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 第八章 戲迷的找茬
類別:
武俠仙俠
作者:
昨日即過去字數:2975更新時間:24/06/27 12:59:25
茗香樓。
玉帶橋畔名聲不顯的茶樓。得益於此處臨近錦水河,往常生意還算行。其實茶水和經營都沒有什麼獨到之處。
秀水、玉橋、兩行柳。知己、故人、一壺茶。
樑劼之前選到這裏,只是因爲許康的緣故。現在看來,此地倒勉強有旺鋪的資質。
平素這裏只賣茶,並無唱曲,是個茶香怡人的素淨之地。
今日的茶坊未見往日的清雅,卻有幾分嘈雜。
老闆阮正此刻也顧不得裝出高雅君子的範兒,多了幾分商人的市儈。指揮着兩個小二給衆人泡茶。
末了又喊道:“許康,那邊又來了兩位大爺,快去招呼着。”
許康看着人頭攢動的茶樓,笑得露出白牙。
“借過,借過。”分開正尋位置的幾位茶客,他看向一旁站在的樑劼和石昆,有些得意地咧咧嘴。無需打招呼,就去幹他的本質工作去了。
石昆有些興奮地點點頭,如此賓客滿座,樑劼的宣傳看起來很成功啊!
“你管這個叫成功?”樑劼看着一臉炫耀的石昆,送上一個呵呵。要是讓他看看安史之亂的演唱會,那不得瘋了。
石昆愣了愣,面容古怪地看向樑劼:“對呀,這個茶樓也就能坐不到兩百人。一杯茶,坐一天。你可是欠我們二十三兩銀子,不是二兩三錢。”
他似乎想到什麼,一時又難以說清。畢竟他不是什麼數學達人。
樑劼的定價是十文錢看一次。對於平均月入二兩銀子的興原府人,這個價格還算正常。
隔壁最大的勾欄,看一場戲,花的是兩百文。數千人的大廳經常也是坐得滿當當的。
興原府百萬人口,又是天下最富庶之地,尤其是商貿發達,有些閒錢的公子哥多了去。
樑劼自然不可能和戲劇去爭,至少第一次不能。視頻的定價與現場表演的定價本來也有區別。而且別人可以看一天,他這只能看一炷香。
十文,算是一個比較客觀的計價,主攻的就是平民化。作爲一個新玩意,一旦推出,必定就會受到爭議。
喜歡戲劇的老少,必然會認爲留影戲低俗,不如戲劇高雅。
樑劼乾脆就不帶高雅哥一起玩,人民羣衆喜聞樂見,你們這些個高雅哥算老幾?
問題來了。樑劼欠款二十三兩七錢,二萬三千七百文,十文一票,觀影人次就要達到兩千三百七十。
能達到這個數嗎?
“熟歸熟,反正你今天還不上錢,我還是要抓你回去剁手的。”
石昆腦子一陣計算,數學讓他頭大。他頭已經夠大了,不能再糾結這些事。直接出言警告。
樑劼微微頷首,氣定神閒。
他撿了一個大便宜。票房收入,全是他獨得!
這就是欺負大乾人沒有經歷過這一出。
在勾欄,戲班子是要給提成的。在茶鋪,賣藝的給不給提成,沒有定法。看老闆心情。
阮老闆心情好嗎?不知道。樑劼讓許康給阮老闆的承諾是,他保證能阮老闆能賣出四百碗茶。賣不夠,他補。
阮老闆主業是茶老闆,居然對這個提議也答應了。
四捨五入,樑劼白嫖!
樑劼大步走到正中,直接朗聲說:“諸位來看留影戲的朋友,請在此處集合,一次二十人。”
原本熙熙攘攘的茶樓頓時安靜下來,衆茶客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在觀望,並不動身。
樑劼又大喊一聲:“別錯過了,這可是大乾最先看留影戲的殊榮。以後本地地方誌都會記一筆的,張老闆、李老板等二十人的名字!什麼叫名垂青史啊?”
雙手抱胸,戰術後仰。
立刻有一個年輕人站了起來:“我!”
樑劼連忙招手:“來啊,客官,這裏集合,快快快,別被人把大乾第一的位置給你搶了。”
話一落音,坐得離樑劼近的一雙男女牽着手站起來,直接來到樑劼面前:“我們是第一。”
引來先前那位年輕人一陣白眼。
“恭喜,恭喜。第一批現在三個人了啊,趕快來!”
