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自作孽,不可活!(求訂閱,求月票)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榴蓮老酒字數:3986更新時間:24/06/29 22:41:01
    一場神與人的戰爭在南贍部洲展開。

    絕大多數神靈都不服造冊之法,不願遵守人王法度,受人族管轄,偏偏又無法利用天庭來對付人族,只能得到一部分與祂們有直接利益關係的仙神非常有限的支持。

    比如模糊降雨量、無視氣候異常變化等等。

    這些都是在天庭衆仙的職權之內做出的小範圍變動,並不算觸犯天條,然後旨意到了下界的神靈手中,也有了便宜行事的空間。

    就拿降雨量舉例。

    多一分,少一分;多下一個時辰,少下一個時辰……其造成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於是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南贍部洲大半區域都被厚重的積雨雲所覆蓋。

    這是一種威脅,也是一個警告。

    有神靈通過入夢之法潛入人族長老的夢境中,發出嚴厲的警告:

    倘若人王下罪己詔,收回神靈造冊之命,並昭告天地恭迎衆神,那麼衆神便會歸位,一切都還如往昔那樣。

    翌日,長老連忙將神靈的警告上稟。

    新上任的人王大禹只是冷冷一笑,“祂們看不清形勢,不曉得孤的背後有至聖仙師撐腰,被有心人利用來試探也就罷了,還敢來威脅孤!

    諸卿不必驚惶,祂們倘若真敢降雨,便是在自取滅亡!”

    他雖信心滿滿,但不少長老還是憂心忡忡。

    畢竟天上那厚重無比的積雨雲不是鬧着玩的,他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莫大的威脅。

    同時因爲這一場人神之爭使得各地民怨沸騰,若是不能儘快解決,只怕這個剛坐了沒兩天的人王之位也要不穩了。

    好在這幾日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傳來。

    有一小部分神靈表示願意遵從神靈造冊之法,只要人族按規矩祭祀供奉,便永世庇佑人族。

    這其中便以四瀆之一的淮水之神無支祁爲代表。

    這也給了人族長老們一些信心。

    畢竟淮水之神可是威名遠揚,在南贍部洲一衆神靈中絕對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祂能帶頭支持神靈造冊之法,勢必會帶動不少尚在搖擺的神靈。

    事實也的確如此。

    無支祁不僅公然宣稱支持神靈造冊之法,還親至蒲阪之城與新上任的人王定下盟約,不久後便有許多神靈重現世間,紛紛表示願意登記造冊,庇佑人族,享人族香火祭祀。

    不過大多數神靈依舊對神靈造冊之法持反對態度。

    無支祁的舉動非但沒有讓祂們察覺到危險在靠近,反而刺激到了祂們,讓祂們決定好好給人族一點顏色瞧瞧。

    “讓人族見識一下神的威嚴!”

    隨着暗中策劃者一聲令下,一場有預謀的傾盆大雨終於是落了下來。

    “轟隆——”

    大禹自王位上站起,漫步來到殿外,仰天望向天空。

    只見天空中像是有一座黑色的山脈沉沉地壓了下來。

    烏壓壓、黑漆漆,不見光亮!

    一道暗紅色的電光劃破天際,在黑暗的雲層中蜿蜒成火樹的形狀,同時發出巨大的轟鳴。

    即使是站在高大巍峨且有陣法守護的王宮之中,大禹也依舊能夠感覺到那種地動山搖的氣勢。

    從陰雲密布,到電閃雷鳴不過只是一剎那之間。

    下一瞬,狂風驟起,大樹被狂風吹得東倒西歪,搖搖欲墜,震耳欲聾的雷聲如在耳邊。

    與此同時,天上終於是下起了瓢潑大雨,天地間變成白茫茫的一片!

    風一陣緊似一陣,雨也一陣緊似一陣,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像是無數道銀色珠簾掛在空中。

    狂風暴雨,雷電交加!

