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線
類別:
武俠仙俠
作者:
牆外行人gt字數:2736更新時間:24/06/27 13:37:29
衆人聽到這裏,身軀都是一震,尤其吳挺更是面色凝重,雙眉緊鎖。邵旭當日聽見這話亦是驚恐萬狀,是以講到此處特地頓了一頓,見衆人都面帶疑竇望着自己, 忙接着說道:“我聽這四王子提及金蕃結盟,遂更加篤定,此人便是吐蕃部落的一名皇室親王,而盧軒身爲金國特使,這二人在此祕密幽會,定要對我大宋不利, 是以急切想知他們再說什麼。就見盧軒微微一笑,道:‘四王子無須憂慮, 我大金人才濟濟, 在下不過是滄海一粟,買馬一事雖然我略受阻,但天幸有他人代勞,咱們攻宋之期必不會因此拖延。’
那四王子久久不曾言語,似乎滿腹疑問,隔了好長一會,這才說道:‘劉大人,我素聞貴國嗣君之事頗有風浪,幾大親王爲此各立山頭、爭競良久,其中尤以薛王和鄭王勢力最大,而劉大人正是薛王的得力干將,這次採辦馬匹你遇阻礙,那必是鄭王的人大獲成功,卻於閣下何幸之有?’
就見盧軒微笑道:‘良禽擇木而棲,實不相瞞,在下已投到鄭王名下,不過此乃機密,若非四王子在此, 劉某萬不敢吐露一字。’向旁一指,又道:‘此人便是鄭王府上得力心腹,正無半點虛假。’就見站立他身邊那人微微點頭,向四王子示意。
四王子躊躇良久,道:‘劉大人推心置腹,小王感激不盡,但不知下一步貴國要如何部屬?’
盧軒道:‘兵臨仙人關,圍攻和尚原,你我腹背齊攻,漢中唾手可得!兀將軍,請你獻上圖冊給四王子觀看。’
他身邊站立那人從懷中取出圖冊,轉過身遞給四王子,只這一剎,我已看清他的面容,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兄弟,你道此人是誰?原來正是我不共戴天的大仇、黃逐流的那個徒弟阿兀!”
婁之英待聽他說起兀將軍時已然猜到,這時只隱隱覺着不妙, 問道:“大哥, 阿兀已長大成人,你卻還能認出?這人目下武功高強,大哥恐非他的敵手,後來如何?”
邵旭咬牙道:“殺父弒兄之仇,豈能忘卻?這人雖然相貌微變,但他那副冷漠無情的面孔,我這一生都還記得!兄弟,你說的沒錯,此人的確武藝超羣,我因事出突然,只不過呼吸粗重了一些,卻已被他察覺,那阿兀大喝一聲,飛身躍起,舉掌便向屋頂拍來,我見這力道如此生猛,不敢相接,只有翻身跳下房來。這時阿兀早已踢開房門,環顧左右,見只我一人,大聲喝道:‘閣下是誰?伏在房頂卻作甚麼!’
盧軒和那四王子也奔到院中,盧軒臉色慘白,向阿兀道:‘兀將軍,此人偷聽機密,須留不得活口!’
此時前殿又有不少番僧聽到動靜涌出,我見情形越來越糟,猛然心生一計,舉起雙掌便向阿兀拍去,那正是敝派絕學銜珠掌,阿兀見我膽敢主動進攻倒也吃了一驚,也跟着舉掌迎擊,我和他四掌相碰,藉着這股大力,倒躍翻身飛出圍牆,頭也不回的向前奔去。
我在山上一路狂奔,耳聽身後追兵四起,知道這羣藏僧武功低微、不足爲懼,只有阿兀是個勁敵,偷偷斜眼回望,不禁嚇了一跳,原來共有三人追在前頭,除了阿兀外,那兩人正是關風和那個菠蓮宗高手,我心裏發起急來,適才和阿兀對掌,我雖用巧勁借力逃脫,可也因此受了內傷,這時不免力有不逮,那阿兀的腳程好快,沒一會便追近了數丈,隔空一掌打來,竟掠的我後背生疼。我心知一旦被他纏上,那就再也走脫不掉,把心一橫,徑向山頂奔去。
來時我已查探過地貌,知道山腳下有一條大河,叫做白龍江,這時我逃無可逃,只有放手一搏。我奔到山頂,眼見這三大高手就要迫近,咬緊牙關、雙眼一閉,縱身跳入白龍江中。”
衆人雖知邵旭就在眼前,定然已無危險,可仍爲他捏一把汗,齊聲問道:“後來如何?”
