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征討察哈爾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崛起的石頭字數:2553更新時間:24/06/27 12:55:10
努爾哈赤的身體怎麼樣,他自己心裏最清楚。
怕死,倒不如說是不敢死。
對努爾哈赤來說,大金上次戰敗以後,根本無法應付熊廷弼和洪承疇的反攻,幾乎全部撤出遼東。
努爾哈赤不想終自己一生,都是在做無用功,何況來說,戰敗以後,國內還有許許多多問題等着他處理。
一些妄圖顛覆自己統治的八旗貴族,還有蠢蠢欲動的漢人們都在盯着。
努爾哈赤知道,八旗的勇士們,還都在等着他爲遼東的慘敗洗刷恥辱,找回補償。
最近這幾個月,後金國內一直都籠罩在失敗的陰影中。
而且,從遼東撤軍以後,八旗軍拋下了星羅棋佈的農莊,有許多的旗人都因此而一無所獲,至於親人的戰死,更是讓他們萬分悲痛的原因。
很多八旗貴族都在拋棄自己的屬地和農莊,或是得不到戰利品而抱怨,努爾哈赤明白,現在許多旗人都還沒有丟掉靠掠奪爲生的惡習。
更可怕的是,曾經如狼似虎、強悍無敵的八旗勇士,在遼東之戰戰敗以後,竟被明軍的火炮嚇破了膽,變成了談虎色變的膽小鬼。
努爾哈赤知道自己身體大限將至,但他也明白,身爲大金的大汗,自己總要做些什麼,不能再沉寂下去了。
這次明國與林丹汗大打出手,就是他的機會。
這個時候,努爾哈赤想到了一句漢人的古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範先生,最近明國國內的消息,在老寨的八旗子弟當中流傳甚廣,本汗找你來是想問問,確切屬實嗎?”
努爾哈赤躺在榻上,相比幾月前一副馬上就要死掉的樣子,現在面色中有了些許血潤,氣色也好多了。
范文程被召見過來,路上還在想着會是什麼事情,聽到這話,心中起了疑慮,卻還是老老實實地回道:
“根據奴才在之前在明廷爲官的經歷,這個消息應當是真的。”
“林丹巴圖爾也是睚眥必報的人,或許是今年二月份蒙古諸部入寇大同,引起了這次的變故。”
努爾哈赤點頭,忽然間咳了兩聲,然後一副沒事兒人的樣子從牀上起身,來回走着鬆了鬆筋骨,笑道:
“範先生,您看,本汗身體比之前可是好多了。”
范文程自然看得出來此時努爾哈赤的外強中乾,但老汗如此做派必定是有計劃,他也附和說道:
“大汗老當益壯,看來上次的傷是全好了。”
努爾哈赤聽見這話,顯得很高興。
其實努爾哈赤在心底裏一直都很厭煩漢人,他的身邊也鮮少有什麼漢人做官,但范文程卻是個例外。
對這個姓範的漢人,他用着一直都很是舒服。
說白了,努爾哈赤用范文程時的心態和朱由校用魏忠賢,在某種意義上講是相差不多的。
“去年,內喀爾喀五部中,四部都聯合科爾沁進攻福餘衛,唯獨巴顏一部,竟不遵本汗詔令,與明朝通款。”
“眼下明朝無暇東顧,本汗要親征該部,重振我大汗之威!”
一聽這話,范文程明白了。
他一個激靈,忙起身跪在地上,大聲呼道:
“大汗虎威不減當年,親征定能旗開得勝!”
努爾哈赤望着多日未曾披掛的重甲,輕輕撫着那柄虎頭大刀,淡淡問道:“先生,依您之見,這次明國會出兵援救巴顏部嗎?”
