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十年:大限將至!【求月票!】

類別:網遊競技 作者:妖僧花無缺字數:3396更新時間:24/06/27 12:59:29
    抱元丹到手,裴澤傷勢痊癒,非但可以正常修行,而且還趁着服下抱元丹的藥性,一舉突破先天。

    沉痾盡去。

    洗盡鉛華。

    陳季川爲他高興的同時,也長舒口氣,覺得輕鬆不少。

    時間流逝。

    一切又回到正軌上。

    陳季川這些時日一面在爲裴澤奔走,一面也在白玉島上四處打聽,適合迴音谷落腳的島嶼。

    待到裴澤的事情解決,陳季川也選好目標。

    這一日。

    陳季川召集伍守陽、鍾大海等弟子,在桌案上鋪開兩張地圖。

    其中一幅是以白玉島爲中心,玄幽海西部的海圖。上面標註了幾條簡易航線,還有出名的海島,有煉氣仙師坐鎮的又特意標註出來。

    另一幅則是較爲詳細的地形圖。

    陳季川手指落在海圖白玉島上,往東北方位劃過一段距離,落在一處島嶼羣落上。細一數,這一塊有四座大島,每一座島嶼都要比白玉島、玉泉島大上許多,約有七八十裏方圓。

    其間夾雜着不少小型島嶼,比白玉島、玉泉島大的也有幾座。

    “這裏——”

    陳季川用手指在此處敲了敲,衝十一個弟子道:“這裏位於白玉島西北方位,距離一千八百海里,叫作‘四靈島’,散修居多,小門小派不少,但並無煉氣仙師。雖內況複雜,不容易打開局面,但一旦站穩跟腳,往後發展潛力不小。”

    四靈島雖規模不小,但名頭卻比不上玉泉島與白玉島。

    玉泉島上有悟元仙師,是整個玄幽海都有名望的煉丹師,自身修爲也不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玉泉島就是如此。

    加上玉泉山上還有一口靈泉,裏面據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涌出一股靈泉,對煉丹有妙用。

    悟元仙師也正是因爲這口靈泉,才會在玉泉島上修行。

    至於白玉島。

    靈氣一般,但方位較好,是玄幽海東部商業中心之一,有許多店鋪坐落,每年往來的修士衆多。

    四靈島一無煉氣仙師,二不是商業中心,名氣自然要差些。

    因早年間有蛟、龜、鳥、虎四種妖獸聚集,故此得名。但歲月流逝,原先那些妖獸都被人類修士獵殺一空。

    島上沒什麼像樣的資源。

    靈氣充溢之地都較爲稀少,更別說玉泉島上那樣的靈眼了。

    不適合煉氣仙師修行,所以才被散修、小門派佔據下來。

    “四靈島局勢複雜,各方牽制,很容易混入其中。”

    陳季川與一衆弟子商量許久,最終敲定,就將山門暫定在四靈島區域。

    ……

    修仙無歲月。

    一晃。

    又過去十年。

    這一日。

    鍾大海、王文清二人站在甲板上,耳畔盡是風浪,看着遠處一個個黑點,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來回兩年,總算又回來了。”

    王文清感慨道。

    他是迴音谷‘十二劍’中排名第二的‘衝和劍’,也是十年前跟隨師父陳季川出海的十一名弟子之一。

    到了玄幽海後不久,陳季川就帶着他們在四靈島打下一片地盤,定下根基。

    兩年前。

    根基稍稍穩固,伍守陽與鍾大海商議着,打通四靈島與三界關的聯繫,好讓那些身處內陸,既有天賦又想來海外闖蕩的弟子,有一個渠道可以過來。

    一來不忘根本。

    二來也能爲四靈島這一脈輸入人才跟助力。

    伍、鍾二人與其他師兄弟商量一番,請示陳季川,得到準允。

    因伍守陽負責門中諸多事務,不好離去,於是鍾大海自告奮勇。他修行外功一道,化勁九層,近戰無敵。

    可單獨一人還是不安全。

    伍守陽就讓王文清隨行。

    王文清實力雖不如伍守陽,但修習《劍圖》,劍法犀利,術法純熟。與鍾大海配合,一遠一近,等閒先天十層都難對他們造成威脅。

    果然。

    二人同行,一路上有驚無險。不但自己回來,還將三界關中八個後進弟子帶來。

    鍾大海心神緊繃了一路,再加上舟車勞頓,疲乏的緊。如今目的地就在眼前,心中的那根弦鬆了不少,踏實下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

    “前面就是四靈島了。”

    他指着遠處,轉頭衝身後八名弟子笑道。

    “到了?”

