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衡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兮如風字數:2100更新時間:24/06/27 13:00:34
今天的李泰格外殷勤,很懂得放下架子來使勁吹捧李恪,這要說背後沒點目的是不可能的。
“你還有什麼要求,一併說出來吧。”
李恪心中起疑,多了幾分警惕。
“是這樣,前陣子你那悅來客棧突然傳出悅耳的琴聲,幾乎半座城的人都跑去看那奏曲的姑娘,可惜都未能見到廬山真面目。”
李泰說到這裏頓了頓,似乎是在斟酌用詞,生怕李恪會斷然拒絕他。
“所以我想是不是能帶上那位姑娘,一來可以爲我們現場演奏那日的天籟之音,二來也能增添一抹別樣的風景,自古才子配佳人嘛,未嘗不是一段佳話。”
“三哥意下如何?”
李恪心裏思忖道:你小子把歪主意都打到我家皓月身上了,看來你是給我準備了一盤好棋啊,我不答應都對不起你這份苦心。
無論李泰究竟想要做什麼,李恪都決定奉陪到底,只是皓月這絕色之姿不能輕易示人,否則那些所謂的士子才俊們那還不翻了天。
其實最風流的人就是這些讀書人,當讀書人耍起流氓來那可不是一般的流氓。
李恪對李泰說:“這沒什麼不可以的,就讓皓月爲大家彈奏幾曲助助興,不過她本人十分羞怯,不習慣當這兒那麼多人露面,所以明天得聽我的安排,不能讓人家姑娘受了委屈。”
“是,那就多謝王兄了。”
李泰達到了此行的目的,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吳王府。
李恪馬上找來之前受了傷的李元芳,認真叮囑了起來。
忠勇可嘉的李元芳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道:“是,殿下,我必不辱使命!”
太子府,後花園。
“什麼,他們兩個見面了?”
魏王李泰前腳剛走,太子這邊就收到了及時而準確的消息,他這兩個弟弟私下在吳王府見面,這看似是小事,卻也牽動着太子的敏感神經。
當前朝堂內外瀰漫着一股緊張肅穆的氣氛,很多人都在猜測接下來的事態發展,起因則是圍繞着“爭儲”兩個字。
原本的局面是太子一家獨大,牢牢佔據着相對的優勢與主動權,而魏王則憑着李世民對他的寵愛,始終保有對東宮之位發起衝擊的能力。
兩方勢力明爭暗鬥,天長日久便逐漸形成了某種平衡,但這樣的平衡關係卻因爲李恪的冒頭而被打破。
當兩虎相爭演變爲三足鼎立,那麼身處局中的任何一方都要擔心一件事的發生,那就是自己淪爲人家聯手對付的目標。
杜荷此時站在李承乾面前,小心翼翼地說道:“太子不用擔心,魏王和吳王雖說今日見面有些可疑,但也並不表示他們就會達成共識,聯手對付東宮。”
李承乾攥了攥拳頭,“這種事情有誰能保證?”
“最近吳王風頭正勁,保不齊老四想到了什麼鬼主意,打算把吳王拉攏過去,兩人一鼓作氣先扳倒我,然後他們兩個再去爭儲君之位!”
說到這裏,李承乾心中更加感到不安,而他對李恪的警惕甚至要超過了魏王。
杜荷感受到了李承乾身上的氣場變化,一時也不敢多嘴。
少頃,李承乾問他:“董炳春突然莫名其妙失去蹤影,看情形應該是被人幹掉了,但卻不知道衝他下手的是誰。這件事趕緊給我查清楚,以免夜長夢多。”
杜荷點了下頭,其實他們早就四處搜尋過,可就是沒有查到任何線索,這個人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似的不着痕跡。
他們怎麼可能想到,這次面對的可是錦衣衛,那幫人做事但凡想要幹淨利落,那就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翌日午後,李恪如約出現在了怡園,這是一座恢宏氣派的前朝皇家園林,之後被李世民賜給了李泰,命他在這裏搞搞文學創作,拉攏一些士子文人的心。
李泰也不負期望,總要時不時在這旖旎如畫的園林內舉辦各種茶會、酒會,拉一大幫讀書人吟風弄月,儼然成了長安城一道獨有的風景。
今天李恪遲到了半個時辰,倒不是他故意要怠慢李泰和這些文人雅士,而是爲了表現出大才子的傲慢輕狂。
李恪覺得既然人家都以詩仙稱呼自己了,那他乾脆就把眼高於頂,玩世不恭的天才形象演繹得更加逼真一些,這樣無論是太子還是魏王,都會更加確信他只是個矜才使氣,目空一切的狂妄之徒。
當下人傳話,說吳王終於來了的時候,魏王身邊的心腹露出憤懣的表情。
他忍不住說道:“王爺,這吳王好大的架子啊!”
“他居然讓我們所有人等他一個,這裏可是王爺您的地盤,真是豈有此理!”
對此李泰心裏也是明顯不高興的,他昨天賠着笑臉去請李恪,回來之後就已經很不爽,今天再看到李恪這樣漫不經心地前來出席自己組織的活動,他肚子裏憋着的邪火簡直愈燃愈烈。
可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李恪這樣只能說明這人沒有什麼政治遠見,不過是個有點才華的蠢蛋而已。
身爲一個皇子,恃才傲物,目中無人,這樣可不討人喜歡,誰會支持一個根本不懂人情世故的皇子呢?
他有可能染指那座最至高無上的寶座嗎?
想到這裏後,李泰心裏好受了一些,他的臉上重新浮現笑意,邁步上前迎李恪落座。
那些原本等到有些不耐煩,並且對李恪頗有微詞的士子才俊們,在見到這位傳聞中的詩仙後,臉上很快就換了一種表情。
“參見吳王殿下!”
“殿下文采卓絕,令人欽佩,今天能跟殿下一起談論風月,是晚生莫大的榮幸!”
“請殿下無必要作幾首詩,好讓我們能一睹詩仙風采!”
李恪款款而來,衆人的馬屁也拍起來了,之前這位詩仙所作的名篇早已在這些讀書人當中口耳相傳,奉爲經典。
有人更是情不自禁地當衆朗誦出來,那諂媚的模樣兼職令李泰感到作嘔。
在李恪之前,明明他才是那個受到文人雅士們吹捧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