若是以前,努爾哈赤不可能會有這種顧慮。
可是自從遼東大戰之後,努爾哈赤對天啓皇帝的固有印象已經改變了,現在他也拿捏不準這位漢人皇帝會做出什麼決定。
這種時候,去問漢人出身的資深奴才范文程,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范文程也是一心一意爲主子出力,在一旁笑着說道:
“回大汗,明廷去年援救福餘衛,是因爲彼時國內尚無戰事,可據奴才所知,現下他們國內可不太平。”
“朱燮元在山陝一帶整頓軍屯,沿海地區在推行新鹽法,這都是有可能出亂子的。”
“不日,明廷又要與西虜再起刀兵,現在這個時候,巴顏部就是一潭死水,他們不會管的。”
努爾哈赤深以爲然,手指輕輕撫着閃亮的刀鋒,鷹眸微動,道:
“整頓軍屯,頒佈新鹽法,這個明國小皇帝動作倒還真的不小。本汗實在沒想到,他會是我大金的勁敵。”
......
天啓四年七月,依舊不是個太平的年份。
事實上,現在這個年頭,只能是一年比一年更加不太平。
漠南一帶,隨着林丹汗撕毀盟約叩關入侵,大明與察哈爾部徹底撕破臉皮,火藥味甚濃。
耐人尋味的是,左翼的三百餘個部落,竟然臨陣倒戈,紛紛加入了大明一方,對抗察哈爾。
這樣一來,形勢就變成了察哈爾部統領貌合神離的漠南諸部,對抗以大明爲首的左翼諸部及塞北三衛。
朱由校經過長久的猶豫,總算是發佈詔令,以名不經傳的山海關兵備孫傳庭爲督師,決意征討察哈爾。
孫傳庭從京報上讀到這則消息時,也懵了。
自己一個山海關兵備,何德何能竟然率大軍出關決戰西虜…這種事不是應該讓早已成名的山陝總督朱燮元來的麼。
林丹巴圖爾不甘示弱,大罵左翼諸部不遵守蒙古大汗爲共主的誓言,以長生天之名,在七月十二日先行祭天出師,兵鋒直指左翼諸部。
顯然,他這是想搶在大明出兵之前,就平定左翼蒙古三百餘個部落的“臨陣叛變”,以改變遭受三面夾擊的形勢。
在這即將兵戎相見的節骨眼上,後金方面聞到血腥味,不出意料,很快也開始調集重兵。
後金這次出兵的重點,在於稍拾喘息之機。
爲了掩飾遼東兵敗的事實,重振所謂的八旗軍威,也爲了洗刷戰敗恥辱,證明八旗戰鬥力依舊極強,赫圖阿拉很快聚滿了八旗大軍。
七月十八日,努爾哈赤焚香禱告,不顧衆大臣貝勒的勸阻,決意親征。
後金以不遵大汗詔令爲名,策動科爾沁奧巴部,聯合發動了對內喀爾喀五大部之一巴顏部的大規模攻勢。
巴顏部,內喀爾喀五大部勢力最大的一部,也是在去年遼東之戰中唯一堅定支持明朝立場,拒絕努爾哈赤出兵詔令的蒙古部落。
但是巴顏距離關內實在太遠,就算不是在戰時,朱由校也實在是望塵莫及,而八旗騎兵,卻可以朝發夕至。
朱由校聽見這個消息,不能說驚訝,只能說是在意料之中。
以歷史上努爾哈赤這名奴酋的脾性而言,絕非是什麼錯失良機的人,這次打察哈爾,是爲了穩定穩定西虜,那麼東虜方向就很容易顧此失彼。
因爲福餘衛地處入關要道,而且當時國內也沒有什麼戰事,所以朱由校才會斷然下旨,支援福餘衛。
但是這次後金攻打巴顏部,實在是不行了。
兩翼作戰,朱由校幹不出來這種窮兵黷武的事兒,何況遼東纔剛收復不足一年,百廢待興,遼軍不能輕易調動,國內也並不算完全穩定。
現在朱由校只希望西線作戰順利,穩定了西虜,巴顏部就不是被後金和科爾沁白白吞併。
至於巴顏部能抵抗後金和科爾沁攻勢的這種情況,可能性實在是極低。