    “那就是四靈島啊。”

    八名新來的弟子就跟鍾大海、王文清他們當年一樣,一陣騷動,忍不住激動起來。

    他們這一路實在艱辛。

    從三界關出發,先是翻山越嶺、過江過河,花了小半年時間才到沙門島。又等了數月,才等來青山號。然後海上航行半年,抵達白玉島。青山號不途徑四靈島,他們又要換船。

    這一路折騰。

    如今終於到了,苦日子算是到頭,一個個按捺不住心中躁動,期待着抵達四靈島後的修仙生涯。

    鍾大海、王文清看着,彼此會意一笑。

    望山跑死馬。

    海上也是如此。

    看到四靈島後,足足又過了小半日才靠岸。

    一上岸頓時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回家了。”

    鍾大海、王文清也笑着,領着八名弟子往島中走去。

    一面走,一面介紹:“這裏大大小小數十座島嶼,總的被稱爲‘四靈島’。我們迴音谷所在的這處,叫作‘寒煙島’。雖不是四座大島之一,但範圍也不小,整個西部,都是我們佔據。”

    鍾大海介紹着,有一種自豪感,也有歸屬感。

    迴音谷能在寒煙島上落下根,可全都是靠着他們一拳一腳打出來的。

    其中艱辛自不必提。

    十年經營。

    已經初具氣象。

    鍾大海一行人從碼頭下船,遠遠的看到許多人聚在前頭,吵吵鬧鬧,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該不是有人鬧事?”

    王且、魏大明等弟子看着一驚。

    他們在來之前,在路上,都聽聞海外混亂,弱肉強食,各種爭鬥廝殺屢見不鮮。看到這種場面,不免要往這方面想。

    “這是——”

    鍾大海、王文清二人也是一愣,但等他們看清之後,王文清苦笑一聲:“看來之前提議的水利工程已經規劃完成了,我回來的真不是時候。”

    “哈哈!”

    “清理河道、開挖溝渠這種活還是你們煉氣一脈更擅長。”

    “能者多勞。”

    “師弟精通術法,尤其擅長水土二系術法,這項工程怎少得了你。”

    鍾大海大笑着,衝王文清揶揄道。

    迴音谷在寒煙島上落腳,自然要跟島上居民打好關係。

    在二人回內陸之前,他們就在規劃要興修水利,造福百姓,從而讓拜入迴音谷的弟子更有歸屬感。

    因爲沒有專業人才,又有其他事務耽擱。

    足足兩三年。

    如今終於規劃完,開始動工了。

    迴音谷分煉氣、煉體兩脈。其中煉氣一脈修《劍圖》或是《水經注》,習練劍法、術法。這種疏通河道、開挖溝渠的苦活,也是由煉氣一脈負責。

    王文清這時候回來,自然是逃不掉的。

    “師兄也別幸災樂禍,門中事務繁多,你也逃不掉。”

    王文清回擊道。

    鍾大海一聽,面色頓時也是一苦。

    這話不假。

    迴音谷雖說來到寒煙島也有十年,但也不過是剛剛打開局勢。內外事務繁多,水利僅是其中一項罷了。

    他也逃不掉。

    不過。

    二人雖然互相調笑着,但心中卻充滿鬥志。

    要在海外開闢出一份基業當然不容易,但這種拼搏的過程也讓他們找到久違的激情,好似回到當初三界關中迴音谷剛剛崛起時的那段時間。

    ……

    二人與方纔碰見的於、苗二人閒敘幾句,就先一步離去,來到迴音谷山門所在。

    山丘起伏中。

    一座座建築錯落,一塊塊藥田被開墾出來,爬滿山坡,或是種着藥材,或是種着青芽米、黃芽米。

    有弟子打理。

    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路上有人衝鍾大海、王文清行禮,稱呼‘師伯’、‘師叔’。

    迴音谷以陳季川爲祖師,鍾大海等人算是一代弟子,這些人則是二代弟子。

    如今門中也僅有這兩代,還在發展初期。

    二人點頭應着。

    繼續往裏走。

    就見一峯突起,十多座建築或是在山腰,或是在山頂,出入的弟子就少了。

    剛一來到。

    就有一位一身儒士裝扮的中年跑出來,見着二人,大笑道:“二位師弟可算回來了!”

    這不是旁人,正是迴音谷十二劍之首、大師兄伍守陽。

    迴音谷初建。

    弟子都還沒成氣候,門中僅有他們原先十一個一代弟子支撐。鍾大海、王文清一走就是兩年,不但讓人擔心,壓在伍守陽他們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

    此時見着二人回來,伍守陽心中鬆了口氣的同時,也頗爲欣喜。

    “師兄。”

    “大師兄。”

    鍾大海、王文清見着伍守陽也很高興,上前見過。

    伍守陽拉着二人詢問這一路情況,又問了問三界關中的變化。

    待到敘了半晌。

    鍾大海才騰出空來問道:“師父可在門中?”

    王文清也看向伍守陽。

    他們在外兩年,回來自然要去見一見師父。

    伍守陽聞言,看看左右,旋即小聲道:“玉泉島那位大限將至,師父近一年都在玉泉山。”

    “你是說——”

    鍾、王二人不由一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