邵旭道:“我墜入江裏,天可憐見,此時江水並不湍急,也幸喜我幼時常年在東錢湖暢玩,水性還算不賴,但聽山上阿兀等人不住叫罵,顯是夜黑水冷,他們不敢貿然縱入,便這麼順江漂了小半個時辰,離迦爾寺已足夠遠了,我這才爬到岸上,又歇息了一陣,不敢再多逗留,到鎮上買了馬匹,一口氣趕到黃龍莊,總算沒耽擱泰山老人家的壽辰。”
衆人聽他講完這段死裏逃生的經歷,都唏噓不已,孫妙珍道:“邵兄弟,那個阿兀我曾會過,他盡得黃逐流的真傳,功力不在其師之下,你這一掌借力太多,已受他陰陽雨勁侵噬,如果單單只是內傷,那也不算什麼,可之後你在江水中浸泡良久,又受了寒氣,於身子大有損害,待會我和舍弟、婁兄弟輪流給你輸氣還陽,當可痊癒。”邵旭點頭稱謝。
程駿見吳挺聽完後始終眉頭緊蹙,一語不發,知道必有端倪,問道:“岳丈,那金國特使盧軒和吐蕃四王子勾結,顯是兩國欲要聯手,岳丈此前說的密報中,對此可有防範麼?”
吳挺嘆道:“自唃廝囉後人瞎徵歿後,青唐之地無主,偌大的吐蕃四分五裂,各個部落內鬥不止,早已非朝廷之患,這數十年來西南相安無事,我亦沒派探子在吐蕃刺聽軍情,這次他們膽敢跟金人勾結,侵我大宋,卻是始料未及!”
程駿心頭一震,喃喃地道:“兵臨仙人關,圍攻和尚原。仙人關在西,和尚原在東,兩者相距七百餘裏,若吐蕃跟金人一齊東西發難,確於我軍極爲不利。”
吳挺道:“不錯,先前我探知到金人妄動,早在東線部下了大軍,而今都在和尚原、大散關一帶,西線則形同虛設。也不知這個四王子是何人物,居然膽敢勾結金賊,犯我宋境。”
上官青插口道:“吳大帥,草民對這個四王子的來歷,倒也略知一二。”見衆人都面露疑色望着自己,忙解釋道:“其實在下出身吐蕃,二十歲前,正是在這塞外蠻荒之地長大,近年來我雖定居中土,但對家鄉的往來變革,倒還有所耳聞。當年瞎徵投靠大宋,吐蕃便已四分五裂,大小部落爲了一統青唐,更是連年互戰,卻未有一家能夠橫掃羣雄、自身獨大。其中有個部落叫做澤骨,近年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君主扎西德巴,他恩威並施,讓許多部落臣服,如今頗有強勢。扎西德巴的幾個兒子都驍勇善戰、智慧過人,這裏面尤以四王子乃穹最甚,據說此人不僅胸懷大志,且行事果敢、殘忍好殺,跟金人勾結的吐蕃親王,十九是他。大帥,乃穹頗會用兵,又兼果決英勇,咱們不可不防。”
吳挺點了點頭,沉吟半晌,向程駿問道:“駿兒,當前局勢,你以爲該如何應對?”
程駿知道岳父是在考較自己,略一思索,答道:“岳丈,小婿以爲,東線金兵雖衆,但關卡險峻難攻,當可周旋,然則西線吐蕃人居高臨下,來去如風,若不派遣重兵把守,只怕幾日便會失陷,那時漢中不保,川蜀危矣!”
吳挺道:“賢婿所料不錯,東邊和尚原、大散關都是易守難攻的險峻關塞,只要不跟金人正面決戰,當可堅守數日,但西邊兵力淺薄,吐蕃人強悍兇猛,咱們對其一無所知,若是被打個措手不及,那便要糟。爲今之計,只有立刻調兵趕往西線,再遣傳令兵到大散關,讓守將全力拖延金兵,我還得上奏朝廷,請求加兵增援,以絕後患。”
程駿道:“岳丈,如今迫在燃眉,耽擱一天便多一分兇險,小婿斗膽向岳丈討令,我親去大散關傳令,助守關將軍一臂之力,抵抗金軍!”
吳挺雙眼盯視他良久,終於正色道:“也罷,大散關守將李喚隨我多年,他多謀善戰、心思縝密,有萬人敵的本事,可惜畢竟年邁,只怕精力不旺,若有賢婿鼎力相助,實爲上策。不過此戰兇危,不比先前那些小打小鬧,駿兒,你要好自爲之。”原來程駿自小便喜讀兵書韜略,成家後更是追隨岳父在邊關與西夏等鄰國屢有接仗,練就了一身領兵的本事,吳挺素知其能,這回用人在際,見他主動請纓躍躍欲試,便放手由女婿全攬東線大局,只是這一戰事關重大,且兇險異常,是以免不了千叮萬囑一番。
婁之英等人聽說這一戰敵衆我寡,對手兩面夾擊,形勢極爲不妙,心中也都有了主意,相互耳語了一番,齊齊站起說道:“吳大帥,此戰關乎我大宋命脈,大散關地勢緊要,極爲關鍵,晚輩願一起前往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