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攀談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大明英雄字數:2237更新時間:24/06/27 13:49:20
    其實朱元璋對於如何種植水稻,他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但是他的見解還是非常超前的,沒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嗎?

    其實朱元璋知道他這種思維方式,對於現如今的人們來說,那就是降維打擊。

    不過呢,他是出自好心,他可沒有惡意啊!

    他只是想讓他治下的老百姓生活的好一點。

    重任在肩,他必須考慮這樣的事情,畢竟民以食爲天。

    要是老百姓沒有填飽肚子,那他就沒有可靠的兵源,那以後打仗,他也不可能勝利的。

    朱元璋記得一位偉人曾經說過一句話,打仗沒什麼祕訣,只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那就足夠了。

    朱元璋貫徹九字真言,他對老百姓也是非常關心,這樣未來的勝利,肯定是他的。

    對於這些事情,朱元璋並沒有想太多。

    他只想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然後對未來有個規劃,其實他就是這樣的做事方式。

    不過朱元璋看人家這些人在插秧,他心裏很癢癢,他也想試驗一下。

    但是他手下的這些侍衛卻不讓他進去,說是怕這裏有什麼毒蟲,傷害了朱元璋。

    對於這些事情,朱元璋本來還想反駁的,但是呢,他覺得侍衛也是好心,他反駁,只能說明他心眼小。

    在金陵城中,朱元璋的安全,一般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呢,人家侍衛說的也對,如果有什麼毒蟲的話,那朱元璋要是被毒所傷,那就是侍衛的責任了。

    也許魏晨就是從自己的侍衛之中,遴選出來了。

    所以朱元璋對自己手下的這些侍衛,還是非常尊重的。

    因此呢,朱元璋就沒有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他蹲在田地的邊上,然後就和這些插秧的匠人說了一些縣話。

    “這邊一畝稻田能產多少稻子啊?”

    朱元璋隨口問了一句。

    “現在大約300來斤吧,最好的時候有400斤左右吧!”

    朱元璋好像記得在北宋的時候,稻子的畝產量就達到了460斤一畝。

    那個時候,商品經濟發達,鐵器運用的很廣泛,就帶動了農業產量的提高。

    可見現在的戰亂,對這個農業生產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朱元璋覺得要是按照他所說的這個方法去做的話,至少能把畝產提高到500斤左右吧,至少超越北宋的最高產量應該是可以的。

    華夏歷史上,唐宗宋祖是兩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唐太宗被各族人民公推爲天可汗,而宋太祖趙匡胤開創的北宋,其經濟繁榮,達到歷史上的最高峯?

    四大發明的大多數都是在宋朝出現的,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技術的進步。

    技術進步又再次刺激經濟的發展。

    但是朱元璋也在想一件事情,就是北宋那麼有錢,養了那麼多軍隊,卻沒有什麼戰鬥力,最終還是被滅亡了。

    朱元璋覺得肯定出現了一些問題,不過現在他也沒有時間研究這個問題,等以後有機會了,他要好好的研究一番。

    以後等大明統一全國的話,有些事情啊,他要借鑑唐宋之所以失敗的那些經驗教訓,他至少不會走彎路。

    朱元璋想的很長遠,其實呢,這也是他應該想的事情。

    作爲首領,有些事情你不想,那你根本不會這樣做的。

    要是朱元璋天天想着打仗,那麼他的注意力,就在戰爭上面,有可能就顧及不到民生。

    其實民生是最大的本錢,只有人民生活好了,你想做其他的事情,才會遊刃有餘。

    朱元璋其實從內心來講,他不喜歡戰爭,但是沒辦法,現在他只能以戰爭的手段,來統一全國,這是沒辦法的事。

    因爲他的對手們不可能自己放下武器,每個人都想成爲皇帝,那怎麼可能啊?

    朱元璋回到了帥府之中,畢竟他覺得他在外面,他身邊這些侍衛好像都非常的緊張。

    爲了讓他們的工作強度小一點,朱元璋還是非常支持這些侍衛的,於是提前回來了。

    這次呢,朱元璋對那個給自己提意見的侍衛多看了兩眼。

    看來,這個侍衛也是非常有責任心的,朱元璋就喜歡有責任心的人。

    其實啊,這些無怪乎朱元璋會這樣偏心,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馬馬虎虎的,這樣的人,怎麼會有人喜歡呢?

    朱元璋剛回到帥府,劉伯溫就來求見。

    朱元璋心說,這次真的挺快啊,看來他讓劉伯溫做這個東西啊,事關劉伯溫的切身利益,因此劉伯溫做的比較快。

    對於這一點呢,朱元璋也感受到了,但他並不怪罪劉伯溫。

    因爲每個人嘛,都會對自己的俸祿有很大興趣的。

    畢竟人首先要能生活下去,才能做其他事情。

    如果他賺的這些銀子,根本不能生活下去,你怎麼讓他給你賣命呢?

    “大帥請審閱,這是我初步寫的軍功替換的一些規矩,請大帥斟酌!”

    朱元璋一看,劉伯溫寫的還是比較細的。

    以前呢,朱元璋搞過一個獎懲條例。

    他那個條例,比較寬泛,很多事情,規定的不是很清楚。

    劉伯溫做的這個就非常清楚。

    “伯溫呢,你真的辛苦了,你有空嗎?有空的話,咱們兩個下盤棋吧!”

    “恭敬不如從命,大帥請!”

    其實呢,朱元璋就想和劉伯溫閒聊幾句。

    因爲在這個帥帳之內,說話不太方便,於是他們就到了帥府的書房。

    兩個人就開始下棋,他們下的當然是華夏下象棋啦!

    其實呢,朱元璋覺得自己的下棋水平是很臭的。

    不過呢,原來他也看過幾個象棋的棋譜。

    他覺得這個時候他和劉伯溫對弈,至少輸的不會那麼難看吧!

    因爲他知道劉伯溫比較聰明,這點是肯定的。

    但是呢,朱元璋覺得,劉伯溫不會放水吧,就是說,有些不該走的棋,自己偏要走,然後故意讓朱元璋贏,這有可能嗎?

    朱元璋想了一下,他覺得這完全有可能。

    畢竟怎麼說,他也是劉伯溫的上司,他會照顧一下劉伯溫的情緒。

    然後兩個人就邊下棋,邊攀談。

    “伯溫啊,我知道你老家是青田,你來金陵這段時間,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