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捨我其誰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大明英雄字數:2092更新時間:24/06/27 13:49:20
過了兩日,朱元璋又去招賢館去找劉伯溫。
這次朱元璋把徐達,湯和,常遇春,胡大海,李善長等人全部都叫過去了。
一是讓大家都來招賢館看看,最重要的就是讓大家都認識一下劉伯溫。
當朱元璋他們來到招賢館的時候,劉伯溫正在招賢館那三個字前面不住的點頭。
“伯溫兄,爲何在此逗留啊?招賢館內的景色也是很不錯的啊!”李善長首先說道。
劉伯溫聞聲望去,看到了朱元璋等人,劉伯溫乃是知書達理之人,首先向朱元璋行禮。
“善長兄,請把這幾位將軍給我介紹一下,我再給你解釋我爲何再自己逗留?”
劉伯溫賣了一個關子。
其實就是劉伯溫不這樣說,李善長也會給劉伯溫介紹的。
“這位是徐達元帥!”
“伯溫見過徐大帥,我在青田就聽過徐大帥的威名!”劉伯溫給徐達見禮。
徐達笑着給劉伯溫還禮,“劉先生我早就聽說過你的大名了,今日相見,真是太高興了,沒想到你竟然聽過我的名字,我真的那麼有名嗎?”
“這位是湯和湯大帥!”李善長介紹道。
“伯溫見過湯帥!湯帥威名,如雷貫耳!幸會幸會!”
湯和也是笑着給劉伯溫還禮,“劉先生,今後多多關照啊!對了,劉先生我聽人說,你善於給人看相,是不是真的啊?”
“看相只是小兒科,對湯帥這樣的人來說,人定勝天!面相什麼的,不信也罷!”
劉伯溫看着湯和,不過這次看的非常仔細,看來劉伯溫嘴上雖然說着看相是小兒科,但事實上卻是非常重視看相了。
不過劉伯溫看過之後,並沒有說什麼。
劉伯溫與胡大海有一面之緣,“胡帥,這次又見面了!”
在劉伯溫看來,胡大海面相顯示會死於非命,但是劉伯溫卻看不出來是死在何人手上。
朱元璋就在一旁看着劉伯溫和各位將帥見面。
此刻朱元璋心裏真是非常高興的,現在他文有李善長,劉伯溫,武有徐達,湯和,常遇春,胡大海,兵多將勇,糧草充足,百姓擁護,可謂是佔據了人和。
古語說的好,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個時候,劉伯溫已經和衆位大帥們見過面了。
李善長說道,“伯溫兄,現在你該告訴我,你爲什麼在此逗留了吧!”
“是的,我信守承諾,我之所以在此逗留,就是因爲招賢館這三個字,善長兄,這三個字是不是出自你手呢?”劉伯溫問道。
“不是!”李善長直接打斷道。
“那是出自於誰手呢?”劉伯溫在沉思。
朱元璋還是沒有說話,他覺得文人嘴裏有的時候,是沒有實話的,他要看看再說。廟街
“伯溫兄,你先說這三個字寫的好不好吧!”李善長接着問道。
“好,當然好了,但何止是好呢?這三個字透露出非凡的自信,有一股英雄氣在裏面,捨我其誰,獨孤求敗!”劉伯溫說了幾個形容詞。
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話,他心裏是很高興的,但是表面上他還是處亂不驚的。
“伯溫兄知道是誰寫的嗎?”李善長又問了一遍。
“善長兄,這三個字是朱元璋朱大帥寫的。”李善長高聲說道。
“哎呀,是伯溫愚鈍,我早該想到這是出自於大帥的手筆,只有大帥能寫出如此神作,旁人是寫不出來的。”
這個時候朱元璋說話了,“劉先生過獎了,我是爲了寫這幾個字,是費了很大的力氣,但是我怎麼沒有看到什麼其他的東西呢?”
李善長接着說道,“大帥啊!望氣這樣的事情,是需要專門的學問的,大帥看不出來,也是很正常的,我也是看不出來的。”
“看來古人說的對呀,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劉先生真是奇人啊!”朱元璋又誇獎了劉伯溫幾句。
“大帥,你說的術業有專攻,這我認同,但是我並不是什麼奇人,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只是愛思考罷了,而且會望氣,真的是小兒科的事情,真正的大師,就是像大帥這種氣質的,腹內富有天下,捨我其誰的精神!”
朱元璋笑着說道,“先生啊,我怎麼聽着你像拍馬屁啊,好了,這件事先不再提吧,劉先生這邊你住的可好,如有什麼需要,儘管去找李善長,他會給你完全解決的,他可是我們的大總管啊!”
“稟大帥,我在這裏一切都好,多謝大帥關心!”劉伯溫真的是非常感謝的。
這次朱元璋來的主要目的就是帶着他的這幾位心腹愛將,與劉伯溫見見面。
現在主要目的都已經達到了,但是呢,有些話他要給劉伯溫說的話,還是他們兩個人說就行了。
人多了並不好。
接下來朱元璋帶領着大家在招賢館裏面轉一圈,看看這個招賢館的工程進度,然後他們就各自回去了。
不過呢,朱元璋得到了劉伯溫的誇獎,雖然他嘴上問劉伯溫是不是奉承他。
但是呢,朱元璋的心裏真的非常受用的。
朱元璋心說,劉伯溫真的是一個奇才啊,所謂奇才,在朱元璋看來,就是通透,一通百通。
很多事情,現在朱元璋還沒有看透。
可是在朱元璋看來,劉伯溫是看到了很多事情。
未來關於打仗的事情,還是要和劉伯溫好好商量商量了,看來他的軍情密報,要給劉伯溫一份兒。
現在是天下大亂,羣雄並立,稍微一個不注意,就會兵敗如山倒,前功盡棄。
這樣的事情,朱元璋一定不會讓發生的,他要好好的策劃這件事。
不過呢,劉伯溫雖然厲害,李善長他們也厲害,徐達他們有一方面也是很厲害的。
但是呢,朱元璋也是有一方面是非常厲害,那就是他的識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朱元璋雖然沒有學過相面之術,但他看人的本事,如果說朱元璋是第二的話,沒有人敢稱第一。
接下來,朱元璋在考慮如何給手下這些人封賞的事情,真的是讓人頭疼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