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 第四十一章 北庭人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昨日即過去字數:2278更新時間:24/06/27 12:59:25
    阮素哦了一聲。對於大伯的要求,她沒有辦法拒絕。

    她並不是多聰明的人,卻也知道大伯說的替她保管,根本不會再還給她。可她能說什麼呢?

    所以她對樑劼給她開多少工錢,她根本不在意。

    有時她也偷偷存下一點點錢。她從來沒有想過存下錢來做什麼。或許,買一支漂亮的珠釵,買一盒絢爛的胭脂。

    再次被大伯搜刮去,好像一切也都在意料之中。她輕嘆一聲,看着剛纔樑劼坐着的位置,已經空蕩蕩的。

    他去拍新的留影戲了。她想看他下一部留影戲。最好還是搞笑的路子。

    留影戲,是她晦暗生活裏的一道光。

    ……

    阮素的光,現在還自我感覺良好,他在人生三大錯覺上越走越遠。說話也越來越霸總風。

    “我要讓全天下都知道,這個留影戲被你承包了。”

    “該死的!你的眼裏只能有我一個男人!”

    “王大錘,聽好了,以後只有我才有資格讓你流淚。”

    第三部戲,迴歸王大錘。還是同樣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審美疲勞的什麼,根本不存在。一個點子,不把它的價值全部榨乾,算什麼搞娛樂的人。

    重複重複再重複,觀衆只要不吐,就說明這是一個好項目。

    女搜查官拍了這麼多部,也沒見有人開罵啊。

    只是兩位主演都有些不理解。

    “怎麼不需要青龍會的羣演了呢?”石昆不在江湖,江湖仍有他的傳說。上次能夠讓會中天王金崇出來站臺,才是他最光輝的時刻。

    “鍋,啷個不繼續拍殺黑韃人了呢?”許康是單純好奇,他能樸質地感覺上一部和第一部之間的審美差別。

    成本。這個是明面上的理由。

    而重要的是,樑劼不想涉及那些不可觸碰的力量。

    牽扯進青龍會,就可能得罪隱藏大佬符雲塵。

    黑韃人,赤果果地嘲諷北庭。這個題材算是樑劼上一次的投機。可一不可再,否則有譏諷朝廷大政的嫌疑。

    以今時今日留影戲的地位,還沒有這麼強抵抗風險的能力。

    至少短期內,他不想這麼幹了。

    只是,他不知道,麻煩已經找上了門。

    拍片只用了一天。這種粗製濫造的留影戲,難點在於劇本。可樑劼一腦子亂七八糟的故事,根本不成其爲事。

    第二天,他撇下兩個主演,自己獨自一人去了茗香樓,這是去刷日常任務,霸總調戲小員工。

    走進茶樓,他立刻感覺到不太對勁。

    茗香樓又恢復成了那個靜雅的茶樓,而不是前幾天開播留影戲以後的熱鬧和喧囂。

    生意變差了?

    樑劼有些錯愕。按照他的想法,留影戲作爲一炮而紅的新事物,再怎麼也該火上一年以上。哪怕是搞成先帝創業未半,怎麼着大半年也該支撐下去。

    這才不到一旬,就涼了?

    自帶疑惑走進茶樓,還沒看個究竟,阮正就迎了上來。

    最好用的晴雨表比比不上阮老闆的臉。非要用一件東西來類比,那得是黑板。劃重點的知識點,都在黑板上寫着呢。

    阮老闆現在臉上寫的就是憂愁,警告和期盼。

    阮正遞了一個眼色,示意樑劼趕快離開。

    樑劼見阮正一副接頭特工的模樣,自己也不動聲色,眼睛快速掃過大廳,不着痕跡地退了出去。

    這一眼,他已經大約知道了怎麼回事。

    靠近雅間的位置,坐着三個人。皮靴,馬甲,小襖。黝黑的皮膚,麥穗般的小辮。

    北庭人!

    樑劼走出茗香樓,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站了一回。果然,如他所料,阮正也跟了出來。

    “怎麼了?”樑劼沒有說出自己心中的猜想,一臉好奇的模樣。

    阮正表情頹然:“留影戲開罪北庭人了。”

    不需要解釋。解釋本身也只是狡辯。

    關於古大郎的故事,樑劼硬加了一個背景,引發了黑韃人殺古廉父親的情節。作用當然不只是爲了拓展故事背景,便於加戲。

    其中有一點,就是奔着借現實中北庭人與大乾人矛盾的勢。

    前朝北方威脅,黑韃。隱射的就是大乾北方威脅,北庭。

    觀衆看古廉父親死於黑韃人,必然會比看死於小混混的認同度高。看古廉爆種殺了一隊黑韃人,也必然會比看他殺了一羣江湖人來得痛快。

    若是沒有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比賽。樑劼拍了也就拍了,不過就是悶聲大發財。

    現在麼,你這指桑罵槐罵過去,也不能指望別人是傻子。這又不是小鮮肉網劇,除了主角全是智障。

    樑劼心知肚明,小聲問:“他們什麼意思?”

    儘管朝廷沒有明說,可北庭人在大乾是有超國民待遇的。只要不犯重罪,尋常糾紛,一般會大事化小,降一級處理。

    比如打人。大乾人打人,可能會挨板子。北庭人打人,一般賠點錢就算了,而且還真是賠錢,醫藥費多少就賠多少。想要點額外賠償,呵呵。

    實際操作,衙役可能就更進一步。經常用一句,他打你,你也打了他。大家扯平。就糊弄過去。

    北庭人打你,打得鼻青臉腫。你回擊北庭人,在他身上踢了一個鞋印。

    長此以往,大乾人是很怕與北庭人發生衝突的。

    阮正苦着臉:“他們就坐在門口。邊喝茶,邊拿着刀把玩。有人要看留影戲,他們就蠻橫地說不準看詆譭北方人的戲。現在演一場,不過三五人看,簡直沒什麼收入。”

    樑劼皺眉:“報官沒有。”

    阮正的臉更苦了:“報了。”

    不用解釋了,定然是沒人管。

    在大乾,威脅並不是多大的罪。說捅你一刀,問題不大。只要不真捅。拿着刀劍威脅呢?程度自然高一點。可能會被衙役強行驅散,甚至罰款。

    北庭人打的擦邊球。他們拔刀,可以號稱是北庭人的習慣。每個人北庭人,每天都要拔刀出來玩幾次,這是他們祖宗傳下的習俗。

    聽起來很傻,可朝廷默許了。

    現在北庭人,甚至沒有說進去看了會怎樣。這不算威脅,可以歸爲抗議。

    那肯定是報官也沒人管。涉及北庭,衙役的態度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樑劼一聽阮正的意思,就大約猜到了全部過程。他只問:“那些看了的人,真被打了沒?”

    “這倒是沒。”阮正回答。

    “那怕個瘠薄。”樑劼嘟囔着:“前天還吼着大乾天下第一,現在三個不高不壯的北庭人就讓人慫了。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