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河西五郡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何須言名字數:2202更新時間:24/06/27 14:01:48
秦二世三年六月。
張狟一行人已經離開了最後一個驛館,出了後世的陽關、玉門關一線,再往西就是西域第一個國家:位於羅布泊周邊的樓蘭。
吳劍率領的秦軍只能送他們到這裏,再往前就進入了其他國家的領土。
不同於匈奴,西域三十六國雖小,卻是正兒八經的國家,匈奴現在連正經的單于制度還沒有形成。此時的頭曼單于更像是五王盟主,缺乏對部落的強力控制,直到漢朝時才學習中原國家的模式形成了類國家的部落團體。
大秦目前不宜展現過於強烈的侵略性,畢竟其他人不知道,我可是明白,除了西域三十六國,再往西還有很多國家呢。
況且想拿下西域三十六國不是簡單的事,那裏的氣候不同於中原,即便不像後世那樣滿地戈壁荒漠,卻也不是什麼肥沃的土地。如果不提前做準備,秦軍不一定適應得了。
吳劍見他們繼續西去,便悄悄率軍返回,直到七月初才抵達朝邑大營。
張狟一行人一路上疲憊不堪,好在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這一路並沒有遇到匈奴人,看來咱們運氣不錯。”
一行人不由慶幸,還以爲自己是運氣使然,渾然不知有三萬大秦鐵騎悄悄跟在身後護衛他們的安全。
秦二世三年七月。
頭曼單于鼓動東胡首領鐵托木兒一同大舉進攻遼西、上谷、雲中一帶。邊軍雖然依託長城阻止了他們南下,自身疲憊不堪,蒙恬更是在長城一線來回奔走,指揮禦敵。
我命吳劍、封踏兩人趕往遼東,命蒙恬死守。待時機成熟便讓大秦鐵騎直插遼東以北,出長城、擊東胡。
相比北胡,東胡勢力較小,部落不過四五萬人。
柿子,當然要挑軟的捏。
秦二世三年八月
監軍終於訓練完畢,我親自去了朝邑大營,考察後將監軍派往各地秦軍。
又命尉遲返回咸陽,着手將渭水別苑改造爲大秦軍府。至於大秦軍府的作用,我沒有告訴他們,這件事急不來,需得監軍發揮作用後才能繼續我的下一步計劃。
章邯仍然任護軍都尉,不過被我派到了嶺南去監察趙佗。
自從上次嶺南任囂作亂,趙佗的軍隊補充了死掉的一個左將軍、三個偏將,但與當地秦軍的磨合還有些問題,現在作戰頗有些束手束腳。章邯去那邊之後能快速讓監軍發揮作用。
另外一層用意則是章邯需要瞭解不同於匈奴的作戰方式。大秦面對的威脅主要是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蠻夷,章邯具備兩者的領軍經驗後,我便準備讓他任太尉一職。
現在沒有太尉,所有的軍報實際上是護軍都尉在處理,但最終都要稟報到我這裏再次批奏,實在是煩不勝煩。
秦二世三年九月,我開始着手設立河西五郡的事情。
咸陽宮,咸陽殿,朝會。
“朕意將河西走廊的五個驛館改設爲五郡。現在雖然已經按照驛館將河西走廊劃分了五個區域,但始終是沒有固定的城池、郡守等等。原本朕是想等到張狟回來後再設郡縣,不過根據張狟的奏報,他們的速度比朕預想的要慢上許多。”
李斯躬身一禮,率先開口道:“臣以爲可。河西走廊牧場優良,水草豐茂。現在北羌氏歸降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整個大秦,有不少商人已經等不及與西域通商,而想要與北羌氏通商了。此外還有許多歸降的匈奴、羌人想要去河西走廊生活,恢復牧民的身份。”
我點點頭,正了正身子,緩緩道:“河西五郡的名字朕已經想好了。”
“自東向西,一郡爲武威。我大秦的谷水大捷正是在此地,取武功軍威之意,以示我大秦的武功和軍威到達河西;”
“一郡爲秦昌。我大秦起源至西便爲此地,取大秦昌盛之意,以示我大秦不忘根基;”
“一郡爲張掖。其南背祁連山、緊鄰焉支山,東西可至大秦、西域,向北可至匈奴,如攬草原,取張國臂腋,以通西域之意;”
“一郡爲酒泉。聽聞此地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故名酒泉。”
“一郡爲敦煌。敦,大也,煌,盛也。其爲西域的東部門戶,也是大秦通往西域的絕佳跳板,我大秦將以其廣開西域。”
衆人聞言,皆是出聲贊同:“陛下英明。”
我頓了頓,皺眉道:“不過,朕有些憂慮,該怎麼儘快建起五座城池。驛館雖然已經頗具規模,與真正的城池還是沒辦法相比。若是酒泉有城,胡爾達的一萬騎兵根本不足爲懼。”
李斯露出一個不易察覺的微笑,坦然起身。
“稟陛下。如臣剛剛所言,有許多歸降的羌人和匈奴人意欲到河西走廊生活,這些人約有兩萬之衆,再加上呼爾木部被俘、投降的人,足可建城。臣以爲可令這些人到河西走廊修建城池,由朝廷供給這些人的食宿。”
“待城池修建完成後,參與修建城池的人可以由朝廷給予一定數量的牛羊、牧場,重新成爲牧民。”
我點點頭,贊同道:“李相所言有理,便依李相所奏。此事交給你去辦,孟瀚宇協助。”
李斯拱手稱是。
兩個問題。第一,若是這些人不願意去建城怎麼辦?第二,這些人不一定全都是真心歸降大秦,若是到了河西走廊他們與匈奴或者羌人裏應外合引發叛亂又該怎麼辦?
我想到了,李斯肯定也想到了。
但他沒提,我也沒提。
上次我貿然下令使任囂接替趙佗主將之職,任囂趁機叛亂。那件事雖然派人去處理了,但很少有人知道事情的經過。正如羋宜所說,是我決斷有誤,我不會把這件事大張旗鼓地告知天下。
如今這件事自然也有同樣的風險,李斯剛剛提到過歸降的人想去河西走廊,我怎麼可能想不到讓誰去建城?
只是這個提議不能從我口中說出來,李斯明智地代勞了。我看了一眼李斯,這種能臣誰會不喜歡?
隨着我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我才發現,很多時候做個像劉徹、朱元璋那樣的皇帝不是件好事。
乾綱獨斷,唯我獨尊,聽起來威武霸氣。可同樣的,一旦決策失誤,所有的罵名都會歸罪到決策者身上。到那時,不管決策者做過多少正確的事,也會被揪住過錯不放,大大降低決策者的威信。
有些話,大家都明白,從誰口中講出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