    這場雨是如此的巨大,好像是天河決了口子,在向人間傾斜着滔滔洪水。

    最可怕的是,這場雨不僅僅只下在人族都城所在的阪泉之野,而是整個南贍部洲!

    隨着大雨傾盆而落,散落在南贍部洲各地的人族立刻把求援信發到了都城。

    各地的求援信全都是一個意思——這樣的暴雨若是持續一天,江河湖泊之水便將漫過河堤湖岸,引發大洪水,淹沒農田、村莊和城池。

    如果只是一地倒還好說。

    可整個南贍部洲全都是這樣,也就意味着人族將遭受滅頂之災!

    聽到這樣的消息,一衆長老頓時慌了。

    他們冒着瓢潑大雨跑到王宮,打算逼迫大禹向神靈低頭,下罪己詔,以保人族安危。

    可等他們剛到王宮,卻正好看到一身袞服的大禹屹立在殿門前,狂風暴雨竟是不能侵入其十丈之內。

    衆長老定睛望去,只見他右手中握着寶劍,左手中則握着一方玉璽。

    “爾等來得正好!”

    大禹瞥了一眼因爲冒雨趕來而渾身溼透的長老們,哈哈大笑道:“今有無道神靈,不遵南極長生大帝敕令,降下暴雨起洪澇之災,欲置我人族於死地。

    吾身爲人王,自當爲守護人族而戰!”

    一衆長老駭然,“大王要做什麼?”

    “上天!斬神!”

    大禹低喝了一聲,手中握着的玉璽高高舉過頭頂。

    只見這枚玉璽只有拳頭大小,色澤圓潤通透,表面呈淡青色,內裏卻又絲絲縷縷的玄黃之氣溢散而出。

    將玉璽緊握在手高舉向天,大禹心中頓時生出一股莫名的悸動。

    這是他身爲人族共主的人道氣運在與手中的玉璽相互勾連,快速地建立起一道緊密的聯繫。

    剎那之間,大禹心中生出一絲明悟,神情肅然地沉聲喝道:“龍族何在!”

    宏大的聲音響徹天際,無論是藏在滾滾烏雲中的神靈,還是蒲阪之城中惶惶不可終日的人族百姓,這一刻全都愣住了。

    尤其是身在王宮中的一衆長老和侍衛們,更是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震撼人心的一幕。

    只見人王高舉寶璽,神情凜然肅穆,有絲絲縷縷的玄黃之氣自寶璽中溢散出來,將他包裹在內,使其憑空增添出一種神聖之感。

    下一瞬,空中風雲突變。

    板泉之野上空那厚重無比的雲層中出現了許多巨大的身影。

    雷光閃爍之間,隱約可見雲層中現出一鱗半爪,以及巨大蜿蜒的龍軀。

    “吾乃朝陽城圖騰敖意,遵循地皇神農氏之盟約前來聽令!”

    “吾乃雲夢城圖騰敖晟,遵循地皇神農氏之盟約前來聽令!”

    “吾乃水雲城圖騰神敖宏,遵循地皇神農氏之盟約前來聽令!”

    “……”

    一道道宏大的聲音自雲層之中傳來,蒲阪之城中的人族百姓頓時沸騰了。

    人族有圖騰!

    這是人族自己樹立的圖騰神,而且還是曾經的威壓海內外的龍族!

    既然人族能封龍族爲圖騰神,爲何還封不得你們這些小神?

    原本那些咒罵人王昏聵暴戾的人族百姓緊緊地閉上嘴巴。

    此刻,天空中萬龍俯首,應人王詔命而來,甘願被其驅使……這不比那些惡神來得更香?!

