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育種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大明英雄字數:2242更新時間:24/06/27 13:49:20
    朱元璋苦笑了一下。

    自從秦始皇自稱皇帝,稱孤道寡,別人視天子爲神靈,卻不知天子真的是孤獨啊!

    這是沒有辦法的!

    權力使人爭!

    那個位置,真的是充滿了誘惑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此刻朱元璋又在自己的密室之中,天下羣雄,逐鹿天下。

    看着地圖上各個勢力的首領,這些人都想做天子。

    大元天子也不想把大位拱手相讓,集中自己的兵力,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義軍越打越多,大元離滅亡越來越近。

    朱元璋不想做皇帝嗎?

    想,從小就想。

    小的時候,朱元璋和徐達他們這些小夥伴們只要玩遊戲,做皇帝的人,必須是他。

    說來也怪,那些小夥伴們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

    朱元璋心說,也許自己的領導力,那是天生的。

    要不然的話,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呢?

    朱元璋現在的策略非常清楚,逐步擴大自己的基本盤,匯通天下,海外貿易,一件事情,又一件事情,加緊推進。

    一萬年太久,之爭朝夕。

    軍事上的對手,朱元璋相當清楚,最大的敵人,最兇殘的敵人,那就是陳禿子,陳友諒。

    不過朱元璋現在不會去招惹陳友諒。

    原因很簡單,時機不到。

    陳友諒弒主篡位,而且手段相當殘忍,用鐵錘殺死他的老主子。

    現在陳友諒殺的人,還不夠多,還需要他繼續製造殺戮,這樣的話,他離死亡就越來越近。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勢力,現在也需要發展。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九字方針,朱元璋從來不敢忘。

    而且現在他還爲這九字方略注入了更多的內涵。

    朱元璋現在搞的,明王金鈔,匯通天下,海外貿易也屬於廣積糧的引申範疇。

    還有就是通過不斷蠶食自己周圍的小勢力,不但讓朱元璋更加的強大,而且可以通過實戰可以起到練兵的作用。

    不通過戰鬥,自己手下的軍隊的戰鬥力,一定是提高很慢的。

    當初朱元璋答應劉伯溫,就是要留住陳友諒這個最強大的敵人。

    當做自己最強的磨刀石,讓自己手下的這些士兵和將軍,通過生死考驗,實現真正的蛻變。

    這件事一定會做的。

    雖然他這樣做,面臨很大風險,也許自己會被陳友諒所吃掉。

    但是朱元璋他絕不後悔,也不會畏懼!

    他一定要和陳友諒,在幾年之後,進行一次大決戰。

    想到這裏,朱元璋握緊了自己的拳頭,咬緊牙關。

    又想到時機尚未成熟,還需等待,他把自己的拳頭鬆開了,繼續想,自己現在要做哪件事情?

    魏晨剛回來,朱元璋安排魏晨稍微休息幾天,他才會給魏晨再交代接下來的任務。

    劉伯溫也正在制定軍功細則,他們都有事在忙,那自己做什麼呢?

    細微之處見精神。

    想到這裏,朱元璋離開帥府,去了離帥府不遠之處的一個大院子。

    朱元璋安排人在這裏搞育種實驗。

    以前朱元璋在皇覺寺的時候,搞過溫室大棚,也搞過化肥,還有種子。

    現在金陵城之中,朱元璋也有這樣的安排,只不過這些事情,也是剛剛開始。

    雖然皇覺寺離金陵城這裏的距離不是很遠,但是皇覺寺的條件和這邊還是不一樣的。

    在金陵城這裏,朱元璋培育的種子,就是水稻種子。

    畢竟江南以水稻爲主。

    而且大米養活的人,比小麥養活的人更多一些。

    朱元璋現在是一身便服,來到這裏的。

    畢竟要是他穿一身大帥服裝來這裏的話,這些人肯定會非常的不自在。

    會影響人家的工作效率的,這樣的事情,朱元璋不會幹,他來這個育種基地,就是想指導一下別人的工作。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那些點子,那是最重要的財富。

    這些人,種植水稻那是很熟練的,但是育種這件事,卻是剛剛開始的。

    這些事情,以朱元璋的指導爲主,畢竟朱元璋代表的是先進的生產力,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想想看,後市的雜交水稻,讓產量提高了很多倍,多養活了多少人呢!

    朱元璋很想在這個時代就搞出雜交水稻,不過呢,他知道現在也許在金陵這個地方不太可能。

    但他還是可想辦法,把這裏的種子稍微改良一下。

    朱元璋很清楚,當初那個雜交水稻,是在海南成功完成的。

    也就是說,在海南的野生稻裏面,是有那種另外一種雜交水稻存在的。

    金陵這裏沒有,不管怎麼說,朱元璋通過育種,還有施肥,這些方式相結合,總體來講,也可以讓這裏水稻的產量提高很多的。

    因爲這個時代,糧食的產量真是太低了。

    朱元璋想辦法,讓他們能夠接受自己的觀念,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情。

    要想水稻增產,就是要種子品種好,二就是要多施肥,只有這二者配合好的話,再加上風調雨順,豐收在望。

    其實呢,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朱元璋知道,他因爲是在後世明白的這些基本道理,他才會覺得簡單。

    當初他沒有知道這些事情之前,他也覺得是很難的。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任何事情就是這樣子的,你想把事情推向前進,那真的是相當不容易的。

    你想進步不容易,退步是非常快的。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做其他事情其實也一樣。

    朱元璋想要做一個推動歷史前進的人,現在看來,難度很大。

    不管怎麼說,他一想起自己做的事情,能讓歷史發生一些變化,他就很興奮。

    這樣以來,他就顯示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重要價值。

    古時候有三皇五帝,神農這些英雄,都是爲華夏民族的發展,做出大貢獻的人。

    此刻朱元璋看着他們這些能工巧匠,在水田裏與這些水稻打交道,他就有一種親切感。

    這個世界,的確是衆多的勞動者創造的,這也沒錯,不過那些重要的想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帥,你看這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