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人頭滾滾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崛起的石頭字數:2191更新時間:24/06/27 12:55:10
    “我這是在哪?”

    不知過了多久以後,王二混混沌沌醒來,發覺自己在一輛行駛的馬車上,掀起捲簾,飛起的煙塵映入眼簾。

    “你得感謝當今的陛下,陛下看你是條漢子,饒了你的死罪,但是你死罪可免,活罪難饒,立功贖罪吧!”

    王二聽得似懂非懂,雲裏霧裏,仔細想了一下,卻又忽然間想通了,於是癱坐在馬車裏。

    “是這樣嗎?”

    打前頭駕車那人說到這裏,輕笑一聲:

    “王二已經死了,因鼓譟亂民造反,在陝西白水縣被當街砍了,現在的你,是遼東邊兵劉四。”

    “王二,再也不存在了。”

    “劉四…”王二喃喃道,“這是陛下給我賜的新名字嗎?”

    那人笑道:“你當自己是誰呢?你以爲這次陛下是爲了你在白水搞出的那點破事就來到陝西的嗎?陛下來陝西,是要整頓地方上的亂局!”

    “這是勇衛營的陳總督給你起的名字,別把自己想的太重!”

    “再過上一陣子,我會把你送到山東蓬萊,你從那裏沿水路往金州去,到軍營找一個姓曾的千總報道。”

    不知怎的,王二聽了這些,居然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他靠在馬車的一側,忽然想到什麼,問道:

    “好漢,能問你叫什麼嗎?”

    “我姓周,你知道這些就行了!”

    又不知多久,馬車終於緩緩停下,王二掀開簾子,下意識伸出手攔在眼前,透過夕陽,看見了一個忙碌的港口。

    許多打着大明旗號的戰船在來回巡邏,目所及處,各國、各地的商船雲集,在港口卸貨、裝運。

    官兵、水手、商人,吵吵鬧鬧,一片繁忙的景象。

    “這裏便是蓬萊水城,大明最大的一處港口,美嗎?”姓周的人跳下馬車,交給王二一份路引。

    久居在內陸的王二,何曾見到過這樣的場景。

    夕陽西下,聽着頭頂海鷗的叫聲,大明的戰船在海面上乘風破浪,他不由看得呆了。

    “美。”

    姓周的坐在一塊巨石上,說道:

    “呵呵,我每次來蓬萊,都覺得世間實在美好。王二,你何必要爲了那些前塵往事煩憂呢?”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既然天家已經給了你另一次機會,就要好好抓住,這可是旁人不可求的恩典。”

    隨後,他鄭重其事說道:

    “到了遼東,要好好幹,朝廷都替你安排好了,那裏沒人認識你,改頭換面不是什麼難事。憑你的能耐,會有更好的發展。”

    “不過,陝西那邊,你全都能放得下嗎?”

    說話間,姓周那人若無其事地朝前方看去。

    “遼東金州人劉四,自幼父母雙亡…”王二也沒察覺到什麼,接來路引,隨口念了一句。

    隨即望向遠處的海平面上,笑道:

    “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王二已經死了,死於造反,那是他咎由自取。若是沒有皇帝的恩典,現在就連劉四也沒有了。”

    聞言,姓周的錦衣衛放下殺心,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幹吧,劉四,我會去找你的。”姓周的錦衣衛說完,上了馬車,轉身就走。

    劉四問道:“你怎麼找我?”

    後者聞言,輕輕一笑,給了他一個側臉:“這天底下,就沒有錦衣衛找不到的人。”

    “北鎮撫司小旗官,周魁。”

    “錦衣衛。”劉四喃喃一聲,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

    很顯然,皇帝派一個錦衣衛來送自己,也是有着半路滅口的打算,還好自己的表現取得了錦衣衛小旗周魁的信任。

    劉四鬆了口氣,望向遠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造反從來都是被逼無奈,若是真的有辦法,誰又願意去鋌而走險。

    現在的他,已經完放下了以往在陝西的那些事情,甚至還對未來在遼東的生活有些期待。

    聽說朝廷對於立功的將士獎賞十分豐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陝西,白水的局面已經隨着朱由校御駕親來而得到平息。

    白水縣令孫以智和師爺方洲已死,陝西巡撫喬應甲撞到了槍口上,多罪並罰,直接被打了八十棍。

    誰成想,喬應甲看着弱不禁風,八十殺威棒居然沒打死,最後還剩了一口氣,被勇衛營扔到街上,自生自滅。

    後來朱由校也是從較事口中得知,喬應甲被憤怒的白水縣饑民給活活撕了,血肉模糊,腸子、內臟,流了一地。

    那般血腥的場景,連勇衛營都不忍直視。

    白水縣造反的饑民得到寬恕,首惡王二被殺,種光道被流放到大同充軍,隸大同副總兵徐永壽麾下,永世不得再回白水。

    因他們兩個都是孤家寡人,根本沒有家人,所以無從株連。

    至於說早已死於饑民之手的白水縣令孫以智和師爺方洲,他們的罪孽之深,也並不能就這樣算了。

    因“白水舉義”乃是天啓王朝第一件驚天動地的饑民造反之事,關係重大,在處理的問題上,朝廷也是費盡心機。

    最後,師爺方洲作爲蠱惑者,被處以夷平三族的極高刑罰,而縣令孫以智,則從寬處理,只誅殺了九族。

    朱由校責令工部重建白水縣城,有意重開陸上絲綢之路。

    近期,隨着蒙古諸部的相繼臣服,以及察哈爾部林丹汗的北遷,塞北幾無戰事,朝中大臣也在商討,是否應該重開路上絲綢之路。

    而白水地處絲綢之路要道,重開絲綢之路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其對大明的意義之重大,朱由校心裏也是清楚。

    至此,白水之事算是告一段落。

    但這只是世人眼中看到的,這也是朱由校想讓他們看到的。

    就在全天下都在歌頌皇帝處理此事的英明果斷時,朱由校卻並沒有打算離開陝西。

    陝西的官員們驚恐地發現,天啓皇帝似乎只是藉着這件事當做藉口來到地方,至於接下來要幹什麼,這自然不言而喻。

    皇帝及勇衛營已經離開白水,但是白水城內的清算行動並未結束。

    陝西督辦司來到白水,清查知縣孫家並師爺方家全部家人及財產,太原總兵高業派遣賀人龍部進駐白水城內,維持治安。

    一連幾日,白水城內都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方、孫這兩家被督辦司持聖旨株連,總共殺了三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