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底線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崛起的石頭字數:2224更新時間:24/06/27 12:55:10
“你說什麼?”
朱由校前不久到延禧宮就宿,又是一炮而中,良妃也懷上了,這個時候一點兒差錯也不能出。
這次良妃出宮回鄉省親,一是讓她出去散散心,二來也算是朱由校因多年以來的忽視略作彌補。
王氏的家鄉就在順天府,距京師不過百里。
就算如此,她一路南行,朱由校也是極其上心,不僅有錦衣衛護送,也明旨下發,每到一地,當地官府務必全程照料。
地方官府自然將王氏當尊大佛供着,生怕在自己的轄地出了差池。
最緊張的,就是大興縣的縣令高子興。
本來大興縣出了一個皇妃,他應該高興,可這次回來,就不僅僅如此了。
王氏要在家鄉停留幾日,探望爹孃及親朋好友,這段時間,也是最容易出事的。
可千般守護,卻還是在臨行前的最後一日出了差錯。
因爲知道歷史上朱由校三子三女一個也沒活的結局,所以朱由校一直都對兒女的事格外上心。
可以這麼說,如今整個大明,周圍各種明哨暗樁全天候保護的除了朱由校這個皇帝,就是皇長子朱慈燃、皇長女朱淑娥,以及一後三妃了。
可就是這樣的防範,也還是被人鑽了空子。
朱由校一下子起身,方纔的穩重都不見了,問道:“怎麼回事,你給朕一五一十的稟報!”
王朝輔趴在地上,喘氣道:
“陛下,良妃娘娘近日出宮回鄉省親,在大興縣待了五日,回京前到城隍廟行香,剛到廟門,忽然暈倒過去…”
“‘忽然’暈倒?”
朱由校不是很相信這個說法,繼而又問:“陪同去的錦衣衛呢,就沒人發現什麼?”
錦衣衛的確是沒有發現任何端倪,不然也不會在此之前,沒有任何消息。
朱由校之所以如此驚訝,是因爲就連較事府的暗樁在這次也沒有一丁點動靜傳回來。
也就是說,起碼在王氏暈倒前,整件事情都被那幫人做的相當出色。
許顯純頓感大難臨頭,不等王朝輔再說,他連忙跪在地上,惶恐萬分地道:
“陛下息怒,這是錦衣衛的失職,臣回去一定嚴查此事!”
魏忠賢一旁也奇怪,雖說皇帝沒有讓東廠負責此事,可他自己還是安排下去了。
畢竟是皇妃回鄉,這種事馬虎不得,最令人震驚的就是,不止錦衣衛沒有發現什麼,連他的東廠也沒有任何消息。
要知道,如今東廠遍佈各地的番役暗樁是最多的,這種大事,幾乎每一名陪同下去的人,上至大臣,下到普通的宮人,身旁都會安排上東廠的探子。
到底是什麼人,能這樣一丁點的風聲也不顯?
朱由校這時也不再如方纔那樣生氣,坐回御座,王朝輔一旁繼續說道:
“奴婢正要說的就是這個,錦衣衛的人,還有一同進城隍廟的人,全都暈倒了。”
“這怎麼可能?”許顯純一愣,擡起頭道:“與娘娘一齊暈倒的還有誰?”
王朝輔看他一眼,道:“回掌使大人,還有兩名北鎮撫司錦衣衛百戶,一名小旗官,宮人五名。”
“據說,當日大興縣的縣令王子興也在距娘娘二十步外與他的師爺一同暈倒。”
“錦衣衛留在大興縣徹查幾日,毫無頭緒…”
“怎會如此?”許顯純仍舊不敢相信,滿臉凝重。
不過他現在倒是不再認爲是皇妃近來懷孕,導致身子孱弱的原因了。
要知道,陪同進去的那兩名百戶,可是他在北鎮撫司精挑細選的,拳腳功夫了得,不可能平白無故的暈倒。
要麼,就是有人緩慢投毒?
可這又有疑點,投毒的人,莫非連王子興、兩名百戶,以及五名宮人一起毒嗎?
這顯然於理不通!
許顯純絞盡腦汁的在想可能的調查方向,可無論他怎樣去想,每一種說法都站不住腳。
一時間,這位辦案甚多的錦衣衛指揮使,第一次出現了毫無頭緒的囧境。
魏忠賢也在考慮,短時間一樣想不出個所以然。
倒是朱由校,腦海中有了更多的想法,這麼多人怎麼可能會在幾乎同時暈倒?
況且這些人屬不同勢力,有的根本就與此事毫無瓜葛。
大興縣的縣令王子興,當日據說正與師爺候在城隍廟的門口,忽然間暈倒,不省人事。
朱由校也想不出到底因爲什麼,不過無論如何,幕後的始作俑者,都一定要揪出來處理掉。
今天能讓良妃暈倒,明天就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暗害自己的兒子。
簡直是後脊背發涼!
想到這裏,朱由校立即起身,道:“擺駕延禧宮,朕要去探望良妃!”
剛走幾步,朱由校轉過身,冷冷道:
“許顯純,朕給你半個月的時間,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暗害良妃之人找出來。”
“不論是誰,朕都會夷平他的三族,讓他知道,惹了不該惹的人是什麼下場!”
家人,是朱由校不容觸碰的底線。
正是因爲無法在與後世的家人相見,所以現在的朱由校,對這個時代的家人,格外珍惜。
許顯純也是鮮少看見皇帝如此震怒,不敢怠慢,連忙保證下來,說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
......
延禧宮外的石道上,各宮的宮人們正都匯聚於此,忙碌異常。
聽說良妃回鄉省親,在大興縣遭遇變故的消息,整個後宮都被驚動了。
就連禮佛多年,早已不問世事的劉太妃也從慈寧宮來探望,至於張嫣,她早在良妃回來的第一時間,就趕過來了。
“王氏,你一定要好好兒的保養住身體,爲大明再添皇嗣,延綿萬福。”
劉太妃握着王氏的手,苦口婆心地道。
良妃臉色紅潤,並沒見什麼大病初愈的蒼白之色。
儘管她覺得自己的身子不錯,卻也礙不住鬧了如此大的亂子,更因爲驚動太妃而暗自自責。
張嫣一旁站着,也道:
“是啊,良妃妹妹,你懷了皇嗣,這是天大的恩賜,難免有人心生嫉妒,還是少些出宮,免得出事。”
“妹妹記住了。”良妃笑笑說道。
裕妃也與純貴妃站在一旁,驅寒溫暖,話不多時,卻是門外一陣喧鬧,繼而一道尖亮的太監音傳了進來。
“陛下擺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