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樹人計劃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大明英雄字數:2252更新時間:24/06/27 13:49:20
    陳友諒做賊心虛,要不然,他也不會把自己的年號定爲“大義”。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陳友諒的虛心假意。

    殺了自己的主子,還有徐壽輝的兄弟,這真是“大義凜然啊!”

    “誰在哪裏?快出來!”

    但是陳友諒越是叫喚的厲害,越是沒人理他,他就越害怕。

    此刻陳友諒的周圍陰風陣陣!似乎有數不清的鬼魂在周圍出沒,但是卻沒有人影出現。

    突然一張白紙從天而降,“不要擅自製造殺戮,不然我會回來找你的!”

    “是老主公,徐壽輝主公啊,你千萬不要回來找我呀,我會聽你的。”

    陳友亮竟然暈過去了,也不知道是被嚇暈的呢,還是那些蒙汗藥的藥效還在的緣故。

    當陳友諒再次醒來的時候,他還在自己的寢宮之內。

    他趕忙去找下人過來問,究竟發生什麼事兒?

    “稟漢王陛下,你好像消失一段時間,但是小的又不確定。”

    陳友諒的恐懼又增加了一些,他在想,這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嗎?

    魏晨他們按照劉伯溫的安排,演了一齣戲。

    朱元璋和徐達,劉伯溫一行,已經回到了金陵。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朱元璋此刻在帥府後花園,自己一個人在欣賞花園的美景。

    這個時候,朱元璋也是搞明白了,他不必要事必躬親,要不然的話,就把他給累死了。

    現在朱元璋手下兵強馬壯,人才濟濟,讓他們去做事情,朱元璋非常的放心。

    突然有人給朱元璋送過來了一個八百裏加急的緊急情報。

    說實話,把朱元璋嚇了一跳,他心說,不會是那個陳禿子現在殺到金陵了吧!

    不過朱元璋只是稍微緊張了以下,然後馬上就恢復了正常。

    他拿過來一看,竟然有些哭笑不得。

    原來真的是陳友諒的軍情急報!

    不過不是宣戰,而是休戰一年!

    然後編織了很多理由!

    朱元璋卻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這陳禿子嚇壞了,估計生病了,也不一定。

    不管陳禿子究竟怎樣打算的,對朱元璋來說,沒有什麼影響。

    九字方略不會改變,四大戰域各有各的負責人。

    而朱元璋是金陵戰域,其實就是中心戰域,不過他沒有說那麼明顯而已!

    繼續發展自己的勢力,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陳友諒號稱六十萬精銳,但朱元璋知道,那是在吹牛。

    朱元璋在鑽研兵法,最近他把孫子兵法,還有孫臏兵法,還有他腦子中記得的後世偉人的兵法,進行了比較。

    他還是覺得偉人的兵法,是最樸素也是最實用的,那就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

    不過對於自己的根據地,那還是要好好注意的。

    畢竟如果丟失了根據地,那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很容易被人消滅的。

    因爲金陵地區就是朱元璋的老家,所以他才兼任金陵戰區的大帥。

    雖然朱元璋知道後世很多的知識,但是呢,有些東西,礙於現在的條件,那是沒辦法製造出來的。

    他現在只是對現有的這些東西,進行一些有限的改進而已。

    朱元璋那是非常謹慎之人,任何事情,他至少要準備兩套方案。

    “重八哥,你怎麼來了?”

    小寶驚異的問道。

    聽到小寶對於自己的稱呼,朱元璋覺得非常的親切。

    朱元璋穿着便服出來了,他聽說小寶正好在金陵城裏面,於是就過來看看。

    四大戰域,劉伯溫,李善長等人是朱元璋打造的重要力量。

    而小寶,小春,二河,達子爲首的勢力,那是他不爲人知的力量。

    做事情兩手準備,那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戲。

    這次朱元璋接受劉伯溫的建議,那就是讓他們動起來。

    人的天性都是懶惰的,怕死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要想真正的強大起來,那就需要磨刀石。

    朱元璋給四大戰域的大帥已經下令,不理會陳友諒什麼停戰通告,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來看看你!最近看着你瘦了!”

    朱元璋笑着看着小寶,要是說起來,小寶才是跟着他的第一人。

    以前過的艱苦歲月,朱元璋當然不會忘懷。

    沒有經歷過那些苦難的話,他今天也不會到達今天這樣的程度。

    不過,朱元璋知道,大業未成,不是停下來歇息的時候。

    “重八哥,我覺得你也瘦了,你的事情多,我想幫幫你,但是很多事情,我根本不懂的。”

    小寶的這句話,提醒了朱元璋,他要做些什麼了。

    “小寶你想學知識嗎?”

    “想,當然想了!”

    “那就好!我會安排的。”

    現在要是想和從前一樣,那樣隨意已經是不可能了。

    所有的事情,都回不到從前了。

    既然回不到從前,那就做好現在的事情。

    朱元璋回到帥府之後,他就在想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辦好教育。

    在皇覺寺分院對僧人進行培訓的成功經驗,這讓朱元璋深有感觸,那些僧兵,就是朱元璋最賴以信任的力量。

    他想到了朱升,他之所以有今天,就是採取了九字方略,那是朱升提出來的。

    此人有大才,對於有才之人,那是不能冷落的。

    隨後朱升就被朱元璋叫過來了。

    看到朱升,朱元璋噓寒問暖,“先生對居住的條件還滿意嗎?”

    “回稟大帥,我很滿意!招賢館的條件非常的好!不知大帥有何差遣?”

    朱升直接開門見山。

    朱元璋非常滿意。

    說再多都是虛的,還是說直接事情。

    “先生心直口快,我很欣賞!是這樣的,我決定對義軍兄弟,還有想學習的臣民,開辦學堂,先生覺得如何?”

    “大帥此舉那是非常英明的,不知道選用什麼教材呢?”

    “這事情要請教先生。”

    朱元璋的態度非常的尊敬。

    朱升想了一下,“可以選一些老教材,再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找一批有學問的文人,編寫一些新教材!”

    “先生所說,正合我意!這事情就交給先生辦理了!我這裏有些原來編寫的教材,你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