,宗室封王,後爆發八王之亂,平定叛亂後,帝王開始打壓宗室,但這又導致了帝國被他人所竊。

    後面的南北朝,如出一轍。

    所以,宗室鎮蕃,弊病是容易發生叛亂,但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即使發生叛亂,帝國也不改姓。

    但如果他姓鎮蕃,一旦叛亂,帝國就此改姓。

    所以這其實只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根源不在於誰鎮蕃,而是藩鎮力量過大。

    但是受限於交通、通訊等客觀條件,帝國又不能過度打壓藩鎮,如果過度打壓藩鎮,整個國家的戰略就會成收縮之勢,而且容易被他國入侵。

    大宋就是過度壓邊將兵權一個很好的例子,內部叛亂成不了氣候,但是對外慫得不行。

    當然,李隆基不知道大宋,但是他也沒必要知道,因爲大唐盛世,怎麼可能會退縮?

    而且,李隆基個人也是自詡明君雄主,他又怎麼會怕有人在他手底下造反?

    所以前期的李隆基選擇打壓宗室,一方面是他自己幾經政變,稍加防範,另一方面,也是他想解決藩鎮問題的一種嘗試和探索。

    但這個嘗試和探索隨着李隆基後期的逐漸擺爛無疾而終,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還是選擇任命自己的兒子們爲各路行軍大元帥,更是頒佈了《命三王制》,把全國的軍政大權分給諸王。

    只是各皇子臨危受命,成不了氣候。

    而現在,正是李隆基擺爛開始的時候,現在的李隆基只想維持現狀,安逸享樂,他已經放棄解決藩鎮問題。

    所以李琩只要抓住機會,解決李隆基的幾個顧慮,加上武惠妃的幫助,他就有機會就蕃。

    至於李隆基的顧慮,大致有兩點。

    第一點,怕李琩造反。

    這一點,李琩有絕症,算是基本解決。

    第二點,如何向其他皇子交代,讓其他皇子不效仿。

    這一點,李琩也做了鋪墊。

    李琩遙領劍南節度使,但是他沒去劍南,而是來了西北,這說明他不是出京就蕃,被封黜陟使也只是因爲遇到突發之事,此乃權宜之計。

    後續,李琩只要遇到更多的問題,李隆基自然也會給他更多的權宜之計。

    基於此,李琩一直沒去調查伏擊他的人,對那個有問題的胡人,也一直沒管,爲的就是遇到更多的突發情況。

    楊玉環見李琩說完,沉默了大半晌,問道:“郎君,你怎麼了?”

    李琩回過神來,笑道:“沒什麼,對了,娘子,你會騎馬嗎?”

    “臣妾幼年時在蜀州的時候學過,後來到了洛陽,就再也沒騎過。”楊玉環說着,苦笑一聲,“臣妾親生阿爺阿孃早逝,十歲臣妾便跟着叔父去了東都洛陽,叔父職官不高,爲官清廉,因此家境並不十分富庶。叔父能恩養臣妾長大,讓臣妾學舞學琴,臣妾也是感激不盡,如何能再求其他。”

    父母早逝,寄人籬下,楊玉環的童年也算是不幸的。

    如果李琩不是穿越過來,那麼她還會被公公搶佔,最後死在自己前夫和現任兩父子的面前。她的人生,從頭到尾都充滿着悲哀。

    但是誰記得這些呢?

    李琩拍拍楊玉環的肩膀,以示安撫,道:“我帶伱去學怎麼樣?有沒有興趣?”

    “好啊。”楊玉環開心的笑了起來,問道:“我們去哪兒學?”

    李琩道:“就在附近馬場吧,等父皇的任命下來,我再帶你去甘州,甘州有一個馬場,特別大。”

    “臣妾聽過。”楊玉環站起身,踱步道:“源起冠軍侯霍去病,距今已經八百多年。”

    “嗯。”李琩點點頭,“你知道的倒也不少。先在這裏學一學騎術,過段日子,我帶你去那裏。”

    “好啊。”楊玉環立馬同意,道:“塞上牧馬放羊,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