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親衛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兮如風字數:2121更新時間:24/07/19 04:51:28
對方聲稱自己到過李恪大婚現場,還稱呼房遺玉爲大小姐。
那麼這個人就肯定是房家的人,而且是房遺愛身邊較爲信任的親信。
但這樣的角色又怎麼會折返回來殺李恪呢?
將這些線索在腦海中快速過一遍之後,李恪冷靜地說道:“讓我猜猜看,你們是房家的門客,現在卻打算改旗易幟投靠到東宮門下,對嗎?”
眼前這人毫不避諱,直接承認了他就是這麼想的。
“死到臨頭,我不妨就直接告訴你,白天我們兄弟二人跟隨房大人回長安,途中見到你這個車伕長得眉目清秀,氣宇不凡,回過頭細想之下,就覺得跟吳王有七八分相像。”
“於是我們就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並且決定瞞過房大人分兩路追趕過來,偏偏就這麼巧被我給找到了,這大概就是天命吧。”
他說完之後,就伸手握住了腰間的刀柄,赫然是要將李恪當場斬殺。
“大膽狂徒!”
“你們既然是我兄長身邊的人,爲什麼要做出這種膽大包天的事!”
房遺玉在馬車內聽到了李恪與他們之間的對話,終於按耐不住衝出來質問對方。
那人只是嘿嘿一笑,道:“大小姐,你們房家站錯了隊,我們難道就不能另尋出路嗎?現在就連長安城的小乞丐都知道,太子權勢滔天,繼承大統那是早早晚晚的事。”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我們只是想要搏一份前程,這難道有錯嗎?”
無恥的人總能用無恥的理由,爲自己的所作所爲辯駁,眼前這人就是無恥到了極點的存在。
李恪緩緩挪步到房遺玉身前,低聲對她說道:“待會兒我拖住他們,你儘可能駕着馬車逃跑吧,越遠越好。”
“不,殿下在哪我就在哪,我絕不會一個人苟且偷生的!”
房遺玉那年幼稚嫩的臉上透出無比堅定的意志,她雖然看起來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但性情卻無比剛烈。
看着房遺玉,李恪心中涌起無限豪情,今天就跟這些無恥之徒大戰一場,生與死姑且放在一邊,他可不能辜負了房遺玉這份患難真情。
“既然你們決定要自尋死路,那就來吧。”
李恪做好了準備,只等對方主動出手。
“哈哈哈哈,吳王殿下臨死之前依然能面不改色,當真是皇上的真龍血脈,無愧於李家皇族的尊嚴!”
“今日就讓我來送你上路。”
男人抽刀出鞘,跨馬朝着李恪和房遺玉衝殺過來,彼此間原本距離就不算遠,就一剎那後者已迫近到面前。
李恪手中攥緊摺疊軍刀,此時他只能看準時機先行閃避,然後再找機會反殺對方,畢竟手裏的武器不過就手指那麼長,雖然比這個時代的任何武器都要更加鋒利。
但如果不能靠近對方,那就根本沒有什麼威脅。
電光火石間,這匹馬的前蹄高高躍起,李恪找準機會抱着房遺玉側身閃避,兩人驚險的從馬下翻滾過去,避免了被馬蹄直接踐踏的後果。
等李恪順勢起身要撲上馬背時,不知從什麼方向出人意料地射來一根長矛,竟直接貫穿了馬背上男人的咽喉。
男人的刀脫手落地,緊跟着身子也重重地摔了下去。
剛纔還極盡囂張之能事,轉眼間卻變成了一堆爛肉,只能在這荒郊野外留給餓狼野狗們享用。
剩下那些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直接嚇呆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從遠處一人一騎策馬揚鞭趕到了李恪面前。
這位少年將軍看起來雖有些稚嫩,卻雙眸有神,威風颯颯,他那不可一世的睥睨目光掃視而過,瞬間便讓人感受到一種徹骨的陰寒。
他在馬背上懸了三顆血淋淋的人頭,殷紅色的血液順着馬腹不停滴落在地,那景象恐怖至極。
“末將霍去病,聽候吳王殿下調遣!”
男人暴喝一聲,就要下馬跪拜,但李恪卻沒有讓他這麼做。
“子胥,你來了就好,不能讓這些人活着離開這裏。”
“是,殿下!”
霍去病接到命令之後,轉身抽出腰間佩刀,只一個騎馬突刺就當場砍翻了兩人,緊接着他又左衝右突接連砍殺數人,儼然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冷麪煞神。
餘下幾人眼見根本不是對手,於是調轉馬頭拼命想要遠處逃命。
霍去病沒有上前追趕,但很快這些人的面前,就出現了一支數百人的騎兵。
這些人手持長槍,腰間佩着跟霍去病相同制式的斬馬刀,當他們保持着整齊劃一的陣型穿過這幾人身旁,便再也沒有一人存活於他們的槍下。
李恪見這支騎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登時眼前一亮。
霍去病道:“末將來遲一步,險些讓殿下遭到毒手,請求殿下責罰。”
“子胥,你沒有來遲,而是來得剛剛好。”
“剛纔就算你沒有來,那也不是你的責任,只能怪我的計劃存在漏洞,這與你們無關。”
李恪簡簡單單一句話,便贏得了在場所有將士的心,這些人先前皆由狄仁傑親自挑選,隨後接受霍去病的嚴苛訓練,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的主人李恪。
現在他們知道,傳說中的吳王殿下仁心仁德,體恤下屬,是一個值得自己賣命效忠的人。
“子胥,這就是你訓練的成果嗎?看起來真不錯。”
“回殿下,他們便是殿下的親衛。”
得到讚許的霍去病沒有自傲,而是坦誠地說道:“這次僅僅是小試牛刀,還不足以展現出他們的訓練成果,我接到老狄的消息,他讓我來這裏接應殿下。”
李恪點點頭,“嗯,那是我讓他通知你的,接下來你就帶着他們隨我南下吧,安州地界上水匪猖獗,到時候自然會有你們的用武之地。”
得到了霍去病等人的隨行保護,李恪和房遺玉的人身安全就有了保障,他們也不用再提心吊膽,於是改由官道直奔安州。
另一方面,在長安城坐鎮監國的太子李承乾,逐漸感覺到了事情不對勁,他找來身邊幕僚開始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