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斷案人選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大明英雄字數:2223更新時間:24/06/27 13:49:20
    朱元璋真的是出離憤怒了。

    老虎不發威,你把我當病貓了,在自己地盤上,竟然敢行兇殺人。

    殺的還是朱元璋的替身,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朱元璋知道,人家既然敢這樣做,那麼就做好了應對準備。

    查案和打仗,那是沒有什麼相關性,這可是給朱元璋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要是朱元璋對這件事管不問的話,那對朱元璋的威信,是巨大的消弱。

    人家連你朱元璋的替身都敢殺,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呢?

    越想這事,朱元璋是越生氣。

    要說劉伯溫足智多謀,要是派他去查,那肯定是可以手到擒來的。

    但是呢,朱元璋可受不了失去劉伯溫的這種風險。

    對劉伯溫這樣的大謀士,他就要保護好,哪能讓他以身犯險呢?

    朱元璋馬上就把這個念頭給否定了,那他派誰去查案呢?

    這是一個大問題。

    雖然朱元璋派出了兩隊人馬去調查這件事情,但是呢,卻缺少一個主事之人。

    這個主事之人,非常重要,這可把朱元璋給難爲住了。

    因爲打仗是現在他首要的問題,所以他手下的人才,將才,帥才有很多的。

    大謀士,現在有劉伯溫,總管李善長,可謂是人才濟濟的,但在斷案方面,他好像還沒有什麼可使用的好手,這可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朱元璋想起來,薛剛當初給他推薦過一批人才,上面有一個人叫杜世巖的。

    好像是說,他非常善於斷案,人家並不是官,當時朱元璋聽到這個人的本事,他也非常感興趣,所以朱元璋對這件事,記得很清楚。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記住這個人,是因爲歷史上有兩位宰相非常有名,叫做房謀杜斷。

    因爲這件事,朱元璋就把杜世巖記得很清楚。

    本來朱元璋聽了薛剛的推薦之後,覺得這個杜世巖,應該是沒啥事可幹的,他現在要打仗,怎麼可能去斷案呢?

    現在居然發生了這樣的事兒啊,也許要這個杜世巖去試試看,也不知道他行不行?

    在這個時候,朱元璋要大膽啓用新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其實呢,對於他的替身被殺這件事,朱元璋也有兩種考慮。

    一是,真的是外部的那些勢力對他進行迫害,二是,自己手下那些人幹的。

    他這是派替身去巡視,就是要看看有些人,真正在做些什麼事情,是不是他們的醜事被朱元璋的替發現了什麼?

    然後呢,就被當地的那些將軍給殺掉了,這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他有什麼考慮,那這件事兒,就要細細查訪,才能得到事實真相。

    對於這一點,現在朱元璋也是非常明白的,這種事情真的急不得。

    有的時候你越着急,就越沒有什麼辦法,就讓自己越來越被動,這是很明白的一件事情。

    怎麼說呢?

    因爲這樣的事情,朱元璋之前也做了很多了,不過呢,自從成爲首領之後,他真的很少犯錯。

    因爲不管什麼事情,他要前思後想才會去實施。

    而且他待人以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他手下都爲他賣命。

    朱元璋還是靠淮西的那些兄弟,才會讓自己的順利發展的越來越強大起來。

    朱元璋是非常清楚的。

    其實呢,朱元璋對魏晨的印象還是很深的,對於這個薛剛的印象也很深。

    薛剛有志過目不忘的能力,而且也能識人,這都是了不得的能力。

    這次呢,朱元璋把魏晨他們派出去,還沒有回來。

    沒辦法,他就讓這個杜世巖上場了。

    這就是朱元璋的大膽之處,一旦決定,就堅決按照自己的計劃去行事。

    其實世界就是這樣的,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那麼這個做實驗會問你做事嗎?

    杜世巖很快就過來了,捐贈啊,一般情況下在用一個人之前都會把他帶領着自己的眼前,好好的去看一下

    畢竟對什麼人你根本就沒什麼查看的話,你怎麼知道他行不行啊?

    “你是杜世巖”

    朱元璋非常仔細的把這個就是呀,前後左右都打探了一番

    因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現在的這樣就這樣子,一旦自己受什麼損失他會耿耿於懷的,他就不知道很多事情真的是很難把握的

    有些事情朱元璋非常搞明白,那並不是一件不可能實行,他要做有很多事情進行示好,不過呢,還得有人去現場幫他搞這件事情

    只不過呢,這個人的鍛鍊結果會有人受到專家面前,讓專家對這個人在進行真正的考驗

    是的,居然這樣做事就這樣子,非常的雷厲風行

    中山和這個做事業呢,就這樣寒暄幾句之後,就讓直接把要做先做的事情開完蛟山說了一遍

    “請大帥,我是杜世巖,我家就在金陵府,但我家貧窮,感謝大帥召見我,願爲大帥鞍前馬後,萬死不辭!”

    朱元璋聽了杜世巖的話,他就有有些菜怎麼說呢?

    因爲他總覺得這個杜世巖有點不太對勁,是的,他就這樣想法,你要問他爲啥這樣想也許朱元璋也不太清楚。

    因此呢,很多事情朱元璋都要想辦法找合適人去做,這樣的事情,他還是注重後方總結各方面的一些教訓,然後提出下一步的規劃打算

    畢竟任何事情都做出來而不長出來的對這一點現在朱元璋是非常肯定的

    他把事情給做實驗加了之後,做實驗就馬不停蹄的去事發地去查案去了

    其實啊,昨天對這件事現在已經不再計較,怎麼說呢,原來他覺得有些事情非做不可

    這次呢做試驗注意查驗之後呢,就讓他對這些保護也非常大的,怎麼說呢?他不可能讓自己手下人流血又流淚,所以他一定要保護他們,這是他替身,右看也是朱元璋的疏忽造成的

    要是真能加強戒備,那麼他手下的這個替身也許就不會死。

    所以朱元璋在想着自己所做的事情,然後考慮下一步去做什麼,都要想的非常清楚。

    還是那句話,自己一個人坐鎮金陵,其他事情叫別人來辦,他就是審查結果,還有就是佈置新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