一個之後是兩個,兩個之後是三個,三個之後是五個,五個之後是一羣。
樑劼攤出一隻手:“我這裏交錢,一人只要十文。阮姑娘,麻煩你帶他們到雅間觀看。”
阮素細眉櫻口,肌膚粉白,被樑劼這笑臉一照,有些害羞地垂下眼,細聲細氣地說:“大家跟我來。”
……
雅間。
二十張八棱繡凳團轉圍着,當中一張紅木茶几,茶几上焚着一爐檀香。二十個茶客都充滿期待,又有幾分莫名看向最後才緩緩走進來的石昆。
尋常茶樓的賣藝活動,通常是在大廳先聽(看)後賞。藝人一般會演到一半戛然而止,然後收錢,收夠錢才進行下一組表演。
不要以爲這種模式很落後。在樑劼前世的主播,很多也是這個玩法。免費把人吸引進來,擺出一副要露一手絕活的樣子,讓大家送火箭。
不能說十分類似,只能說一模一樣。
樑劼選用的則是買票入內觀看的模式。這並不是開創性的。隔壁的勾欄幾乎都這麼玩的。
借用茗香樓的一處雅間,人數可以坐十五到二十五人。考慮到坐得舒適程度,以及觀看效果,樑劼選擇折中。
留影珠呈現的影像畫面有限,聲音大小也有限。只有小範圍,才有最佳的觀看效果。
樑劼在外面收錢,這可不能讓石昆做。
一個放高利貸的江湖中人,一個欠債被逼玩出花來還錢的傢伙。兩人現在合作無間,只是因利而合,虛頭巴腦的恭維話互相說了幾句。事實上,誰也不信任誰。
樑劼收錢,石昆則負責放留影戲。操作很簡單,就是開始、結束。不需要自己有靈力,不需要什麼血脈,也不需要天賦。是個人就行。
二十位茶客裏有十九個是來看稀奇的,還有一位則是傳統戲劇的衛道士。
尹平瀾,興原府的一個典史,一個資深的戲劇迷。他不是來看勞什子留影戲的。
聽到石昆大街上狂喊留影戲勝過興劇,他就冷笑連連。
興劇,起源於興原府的戲劇,集南派百家之長。
興劇天下第一,不接受反駁。
他今天就是來找茬的!
石昆皺起眉頭指着桌上的檀香說:“拿到牆角去,這是放留影珠的地方。樑劼沒說過嗎?傻了吧唧的。”
阮素抿了抿嘴,怯生生地迴避開石昆的目光,飛快地挪着小碎步將香爐抱起,退到牆角。
呵呵,這比草臺班子還不如,連基本的默契都沒有。平平無奇的疏漏,讓尹平瀾冷笑不已。
開門大黑,如此垃圾,怎麼好比肩戲劇?
“哐當”一聲,留影珠內陡然傳出一個鑼聲,衆人都被驚得一顫。
原本灰色半透明的留影珠光影流轉起來,在上空浮現出一道人像來。從四面八方看來,都是一樣的影像,並不會因爲角度不同,就會看到扭曲的畫面。
在這點上,留影珠遠勝於數碼科技。
留影珠屬於一種比較獨特的東西,幾乎人人都聽過,但真正見過的人並不多。
這也是今天它能吸引到這麼多觀衆的原因。否則單憑石昆凶神惡煞地廣告,也未見得有這麼火爆的效果。
尹平瀾又是冷笑。鑼聲開場,這是抄襲和拙劣模仿街頭賣藝。俗!
如此大俗,怎配和聽戲這樣的雅事相比?
戲劇迷典史大人搖頭晃腦,自然也就沒有認出這個沒有露臉的傢伙就是門口收錢的樑劼。
樑劼舉着一個木板走了上來,上面用毛筆寫着七個字,“江湖豪俠王大錘”。
呵呵,這字。字跡漂浮,全無風骨。寫出這字的若是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還算不錯。若此人已經弱冠,這輩子考秀才都很難了。
旋即又是第二塊牌子:“本戲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瞥了一眼旁邊有些懵懂的茶客,尹平瀾心中一動,帶頭大喊起來:“怎麼全是看字啊?這是要考狀元啊。把我們騙進來讀私塾麼?”
大乾的識字率其實極高,估計高達兩成左右。這算是中州歷史上最高的朝代了。
樑劼若是聽到這個數據,只怕也會驚訝。華國近代的韃朝和民朝,識字率都不超過一成。
尹平瀾就是負責教諭的,自然知道這一點。興原府在這方面甚至還要高出一成。這在座的各位只怕就有不少文盲。
他這一嗓子,怕是喊到大家心坎裏去了。
哼,就讓我尹平瀾,來揭穿你們這粗鄙的留影戲吧。
捍衛興劇,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