    一道金光閃過,大禹登上指南車,在萬衆矚目下飛上天空,手握軒轅劍遙遙地斬出一劍。

    “轟隆——”

    一道璀璨的劍光橫貫天際,一舉將厚重的雲層劈成兩半。

    瓢潑大雨立時停歇,分開的雲層中顯露出數十個神靈。

    和以往威嚴的形象不同,此刻這些神靈在萬龍虎視眈眈下竟是一副手足無措、誠惶誠恐的模樣。

    大禹手持軒轅劍遙遙地指向衆神,沉聲道:“孤奉至聖仙師南極長生大帝之命推行神靈造冊,汝等非但阻攔不從,今日更是欲起大洪水加害我人族!如今汝等落於孤手,還有話可說?”

    衆神面面相覷,不知誰喊了句“跟他拼了”,然後一聲吶喊,卻只有寥寥數位神靈朝着大禹衝來,剩下的全都乘機縱光而逃。

    這樣的舉動自是讓下方的人族百姓驚掉了下巴。

    至此,神靈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虛僞面紗徹底破撕破!

    “自作孽,不可活!”

    大禹冷哼一聲,手中軒轅劍一揮,輕鬆斬殺了衝來的那幾個神靈,而後下令萬龍,“隨朕孤鎮壓全境,凡是降了雨的神靈,盡斬不留!”

    “昂——”

    一聲聲震天動地的龍吟響起,這些來自龍族的圖騰神立刻分散向四面八方。

    每到一地,便不由分說地斬殺正在降雨的神靈,然後再趕往下一個地方。

    不過南贍部洲很大,爲了避免在路上耽擱時間,大禹還請龍吉幫忙開啓傳送法陣,以至於萬龍這邊剛斬殺了一個神靈,下一瞬便又趕到了另外一邊,效率高得離譜。

    倘若有人能夠以宏觀的角度看向南贍部洲,便可以看到籠罩在上空的厚重烏雲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消散。

    他們的行動也不是沒有遇到阻攔。

    比如天庭那一位水德星君便冒險下界搭救他的子嗣,卻被早就守在那裏的黃龍道人抓個正着,直接提溜到天庭問審。

    這一場洪澇之災便是出自他的授意。

    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爲了維護他那些子嗣的利益恐嚇一下人族。

    可惜他們的利益和人族的利益從根本上便是相悖的,所以他之後少不得要在斬仙臺上走一遭。

    至此,這一場足以威脅絕大多數人族性命的滅頂之災被大禹以“一己之力”化解於無形,並且讓人族擺脫了惡神的欺壓。

    這一戰之後,許多神靈前來歸順,表示願意遵從人王法度。

    考慮到大雨畢竟是已經下了一段時間,南贍部洲各地都已經出現了洪澇的跡象,大禹便同意讓諸神歸順,給予了祂們封了神位後,帶着祂們治理洪水,率領人民疏九河、導百川,終於迫使洪水歸流大海,讓人族受到的損失降到最小。

    對於人族來說,雖然田地被淹了一段時間,今年的收成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但來年勢必會風調雨順,並且不用再花費鉅額錢糧去祭祀神靈。

    這肯定是賺了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神靈已經成了人族僱傭的幫手。

    香火就是祂們的工錢。

    只要按照規矩祭祀,神靈就必須庇佑轄地的人族,不然就有被革除神位的危險。

    造就了這一巨大變革,也讓大禹的威望達到了巔峯。

    只不過距離證爲人族大帝還差了些許。

    在之後的兩百年內,他大力發展生產,使百姓安居樂業,並與塗山大會天下諸侯城主,得各方諸侯獻金以表敬意,並在諸侯們的懇請下建立大夏王朝,遷都陽城!

    之後,他以諸侯所獻之金鑄造九鼎,將南贍部洲的人族領地劃分爲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九鼎鑄成,鼎上鑄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異獸。

    九鼎象徵着九州,其中豫州鼎爲中央大鼎,豫州即爲中央樞紐。

    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

    這也意味着人族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徹底終結,形成了以“國家”爲中心的新型社會形態。

    九鼎也因此成爲人道功德靈寶,乃“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憑此功績,大禹也終於成功證爲人族大帝,飛昇天外混沌之中,長居火雲洞鎮壓人族氣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